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综合探究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20 I 卷(选择题  30 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4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shùn  lín  liǎn 俊不jīngBzhuó              mǐn              yùn              zúCpáng              ruán              mì              qiàng Dhé              fēi              qī              龙(qiú2              2

     

    A.暄腾

    啜泣

    一丝不苟

    碌碌终生

    B.洗濯

    决别

    铃珑剔透

    心旷神怡

    C.鞭策

    奢望

    闲情逸志

    猝然长逝

    D.收敛

    孪生

    更胜一筹

    骇人听闻

     

    1. 使 2
      1.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地流下辛酸的眼泪。
      2.   国外大面积爆发流感疫情,这消息真,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C.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产生了,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D.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地来偷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是山东高密县。

    1. 小刚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1. 教育局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C.《绿色的蝈蝈》的作者是德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著有《昆虫记》。 D.《世说新语》是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1.  2 A
    1. 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处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氛围。
    2. 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复说:“没什么,别多心。”
    3. 《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人。”该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本身的形象创造了神”。
    1. 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冰心对母亲感激的一项是( )(2 分)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A.谁都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B.没有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C.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D.没有谁不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1. 首联先写“客路”后定“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二、说明文阅读

    看云识天气(节选)

     

    ①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  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

    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   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   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


    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   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   行千里”的谚语。

    ②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   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   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   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1.  2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识天气的作用。

     

    1. 段内容, 2

     

    A.卷层云上出现晕 B.华环由小变大

     

    C.虹在西边 D. 晚霞在西边。

     

    1. “天解正              2
    1. 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C.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D.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1. 这段 2 A.第①段的第一句话既是过渡句,又是此段的中心句。
    1. 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1. 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这个句子是生动说明。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三、文言文阅读(13~15 小题,每小题 2 分;16~18 题 ,共 9 分;本大题共 15

     

     市(12 分)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   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   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 下面的词语,全都是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A.无何

    未几

    既而

    B.未几

    而已

    依稀

    C.既而

    依稀

    倏忽

    D.无何

    依稀

    缥缈

     

    1.  2 A.然年恒不一见 / 至八层,裁如星点
    1. 凭或立 /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 相顾惊疑 / 自顾不暇
    3. 始悟为山市 / 恍然大
    1.  2

     

    A.文章先后运用了“忽”“既而”“倏忽”等表示时间的词语,突出山市变化的迅速。 B.孙禹年公子与同人们“相顾惊疑”,一是因为孤塔禅院突然耸起,二是因为此处并无

    此建筑。文中借观者的反应侧面表现山市的神奇。

     

    1. 虽然文章山市的情景惟妙惟肖,但作者并没有亲眼见到,只是听他人的描述,再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写成的。
    2. 最后一段略写早行者看到的“鬼市”,是因为它与本文的中心没有关系,主要是为了增强全文的神秘气氛,更具有可读性。

    第Ⅱ卷(非选择题  90 分)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2)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1)  不一见                  

    (2)  如星点                  

    1. 文中仔细描述了孙公子禹年所见到的一次山市全过程的三个阶段:  再现宏大的城郭、              突出了山市               的特点(3

    三、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91许?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  《钱塘湖春行诗人描写百鸟闹春景象的两句诗是: 

     

                            

     

    (5)  《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6)  晏殊《浣溪沙》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四、综合探究题(7


    20. 这两年,北京、上海不少中小学正在推行“电子书包”项目,iPad 等平板电脑引入课堂和教学。根据下面的漫画,回答相关问题。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内容。 (2

     


     

    (2)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2

     

    材料一:有人认为电子课本进课堂是大势所趋、顺势而为,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仅开拓视野还寓教于乐,让孩子更容易消化、理解和吸收枯燥的文化知识。

     

    材料二: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使用平板电脑,势必对学生眼睛、  颈椎等造成影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再加上孩子们的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因此迷恋上网络,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与我们当初推广“电子课堂”的初衷大相径庭,人为地设置障碍,得不偿失。


     

    (3)  对于正在读书的你来说,对推行“电子书包”事件,有何看法?(3

     


     

    五、现代文阅读(共 14 分)

     

