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语言运用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专题达标检测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修葺(qì) 黯然(àn) 迍迍(dūn) 象笏(hù)B.先妣(bǐ) 渗漉(lù) 矜持(jīn) 玉骢(cōnɡ ) C.闵凶(mǐn) 金钏(chuàn) 谂知(shěn) 跋涉(bá)D.险衅(xìn) 乳媪(ǎo) 初晤(wù) 日笃(dǔ)【解析】 A.“迍迍”应读zhūn。【答案】 A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解析】 D.“童”应为“僮”。【答案】 D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单薄)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这里指病重)C.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少)【解析】 A.薄:迫近。【答案】 A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主人公虽然死了,却换取了两个仇家的和解,从而 ________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理想的胜利,象征着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②阅读本文,要在理解剧本主题的基础上,________作品的语言。③哪一个该死的家伙在这晚上到这儿来打扰我在爱人墓前的________?A.昭示 品味 凭吊 B.揭示 品味 凭吊C.揭示 品位 吊唁 D.昭示 品位 吊唁【解析】 “品味”为动词,“品位”为名词;“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揭示”重在揭露。【答案】 A5.下面这段文字是对独幕剧的诠释,但“因为”后面的语句打乱了,其顺序调整合理的一项是( )独幕剧,是一种仅有一幕的小型戏剧。因为________。①它常常选取一个生活片断 ②整个剧情要求在一幕之内完成 ③塑造几个人物形象的某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所以独幕剧情节比较单纯 ⑤人物也比较集中A.①④②③⑤ B.②①⑤④③C.①④③②⑤ D.②④⑤①③【解析】 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答案】 D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时候,母亲对我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白日除了去生产队出工,夜里总是洗萝卜呀,切红薯片呀,或者纺线,纳鞋底,在门闩上拉了麻丝合绳子。B.我成不成为什么专家名人,母亲一向是不大理会的,她既不晓得我工作的荣耀,我工作上的烦恼和苦闷也就不给她说。C.欧盟委员会去年底发表的报告显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十分悬殊。D.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解析】 A项“母亲对我的印象”应为“我对母亲的印象”。C项“十分”和“悬殊”语义部分重复,可删去“十分”。D项“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答案】 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西方宗教比较发达,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有广泛影响。西方基督教文化可以说是“以神为本”。基督教徒也重视为他人服务,这一点当然很好,可还是要信仰一个上帝。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最后信了教,每天晚上跪着祈祷,要和上帝说话。中国的儒家就没有这一套。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可它同时也讲生死轮回,人死后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或者变牛变马,这完全是错误的。佛教东来,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迷信成分比较少,这正是儒家比较高明的地方。孔孟偶尔还讲“天”的模糊概念,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但到了宋明理学阶段,“天” 就完全没有上帝的意思了,而是宇宙的本体,中国至少在知识分子阶层,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大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的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有人对此不了解,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春秋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原则。“和”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但是,如果只强调斗争,最后将同归于尽。西方也不是不讲“和”,但更强调“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节选自《中国文史百科总序》,有删改)7.以下不属于“以人为本”思想的一项是( )A.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B.中国知识分子宗教思想相当淡薄,有着“以道德代宗教”的传统。C.孟子强调“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D.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解析】 D.属于“以和为贵”的精神范畴。【答案】 D8.以下不能证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B.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统,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C.尽管佛教讲了很深刻很详细的哲学理论,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并没有居主导地位。D.所谓“和”,指多样性的统一,是创新的源泉,是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准则。【解析】 A.不合逻辑,不能因为中国文化具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就认为它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答案】 A9.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孟观念中的“天”是个模糊概念,它仅指神。“天”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宋明理学阶段确立的。B.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思想相当淡薄,这与孔子始终强调 “人”及儒教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有密切关系。C.说中国自古是“他律”,服从于外界的压力、管束,说西方文化是自律,这是不恰当的。D.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做事讲和谐,即用正确意见去纠正错误意见,达到恰到好处,而不人云亦云,盲目服从。 【解析】 A.“它仅指神”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说“稍有一点信仰的意味”。【答案】 A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死当结草。”(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故从略)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③,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注】 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ɡ,淳厚。③服阕,服丧结束。10.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B.慈父见背 见背:长辈去世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解析】 D.“矜悯”意为“怜悯”。【答案】 D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密奉事以孝谨闻/密以祖母年高B.有暇则讲学忘疲/则刘病日笃C.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但说无妨D.齐桓得管仲而霸/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解析】 B.前“则”是“就”的意思;后“则”是“却”的意思。【答案】 B12.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A.①②④ B.②③⑥C.②③④ D.①⑤⑥【解析】 ①是说李密孝顺、严谨;⑤是李密向皇帝表达忠心,无“悲”意;⑥是说李密服丧结束,并无“悲”意。【答案】 C1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孝情。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宿愿。【解析】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担任洗马的官职,并无“被迫”信息。【答案】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1分)四、(22分)14.根据要求答题。(6分) (1)翻译下面句子。(2分)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四个出现于《陈情表》中的成语。(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我小的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还不能走路,伶仃孤独,(一直)到成人自立。(2)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乌鸟私情、结草衔环、皇天后土、人命危浅等等。15.读下面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7分)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1)帝素嫌其人,不与。(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2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皇帝向来厌恶这个人,不授予他应得的官职。(2)惩处赏赐是国家的惩处和赏赐,不是陛下一人的惩处和赏赐,难道能够因个人的喜怒独断它吗?(3)很久没有离去,皇帝最终听从了他的请求。1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5分)【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 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 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影,其中,________意象体现出湿润柔美的特征,而________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开头四句,作者用扑朔迷离的笔墨,尽力渲染高士隐逸之地的恬静优美:一叶扁舟横渡溪水,把两岸连接起来,曲径通往处,门前流水潺潺,莹洁如玉;青山把朴拙幽静的村居与喧嚣的浊世隔离开来;白云悠悠,垂罩四野,使人无法寻到高士所居的地方,给人留下一个强烈的悬念。在最后才亮出谜底。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就把已由开头四句极力张扬得令人迷恋沉醉的隐士居处再度强化,更加令人向往不已。【答案】 (1)流水 白云(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17.