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参考教案
展开《乘加、乘减》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1~32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并通过计算帮助自己记忆乘法口诀。
2、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出示挂图:4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1个鱼缸里只有1条,其中事先用彩纸将最后一个鱼缸档好)
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会列算式吗?
学生列式4+4+4=12或者3×4=12。
谈话:看了小朋友们的乘法知识掌握得还不错,那就再考考大家啦!准备接受挑战……
(出示第4个鱼缸)
二、新知探究
1、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每个鱼缸里的鱼一样多,才能改成乘法。
那你认为可以改写成什么算式?
学生交流:
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
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3×4+1)
2、你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
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
3、像3×4+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计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三、巩固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4、“想想做做”第4题
画画算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5、“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相差2的数的积加上1等于这两个数中间那个数与他自己的积。
6、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你知道吗?”的内容。
四、课堂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4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乘加 乘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4 表内乘法(一)2~6的乘法口诀乘加 乘减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自主探究,拓展,归纳,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引申拓展,归纳,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三 表内乘法(一)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