    童年的荠菜(14薛如凡

    荠菜是一种越冬的植物。它遍布于乡间田垄地头、沟渠河汊、荒郊原野。不管地势的坑  洼与平坦,不择土地的贫瘠与肥沃,只要有土的地方,几乎都可以看见它的踪影。它凭借着非常发达的根系, 深深地扎根于土地之中,默默地、毫不张扬地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冰雪练就了它的筋骨,是春风赋予了它的柔情。每年一开春,一株株,一丛丛冲破还有残雪   的地表,带着积蓄一冬的营养破土发芽,迫不及待地率先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它们有的被人挖起,然后制成美味佳肴,以这种辉煌的献身实现了生命的最高价值。即使不被发   现,它们也毫无怨言,仍然扎根乡村,独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家很苦,大多数人都过着糠菜半年粮的日子,   在这青黄不接的春日,吃野菜是习以为常的事了。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挖野菜就是孩子们的主要活计。放学以后,我们兄妹几人手提篮子,拿着小铲子,像撒马驹一样满地疯跑,爬遍了沟沟坎坎,弄一身泥土,两手泥巴,然后满载而归。母亲不厌其烦地数落着,剔出挖回的杂牌货,她反复将菜择清洗净,一棵棵泛着清香的荠菜转眼间在她手中变成了各种珍馐佳肴。素炒、凉拌、腌渍、煲汤、烙饼、包包子。是母亲的巧手将每一个苦春调剂得开心开胃;   是荠菜,帮助我们填饱了肚肠度过了春荒。

    荠菜是上天赐给人们的美味佳肴,天地的馈赠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春日显得格外大度慷  慨,不论贫富一视同仁。相比之于枝头绚丽的桃红柳绿,那一棵棵荠菜更让人觉得日子过得   踏实、有力,与那妖艳的花儿相比,那些在生活困难时期营养过我们的野菜是最值得感恩的   了。


    据典籍记载,荠菜性喜温和,耐寒力强,嫩株作蔬菜,带花、果的全草可入药。性凉, 味甘淡,有多种药物功能。难怪我们农村常吃野菜的孩子不爱生病。对它的药用价值不敢夸大,不过现在看来荠菜的各类营养成分丰富均衡,是不可多得的好时蔬,是当之无愧的野生绿色食品。在我的印象里,它耐嚼有力、清香甘甜、香味纯正,与任何肉、素佐料都能搭配,   穷人、富人皆可随意食用,这不正是它的平凡而伟大之处吗?我长大工作后在城市居住多年,也吃过不少山珍海味大餐,但这都不如荠菜的味道好,在我的肠胃记忆里,荠菜最香甜!

    (选自《散文百家》2012 年第 10) 2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

    每年一开春,一株株,一丛丛冲破还有残雪的地表,带着积蓄一冬的营养破土发芽, 地率先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


     

    1. “是冰雪练就了它的筋骨,是春风赋予了它的柔情。”请你说一说荠菜的“筋骨” 表现在什么地方?“柔情”又表现在什么地方?(4


     

    1. 纵观全文,为什么说“在我的肠胃记忆里,荠菜最香甜”? (3

     


     

    1. 文中的荠菜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4

     


     


     

    六、作文(50 分)

     

    1. 题目:那一刻,我流泪了

     

    要求:①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②表达真切的体验与感受。

     

     

     

     

    参考答案

     

    一、1.D 2.D 3.A 4.D 5.C 6.D 7.C 8.A 二、9.B 10.B  11.D                            12.C

    三、13.A 14.D 15.D

     

    161)不一会儿,只见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

     

    (2)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


    171 2

     

    18.初现孤塔宫殿 又看危楼出现 神奇(或:变幻、变化多端、壮丽(或:美丽) 191  2  3

    (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四、20. (1)平板电脑正大步走近孩子,代替厚重的课本,对于老师、家长来说,有人欢迎有人观望,孩子们在拍手欢迎,显得很高兴。(大意相同即可) (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对于电子课本进课堂这件事,社会褒贬不一,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3)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很期待能拥有电子书包,这样既可以使我们不用再背沉重的书包了,电子课本引入了视频、动画等,又能极大地调动我们学习的兴趣。只要加强管理和自我控制,我们使用电子书包是不会沉迷于游戏的。

    五、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荠菜争先恐后地向人们传递春天信息的急切心情。 22.荠菜的“筋骨”表现在:荠菜有发达的根系,深深地扎根于土地之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荠菜的“柔情”表现在:每年一开春,荠菜率先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信息,为大地增添一抹绿色。 23.荠菜,曾经帮助我们填饱了肚肠度过了春荒,在生活困难时期营养过我们。24.①默默无闻,毫不张扬;②平凡中见伟大;③无私奉献,毫无怨言;④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等等。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6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69),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6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69),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阅读,作文,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以下问题,课内外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69),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