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练习】第二单元《孟子》选读2.4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练习】第二单元《孟子》选读2.4第1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配套练习】第二单元《孟子》选读2.4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选修*人和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人和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训练,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B.景公说,大戒于国
    C.王尝语庄子以好乐D.盖《徵招》《角招》是也
    答案:C
    解析:A项,害,通“曷”,何日,何时;B项,说,通“悦”;D项,招,同“韶”。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B.直好世俗之乐耳
    C.兄弟妻子离散
    D.无非事者
    答案:B
    解析:B项,古今同义,世俗。A项,古义: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C项,古义:指妻子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D项,古义:没有,不是。今义:意为“只、不外乎”。
    3.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则齐国其庶几乎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B.①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②惟君所行也
    C.①暴未有以对也②孟子对曰
    D.①贤者亦乐此乎②乐酒无厌谓之亡
    答案:C
    解析:A项,①近似、差不多;②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B项,①名词,行为;②动词,做。C项,①②都是动词,回答。D项,①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②动词,喜欢。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述职者,述所职也
    A.乐酒无厌谓之亡
    B.庶民子来
    C.贤者而后乐此
    D.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答案:A
    解析:例句,职,名词用作动词,履行职守。A项,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B项,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C项,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D项,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愁。
    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A.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B.今王鼓乐于此
    C.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从兽无厌谓之荒
    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状语后置;A项是宾语前置;C、D两项是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7题。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孟子·梁惠王上》)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贤者虽有此 虽:连词,虽然
    B.谓其台曰灵台谓:称,叫
    C.古之人与民偕乐偕:副词,一同
    D.时日害丧害:通“曷”,何日,何时
    答案:A
    解析:A项,虽:连词,即便,即使。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2)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答案:(1)百姓筑作,不到一天就把它筑成了。
    (2)人民要跟夏桀同归于尽,(他)纵然拥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欲观于转附 观:游览
    B.遵海而南遵:遵照
    C.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修:从事某种活动
    D.春省耕而补不足省:视察
    答案:B
    解析:B项,遵:沿着。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B.无非事者
    C.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D.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答案:CD
    解析:A项,动词,责备,非难;B项,副词,不是;C、D两项都是形容词,错误的,不对的。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2)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答案:(1)百姓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责怪、非难他们的君王。
    (2)在国都内大力做准备,出去住在都城之郊,从此开始派人开仓取粮来救济贫困的百姓。
    三、延伸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孟子·梁惠王下》)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是其大乎 是:表判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B.与民同之同:动词,共同享用
    C.不亦宜乎宜:应该,合乎情理
    D.刍荛者往焉往:前往
    答案:A
    解析:A项,是:指示代词,这样。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文王之囿方圆七十里,百姓还嫌太小,是因为“与民同之”,因此受到百姓拥护支持。
    B.孟子认为,齐宣王的园林比文王的小很多,却遭到百姓的反对,是因为齐宣王不能与民同乐,限制百姓进入。
    C.齐宣王在园林中设置陷阱,阻止民众进入,遭到民众反对。
    D.孟子借与齐宣王的对话,论述与民同乐的道理,只有与民同乐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
    答案:C
    解析:C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中“为阱于国中”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齐宣王制定种种规矩,使园林就像在都城之中设置的陷阱一样。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2)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答案:(1)听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真的有这回事吗?
    (2)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参考译文:齐宣王问道:“听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真的有这回事吗?”
    孟子回答:“在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问:“真这样的话不是太大了吗?”
    (孟子)说:“可百姓还嫌它太小呢!”
    (宣王)说:“我的园林才方圆四十里,可百姓还觉得太大,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人可以随便去,捕禽猎兽的人也可以随便去,是与百姓共享的场所。百姓嫌它小,不是很自然的吗?我刚到达(齐国的)边境时,问清国家的重大禁令以后,才敢入境。我听说在国都的郊野有方圆四十里的园林,(如果有谁)杀死了那里的麋鹿,就跟杀死了人同罪。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园林,简直就成了国内设置的陷阱,百姓觉得它太大,不也同样合乎情理吗?”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训练,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单元综合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鹏之徙于南冥,夯基训练,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人和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夯基训练,课内阅读,延伸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