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数蛤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演唱)数蛤蟆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数蛤蟆》,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情绪和调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拓展歌曲,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灵敏的反应能力。
3.通过歌曲教学,教育学生要保护益虫。
2重点难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
2、学习歌曲,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和调式。
3、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4、准确把握十六分节奏,注意吐字的清晰。
5、能用游戏的方式拓展歌曲,训练学生灵敏的反应能力。。
3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我们上课,让我们一起用拍手的方式欢迎大家的到来!《幸福拍手歌》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因为蛤蟆是保护庄稼、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因此,我国民间有许多歌唱蛤蟆的歌曲,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数蛤蟆》。
二、听赏歌曲《数蛤蟆》两遍,电脑出示动画同时播放歌曲范唱。
第一遍:这首歌曲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从歌曲中哪些地方听出来是四川民歌的呢?(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歌的味道,有衬词。)
第二遍:理解歌词,把握调式。
①解释:“荷儿梅子兮,水上漂,花儿梅子兮,水上漂。”因为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所以它采用了地方方言。这句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任何意义。有了这个“衬词”以后,歌曲就更加的生动,形象,更有地方特色和民歌的味道。
②提问:你们知道“蛤蟆不吃水,它吃什么了?”
解释:蛤蟆不吃水,是因为它吃害虫了。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
③这首歌曲是什么调式?(商调式)
三、学唱歌曲
1.用“LU”和“呱”模唱旋律1---2遍。
2、识谱练习。感受并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重复的部分并进行一些节奏练习。
3.教师和学生一起按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读歌词,注意十六分节奏的速度和吐字的清晰。(第一遍:手拍节拍,口读歌词,感受手上节拍的稳定;第二遍:手口一致按唱歌的节奏朗读歌词并拍手,感受节奏的快慢变化。)
4、学生随着教师的伴奏演唱歌曲,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解决歌曲的难点。启发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十六分音符吐字的清晰度。
5.教师提问:“歌曲里数的是蛤蟆的哪些部位?”(嘴、眼睛、腿)
游戏:“我问你答数蛤蟆”
问: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答: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问:两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答: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问:三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答:三只蛤蟆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问:四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答:四只蛤蟆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6、拓展歌曲:学生分成两组或四组进行歌曲接龙,在演唱歌曲中训练学生灵敏的计算反应能力。
7,德育渗透。蛤蟆是保护庄稼、捕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
教学反思:
四川民歌《数蛤蟆》是一首轻快、活泼、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歌曲,并且带有游戏的趣味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欣赏指导法、练习指导法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体验歌曲的特点和情绪,深入地理解歌词内涵,了解民歌中“衬词”的作用,准确地把握民族五声调式。从欣赏-----感知-----理解-----练习-----表现-----游戏-----拓展歌曲这一系列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准确地学会歌曲,恰当地表现歌曲,并结合游戏拓展歌曲以达到训练学生灵敏的计算反应能力的目的。在注重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渗透相关的音乐知识(如:节拍的稳定性与节奏的变化性的比较,歌曲中旋律、节奏完全重复的特征以及民族五声调式等等)。同学们在教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活动。
整个活动遵循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准确地把握了教材,并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层层深入,注重课堂的高效性,且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数蛤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数蛤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音乐《小跳蛙》做律动,谜语激趣,自主学习,巩固拓展,畅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数蛤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数蛤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随着欢快的音乐律动进教室,导入新歌,拓展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数蛤蟆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二年级下册第九课数蛤蟆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