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艺版(听赏)老虎磨牙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艺版(听赏)老虎磨牙教案,共2页。
(听赏)老虎磨牙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增进他们对民族打击乐的喜爱之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关注与热爱传统音乐文化。(二)过程与方法1、在寻找与探索身边音源的过程中,体会并参与到模仿与表现乐曲的活动中,加深对音乐要素的感受与体验。2、听赏《老虎磨牙》,感受乐曲的四个音乐场景,运用想象力与即兴创作为片段配乐,从而激起主动学习的愿望。(三)知识与技能1、能初步认识与了解常见的民间打击乐器。尝试运用多种方式演奏大堂鼓,聆听大堂鼓因演奏方式不同而带来的音色变化;感受民族打击乐的风格和特点,增进对民族打击乐的热爱。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强,善于模仿,可塑性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在教学方法上面应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3重点难点 1、仔细聆听,感受力度的变化与表现2、寻找与探索周围的音源,模仿乐曲的各种场景,并即兴表现出来。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1、简单介绍今天上课所需要的民族乐器。2、出示“老虎”“马”“老鼠”“青蛙”的图片。教师分别演奏鼓、双响筒、木鱼、响板,学生聆听并思考这些乐器模仿的是图示中的哪种动物。活动2【活动】聆听与想象 1、用大鼓演奏,由弱及强。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听着这个鼓声,你们觉得老虎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还是越来越远了?为什么?”2、出示三条节奏:①2|4 X X|X X||②2|4 XX XX|XX XX||③4|4 X - - -||教师演奏,学生思考哪一条是模仿老虎的脚步声。(①)3、请学生上台按照自己的方式敲击大堂鼓的不同部位发出不同的声响,并请学生思考“听到这些声音,你觉得老虎在做什么?”活动3【活动】分段欣赏 1、初听第一乐段,学生聆听并思考问题:①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是怎样的感觉?是安静、轻柔的还是激昂、热烈的?2、再听第一乐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问题:①你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做什么呢?②请你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同时板书:老虎睡觉)教师引导,让学生自行挑选乐器,来表现第一乐段的主题。3、初听第二乐段,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的发展。并设置问题:①这段音乐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②你觉得老虎这时候在做什么?③请你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板书:老虎下山)请学生用肢体语言或者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表现老虎下山。4、讲述故事的发展,给学生提示,引导他们说出第三段的表现内容。播放第三乐段,学生聆听并运用肢体动作即兴表现。(板书:老虎发怒)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5、初听第四乐段,学生思考问题:①这段音乐是强还是弱?节奏是快还是慢?②老虎很生气,你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做什么呢?③请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板书:老虎磨牙)活动4【活动】完整聆听 1、学生完整聆听整首乐曲,教师旁白讲述故事。2、介绍作品的出处与作者。3、观看视频《老虎磨牙》现场演奏版,再次聆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八课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湘艺版三年级上册第八课金蛇狂舞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以观看龙舟比赛引入课堂,简介《金蛇狂舞》,并分析第一段,师生合作,表演第二乐段,分析第三段音乐,知识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上册(听赏)老虎磨牙教案,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