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课件+练习
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四推断理解内容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课标版2022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四推断理解内容课件,共24页。
2.看推断的结果是否真实、合理。具体说来,要看其是否符合生活常理 和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否合乎文本观念。
◆对点演练(2019天津,7+原创,6分)(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 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 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 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 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 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 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 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 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 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 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 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
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 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 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 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 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 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
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 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 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 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 都是一种稀缺资源。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 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 导致人一事无成。
解析 A项,从原文第一段可知,文章认为注意力属于广义的资源,物质、 能量等资源属于狭义的资源,所以注意力和物质、能量等资源不可相提并论, 等同看待,此选项推断错误。B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首句“在信息爆炸的时 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可知,“在任何时候”不正确。 D项,“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推断不正确,人一事无成 的原因有很多,完全归结到“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上,太过绝对。
2.(原创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因果关系推断)因为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所以注意 力不够集中的人没有或者很少有天然来源。B.(因果关系推断)由于注意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故而注意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C.(假设关系推断)假如人类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那么就不能有效地进行 各类活动,就不能从事长久的复杂的思维活动。D.(条件关系推断+直接推断)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只有加以注意,才 会一点不让其丧失,可见注意在加工、选择感觉信息方面的重要。
解析 A项,强加因果,原文给“资源”的概念分类时称狭义资源是指 “天然来源”,这与“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无直接关 系。B项,因果混乱,原文是“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 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 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D项,条件关系失当,“只有加以注 意,才会一点不让其丧失”错误,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无条件关系。
◆考点演练(2020河南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认同的基础和核心,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的标志性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有效方 式。仅就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而言,我们的起步并不算太晚。就翻译作品的 种类和数量而言,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从结果来看,其影响力并未超 出传统汉学家或相关专业群体,没有在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此, 有必要从顶层设计出发,依据时代变化积极调整相关策略,将重点放在认真培 养翻译人才、深入探讨外国读者的兴趣、改善传统传播途径等方面。
当前,“学贯中西”的翻译人才依然十分紧缺,导致大部分作品内容的翻译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就译介行为而言,国内译者对外翻译属于译出,由于是非 母语状态,难免对国外文化的理解和外语表达存在一些障碍;国外译者的翻译属于译入,对我国作品的理解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从非严肃的流行文化 切入,对国内外翻译群体来说可能更为友好。 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作品输出以经典或严肃文学为主,这些作品即便在国内也存在束之高阁者众多、实际阅读者稀少的窘境。美国和日本的文化输出 模式,均是从民间和商业开始的,流行在前,经典在后。比如,美国好莱坞影 视、日本动漫作品,无不是从流行文化开始敲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我们有必
要加以借鉴,按照这一传播的客观规律对现行策略进行调整,走由浅入深、从 猎奇到流行再到经典的文化传播之路。要给予非官方渠道更多的施展空间,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对外传播。以我国网络文学发展为例,它有别于传统自上而下的推广,而主要是自下向上成长的,经由民间力量自发性实现了对 外传播的目的。 目前,我国很多的文学翻译作品无法进入西方主流发行渠道,难以与国外普罗大众接触。传统传播渠道的拓宽,虽然面临重重限制,但依然要持续发力,努 力争取更多的合作对象。例如,出版社之间建立更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等。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新传播渠道。伴随互联网、移动端乃至物联网等新 技术的成长,我们需抓住新传播渠道。事实上,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的异军突 起,借由新传播渠道的对外文化输出已在不同领域出现。例如,爱奇艺的影视 以及抖音的短视频等。 在西方社会,除了少数汉学家及特定群体之外,一般人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态度仍以“猎奇”成分居多,并未真正地将其视为文学作品。这种态度导致国外 受众缺乏对我国文化的真正理解,也削弱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在受众培养 方面,日本动漫的输出可以作为借鉴。正是在动漫广泛传播之后,日本的茶 道、插花以及和服等传统文化元素才逐步深入他国国民的心中,进而受到很
多人的喜爱。就我国而言,网络文学的动漫化、影视化及游戏化是一个很好 的切入点。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从业人员。 总之,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作为民心相通的重要推动力,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日俱增。要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 识和理解,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需要文化自信,也需要讲究方式 方法。(摘编自王绯烨《文学作品怎样更好地走出去》)
1.(内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内翻译家将外国作品很好地翻译成汉语,这也很重要,属于一国的文化软 实力。B.改变我国的文学作品输出以经典或严肃文学为主,就能消除国外读者稀少 的窘境。C.出版社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利用新传播渠道,都能帮助中国作品 传播。D.“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让外国民众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单有文化自信是 不够的。
解析 B项,推断错误,原文只是说“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作品输出以经 典或严肃文学为主,这些作品即便在国内也存在束之高阁者众多、实际阅读 者稀少的窘境”,无法推断出“就能消除国外读者稀少的窘境”。
2.(内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从结果看,翻译作品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那么文章论述 的“重点”应该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B.国内译者对外翻译属于译出,国外译者的翻译属于译入,目前两者虽然都有 主客观问题,但可能存在对两者都有利的切入点。C.有人这样评价:“无论翻译家如何努力,他让读者看到的内容与原作相比总 是还存在距离的。”这种看法在文章中有相似观点。D.借鉴日本动漫的输出,如果我们也输出动漫,那么外国人也一定会喜爱上中 国的茶道、插花以及汉服等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
解析 D项,推断不合文意,首先“动漫”不一定是中国文化的强项,再者 “外国人也一定会喜爱上中国的茶道、插花以及汉服等传统文化的诸多元 素”过于绝对。
3.(内容推断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是一国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是国家获得国际认同的基 础和核心。B.当前我国只注重了对外传播作品的种类和数量,因而在国外没有产生广泛 而深刻的影响。C.我国文学作品的国外阅读者稀少,这与以经典或严肃文学为主的输出方式 是分不开的。D.西方社会对我国文化缺乏真正理解,造成他们对我国文学作品多是“猎 奇”的态度。
解析 A项,曲解文意,原文中“仅就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而言”,意思是 说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是文化软实力的一个方面;“是国家获得国际认同的 基础和核心”指的是文化软实力,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对外传播。B项,因 果不当,原文从“从顶层设计出发,依据时代变化积极调整相关策略,将重点 放在认真培养翻译人才、深入探讨外国读者的兴趣、改善传统传播途径等 方面”的角度分析“在国外没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原因,因而不能 如选项所说的“只注重了对外传播作品的种类和数量”。D项,因果倒置,原 文为“在西方社会,……一般人对我国文学作品的态度仍以‘猎奇’成分居 多,并未真正地将其视为文学作品。这种态度导致国外受众缺乏对我国文化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2论证分析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分步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3信息推断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分步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两步读懂论述类文本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阅读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