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3)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3),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诀.别/决.定称.职/称.兄道弟抹.布/拐弯抹.角
聘.请/驰骋.唱和./随声附和.兴.奋/兴.高采烈
绽.开/沉淀.黄晕./晕.头转向差.别/参差.不齐
偌.大/诺.言挑.逗/挑.三拣四埋.葬/隐姓埋.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心旷神怡海枯石烂举世无双千资百态
小心意意玲珑剔透各得其所弱肉强食
风定天清抖擞精神庞然大物得失之患
子虚乌有津津有味厉厉在目骇人听闻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C.历史上那一位一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作品。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B.《我的早年生活》的作者是丘吉尔,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也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海的女儿》《狼和小羊》《蚂蚁和蝉》都出自于《伊索寓言》。
《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5.下列甸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袖.手.旁.观.。
D.想到就要放寒假而且可以见到亲爱的外婆,小芳忍.俊.不.禁.地笑了。
古诗文背诵。
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朱熹《观书有感》中,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是:
, 。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被美丽的春色所陶醉,留连忘返的诗句是:
, 。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吟咏
“ ? ”,满蕴思乡的泪水。 7.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请写出一条关于“热爱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 。
请介绍一种读书方法并说明使用这种读书方法的理由。
我的读书方法: 。我的理由: 。
请向你的朋友推荐一部你最喜欢的名著(教材附录),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我推荐的名著: 。 我的理由: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这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 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
亲爱的向日葵
五一假期里,二妮儿的老师给她们留了特别的“作业”——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 什么算是有意义的好事呢?她现在可没心思想这些,因为她马上就要辍学了。
几天前,本来就贫寒的家里遭了灭顶之灾:父亲在工地上摔成了残疾。顶梁柱倒了,全家人都靠着母亲一个人捡破烂维持着生计。她想,她不能再给家里增添负担了,她要去找活儿干,替母亲分担一点苦累。
既然我还是学生,那就该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啊。她决定去做一件有意义的好事。最后,她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孤寡老人身上。
那是个奇怪的老人,她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女,他的院子每天都是死气沉沉,不见他出来遛 弯儿,也不见他和人来往。
她说明了来意,老人很是欢喜,老人说,你不用帮我干活,你只要在我的院子里玩耍就好,我就能感觉到快乐了。
对于老人来说,二妮儿就像一只欢快的麻雀,顿时让他的院子热闹起来。
她为老人带去了欢乐,每天陪他说话,捉迷藏。二妮儿还把自己辛苦攒下的十多元钱都用到了他的身上。她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陌生的老人感到亲切,冥冥之中,他们好像有种牵扯不断的关联。
每天,看着二妮儿在他的院子里晃动的身影,就是老人最快乐的时光。
她心底的心事只能和老人说,她和他讲学校里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和他讲自己就要辍学了,说这些的时候,二妮儿的心底泛起一阵酸楚,眼底明显地泛着泪光。
老人安慰她说,别难过,一切都会过去的,你一定要坚强乐观地把眼前的困苦挺过去。 老人给了她一把向日葵的种子,对她说,去吧,把这些种子种到那个墙角去,等秋天的时
候,我们就有瓜子嗑了。
她在院子里忙活开来,从种下向日葵那一刻起,她的心便被某种神秘的东西拴住了,她甚至开始盼望,向日葵早日绽开笑脸。
什么时候能看到它们的笑脸呢?她问老人。现在就开了,老人开玩笑说,你就是我的向日
葵。
她灿烂地笑着,忘了明天是上学的日子,也是她永远离开学校的日子。
时光不会停止,哪怕你拿生命去贿赂,它也不会停下一秒。但奇迹会发生,它让无常的人世变得多么奇妙而美好!
就在二妮儿辍学的三个月之后,她收到了一封寄自韩国的信: 亲爱的向日葵!
你好。当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韩国了。儿子们来接我很多次,我都没有来,但这次我来了,因为是你使我改变了想法。你的快乐感染了我,使我本来要荒芜掉的生命重新焕发了活力,我想,哪怕只剩一天,我也要快乐地活着。现在,我和儿女们在一起,我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去了。你替我照看下我的房子吧,向日葵成熟了,你别忘了去摘啊!另外我以你的名义存了一笔资金,用来资助你上学,直到你大学毕业。
最后,祝你永远快乐!
一个因为你而感到幸福的老人
二妮儿的手微微地颤动着,她向老人的院子奔跑过去,院门没有上锁,她知道,那是老人给她留的门。
向日葵长高了,渐渐高过院墙,那一张张笑脸无比灿烂。她站在那些向日葵下,抬头仰望着那些光灿灿的笑脸,忘了自己也有一张向日葵的笑脸,镀着阳光的金色。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文中的“二妮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从人物描写及作用两方面为下面句子作批注。
说这些的时候,二妮儿的心底泛起一阵酸楚,眼底明显地泛着泪光。
本文题目“亲爱的向日葵”有什么含义?
结合全文,具体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二)阅读《皇帝的新装》32—36 自然段回答: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 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 )
形容声音甜美B.形容单纯幼稚C.形容心底纯洁D.形容无所顾忌
14.4 段的话语 5 段“他实在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文中加横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童话最后以一个小孩说真话揭穿骗局来收尾,这给人们一个什么暗示?
三、古诗文阅读
(一)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此何遽.不为福乎()
(2)堕.而折其髀.()() (3)此独以跛.之故()
1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善.术者()(2)居.数月()
(3)胡人大.入塞()(4)人皆吊.之()
(5)死者十.九.()(6)引.弦而战() 19.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 27—29 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22.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四.作文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
④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30 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83),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从下列两个文题任选其一写作, 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83),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83),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阅读理解,写作 2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