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案
展开09春学期高二物理学科(选修)教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17.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二)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
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光电效应方程
教学难点: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对经典物理学思想与观念的一次突破,连普朗克本人都此感到犹疑,多数科学家自然更加难接受。
进行新课
一、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在光电效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一部分消耗在电子逸出功W0,另一部分变为光电子逸出后的动能 Ek 。由能量守恒可得出:
W0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做的功,称为 。Ek为光电子的 。
3、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①从方程可以看出光电子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 关系;从光电效应方程中,当初动能为零时,可得极限频率:。
②电子只要吸收一个光子就可以从金属表面逸出,所以不需时间的累积。
③光强大,光子数 ,释放的光电子也多,所以光电流也大。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圆满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当时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因为它完全违背了光的波动理论。
二、康普顿效应
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 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
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 的射线,其波长的改变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3、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
①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②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
③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4、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说明: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频率和波长则是用来描述波的
教学反思: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学设计,共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