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初中地理一轮复习 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精品课件
展开1.(2018·安徽芜湖,22)下图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
答案 B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量少,即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2018·安徽芜湖,23)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基本国策是( )A.因地制宜,合理布局B.合理开发,使之永续利用C.占多少,垦多少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 D 解析 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的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我国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2018·安徽淮北,17)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述景色常见于我国的( )A.长江中下游平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答案 C 解析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草场草质好,自古以来人们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描述这里的景观。
4.(2018·安徽淮北,18)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送往北京的水主要来自( )A.珠江B.黄河C.长江D.淮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而东线是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问题。
考点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 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方法总结区分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物质是否为自然资源,只要看它是否同时具备了“自然”“经济”两种属性。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根据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利用。误区警示雷电也属于自然资源。(×)雷电虽然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但它的能量目前没有被人类利用,因此目前还不属于自然资源。
误区警示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可再生资源可再生、可更新或者可循环使用,但不是绝对的。如果利用不当,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如人们乱捕滥杀导致某些动物物种灭绝,水污染后也不能重复利用等。
3.合理利用(1)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合理利用,并注重保护 和培育,以实现永续利用。 (2)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 使用。
(二)我国的自然资源1.基本国情: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 2.概况(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种类多 。 (2)自然资源人均 不足、相对短缺。 (3)人口 与资源的矛盾突出。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在不断大量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持续增长;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
1.类型:耕地、林地 、草地 和建设用地等。 2.特点(1)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 (2)耕地少,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3)地区分布不均 。
4.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 等问题尤为突出。 (2)措施: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
1.概念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 和淡水湖泊水 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时空分布不均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 丰北 缺。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少,特别是华北 和西北 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从时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夏秋 多,冬春 少。
4.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 、西北 地区。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5.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1)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 ;不合理用水,污染 和浪费 现象严重。 (2)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误区警示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所以南方不缺水。( × )我国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丰富,但许多淡水都白白流入海洋,充分利用的较少,同时因为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南方一些城市出现水污染,所以南方也存在缺水问题。
探究点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纲要结构法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及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列表总结我国主要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城镇建设挤占B.水土流失严重C.风沙危害加剧D.污染严重(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答案 (1)A (2)B
分析推理 第一步:根据题干,提取信息。第(1)题,要求解读图示,说出图示中耕地、森林减少的原因。第(2)题,要求判断解决图示问题的措施是否合理。第二步:结合选项,整理知识。第(1)题,读图可知,城镇和村庄的面积不断扩大,公路增多,耕地、林地减少,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第(2)题,治理乱占耕地的措施主要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能减小挤占平原地区耕地的概率,但操作难度太大,还会破坏生态环境;毁林开荒,能增加耕地面积,但容易引起水土流失问题;迁出该地人口,可以增加本地的耕地面积,但迁出人口势必会增加另一地区的建设用地。第三步:得出结论。
探究点二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的措施
1.我国水资源与降水的关系(1)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不均对河流径流量和水资源的影响。
(2)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对河流径流量和水资源的影响。
2.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例2读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处于半干旱地区B.乙地年降水量比甲地多C.丙地降水丰沛,河流汛期长D.丁地河流径流量不如丙地大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读图可知,图中水资源分布规律是丁地最多,依次是丙地、乙地,最少的是甲地。甲地位于干旱区,乙地年降水量比甲地多,丙地降水较多。由于丁地比丙地降水量多,所以丁地河流汛期长,河流径流量也大。
命题点一 自然资源概况1.(2020·黑龙江绥化)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阳光B.石油C.土地D.森林
答案 B 解析 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阳光、土地、森林都是可再生资源。
(2020·山东滨州)读下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总量丰富B.人均占有量少C.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D.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保护耕地 ②节约用水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2.B 3. A 解析 本组题考查我国资源的特点。第2题,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的状况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3题,在目前情况下,太阳能、风能还不能完全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
命题点二 土地资源(2020·山东聊城)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4~5题。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B.各类土地资源分布较为均衡C.草地多分布在东部丘陵地区D.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多5.适宜发展畜牧业而成为我国四大牧区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藏、新、陇、青B.藏、青、甘、内蒙古C.藏、新、青、内蒙古D.新、宁、川、内蒙古
答案 4.A 5. C 解析 第4题,我国土地资源有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耕地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丘陵和盆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目前,我国可供开垦为耕地的荒地较少。第5题,我国四大牧区是西藏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内蒙古牧区,其简称分别为藏、新、青、内蒙古。
6.(2019·山东潍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我国陆地面积大于美国。美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71亿公顷,我国仅有1.22亿公顷。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我国的6.22倍。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1)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③的北部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畜牧业的类型是 ,试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土地利用类型②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3)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1)400 农耕区畜牧业 农耕区饲料资源和劳动力丰富,接近消费市场。(2)林地 森林生长时需水量大,而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所以没有大面积林地分布。(3)我国约三分之二的国土为不适合耕种的山区,而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阔,耕种条件好。我国人口数量远大于美国,人均耕地数量更少。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读图可知,土地利用类型①是耕地,②是林地,③是草地。第(1)题,①与③的北部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西是牧区畜牧业,以东是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第(2)题,②是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东南山区;而西北地区林地较少,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森林生长需要大量水分。第(3)题,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我国山区面积占的比重大,约占三分之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而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多,所以中国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因此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
命题点三 水资源(2020·贵州遵义)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种类多,但是分布不均衡。据此完成第7~9题。7.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征是( )A.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小B.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C.夏秋少、冬春多,年际变化大D.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小8.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气候资源B.生物资源C.稀土资源D.土地资源
9.符合“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的开发方式有( )A.陡坡开荒增粮B.大力发展工业C.变林地为草地,发展畜牧业D.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
答案 7.B 8.C 9. D
解析 第7题,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节雨水要少些,且年际变化大。第8题,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相反则是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等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稀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第9题,“山地公园省•最美贵州绿”涉及生态环境建设,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陡坡开荒增粮、变林地为草地,容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破坏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020·河南开封)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下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征是(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C.南丰北缺,东多西少D.北方多,南方少11.目前,我国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是( )A.兴修水库B.跨流域调水C.提高水价D.海水淡化
答案 10.C 11. B 解析 第10题,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第11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如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含答案),共1页。
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共47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初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共47张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法1,考法2,考法3,南水北调工程,读图指导,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50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5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共50张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法1,考法2,考法3,南水北调工程,命题点1,命题点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