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接力版三年级上册(听赏)三个和尚(民乐合奏)教案设计
展开欣赏器乐曲《三个和尚》 学唱歌曲《三个和尚》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聆听《三个和尚》感受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体会本单元主题——爱劳动。
智育目标--识别和记忆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素质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主奏乐器及音色对人物形象进行区别并表现,培养一年级小朋友欣赏音乐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
教学难点--辨别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相应的乐器及音色,并作出无声表演。
教学准备:
动画片录象 堂鼓、木鱼、小钹三种打击乐器。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课前聆听探索,课堂老师谈话、演示、讲授,师生互动交流、表现、评价等方法,让学生聆听、了解音乐,达成基本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铺垫,聆听准备
1、组织教学活动。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请大家仔细听。
3.播放器乐曲《三个和尚》,随着音乐发展变化,配乐讲《三个和尚》的故事片段。
前奏部分:“从前,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主题音乐第一次响起:“一个小和尚,背着行李,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空无一人的寺庙,他兴高采烈地打扫、清理、收拾、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他安静地坐在佛像前念经,念着念着,他打起瞌睡来……”
主题音乐第二次响起:“一个瘦和尚,背着行李,也兴致勃勃地来到寺庙前,看到大大的寺庙里只有一个小和尚,他高兴地同小和尚打过招呼,也非常积极地打扫寺庙、清理佛堂、挑起水来,忙完了这一切,两个和尚面对面地在佛像前打坐、念经起来······”音乐到此为止。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学生七嘴八舌纷纷补充后面的故事。
4.同学们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看来,许多同学都知道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名字。
(二)认识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并用打击乐器为主题音乐伴奏
1、出示三个和尚的图片。
孩子们能说出三个和尚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吗?(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和尚的特征:小、瘦、胖)。
2、了解主奏乐器、音色特征及各自代表的音乐人物。
想不想知道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是怎样用音乐来为我们讲述的吗?(师生讨论并引导孩子们了解用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人物)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几位新的乐器朋友。教师展示打击乐器堂鼓、小钹、木鱼。示范敲击这几种打击乐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堂鼓、小钹、木鱼的音色。
老师讲解各乐器代表的人物并板书:
念经——木鱼(A)
小和尚——板胡(B)
瘦和尚——坠胡(C)
胖和尚——管子(D)
3.聆听乐曲前奏,教师在各件打击乐器前示意前奏使用了哪种乐器,也可让学生随乐曲前奏在各打击乐器上做虚拟动作。
(三)引领欣赏,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1.告诉学生,乐曲除了使用木鱼等打击乐器,暗示故事发生了地点和人物,还设计了一个“和尚主题”,表现和尚的性格。弹奏主题旋律第一段,请学生说说这段音乐的情绪。
2.教师弹奏主题旋律的第二段,请学生说说第二段与第一段情绪有何不同(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等)。启发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就主题旋律的两种情绪展开联想(勤快与懒惰等)。
3.聆听乐曲主题旋律,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使用了一种还是两种乐器来演奏主题旋律。
乐曲的主题旋律,分别用尖细、清亮的坠胡与暗哑、低沉的二胡两种乐器演奏主题旋律的第一段、第二段。
4.请学生用打击乐器,分别为教师弹奏的主题旋律第一、第二段伴奏,要求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
(四)聆听全曲,无声表演
1.启发学生安静聆听,回忆动画片的画面(没看过动画片的学生,可自由展开联想)。 一边聆听一边引导各组无声表演,当你自己选择的角色或音乐出现时,请加入表演,可以用动作表现人物,也可以模仿代表乐器的演奏方法,不是你的音乐请原地坐好,仔细聆听。
2.在动画片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情节:三个和尚谁也不去挑水,忍受着干渴,呆坐在佛堂前。偏偏这时,寺庙里的老鼠打翻了佛堂前的烛台,火苗烧着了纱帘,火势蔓延,寺庙刹那间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三个和尚慌乱地打水救火。
教师启发学生,表现上述情景配上哪段音乐比较合适。
3.教师播放乐曲展开部,请学生随音乐表演手忙脚乱救火的情景。
(五)评价点题
拓展外延
1、老师对各组聆听过程作简要评价。
2、请同学简单讲述故事内容,师生交流欣赏感受,从中我们悟到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协作、热爱劳动)。
3、引导学生课后自制音响或从网上搜集音乐编创劳动的场景。
4、小结本课学习。
课后反思:
让小学生欣赏无歌词的音乐很难,让一年级的小朋友静静地聆听音乐尤其难。而这首长达十九分钟的音乐却出现在了第一册的教材中。要让孩子们从头至尾仔细地聆听,并达成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就必须依据他们注意力时间短、好动等心理生理特征,在聆听赏析的过程中,有度的加入一些自主表演。在本节音乐欣赏教学中,我坚持以“听”为核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想着听”、“动着听”、“演着听”等多元化的“听”的形式,使原“听而不闻”为“听而有感”。这首较长的民乐合奏曲,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让他们直接欣赏,一时是难以领悟和体会的。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敲敲打打”的心理特点,利用打击乐器的独特魅力,降低要求,以玩入手,逐步引入。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表演念经,有的表演挑水,有的表演抬水,且抬水姿态各不一样。在这个快乐的创编表演过程中学生由“心动”到“行动”,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使整个创编和表演的过程更具艺术性和审美性。需要思索和调整的是:动画音乐虽直观但容易淡化小孩子透过听觉,关注音乐的部分,还有整个聆听过程对无声的调控有待作更多的思考。
小学音乐接力版三年级上册六、 动画乐园(听赏)三个和尚(民乐合奏)公开课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接力版三年级上册六、 动画乐园(听赏)三个和尚(民乐合奏)公开课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六年级上册(听赏)花好月圆(民乐合奏)优质课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六年级上册(听赏)花好月圆(民乐合奏)优质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乐曲欣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六年级上册(听赏)花好月圆(民乐合奏)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六年级上册(听赏)花好月圆(民乐合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乐曲欣赏,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