![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高一物理:7.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39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1、领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思路,经历探究学习的情感体验过程。2、知道用一根橡皮筋所做的功为“单位的功”。3、理解小车做匀速运动阶段测量速度比较合理。4、能进行实验操作,会采集实验数据。5、理解处理实验数据时寻找w与v的关系的方法。【学习重点】学习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物理方法,并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学习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象法。【学习过程】【问题导入】思考问题1:是什么改变物体运动速度?我们今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思考问题2:在实验探究中,应如何对物体做功?又怎样表示每次做功的大小呢?【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并回答实验都采用了哪些器材,实验如何操作,W-V间关系通过什么得到?一、橡皮筋做的功1、橡皮筋做功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如何处理橡皮筋做的功?2.要保证橡皮筋做功为整数倍,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橡皮筋才能减少误差?3.在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后为什么要把小车拉到相同的位置释放?不这样会出现什么结果?4、在实验中小车要受到阻力,为了使橡皮筋的力为小车的合外力我们应该怎么办?二、小车速度的测量1、小车获得的速度用什么测量?2、纸带上的 点距离是不均匀的,我们应该选取纸袋上的哪部分点计算小车获得的速度?三、数据处理:功与速度的关系得到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实验结论】(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初速度为零,末速度就是小车速度的变化。)【实验误差分析】1、 用多条橡皮筋时,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做的功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2、小车受力为零的位置也不一定在设定的同一点。3、改变橡皮筋的条数后,每次没有拉到相同的位置,没有保证每条橡皮筋每次做功相等。4、由于小车不受拉力的位置不一定在E点,使得拉力的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而实验设计中作图时纵坐标的单位长度依然将功与橡皮筋的条数按正比关系取值,这就使得利用测量值作出的w与v的各对应点的分布与实际的w-v函数图象发生了偏离。[典例剖析]例1 如图是本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长木板的倾斜程度如何调试?(2)小车前上方的钩子在制作造型上有何要求? 例2 在用本节教材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的探究实验时,打出了如图5-6-3所示的一条纸带,请你说说:(1)利用这条纸带要测出哪个物理量?(2)要利用纸带上的哪一段,才能正确上述的物理量? 【巩固训练】1、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2、在小车牵引纸带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试计算各点瞬时速度:vA=___________m/s vB= ___________ m/s vC=___________ m/s vD= ___________ m/s 1.8vE=___________ m/s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重力势能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情景体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功率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导学案及答案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