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四中高二物理《电势能和电势》教案 人教版选修3-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60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枣庄四中高二物理《电势能和电势》教案 人教版选修3-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60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枣庄四中高二物理《电势能和电势》教案 人教版选修3-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60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电势能和电势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电势能和电势教案及反思,共11页。
联系电话: 13406904680 、电子邮箱:
概述
本节在本章中的作用:本节主要讲了电场的能的性质 ,是本章的两大重点之一。
主要学习内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电势、等势面。
三维学习目标:
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3.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
4.理解等势面的概念,知道等势面与电场线之间的关系。
5.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类比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本节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学生对重力场中的重力做功,重力势能,高度,高度差,等高线等比较熟悉。电势、电势能、等势面等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主要学习活动为:
活动1:探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活动2:探究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活动3:探究电势
活动4:探究等高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活动5:探究各个量的正负问题
活动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类问题
活动7:习题解答。
预期的学习成果:
1.会计算电场力做功。
2.解决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问题。
3.解决电势能和电势的关系问题
本节问题设计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什么?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有什么关系?
3.电势能与电势有什么关系?
4.等势面与电场线有什么关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搜索引擎
教学支撑环境 具备上网及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探究实验室,优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评价设计
活动1:学生能写出各种情况做的功,并填入表格。
活动2:找出重力做功重力势能、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中一个或几个相同和不同点并填入表格。
活动3:能对电场和重力场的几个量进行类比,理解电势的概念。
活动4:观察图,说出等势面和等高线的相似之处。
活动5:正确理解正负,并能举例说明大小关系。
活动6:归纳总结轨迹类问题的特点和一般解决方法。
活动7:习题解答
学习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引入
复习: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的计算:W=FLcsα
2、重力做功的特点:
(1)与路径无关,由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来决定.
(2)重力做功WG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WG=Ep1—Ep2=—ΔEp
(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须选定零势能参考面
一个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由静止释放,将如何运动?(如图4-1)
图4-1
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做加速运动,一段时间后获得一定的速度,试探电荷的动能增加.
什么能转换为动能的呢?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活动1. 探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把正电荷沿不同路径从A点移到B电场力做功?
让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来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如图4-2所示
图4-2
分析三种情况下的做功的数据结果,从中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得出相关的物理知识。
结论: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拓展:该特点对于非匀强电场中也是成立的。
做功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那么电场力做功的过程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呢?
二、电势能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电势能。电势能用Ep表示 (是电荷与所在的电场所共有的)单位 焦耳J
活动2:探究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如图4-3所示)
图4-3
两者进行类比,查找相同和不同之处。填入下表:
参考:相同点:做正功,势能减少,做负功,势能增加,不同点:重力只有引力,电场力既有引力也有斥力。
通过知识的类比,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电场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变化多少,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电势能与动能相互转化,而他们总量保持不变。
WAB=-(EpB-EpA)=EpA-EPB
【思考讨论】对不同的电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如图4-4)
图4-4
正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AB>0,则EpA>EpB,电势能减少。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其电势能逐渐减小。
负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ABEpB,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其电势能逐渐增大。
问题,请分析求出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如何求出A点的重力势能呢?进而联系到电势能的求法。如图4-5
图4-5
则 EpA=WAB (以B为电势能零点)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零势能面的选择
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如图4-6
图4-6
根据静电力做功的正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进而判定电势的高低。
拓展: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将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根据静电力做功情况判断。
若静电力做功为正功,电势能减少,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l
0
弄清正、负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的不同特点,判断其做功特点再进行判断。
三、电势
设EP0 =0(如图4-7)
图4-7
该比值是一个与q无关,仅与电场及A点的位置有关的量。
活动3:探究电势(如图4-8)
图4-8
通过类比可见,若用左图中的Ep/m,或右图中的Ep/q,它们的值各自是一个不变的量。
EpA=qE场Lcsθ,EpA与q成正比,即电势能跟电荷量的比值EpA/q都是相同的。对电场中不同位置,由于L与θ可以不同,所以这个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是由电场中这点的位置决定的,跟试探电荷本身无关。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他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用φ表示。
表达式:φ=Ep/q (与试探电荷无关)
2.电势是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3.单位:伏特(V) 1V=1J/C
物理意义:电荷量为1C的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是1J,则该点的电势就是1V。
根据静电力做功的正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进而判定电势的高低。例如图4-9所示
图4-9
4.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电势顺线降低;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Ep有零势能面,因此电势也具有相对性。
应该先规定电场中某处的电势为零,然后才能确定电场中其他各点的电势。
5.零电势位置的规定: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的选择有关,即电势的数值决定于零电势的选择。因此电势有正负之分,是由于其零电势的选择决定。通常以大地或无穷远默认为零。如图4-10
图4-10
四、等势面
活动4:探究等高线与等势面的关系。如图4-11
图4-11
说出等高线与等势面的相似之处。
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⑴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静电力不做功。
⑵电场线跟等势面一定垂直,即跟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
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⑶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⑷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
3.应用等势面:由等势面描绘电场线
方法:先测绘出等势面的形状和分布,再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绘出电场线的分布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电势的正负
活动5:探究各个量的正负问题
请同学填写表格:
活动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类问题
例:某静电场中的电场线如图4-12所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其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由M运动到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必定带正电荷
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C.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它在N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它在N点的动能
图4-12
解析: 本题是由电场线和粒子运动轨迹判断粒子运动情况的题目.其关键是抓住粒子受电场力的方向指向粒子轨迹弯曲的一侧(即凹侧)并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根据电荷运动轨迹弯曲的情况,可以确定点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沿电场线方向,故此点电荷带正电,A选项正确.由于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点电荷受电场力就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也越大,故此点电荷在N点加速度大,C选项正确,粒子从M点到N点,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动能定理得此点电荷在N点动能大,故D选项正确.
