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20页。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2分)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鞋的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m B.cm C.nm D.mm
2.(2分)运动会上,在100m决赛项目中,跑的中间过程中李刚明显落后于王强,冲刺阶段李刚加速追赶,最后他们俩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刚和王强的平均速度相等
B.李刚的平均速度比王强的平均速度小
C.李刚的平均速度比王强的平均速度大
D.他们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3.(2分)当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阻碍了声音的传播,所以听不到鼓声
B.阻碍了鼓面振动,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没有传到人的耳朵里,所以听不到鼓声
D.吸收了声音,所以鼓声消失了
4.(2分)在“模仿秀”的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先生早年演唱的歌曲《我的祖国》时,主要是模仿郭兰英先生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2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凝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太阳出来,草叶上的露珠消失
C.秋天的早晨大雾弥漫
D.冬天树枝上挂满雾凇
6.(2分)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7.(2分)下列的四个情境中,可以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雨后的彩虹
C.插入水中的筷子 D.树荫下的光斑
8.(2分)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600
B.折射角等于500
C.MM'的左边是玻璃
D.NN'是两种物质的交界面
9.(2分)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0.(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距凸透镜36cm 时,在凸透镜另一侧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 时,它的像一定是( )
A.像距为36cm,且成缩小的实像
B.像距为36cm,且成放大的实像
C.像距为18cm,且成缩小的实像
D.像距为18cm,且成放大的虚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至三个答案符合选项要求,选项都正确的得3分,选项不全但都正确的得2分,选项中有错误的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计9分)
11.(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声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但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任何障碍物都会发生反射,但我们不一定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
C.我们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是因为这两种声只有音调和音色,没有响度
D.人们能听到的声音具有能量,人们听不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没有能量
12.(3分)下列是学习小组同学对热现象展开的论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当水的温度降低到凝固点时,只有继续放出热量才能凝固成冰
B.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C.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D.冬天,把液态的水拿到室外,由于温度太低,水不会蒸发
13.(3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一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B.光在真空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且传播的速度为3×105km/s
C.近视眼的人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是因为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时,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4.(2分)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 。请你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描述一下这种运动情况: 、 。
15.(3分)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 的高低。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 有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系。用嘴对着喇叭筒发声可以减少声音的散失,使声音传播的更远些。另外,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也就不同。
16.(3分)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他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现象:“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这个眼镜片对光有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它应该是 透镜,戴上这个眼镜可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17.(2分)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
信息三: 。
18.(2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19.(3分)妈妈炒菜时,正准备向已经预热的锅内倒油,在旁边帮忙的张伟同学不小心在锅里滴了几滴水,他看到小水滴落到锅底很快就不见了。小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这个过程是 (填“吸”或“放”)热的。大夫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这种疗法的依据是 。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20题6分;21题4分;22题6分;23题6分;24题8分;25题7分;26题5分。共计42分)
20.(3分)已知点光源A和两条反射光线,试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1.(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22.(2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频闪照片”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球运动的时间长, 球运动速度不变。
23.(2分)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
24.(6分)为了探究“冰熔化时的规律”,小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测得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
(1)实验时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
一是: ;
二是: 。
(2)根据冰熔化图像可以判断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
(3)根据图像,加热3min冰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从冰的熔化图像还可以看出:冰在固态和液态时,加热相同时间,该物质在 态(选填“固”或“液”)时,温度升高得快。
25.(6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如图甲,让一束光沿纸板E平面射到镜面O点,小明和同学之所以能从各个方向、在E平面上看到入射光AO,是因为光在E平面上发生了 的缘故。
(2)在图甲中,再用另一支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 。
(3)若要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的结论,应该在图甲装置上进行怎样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在图乙虚线框内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
26.(8分)如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和比较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像的成因是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承接不到像,说明 。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物与像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说出一种即可)
27.(7分)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量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的指在刻度盘的 刻度线上,此时天平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放在天平的 盘,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96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 cm3。
(4)在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若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 g,倒入量筒内的盐水的质量为 g。
(5)通过计算盐水的密度为 kg/m3。
28.(5分)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 。
五、综合应用题(27题8分,28题6分,共计14分)考生注意:解计算题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数值要带上单位
29.(8分)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43
09:45
12:31
D413
10:04
10:06
11:53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时?