按原文内容填空。(4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4)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3)柳丝长玉骢难系 (4)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五、阅读《玩偶之家》选段,完成18~22题。(14分) 娜 拉 照我现在这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海尔茂 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娜 拉 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之后——也许有。海尔茂 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娜 拉 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海尔茂 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娜 拉 (穿外套)我不能在生人家里过夜。海尔茂 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娜 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海尔茂 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娜 拉 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我以后会怎么样。海尔茂 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娜 拉 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拘束,我也不受你的拘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我。海尔茂 连戒指都要还?娜 拉 要还。海尔茂 拿去。娜 拉 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海尔茂 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不会再想我了吧?娜 拉 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海尔茂 我可以跟你写信吗?娜 拉 不,千万别写信。海尔茂 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娜 拉 什么都不用寄。海尔茂 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娜 拉 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海尔茂 娜拉,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人?娜 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海尔茂 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娜 拉 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海尔茂 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都得改变到什么样子?娜 拉 改变到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提示】 《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爱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愤然离家出走。18.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对比二者为什么要这样称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对戏剧中重点词语指代对象的把握及潜台词的鉴赏把握能力。需联系具体上下文加以理解,并借助揣摩语言的方法加以赏析。【答案】 娜拉 海尔茂 前者是因为娜拉在丈夫眼中没有独立人格,只是一个玩物;后者因为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缺乏沟通,形同路人。19.娜拉说的“奇迹中的奇迹”指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语言内在含意的理解能力,可联系上文娜拉说的“真正像夫妻”。【答案】 两人都要改变自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20.娜拉说的“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这句话向海尔茂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语言潜台词的理解能力。从剧情发展看,娜拉对丈夫已完全丧失信心,所以说,建立真正夫妻关系的幻想已经破灭。【答案】 建立真正夫妻关系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幻想已经破灭。21.联系剧情,说说舞台说明“穿外套”“戴帽子”“围披肩”“拿起手提包”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对舞台说明的表达作用的鉴赏能力。这些行为动作,是娜拉出走的必要准备,体现了出走决心之大。【答案】 表示娜拉在与海尔茂交谈过程中,一直在做出走的准备。说明出走决心非常坚决。22.《玩偶之家》的结尾是“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对这个结尾,萧伯纳的评论是:“在她身边关门的砰一声,比滑铁卢的大炮还要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对剧情及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只要从剧情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分析,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砰的关门声标志着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和结局,宣告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后,夫妻彻底决裂,从艺术表现手法看,通过关门巨响,向人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告诫人们摆正夫妻关系是维护美满家庭的重要条件。六、语言运用题。(15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语意衔接连贯,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5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也许是纯黑的博士帽一顶。也许是山珍海味一桌,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5分。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画线部分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一个近在咫尺的口信。也许是纯黑的博士帽一顶,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5分。也许是山珍海味一桌,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24.请为下面一项实验写一个结论。(3分)美国生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结果表明,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女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婴儿对母亲的心跳有着天生的亲和倾向。25.请以“自由”为主题,以“常青树”作比,写出三个句子。(7分)这棵树作为自由的象征是多么恰如其分和美好!常青树__________________,自由__________________;常青树__________________,自由__________________;常青树__________________,自由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之根扎于大地之心 之根扎在人们心中 的枝叶伸向天空 之枝叶伸向社会 常青不枯 之树也常青不衰七、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总会有与自己心爱的事情或不良习惯告别的时候,每次告别都是一次艰难的跨越,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一次新生。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将自己所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思考过的事情、情感写出来。【写作思路】 “告别”这个话题内容宽泛,便于自由发挥。“告别”是“泉眼无声惜细流”的依恋;“告别”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告别”是舒婷笔下的双桅船永远的分离却又相依;“告别”是余光中眼中的“乡愁”;“告别”是人生的一道菜,这道菜并不甜,但它使我们尝出了人生,尝出了生活;“告别”并不美丽,但它使相依更加珍奇与瑰丽。【例文】告别狭隘之心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 (引用名言,道出主题。)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她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辱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总说一句,引出下文。)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巧妙解围。这位武将由是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事例典型,叙述简洁生动。)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但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是刘秀的宽容才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若在事例之后再生发些议论会更好。)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宽容是每个人应遵循的守则。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此段精彩纷呈,语言文采飞扬!恰当地运用了博喻的手法,使文章陡然生色。)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再用名句,恰到好处。)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支留人清香的紫罗兰。(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总评】 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晰地道出“宽容”的美丽,每一个事例均典型且恰到好处,是一篇思路清晰,典型中正的议论文。文章语言精炼传神,初具文采,能恰当地引用名言名句,使用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可初见优秀的写作功底。另一个值得提倡的亮点是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浑然一体。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学习的基本写作技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8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文本研习)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古诗文阅读,戏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