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8、7》参考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 课 题 | 十几减8、7 | |
课 时 | 第三课时 (教科书第5—6页) | ||
教学目标 | 1、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十几减8、7。 2、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通过题组计算、比较,体会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越小的计算规律,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 | ||
教学重点 | 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 | ||
教学难点 | 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学习 | ||
教学方法 | 谈话法,练习法 | ||
课前准备 | 光盘 | ||
教
学
过
程 | 活动设计 | 二次修改 | |
一、复习引入、促进迁移。 8+7= 8+9= 7+6= 7+4= 10-8= 10-7= 13-9= 17-9= 当学生口答17-9时,教师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此题。
二、探究算法、经历体验。 1、教学15-8。 小兔子一家要举行吹小号比赛,兔妈妈拿来了多少把小号?(出示小号图)请你把数的结果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小兔子说:“要拿走8把,小朋友帮我算一算,还剩下多少把?
|
| ||
教
学
过
程 | 活动设计 | 二次修改 |
列出算式15-8,怎样计算呢?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及时把有关方法写在黑板上: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 15-5=10, 10-3=7; 方法3: 10-8=2, 2+5=7; 方法4: 8+(7)=15, 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第5页上。 2、“试一试”。 (1)出示题目15-7=□,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与同桌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2)出示题目13-7=□,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算法。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根据图下的算式在图中圈一圈,填出得数。 (2)交流: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说说算式的意思。 (2)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将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四、多层训练、巩固算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核对后交流: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过桥游戏:利用几张椅子组成一座桥,,桥的两端分别标上-7、-8,学生手持写有“十几”的卡片依次过桥,如能正确算出得数,就算顺利过关,否则要重新排队,等待下一次机会。
五、评价小结、反思提升。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
| |
教学反思 |
|
小学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沟通联系,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巩固计算方法,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练习巩固,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