30.(6分)有一捆质量为8.9kg,横截面积为2×10﹣5m2且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长度,他选了一段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经测量得知短金属丝的长为1m,质量为0.178kg。那么,请你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尽可能多的求出未知物理量。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解答】解:
一般成人的光脚长度约为24cm,约合0.24m、2.4×108nm、240mm,
所以,结合表格数据可知,“光脚长度”的单位是mm。
故选:D。
2.【解答】解: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v=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
故选:A。
3.【解答】解: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发声停止,声音消失,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唱家郭兰英的演唱时,主要是模仿郭兰英先生声音的音色。
故选:C。
5.【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出来,草叶上的露珠消失,属于汽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解答】解: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并且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保持0℃不变。
C、D温度都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因此不符合题意;
A、B都是熔化图象,但A的熔点不是0℃,所以A错误。
B的熔点是0℃,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正确。
故选:B。
7.【解答】解:
A、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
C、插入水中筷子看起来“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树下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呈现在地面上的像,是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8.【解答】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由∠BOM=30°可知,∠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
(2)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CON′=90°﹣50°=40°,
所以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入射角等于60°.∠CON′为折射角。则MM′的右边是玻璃,故该图反映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
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
故选:A。
9.【解答】解: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C图正比例图象,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8cm的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说明此时u>2f,2f>v>f。
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8cm处时,2f>u>f,v>2f,相当于像与物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至三个答案符合选项要求,选项都正确的得3分,选项不全但都正确的得2分,选项中有错误的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计9分)
11.【解答】解:A、声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但其传播速度和方向受周围的介质、障碍物等的影响,因此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就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间隔时间小于0.1s,人耳则不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故B正确;
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我们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是因为这两种声的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C错误;
D、无论是人们能听到的声音,还是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具有能量,故D错误。
故选:AB。
12.【解答】解:A、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是晶体,当水的温度降低到凝固点时,只有继续放出热量才能凝固成冰,故A正确;
B、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B正确;
C、实验表明,所有的气体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故C正确;
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因此,冬天,把液态的水拿到室外同样会蒸发,故D错误。
故选:ABC。
13.【解答】解:A、光只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偏折,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105km/s,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近视眼的人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4.【解答】解: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不同。如: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不同;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
15.【解答】解:发声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就越高;发声体振动的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音调;振幅;音色。
16.【解答】解: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片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发散;凹;近视。
17.【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可以看出海波的熔点是48℃。
同时可以发现海波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9分钟熔化完,整个熔化过程经历了4分钟。
故答案为:海波的熔点是48℃;
海波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海波的熔化过程经历了4分钟。
18.【解答】解:(1)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是因为音叉在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右边音叉的振动导致左边音叉振动,左边音叉振动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物体振动;能量。
19.【解答】解:水滴不见了是由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在病人的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酒精蒸发吸热,可以降温。
故答案为:汽化;吸;蒸发吸热。
四.作图与实验探究(20题6分;21题4分;22题6分;23题6分;24题8分;25题7分;26题5分。共计42分)
20.【解答】解: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为点光源的像点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平面镜MN在AA′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
21.【解答】解:
过入射点画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玻璃中的折射光线;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2.【解答】解:
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是秒,即甲运动的时间为秒;
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秒,所以甲运动的时间长;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则乙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甲;甲。
23.【解答】解:
作图方法是:在横轴和纵轴分别确定适当的时间、速度标度,然后在纵轴的20m/s出作横轴的平行线段。如下图:
。
24.【解答】(1)实验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
一是:物质受热缓慢均匀;
二是:温度升高的慢,方便从温度计上读数。
(2)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根据冰熔化图像可以判断冰是晶体,判断的依据是:冰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在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根据图像可知,1~3.5min为冰的熔化过程,故加热3min冰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4)在0~1min内,冰处于固态,温度的变化量为0℃﹣(﹣4℃)=4℃,在3.5~4.5min这1min的时间内,处于液态,温度的变化量为2℃﹣0℃=2℃,从冰的溶化图像还可以看出:冰在固态和液态时,加热相同时间,该物质在固态时,温度升高的快。
故答案为:
(1)物质受热缓慢均匀;温度升高的慢,方便从温度计上读数;
(2)晶体;冰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3)固液共存态;
(4)固。
25.【解答】解:(1)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漫反射的缘故;
(2)用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说明光路具有可逆性;
(3)将纸板右半部分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然后将F调到跟E在同一平面内,在F面上能看到反射光线,该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见下表: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故答案为:(1)漫反射;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3)转动纸板F,直至纸板F上出现反射光线,观察纸板F与纸板E是否在同一平面,然后再向前、向后转动纸板F,观察纸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4)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
3
26.【解答】解:(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像的成因是光的反射。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为光的反射,故应在M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承接不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物与像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实验结论,接下来小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或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
(1)像的位置;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光的反射;像和物大小相等;
(3)M;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4)玻璃的两面都发生反射光,成两个像;
(5)“连接对应的像点和物点,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或“测出像点和物点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比较”。
27.【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的指在刻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此时天平横梁平衡;
(2)被测烧杯应放置天平的左盘中;
(3)由图甲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20mL=20cm3;
(4)在用天平称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5)由图乙所示可知,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50g+20g+4g=74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2﹣m1=96g﹣74g=22g,
(6)盐水的密度为:
ρ===1.1g/cm3=1.1×103kg/m3。
故答案为:(1)中央;(2)左;(3)20;(4)游码;74;22 (5)1.1×103。
28.【解答】解:(1)为了能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必须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同一高度。
(2)①由表中第3此实验的数据,物距等于像距,物像等大,可知,此时u=2f=20cm.则f=10cm.即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②因1、2次实验中像距小于物距,则<1,<1,所以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小于1;
同理当像距大于物距时,=2>1,=5>1,所以,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都大于1。
③第1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2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像距与物距的比值:=,
3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1;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1,
4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2,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2,
5次实验中像高与物高的比值为5:像距与物距的比值也是5,则由此可得出结论: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①10;②小于;大于;③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的比值相等。
五、综合应用题(27题8分,28题6分,共计14分)考生注意:解计算题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数值要带上单位
29.【解答】解:(1)T131从9:45到12:31,运行时间t1=166min,
D413从10:06到11:53,运行时间t2=107min,
少运行时间t=t1﹣t2=166min﹣107min=59min。
答: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59min。
(2)D413运行时间t2=107min=6420s
平均速度v2===36.9m/s=132.8km/h。
答: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6.9m/s,合132.8km/h。
30.【解答】解:
(1)一段金属丝的体积:;
(2)一段金属丝的质量:m1=0.178kg
金属丝的密度:;
(3)一捆金属丝的体积:;
(4)一捆金属丝的长度:。
答:一段金属丝的体积为2×10﹣5m3、金属丝的密度为8.9×103kg/m3、一捆金属丝的体积为1×10﹣3m3、一捆金属丝的长度为5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22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