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案设计
展开1.了解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和调制的简单概念。
2.了解调谐、检波及无线电波接收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
1.无线电波的发射和调制。
2.无线电波的接收及调谐、检波。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
课 件、信号源,示波器,收音机,录音机,调频发射机
【教学过程】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1、有效地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1)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
(2)开放电路: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才能有效地把电磁场的能量传播出去。
2、调制:把要传递的信号“加”到高频等幅振荡电流上,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
(1)调幅(AM):使高频振荡电流的振幅随调制信号而改变叫做调幅。
(2)调频(FM):使高频振荡电流的频率随调制信号而改变叫做调频。
二、无线电波的接收
1、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这种现象叫做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
2、调谐: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能够调谐的接收电路叫做调谐电路。
3、检波: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检”出所携带的调制信号过程,叫做检波。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因此也叫解调。
三、无线电波
【例1】调谐电路中可变电容器的动片从完全旋入到完全旋出仍接收不到某较高频率电台发出的电信号,要收到该电台的信号,应该怎么办? (C)
A.增加调谐电路线圈的匝数B.加大电源电压
C.减少调谐电路线圈的匝数D.减小电源电压
【课外作业】
1、教材:P5——(3)
2、学海导航: P2——4
【教学后记】
波 段
波长
频率
传播方式
主要用途
长 波
30 000 m~3 000 m
10 kHz~100 kHz
地波
超远程无线通讯和导航
中 波
3 000 m~200 m
100 kHz~1 500 kHz
地波和天波
调幅无线电广播、电报通信
中短波
200 m~50 m
1500 kHz~6 000 kHz
短波
50 m~10 m
6MHz~30 MHz
天波
微微
波
米 波
10 m~1 m
30MHz~300MHz
近似直线传播
调频无线电广播、电视、导航
分米波
1 m~0.1 m
300 MHz~3 000 MHz
直线传播
电视、雷达、导航
厘米波
10 cm~1 cm
3 000 MHz~30 000 MHz
毫米波
10 mm~1 mm
30000MHz~300 000 MHz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4第十四章 电磁波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4第十四章 电磁波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8 激光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8 激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外作业,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3 光的干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 光的干涉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外作业,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