答案: ACD
请同学们总结规律。
【以下为参考答案:】
一.所考查的问题:
1.判断带电粒子的电性。
2.判断加速的变化。
3.判断速度或动能的变化
4.判断电势能的变化。
5.判断粒子运动方向。
6.判断电场线的方向。
二.基本解题思路:
根据曲线弯曲的方向及电场线判断受力方向。因为受到的力总是指向曲线凹的一侧,又电场力沿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两方面综合可判断受力方向,如果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可判断出粒子的电性,反过来,如果已知电性,可判断电场线的方向,如果电场线的方向及电性都未知,则无法判断电性或电场线的方向。
知道了受力方向可以设粒子的运动方向,进而判断电场力做的是正功还是负功,可以得出两点的动能、速度、电势能的大小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与运动方向无关。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以知道加速度的变化。但一条电场线不能确定场强的大小。
【反馈练习、巩固落实】
五.当堂练习
A组(巩固基础)
1.关于电势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B.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线的方向
C.正电荷在只受电场力作用下,一定向电势低的地方运动
D.负电荷在只受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释放,一定向电势高的地方运动
2.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的
D.沿着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势总是不断降低的
3.下列关于电场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密,电势也一定高
B.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场线一定密,但电势不一定高
C.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D.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4.关于电势与电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B.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它的电荷量越大,所具有的电势能也越大
C.在正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D.在负点电荷的电场中任一点,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负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B组(中等难度)
5.外力克服电场力对电荷做功时 ( )
A.电荷的运动动能一定增大 B.电荷的运动动能一定减小
C.电荷一定从电势能大处移到电势能小处 D.电荷一定从电势能小处移到电势能大处
6.电场线分布如图4-练1所示,电场中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已知和,电势分别为和,则
(A) , (B) ,
图4-练1
(C) , (D) ,
图4-练2
7. 如图4-练2,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Q为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点经过P到达N点的过程中( )
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组(较高难度)
8.(10天津卷)在静电场中,将一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负功,则( )
A.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a点大 B.电场线方向一定从b指向a
C.b点的电势一定比a点高 D.该电荷的动能一定减小
A
0
l
图4-练3
9. 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练3所示.设A、B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A、EB,电势分别为UA、UB,则( )
(A)EA = EB . (B)EA<EB.
(C)UA = UB (D)UA<UB .
图4-练4
10.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4-练4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P和E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
A.EP>EQ,φP>φQ
B.EP>EQ,φP<φQ
C.EP<EQ,φP>φQ
D.EP<EQ,φP<φQ
11.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势分布如图4-练5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
图4-练5
(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六.课后作业
阅读《高中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丛书·物理选修3-1》第11—13页内容和例题,完成1—9题
教学评价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活动1:学生能写出各种情况做的功,并填入表格。
评价方法: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正确写出做功的表达式,总结做功的特点
活动2:找出一个或几个相同和不同点并填入表格。
评价方法:教师现场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能找出一个相同或不同点即可。
活动3:能对电场和重力场的几个量进行类比。
评价方法:教师现场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能说出一组量即可。
活动4:观察图,说出等势面和等高线的相似之处。
评价方法:教师现场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说出相似之处。有意思即可。
活动5:正确理解正负,并能举例说明大小关系。
评价方法:教师现场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能举出实例说明大小关系。
活动6:归纳总结轨迹类问题的特点和一般解决方法。
评价方法:教师现场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能说出一个特点及以上并给出一般解决方法。
活动7:习题解答
评价方法:教师现场评价,学生互评。
评价指标:(1)各选项正误的判断。(2)判断的依据。
实施方案
教学材料
电场力做功特点和做功正负的判断
1.对电场力做功特点的理解
(1)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该结论既适用于匀强电场又适用于非匀强电场,即适用于任何静电场.
