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55969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件30张,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现手法知多少,真题解析,解析指导,答案要点,烘托与衬托,解题策略,参考答案,古诗化用,小试牛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对比、象征、衬托、 抑扬、联想、想象、烘托、 虚实结合、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等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间接抒情).工笔、白描、细节、动静、虚实、正面侧面等(描写)
《小步舞》题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肠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于是有一天,再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上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那是五月。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他意外地打了个哆嗦。“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您懂吗?自从没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小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害了。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
审清题目,抓住关键。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题干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二是“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表现手法”提取必备知识,明确作答方向。首先明确塑造人物形象常用的手法:人物描写 (刻画),其次提取人物描写的具体手法(直接和侧面),最后结合文中描写和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表现手法的运用及效果。小说直接描写老舞蹈师的句子比较多,侧面描写(烘托)的 的语句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
①用特征鲜明的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和木偶式的舞姿等,来表明他是一个怀旧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其内心的痛苦和无奈;③用典型化的自然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已被铲平的苗圃,烘托了老舞蹈师痛苦、失落的心态。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村:用类似的事物村托所描绘的事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村托所描绘的事物。教室里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烘托与衬托衬托和烘托都是着眼于"托”,即让某事物某形象某情感得到凸显。但两者手段方式不同。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做外在的侧面描写来实现。(单纯从效果、从反应看)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的对照映衬来完成。(从双方的对比中看效果)
两步思考:步骤一审清题,明确本文(段、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步骤二:据表现手法的作用,扣文本与内容对其作用与效果作具体分析。三层表达:手法十内容十效果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①比喻。 将老腔的腔调比喻为骤雨拍击秋禾的啸响、 雨润麦苗的柔声既写出了老腔的雄浑奔放, 又写出了其婉约平和 将抽象的感觉化为形象的画面, 生动的写出了老腔给读者带来的独特感受②排比。 全段多个类似结构的句子构成排比,强化了作者自己聆听老时内心深受震撼的感受③化用古诗句 使得语言具有诗情画意,三 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④联想 从老腔的腔调中联想到关中大地特有的生活,点出了老腔源于关中大地、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特点。
1.“不无知时节的好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杜甫)2 “柴盐弥漫的村巷 ” →“暖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归园田居》陶渊明)3“村巷里牛牟马叫的声音”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王维)
赏析表达技巧“两注意”:1.判断技巧:全面、准确要准确掌握三个层面的技巧术语:1最物描写的方法。2.刻画人物、事物形象的方法。3.语言艺术的特点。多向赏析对技巧的判断要全面:优先切入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当文字量过多时,不忘表达方式角度。
赏析表达技巧 “两注意”:2.分析表达效果:要实在、忌空泛①必须与内容相结合。不能只用生动形象、升华主旨一类的套话,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做分析。要记住一点,任何技巧、方法,都是为了把所写的人、事、情、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②必须与文本语言相结合。书面作答时,要从相关文段中抓住一些核心信息、关键词句,准确地概括或引述于分析中。另外,有时还要结合文章结构(如行文技)或语句位置,分析其在结构方面的效果。
步骤一:审清题,确认本文(段、句)所用的表达技巧。步骤二:依据表达技巧的作用,紧扣文本与内容分析。三个层面:技巧十内容十效果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13.请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语言特点。(4分)13.(4分)①多用短句,简单、平易,如叙家常;②多用民间鲜活的口语,少用修辞,多是聊天谈话的语气;③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答出2点即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表达技巧规范答题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分析,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方式是什么,一记叙,二议论,三说明,四描写,五抒情,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修辞手法,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终岁不闻丝竹声,特征代本体,材料代本体,人名代著作,专名代泛称,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达技巧题4类型,表现手法,借古讽今,抑扬欲扬先抑,抑扬欲抑先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