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高二物理 2.2《电动势》导学案(新课标人教版3-1)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5491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2 电动势学案设计
展开课程名称 |
| 第1课时 | 课型 | 综合解决课 | ||
课程标准 | 知道电源的重要参数:电动势和内阻. | |||||
学习目标 |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学生通过教师建立的具体情境,理解在电源内部和外部自由电荷的移动方向,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的和相应的能量的转化关系。 3.学生通过对静电力做功和非静电力做功比较建立电动势的概念,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记住电动势的定义式。 4.学生会用电流的定义式、电动势的定义式,计算电源向外电路提供的能量,准确率达到90﹪。 5.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建立内阻的概念。 | |||||
重点 难点 | 重点:电动势概念的建立和运用电动势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难点: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 | |||||
学习过程 | ||||||
学习内容(任务)及问题 | 学习活动及行为 | |||||
预设问题 【模块一】电动势 【问题一】 1、在导线中,电场方向是怎样的? 2、正电荷在导线中如何移动?电流方向是怎样的? 3、在电源内部电场是怎样的?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如何? 4、电源把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到正极,电场力做正功还是负功? 5、什么力来克服电场力做功?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问题二】比较静电力和非静电力的功总结出电动势的概念,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特点。 (思考:电源向外电路提供的电能越多,表示电动势越大吗?)
【问题三】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
针对训练1: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这表示 A.电路中每通过1C的电量,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2V C. 蓄电池在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 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1.5V)强 针对训练2: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电流为0.3A,在某次接通开关的10S内,一节干电池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变式训练:全品27页例二和练习
【模块二】电源的另外两个参数 【问题四】干电池用久后,不能保证外电路正常工作,这与电源的那个参数有关?
【问题五】手机待机时间长短和那个参数有关?
针对训练3: 电子点火器用的是1号干电池,袖珍收音机用的是7号干电池,新的1号干电池和7号干电池的电动势是否相同?内阻是否相同?
【评价训练单】 《新课程导学》课时训练89页。 | 问题导读单: 《新课程导学》)P25课前学习区 【评价训练单】《新课程导学》课时训练89页 针对模块一 课前分发《电动势》问题导读单 师:故事引入 生:完成问题一,展示交流 师:点评总结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师:借助问题一的情景比较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 生:完成问题二,小组讨论交流 ,归纳特点 师:点评总结。
生:先完成问题三和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展示 师:教师点评总结
针对模块二 生:完成问题四、五,得出内阻和容量的概念 师:教师点评。 | |||||
教学
反思 |
| |||||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6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6 导体的电阻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典例分析,知识评价,针对模块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3 欧姆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欧姆定律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评价,针对模块一,针对模块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 焦耳定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5 焦耳定律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评价,典例分析,知识回顾,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