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北省潜江市曹禺中学九年级化学中考五月模拟试卷(word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省潜江市曹禺中学九年级化学中考五月模拟试卷(word解析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北省潜江市曹禺中学
九年级化学中考5月模拟试卷
本卷共2页,满分50分,与物理同场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液氮作制冷剂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风力发电
D.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2、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溶液
C.蒸发溶液
D.闻气体气味
3、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可作调味品
B. 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
D. 水壶中的水垢用白醋浸泡除去
4、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m的值是37, n的值是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5、槲皮素(化学式为C15H10O7)是东营盐碱滩上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茶棵子”的主要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用“茶棵子”叶泡水喝具有一定降压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10: 7
B. 槲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 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g
D. 槲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aOH、X、BaCl2,其中X可能是( )
A. CuSO4
B. K2CO3
C. NaNO3
D. MgCl2
7、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组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类型与组成
B、化学与生活
①纯碱、烧碱都是碱
②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③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
①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②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消除异味
③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
C、物质与使用
D、化学与健康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②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
①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②儿童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③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能强致癌
8、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的溶解度为50g
B. T2°C时,X、Y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C. 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 T2°C时,50g 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 X的饱和溶液
9、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
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
10、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C.锡制成锡箔是利用锡的延展性
D.铝易氧化,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差
11、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Y可以为稀硫酸
B.X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
12、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可以减轻痛痒
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
13、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B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
C
推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滴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
14、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増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15、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Cu(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含有铜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溶质中只含有AgNO3和Zn(NO3)2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第16~20题,没空1分,第21题4分。)
16、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17、(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蚕丝
B.涤纶
C.棉花
D.尼龙
②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糖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③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④吸烟除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外,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其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解释)。
(2)在2019年年底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抗疫中用到了口罩和多种消毒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过超声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 (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②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得到次氯酸钠,根据反应原理推断次氯酸钠的化学式,其反应原理:Cl2+2NaOH===NaCl+H2O+ 。
③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④“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原因是“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气体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图中A~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用途有 (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的化学式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为B 。
②C转化为F 。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从A~E中选择)。
(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F装置还可用于干燥氧气,则需盛装的干燥剂为 (填名称)。
(4)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序号)。
①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③能与水反应
20、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出)。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g 20%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标号)。
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
E.玻璃棒
【实验2】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2)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
【实验3】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査阅资料:
i. CaCl2溶液呈中性;
ii. CaCl2 + 2NaOH=Ca(OH)2+2NaCl。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3)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
(4)步骤④中,若观察到 (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解析
本卷共2页,满分50分,与物理同场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资源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D )
A.液氮作制冷剂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风力发电
D.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
答案:D
2、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溶液
C.蒸发溶液
D.闻气体气味
答案:C
分析:
A、浓硫酸的稀释是酸入水,故操作错误;
B、倾倒溶液瓶塞倒放,瓶口相接,故操作错误;
C、蒸发结晶,不断搅拌,故操作正确;
D、闻气味要用手轻轻煽动,故操作正确;
故选:C。
3、下列厨房中常见的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C )
A. 氯化钠可作调味品
B. 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
D. 水壶中的水垢用白醋浸泡除去
答案:C
分析:
A、氯化钠具有咸味,可作调味品,说法正确;
B、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说法正确;
C、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酸钾中的碘,不是碘单质,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是否含碘,说法错误;
D、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可以用白醋浸泡除去,说法正确;
故选:C。
4、2020年6月23日,我国的北斗导航“收官之星”在西昌发射成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铷单质具有导电性
B.m的值是37, n的值是1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D.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答案:D
A、铷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可以导电,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37, m的值是37;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7 = 2 + 8 + 18 + 8 + n,n = 1,故B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C说法正确。
D、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铷元素显+ 1价,氯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bCl,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槲皮素(化学式为C15H10O7)是东营盐碱滩上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茶棵子”的主要成分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用“茶棵子”叶泡水喝具有一定降压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 10: 7
