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练习题
展开(时间:60分钟)
知识点一 宇宙速度
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的最大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它是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最小发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最大环绕速度.故选B、C.
答案 BC
2.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速率
( ).
A.一定等于7.9 km/s B.等于或小于7.9 km/s
C.一定大于7.9 km/s D.介于7.9~11.2 km/s
解析 由于Geq \f(Mm,r2)=meq \f(v2,r),v=eq \r(\f(GM,r)),r越大,v越小,vmax= eq \r(\f(GM,R))=7.9 km/s,故人造卫星速率v≤7.9 km/s,B对.
答案 B
3.若取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 km/s,某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半径是地球的1.5倍,这颗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
( ).
A.16 km/s B.32 km/s C.4 km/s D.2 km/s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v= eq \r(\f(GM,R)),该星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eq \f(v1,v2)= eq \r(\f(M1R2,M2R1))= eq \r(\f(6,1)×\f(2,3))=2,v1=2v2=2×8 km/s=16 km/s.故A项正确.
答案 A
知识点二 卫星运动规律
4.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速率、卫星与地面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
A.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率越小
B.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率越大
C.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率越大
D.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率越小
解析 对人造地球卫星,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eq \f(Mm,r2)=meq \f(v2,r),离地面越近,轨道半径r越小,v=eq \f(\r(GM),r),线速度越大,与质量无关,故选C.
答案 C
5.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解析 根据公式v= eq \r(\f(GM,r))和T=2πeq \r(\f(r3,GM))可知:A选项不对;再根据公式v= eq \r(\f(GM,r))可知:B不对;由于甲离地球较近,碎片质量不确定,故向心力大小不确定,所以C不对,由a=eq \f(GM,r2)知,D对.
答案 D
6.2009年2月10日,美国一颗通信卫星与一颗俄罗斯已报废的卫星在太空中相撞.其原因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中,由于受到稀薄大气的阻力作用,其运动轨道半径会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卫星的速率将增大
B.卫星的周期将增大
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将增大
D.卫星的角速度将增大
解析 对于卫星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Geq \f(Mm,r2)=ma=meq \f(v2,r)=mω2r=mreq \b\lc\(\rc\)(\a\vs4\al\c1(\f(2π,T)))eq \s\up12(2)
故a=eq \f(GM,r2),v= eq \r(\f(GM,r)),ω= eq \r(\f(GM,r3)),T=2πeq \r(\f(r3,GM)),可见轨道半径减小时,速率v增大,周期T减小,向心加速度a增大,角速度ω增大,故A、C、D正确,B错误.
答案 B
知识点三 同步卫星
7.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B.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解析 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知Geq \f(Mm,r2)=meq \f(4π2,T2)r,得T=2π eq \r(\f(r3,GM)).r甲>r乙,故T甲>T乙,选项A正确;贴近地表运行的卫星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由Geq \f(Mm,r2)=eq \f(mv2,r)知v= eq \r(\f(GM,r)),r乙>R地,故v乙比第一宇宙速度小,选项B错误;由Geq \f(Mm,r2)=ma,知a=eq \f(GM,r2),r甲>r乙,故a甲答案 AC
8.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1=12 h;“风云二号”是同步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周期为T2=24 h;两颗卫星相比
( ).
A.“风云一号”离地面较高
B.“风云一号”每个时刻可观察到的地球表面范围较大
C.“风云一号”线速度较大
D.若某时刻“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正好同时在赤道上某个小岛的上空,那么再过12小时,它们又将同时到达该小岛的上空
解析 因T1<T2由T= eq \r(\f(4π2r3,GM))可得r1<r2,A错;由于“风云一号”的轨道半径小,所以每一时刻可观察到地球表面的范围较小,B错;由v= eq \r(\f(GM,r))可得v1>v2,C正确;由于T1=12 h,T2=24 h,则需再经过24 h才能再次同时到达该小岛上空,D错.
答案 C
9.用m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同步卫星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 ).
A.等于0 B.等于meq \r(3,R2gω4)
C.等于meq \f(R2g,(R+h)2) D.以上结果都不对
解析 求同步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万有引力定律,二是向心力公式.F万=eq \f(GMm,(R+h)2),由于GM=gR2,故C选项正确,即排除A、D.F万=F向=mω2(R+h)=eq \f(GMm,(R+h)2),则R+h=eq \r(3,\f(GM,ω2)),所以F万=mω2eq \r(3,\f(GM,ω2))=mω2eq \r(3,\f(gR2,ω2))=meq \r(3,gR2ω4),故B选项也正确.
答案 BC
10.宇航员在月球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某物体由距月球表面高h处释放,经时间t后落到月球表面(设月球半径为R).据上述信息推断,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率为
( ).
A.eq \f(2\r(Rh),t) B.eq \f(\r(2Rh),t)
C.eq \f(\r(Rh),t) D.eq \f(\r(Rh),2t)解析 物体在月球表面做自由落体运动,有h=eq \f(1,2)gt2,又飞船在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有v=eq \r(gR),联立两式得v=eq \f(\r(2Rh),t),B正确.
答案 B
11.如图6-5-3所示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6-5-3
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
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
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
解析 第三宇宙速度是卫星脱离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所以“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小于第三宇宙速度,A项错误;设卫星轨道半径为r,由万有引力定律知卫星受到的引力F=Geq \f(Mm,r2),C项正确;设卫星的周期为T,由Geq \f(Mm,r2)=meq \f(4π2,T2)r得T2=eq \f(4π2,GM) r3,所以卫星的周期与月球质量有关,与卫星质量无关,B项错误;卫星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由于离地球很远,受到地球引力很小,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主要是月球引力提供,D项错误.
答案 C
12.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卫星运动的线速度;
(2)卫星运动的周期.
解析 (1)人造地球卫星受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则eq \f(GMm,(2R)2)=eq \f(mv2,2R)
在地面,物体所受重力等于万有引力,eq \f(GMm,R2)=mg
两式联立解得v= eq \r(\f(gR,2)).
(2)T=eq \f(2πr,v)=eq \f(2π·2R,\r(\f(gR,2)))=4π eq \r(\f(2R,g)).
答案 (1) eq \r(\f(gR,2)) (2)4π eq \r(\f(2R,g))
13.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1=1天,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2=27.3天,已知地球半径R=6 400 km,同步卫星的高度h=3.6×104 km,则月球到地心的距离多大?(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设地球质量为M,同步卫星质量为m1,月球的质量为m2,月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
Geq \f(Mm1,(R+h)2)=m1eq \b\lc\(\rc\)(\a\vs4\al\c1(\f(2π,T1)))eq \s\up12(2)(R+h) ①
Geq \f(Mm2,r2)=m2eq \b\lc\(\rc\)(\a\vs4\al\c1(\f(2π,T2)))eq \s\up12(2)r ②
①式除以②式得eq \f(r3,(R+h)3)=eq \f(T22,T12),所以r=eq \r(3,\b\lc\(\rc\)(\a\vs4\al\c1(\f(T2,T1)))\s\up12(2))·(R+h)
=eq \r(3,27.32)×(3.6+0.64)×104 km≈3.84×105 km
答案 3.84×105 km
知识点
基础
中档
稍难
宇宙速度
1、2
3
卫星运动规律
4、5
6
同步卫星
7、8
9
综合提升
12
10、11
13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荡秋千是大家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5.宇宙航行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 km/s,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比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宇宙航行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宇宙航行测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