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6)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753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6)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753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6)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5753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6)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6),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按照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提.防(di)追溯.(su)模.样(mu)高屋建瓴.(ling) B.匀称.(chen)着.落(zhu)荒谬.(miu)河水暴涨.(zhang) C.强劲.(jing)濒.临(bin)河堤.(di)惟妙惟肖.(xia) D.拂.晓(fu)憎.恶(zeng)殷.红(yin)束.手无策(shu)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遣责勾留倾泻晓风残月B.布局茏统失衡响彻云霄C.健忘帷幕即将无动于衷D.吟咏伎俩烦燥见诸报端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日薄西山(迫近;靠近)精疲力竭(尽)
物竞天择(竞争;竞赛)销声匿迹(隐藏)
微不足道(值得)长途跋涉(在山上行走) D.脍炙人口(切得很细的肉)巧妙绝伦(同类;同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A.去年的 11 月,气候骤变,风.雪.载.途.,人们艰难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B.医生给人看病常常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人命关天,因此要慎之又慎。
C.不要以为换季时出现感冒是一件相.安.无.事.的事,在 H1N1 流感时期,必须提高警惕。D.香山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众多游人在工作人员的努力疏导下井.然.有.序.地游览观赏。
结合语境,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 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A.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B.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气候逐渐变冷 C.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逐渐变冷
D.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气候逐渐变冷,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6.下列语文常识说法有误的是()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事件、背景、结果。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等。
《渡荆门送别》《望岳》《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依次是唐朝的李白、杜甫和宋朝的苏轼。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悲惨世界》是他的代表作。二、填空题(共 8 分)
背诵、默写
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刘禹锡《陋室铭》)(2 分)
桃花源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陶渊明《桃花源记》)(2 分)
《春望》是杜甫逃离长安前的诗作,诗中用“ , ”的诗句,既写出了国都沦丧后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 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2 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 6 分)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你还知道这本文集中的其他篇目吗,请你写出其中的任意两篇文章的题目: 、
(2 分)
请根据你对下面这首诗歌的理解,展开想象,描写一下诗歌所展示的画面。(提示:可以结合全诗内容,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两个句子来写;可以写人物,也可以写景物;不超过 100 个字。)(4 分)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文言文阅读(共 10 分)
阅读《三峡》,完成 10—13 题。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裹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嵫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属.引凄异神情与苏黄不属.B.沿溯.阻绝溯.逆而上
c.哀转久绝.佛印绝.类弥勒D.其.间千二百里既出,得其.船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原因是什么。(2 分)
作者在文章中抓住了三峡四季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请结合内容,说说作者抓住三峡夏季和秋季的哪些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2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24 分)
(一)阅读《有些人》,完成 14—18 题。(共 14 分)
有些人(张晓风)
①有些人,他们的名字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时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 却清晰地记得它。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 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 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那天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③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 远不及那个女老师为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如果她不会写“挖” 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④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我
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圆的,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上苍的监督?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些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竞无所畏惧呢!
⑤夏季的一个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 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⑥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 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⑦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 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丽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注释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竞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 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⑧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竞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交给我们的一些词语,却记不住代数老师 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我记得住的许多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有删改)
作者在文章中一共回忆了哪几个人?(2 分)
简要概括“我”上小学时发生的那件事,说说“我”为什么“永远记得那天下午的作文课”。(3
分)
结合内容,分别说说第③段写“无数学者”,第④段写“无所不为的人”,有什么作用。(4 分)
阅读第⑥段,说说“我”为什么“遗憾”,这说明“我”是怎样的一个人。(2 分)
下面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写得一首现代诗,结合《有些人》一文,从内容或形式上说说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同之处。(3 分)
有的人
一一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 二)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 19—22 题。(共 10 分)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 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 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 20 天,但是到晚春
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 10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 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 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
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l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
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19.简要概括这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 分)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说说它的作用。(3 分)
阅读第④段,说说为什么“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2 分)
阅读第④段,说说“逆温层”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3 分)
第Ⅱ卷(共 40 分)
六、作文(40 分)
题目: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
要求:1.中心明确,注意选材。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6),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56),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56),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修改一处,B2,③①④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