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案设计
展开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原子核衰变规律,理解半衰期概念;
2.结合天然放射线的探测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知识回顾
1. 原子核的组成
2. 天然放射现象的射线组成
3. 射线的性质:
1) 穿透能力
2) 电离能力
3) 速度
三、自主学习
一、原子核的衰变
1.什么是衰变?
2.衰变的分类?
3.衰变的特点?(衰变过程中那些物理量是守恒的)
典型例题1:平衡下列衰变方程
⑴N+n →C+_____ ⑵ N+He →O+_____
⑶ B+n →_____+He ⑷Be+He →_____+n
⑸Fe+H →Co+_____
探究:
1.α衰变的实质
2.β衰变的实质
二、半衰期
1.什么是半衰期?
2.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大小取决于自身。
典型例题2:质量m的某物质的半衰期为T,经过若干时间,其质量剩余m/16,问经历了多长时间?
三、应用
1.示踪原子
2.考古方面的应用
【当堂检测】
1.某原子核A经过一次β衰变变成B核,B核再发生一次α衰变变成C核,则( )
A.核A的中子数减核C的中子数等于2
B.核A的质量数减核C的质量数等于5
C.原子核为A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比原子核为B的中性原子中的电子数多1
D.核C的质子数比核A的质子数减少1
2.钍232()经过 次α衰变和 次β衰变,最后成为铅208().
3.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C)
A.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
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m/4发生了衰变
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8
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2
4.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由此,可以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 )
(A)124、259 (B)124、265 (C)112、265 (D)112、277
物理选修3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选修3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主要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九章 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选修3-5第十九章 原子核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然放射现象,衰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3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