B. 槲皮素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C. 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g
D. 槲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分析:
A、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1×10):(16×7)=90:5:56,故选项说法错误。
B、槲皮素是由槲皮素分子构成的,1个槲皮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B说法错误。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2,故选项C说法错误。
D、槲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1×10):(16×7)=90: 5: 56,槲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D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物质有KNO3、NaOH、X、BaCl2,其中X可能是( C )
A. CuSO4
B. K2CO3
C. NaNO3
D. MgCl2
答案:C
分析:
A、CuSO4有颜色,错误。
B、K2CO3可与BaCl2反应,错误。
C、NaNO3与上诉物质不反应且无色,故正确。
D、MgCl2可与NaOH反应,错误。
故选:C。
7、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组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B )
A、物质类型与组成
B、化学与生活
①纯碱、烧碱都是碱
②干冰、可燃冰都是冰
③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
①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②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消除异味
③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
C、物质与使用
D、化学与健康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②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
①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②儿童缺锌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③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能强致癌
答案:B
分析: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而不是碱;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二者都不是冰,故错误;
B、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消除异味;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清洗餐具油污,故正确;
C、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故错误;
D、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错误。
故选:B。
8、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Y的溶解度为50g
B. T2°C时,X、Y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C. 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X>Z
D. T2°C时,50g 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 X的饱和溶液
答案:B
分析:
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无法确定Y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C时,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为50g,溶解度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T1°C时,X、Y、Z三种物质中,图中Y在曲线上位置最高,X、Z相等,故T1°C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Y > X = Z,故选项说法错误。
D、T2°C时,X的溶解度为50g,T2°C时,50g H2O与50g X混合,最多只能溶解25g,则可得到75g X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为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3
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3
答案:C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3H2 一定条件 CH3OH + H2O。
A、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
B、反应前氢元素存在于单质中,反应后氢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所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CO2)、乙(H2)分子个数之比为1:3,选项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不变,比值为1:1,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0、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C.锡制成锡箔是利用锡的延展性
D.铝易氧化,因此抗腐蚀性能较差
答案:D
分析:
A、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所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选项正确;
B、—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所以黄铜合金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选项正确;
C、锡制成锡箔是利用锡的延展性,选项正确;
D、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的抗腐蚀性能强,选项错误,故答案选D。
故选:D。
11、碳及含碳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物质Y可以为稀硫酸
B.X可以是酒精
C.反应①一定是化合反应
D.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
答案:C
分析:
A、物质Y可以为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A说法正确;
B、X可以是酒精,是因为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说法正确;
C、反应①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加热条件下,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是化合反应,故C说法不正确;
D、反应②可以是吸热反应,例如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2、一些物质的近似pH如图所示,下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人被蚊虫叮咬后,在肿包处涂抹牛奶可以减轻痛痒
D.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合使用
答案:D
分析:
A、鸡蛋清的pH小于肥皂水的pH,所以鸡蛋清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弱,说法错误;
B、厕所清洁剂的pH小于7,显酸性,能和大理石地板中的碳酸钙反应,说法错误;
C、蚊虫分泌的毒液显酸性,牛奶呈弱酸性,因此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涂牛奶不能减轻痛痒,说法错误。
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炉具清洁剂显碱性,因此厕所清洁剂不能与炉具清洁剂能混用,说法正确;
故选:D。
13、下列实验方案切实可行的是( D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是否熄灭
B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
C
推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
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
滴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
答案:D
分析:
A、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A不可行。
B、硝酸钾和氯化钠均易溶于水,不能直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故选项B不可行。
C、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不能推断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C不可行。
D、Na2CO3能与适量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D可行。
故选:D。
14、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加入装有等质量CaCO3粉末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测得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増大
B.0~100s内,反应Ⅰ、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
C.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 mL
D.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答案:C
分析:
A、0~300s内,两个容器内发生的是稀盐酸、稀硫酸分别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酸性逐渐减弱,两个容器内溶液的pH均逐渐増大,故A说法正确。
B、由0~100s内两者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可得,0~100s内,反应I、Ⅱ生成CO2的速率均先慢后快,故B说法正确。
C、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为2.8amL,0~200s内产生气体的总体积为7.8amL,则100~200s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7.8amL-2.8 amL=5amL,则反应Ⅱ中,0~100s内产生的CO2体积比100~200s内的少5amL-2.8amL=2.2amL,故C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稀硫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最终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相差不多,实验室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CaCO3粉末反应制备CO2 ,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5、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Cu(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含有铜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溶质中只含有AgNO3和Zn(NO3)2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Zn(NO3)2
答案:D
分析: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Cu(NO3)2、AgNO3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可能是一部分硝酸铜与锌发生了置换反应,也可能是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A说法错误。
B、若滤液为无色,则说明硝酸银、硝酸铜都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故B说法错误。