(2)无论带电体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无论带电体只受电场力作用还是受多个力作用,无论电场力做正功还是做负功,电场力做功的特点不变.
2.电场力做功正负的判断
(1)根据电场力和位移的方向夹角判断.夹角为锐角电场力做正功,夹角为钝角电场力做负功,夹角等于90°,电场力不做功.
(2)根据电场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夹角是锐角电场力做正功,夹角是钝角电场力做负功,电场力和瞬时速度方向垂直电场力不做功.
(3)根据电势能的变化情况判断.若电势能增加,则电场力做负功;若电势能减小,则电场力做正功,若电势能不变,则电场力不做功.
(4)若物体只受静电力作用,可根据动能的变化情况判断.若物体的动能增加,则电场力做正功,若物体的动能减少,则电场力做负功,若动能不变,则电场力不做功.
特别提醒:静电力做功和重力做功尽管有很多相似特点,但因为地球产生的重力场只会对物体产生引力,而电场对电场中的电荷既可以产生引力,也可以产生斥力,所以计算电场力的功时要注意电荷的电性,移动的方向,场强的方向等,以便正确确定功的正负.
使用说明:
一、成功之处:
(1)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充分利用了多媒体。
(2)学生活动较多,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二、遗憾之处:
(1)本节的内容倾向于理论探究,有些内容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
(2)本节内容较多,分为两课时进行。需要到网上查询的内容,部分只能在课下进行。
(3)课后作业量较大。
三、设计意图说明:
(1)本节课概念比较多,且较为抽象,因此多采用与重力场的类比法。
(2)各概念之间都有联系,功与电势能,电势能与电势,电势与等势面,电场线与等势线,因此本节课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路径
做功
直线
W=F|AB|=qE|AB|
倾斜直线
W=F|AB|csθ=qE|AB|
曲线
W=W1+W2+W3+…… 其中F=qE|AM|
相同点
不同点
矢量、标量
正负
比较大小(例)
电场力做功
标量
不代表大小
W1=-5J W2=3J W1>W2
电势能
标量
代表大小
Ep1=-3J Ep2=-1J Ep1< Ep2
电势
标量
代表大小
φ1=-1v φ2=-3v φ1>φ2
课时5、6:电势能和电势 (共2课时)
学生年级 、班级
高二(1、7)班
学生人数
52×2
规划项目
具体内容
实施前
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探究实验室。可上网,安装有Office软件。
提供相关主题网站的网址
百度搜索
学生知识技能要求
对重力场有很好的理解,电场强度,库仑定律。
教学条件准备
1.调节好多媒体设备
2.通知学生上课时间、地点及课前的准备。
3.学生分组及座次安排表
评价要求
出示活动的评价要素
实施中
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运动路径。
分组讨论
电场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理论探究
活动1:探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组织交流与共享
电场力做功有什么特点?与重力做功有什么相似之处?
指导学习
做功的过程是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那么电场力做功的过程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呢?
理论探究
活动2:探究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指导深入学习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并得出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理论探究
活动3:探究电势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类比电势与高度。
理论探究
活动4:探究等高线与等势面的关系。
指导深入学习
1.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等高线与等势面,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等势面。
2.归纳总结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
理论探究
活动5:探究各个量的正负问题
指导学习
总结归纳并完成表格。
理论探究
活动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类问题
指导学习
总结归纳特点及方法。
知识内化
1.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
2.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练习与巩固
完成当堂练习题
A组 1.AD 2.CD 3.B 4.CD
B组 5.D 6.C 7.AC
C组 8.C 9.AD 10.A 11.CD
布置课后巩固题
见《高中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丛书·物理选修3-1》第11—13页内容、例题和习题。
A组:1-4题
B组:5-8题
C组:9题
答案见120页
实施后
各小组学习成果评价
教师总评价各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
小组成员评价
请各小组长根据评价要素对小组成员打分。收交各小组的各项评价打分。
思考下一课时的开展
根据本课时实施效果,计划下阶段教学安排,确定是否布置任务:
预习教材第20页第5节、《高中新课程学生自主学习丛书·物理选修3-1》第14—16页。下节课仍在多媒体教室。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1 电源和电流教案,共9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夯实基础、挑战潜能,使用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