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同步测试题
展开《鸿门宴》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错的一组是( )
A. 目眦(cì ) 数( shuò ) 目 瞋 (chēn ) 目 好 (hào ) 美姬 从百余骑(qì)
B. 说(shuò)服 戮(lù)力 有郤(xì) 要(yào)项伯 奉卮(zhī)酒为寿
C. 交戟(jǐ) 玉玦(kuài) 彘(zhì)肩 何辞为(wéi ) 孰与君少长 (cháng)
D. 间(Jiàn ) 行 参乘(chéng) 飨(xiān)士卒 王(wáng )关中 当(dàng)项王乎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令将军与臣有郤。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距关,毋内诸侯。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信德也。
3.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
B.毫毛不敢有所近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约为婚姻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与“项伯乃夜之沛公军”中的“之”'字意义相同的两项( )
A.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信德也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5.下列句子加点字的用法与“范增数目项伯”中的“目”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籍吏民,封府库。
B.间至军中
C.吾得兄事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选出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B.沛公旦日从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素善留侯张良
D.项伯杀人,臣活之。
7.下列句子加点字的“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为之奈何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公为我献之 (4)使之婴为相
(5)为击破沛公军 (6)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7)窃为工王所不敢也 (8)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9)约为婚姻 (10)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1)若入前为寿 (12)若属皆且为所虏
(13)军中无以为乐 (14)我为鱼肉,何辞为。
A.(1)(2)(3)(5)(6) B.(1)(4)(7)(9)(14) C.(1)(4)(10)(11)D.(1)(4)(7)(9)(13)
8.将下面的文学文化常识补充完整。
(1).司马迁,( )时期著名的( )家﹑( )家﹑( )家。字( )
( )人。与同时期的司马相如合称( )。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分为本纪( )世家 ( )列传( )书( )表( ) 等五种体裁,作为正史二十四的第一部,鲁迅称誉《史记》为( )
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人为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9.解释下列句中的字。
(1).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
(2).得复见将军 得:
(3).张良西向侍 侍:
(4).若入前为寿 前:
(5).庄则人为寿 寿: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
B.籍何以至以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得复见将军于此 因击沛公于坐
D.若属皆且为所虏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1.下列句子与“籍何以至此”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若属皆且为所虏
C.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D.具告以事
1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作者按时间 顺序了“刘邦谢罪”“项王设宴”“范增举玦”和“项庄舞剑”四件事,矛盾是缓时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B.项羽之所以不用范增之计,是因为惟恐但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为以后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对手。
C.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可见“留沛公与饮”是项羽精心策划的阴谋。
D.范增的政治观察力﹑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的致命弱点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这些都表明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就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今殷若涉水无津漄,如之何?”太师曰:“王子,天笃下灾亡殷国。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间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佚,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乃遂杀王子比干,视其心,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遂行。
其后箕子朝周,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注:佚(yi),放纵。
13.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殷若涉水无津漄 津:渡口
B.国治身死不恨 恨:遗憾
C.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 御:侍奉
D.乃被发佯狂而为奴 被:同“披”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⑴箕子伤之,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
⑵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
⑵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C.⑴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D.⑴殷有三仁焉
⑵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纣王在位时朝政黑暗的一组是( )
(1).纣既立,不明,淫乱于 政
(2).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
(3).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
(4).隐而鼓琴以自悲
(5).杀王子比干, 视其心
(6.)宫室毁坏,生禾黍
A.(1)(3)(5) B.(1)(4)(6) C.(2)(3)(6) D.(2)(4)(6)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子对纣王昏庸﹑政治腐败的状况十分担忧,而纣王自以为帝王之名=命是上天赐予的,对微子的多次劝谏置若罔闻。太师劝微子为治国而暂时离开。
B.箕子在纣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时,便敏锐地看到这种做法如不加制止,将会使国家面临危机。殷朝灭亡后,他以《麦秀之诗》来抒发深沉的感伤之情。
C.王子比干认为君子有了过失,做臣子大应以死谏争,否则百姓将受害,而百姓是没有罪过的。他直言劝谏纣王,竟被纣王残忍地杀害。
D.微子离去,箕子成了奴隶,比干直谏而死。在孔子看来,虽然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都是仁者。司马迁实际上认同了孔子的这个评价。
三.语言与表达
17.名句默写。
1.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3. _____, 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4.暧暧远人村, 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18.扩展下面语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梅花踏着风雪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含义,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6 鸿门宴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鸿门宴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下列对活用情况说明有误的一项是,翻译下列句子,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一6 鸿门宴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距关,张良出,要项伯,秋豪不敢有所近,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沛公之参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