C、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AgNO3,则硝酸铜没有发生参加反应,故原滤液中溶质有AgNO3 、Cu (NO3)2、Zn (NO3)2,故C说法错误。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银、铜均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锌过量,则滤液中溶质只有Zn (NO3) 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第16~20题,没空1分,第21题4分。)
16、现有氧气、氢气、铁、稀硫酸、水、氧化铜、碳酸钠溶液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恰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各种物质不能重复使用)
(1)化合反应:3Fe + 2O2 点燃 Fe3O4
(2)分解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3)置换反应:CuO+ H2 △ Cu + H2O
(4)复分解反应:Na2CO3 + H2SO4==Na2SO4+H2O+ CO2↑
答案:
(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 2O2 点燃 Fe3O4。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 2H2↑+ O2↑。
(3)氧化铜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是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 H2 △ Cu + H2O。
(4)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是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 H2SO4==Na2SO4+H2O+ CO2↑
17、(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①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C 。
A.蚕丝
B.涤纶
C.棉花
D.尼龙
①答案:蚕丝和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涤纶和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故填:AC;
②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矿泉水
B.糖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②答案: 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B、糖水中含有水和蔗糖,属于混合物;
C、蒸馏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D、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物质等,属于混合物;
故选:C。
③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答案: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 + 3HCl == AlCl3 + 3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④吸烟除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外,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其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从微观角度解释)。
④答案: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吸烟除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外,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的。
(2)在2019年年底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抗疫中用到了口罩和多种消毒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一次性医用三层口罩是由专业两层纤维无纺布和中间一层熔喷布,经过超声焊接而成,能像滤纸一样起到 过滤 (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
①答案:一次性医用口罩它对颗粒物、病毒、细菌起一定的过滤作用,故答:过滤
②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得到次氯酸钠,根据反应原理推断次氯酸钠的化学式,其反应原理:Cl2+2NaOH===NaCl+H2O+ NaCl 。
②答案: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1、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③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 。
③答案:氧是-2价,有两个氧原子,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和为零,故氯元素化合价为:+4
④“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原因是“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气体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答案: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气体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 2HCl == NaCl+H2O+Cl2↑
18、图中A~F是初中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可用作补钙剂;E、F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A的用途有 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只需填写一条)。
(2)物质D的化学式 NaOH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转化为B H2O+ CaO == Ca(OH)2 。
②C转化为F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
答案: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称苏打,所以A是碳酸钠,B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是氢氧化钙,C可用作补钙剂,所以C是碳酸钙,E、F的物质类别相同,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D是氢氧化钠,碳酸钠转化成的E会转化成 氢氧化钙,所以E是水,碳酸钙转化成F会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物质A的用途有: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2)物质D的化学式是NaOH;
(3)①E转化为B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 CaO == Ca(OH)2,
②C转化为F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故答案为:
(1)玻璃、造纸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2)NaOH;
(3)①H2O+ CaO == Ca(OH)2;
②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CO2↑。
1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锥形瓶 。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BD (从A~E中选择)。
(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a→b→c ,F装置还可用于干燥氧气,则需盛装的干燥剂为 浓硫酸 (填名称)。
(4)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①② (填序号)。
①能与空气中某种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③能与水反应
答案:
(1)锥形瓶
(2)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故选:BD
(3)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长近短出,故连接顺序:a→b→c;干燥剂可选:浓硫酸(尽量不要写“浓H2SO4”)
(4)E是排水法收集气体,则气体的性质有: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或是与空气反应,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故选:①②
20、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出)。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g 20%NaOH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B (填标号)。
A.胶头滴管
B.酒精灯
C.量筒
D.烧杯
E.玻璃棒
【实验2】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2)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造成内部压强减小,造成液面发生变化 。
【实验3】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査阅资料:
i. CaCl2溶液呈中性;
ii. CaCl2 + 2NaOH=Ca(OH)2+2NaCl。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3)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氯化钙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和氯化钠 。
(4)步骤④中,若观察到 A中有气泡产生 (填现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
答案:
(1) A、胶头滴管用于量取液体体积时使用,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灯用于加热,在配制溶液时用不到,B符合题意;
C、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用于量取溶剂,C不符合题意;
D、烧杯用于氢氧化钠固体称量和溶解,D不符合题意;
E、玻璃棒用于固体的溶解,E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由于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中,也可以引起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形成类似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造成内部压强减小,造成液面发生变化。
(3)氢氧化钠溶液含有水,二氧化碳可能溶于水,造成内部压强减小,含有酚酞的氯化钙溶液倒吸入A中,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此时也会产生沉淀,溶液变红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氯化钙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沉淀和氯化钠。
(4)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看到气泡,证明有碳酸钠存在,从而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为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故答案为:A中有气泡产生;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1、为了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小兰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95.6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
(2)求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90g-95.6g=4.4g。故填:4.4。
(2)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68 88
x 4.4g
88168=4.4gx
x=8.4g
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8.4g10g ×100%=84%
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是8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09, 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北省潜江市中考化学试卷【附参考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仙桃市、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