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三锦瑟达标测试
展开1.对下面三首绝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A.三首诗体裁相同,题材也相同,但诗人对历史人物——项羽,历史事件---乌江自刎的评价各异。
B.杜牧这首咏史诗不落窠臼,认为“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如果能“包羞忍耻”,采纳江东人士的忠言,重返江东,卷土重来,还是大有可为的。诗中表达惋惜、批判之意。
C.王安石认为“百战”虽“哀”,败势是难回,但江东子弟愿意与楚霸王同心,再整旗鼓,同挽残局。诗中充满了对项羽的责怪、不满之意。
D.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李清照诗中“不肯过江东”就是这种看法的体现。李诗把项羽赞为“人杰”、“鬼雄”,认为项羽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完成2~3题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滁州”指安徽省滁县,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环滁皆山也”,这里的“滁”即滁州。
B.“独怜”句中的“怜”是可惜、可怜的意思,“涧边”就是河边、水边的意思。
C.“上有”句中的“深”,有树木茂盛、枝叶繁茂之意,写出了画意般的深邃。
D.“野渡”句中的“野渡”说的是野外的渡口。渡口在古代又称“津”,成语“无人问津”之“津”即是此意。
3.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阅读李白的《将进酒》,然后完成4~5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②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④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⑤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⑥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⑦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⑧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⑨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⑩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酒对君酌。⑾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岑夫子:岑勋。丹丘生:元丹丘。两人均为李白好友。陈王:陈思王曹植。平乐:道观(guàn)名。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4.对①②两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①句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挽。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之势。
B.②句悲叹人生短促,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
C.①句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同时又正面衬托:用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D.①②两句作为诗歌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5.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诗歌多采用夸张手法,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达一种豪迈的诗情,但给人一种空洞浮夸感。
B.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亦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C.这首诗是李白咏酒诗的代表,尽展诗人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D.作者“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借酒兴诗情,抒发了对世态的愤懑不平之情,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1.C 2.B(怜,可爱) 3.D(无拟人手法。) 4.C(反衬)
5.A(无空洞浮夸感,因为有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
()
来源: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www.k s 5 u.cm)
:()
:()
语文必修三马嵬(其二)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三马嵬(其二)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锦瑟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锦瑟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下列诗句书写正确的一项是,文学常识填空,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马嵬(其二)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三马嵬(其二)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