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安徽省黄山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0年安徽省黄山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 一 | 二 | 总分 |
得分 |
|
|
|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一、 单选题(共11题) |
1. 我国中部某县城拥有丰富的石膏矿藏(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82%),是粉笔重要的生产基地,其中刘垸村以手工家庭作坊生产粉笔,生产了全国市场近80%的粉笔,有“粉笔之乡”之称,如表为刘垸村粉笔生产从业家庭数和粉笔产量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从业家庭数(户) | 320 | 320 | 320 | 320 | 320 | 230 | 230 | 230 | 200 | 200 | 200 |
产量(吨) | 7800 | 8000 | 8100 | 8100 | 8600 | 6500 | 6500 | 7000 | 7500 | 8000 | 9000 |
与全国其它粉笔生产地相比,刘垸村的主要优势是( )
A.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 C.劳动力丰富 D.技术先进
2. 我国中部某县城拥有丰富的石膏矿藏(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82%),是粉笔重要的生产基地,其中刘垸村以手工家庭作坊生产粉笔,生产了全国市场近80%的粉笔,有“粉笔之乡”之称,如表为刘垸村粉笔生产从业家庭数和粉笔产量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从业家庭数(户) | 320 | 320 | 320 | 320 | 320 | 230 | 230 | 230 | 200 | 200 | 200 |
产量(吨) | 7800 | 8000 | 8100 | 8100 | 8600 | 6500 | 6500 | 7000 | 7500 | 8000 | 9000 |
2012年以来,手工粉笔生产从业家庭数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
A.传统粉笔市场萎缩 B.工人关注自身健康 C.粉笔生产工艺失传 D.石膏资源逐渐枯竭
3. 我国中部某县城拥有丰富的石膏矿藏(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储量82%),是粉笔重要的生产基地,其中刘垸村以手工家庭作坊生产粉笔,生产了全国市场近80%的粉笔,有“粉笔之乡”之称,如表为刘垸村粉笔生产从业家庭数和粉笔产量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年份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从业家庭数(户) | 320 | 320 | 320 | 320 | 320 | 230 | 230 | 230 | 200 | 200 | 200 |
产量(吨) | 7800 | 8000 | 8100 | 8100 | 8600 | 6500 | 6500 | 7000 | 7500 | 8000 | 9000 |
近年来,粉笔产量与从业家庭数变化趋势不一致的原因是( )
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C.加工过程趋向分散 D.家庭户均人口减少
4. 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雅库茨克市中心,总深度为116.5m,是多年冻土区第一口深度超过100m的深井。如图为近150年以来舍尔金井年均地温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工人在井下作业时呼出二氧化碳,导致井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受此影响最适宜施工的季节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 舍尔金井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雅库茨克市中心,总深度为116.5m,是多年冻土区第一口深度超过100m的深井。如图为近150年以来舍尔金井年均地温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
近150年以来,舍尔金井内年均地温变化反映了( )
A.当地气温低于零下4℃ B.全球气候趋于变暖 C.周边农作物单产降低 D.井内地温持续上升
6. 七百弄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山峰密集呈四面环围状,地表河湖较少。居住中间洼地(弄)的瑶族同胞每年举行特殊祈福活动--“练山塘”(图1),就是将石灰混上黏土和细沙抛洒在低洼处的地面上,并用特质的木棍敲打地面,夯实土壤。另外,当地瑶族人从弄底开始,依山而上用小石块垒出一级又一级类似螺旋状的梯田,形成奇特的“龙卷地”景观(图2)。据此完成6~8题。
当地居民的祈福活动--“练山塘”主要目的是( )
A.修建鱼塘发展养殖 B.减弱雨季水土流失 C.减少地表水的下渗 D.平整土地增加耕地
7. 七百弄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山峰密集呈四面环围状,地表河湖较少。居住中间洼地(弄)的瑶族同胞每年举行特殊祈福活动--“练山塘”(图1),就是将石灰混上黏土和细沙抛洒在低洼处的地面上,并用特质的木棍敲打地面,夯实土壤。另外,当地瑶族人从弄底开始,依山而上用小石块垒出一级又一级类似螺旋状的梯田,形成奇特的“龙卷地”景观(图2)。据此完成6~8题。
当地瑶族同胞举行祈福活动可能的月份是( )
A.5月 B.8月 C.10月 D.1月
8. 七百弄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山峰密集呈四面环围状,地表河湖较少。居住中间洼地(弄)的瑶族同胞每年举行特殊祈福活动--“练山塘”(图1),就是将石灰混上黏土和细沙抛洒在低洼处的地面上,并用特质的木棍敲打地面,夯实土壤。另外,当地瑶族人从弄底开始,依山而上用小石块垒出一级又一级类似螺旋状的梯田,形成奇特的“龙卷地”景观(图2)。据此完成6~8题。
早期当地居民修筑螺旋状梯田的作用和在梯田上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便于农作物的收割玉米 B.发展观光旅游水稻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玉米 D.减少水土流失水稻
9. 风是沙丘形成与演化的最重要动力。如图1为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图2中白色线条为该沙丘脊线。据此完成9~11题。
据图判断6月9日前后该地主要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10. 风是沙丘形成与演化的最重要动力。如图1为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图2中白色线条为该沙丘脊线。据此完成9~11题。
图示沙丘脊线的移动方向为( )
A.一直往西北 B.一直往东南 C.冬季往东南 D.固定不变
11. 风是沙丘形成与演化的最重要动力。如图1为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图2中白色线条为该沙丘脊线。据此完成9~11题。
与甲坡相比,乙坡( )
A.日照时间短 B.地表含水量低 C.植被更稀疏 D.侵蚀作用明显
| 二、 综合题(共4题) |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市所辖的大部分地区是在最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脱海成陆的,成陆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携带泥沙在长江口沉积(如图为三万年前至今长江河口位置变化图)。目前长江三角洲总体发育稳定,但人类活动对长江的影响越来越大,观测发现,近60年来长江口年输沙量呈波动下降趋势,让长江口的形态和水文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年前,长江口的崇明岛曾接纳了一批三峡水库移民。有人感叹:不知他们是否意识到,踩在脚下的也许就是先辈耕耘的那片沃土。
(1)描述距今3万年来长江口地区海岸线变化特点。
(2)分析近60年来长江口年输沙量下降的原因。
(3)请你判断未来长江三角洲面积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踩在脚下的也许就是先辈耕耘的那片沃土。”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耳其(如图1)为欧盟关税同盟国,是世界重要的棉花生产国,棉花主要分布在爱琴海及附近的河流沿岸。纺织业是土耳其出口的支柱产业之一,其纺织业的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和土耳其两国既是贸易伙伴又是竞争对手,中国的家纺产品多是从土耳其、韩国等地区把花型拷贝过来,然后简单加工再转卖到土耳其市场。土耳其是世界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国,众多土耳其纺织服装公司采取从中国等其他国家进口半成品,经过加工整理后外销北美、西欧等地,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图2为2012-2016年土耳其纺织品进口额变化图。
(1)简述爱琴海沿岸地区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中国相比,分析土耳其纺织品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3)指出2014-2016年土耳其进口中国纺织品总额变化并推测原因。
(4)为提高中国纺织品在土耳其和欧洲的市场份额,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14. 北京市平谷区是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全区种植22万亩大桃。4月中旬和9月为平谷桃园旅游的旺季,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已经成功连续举办13届,每年吸引无数京津冀地区市民和游客慕名前去观赏游玩。
(1)分析平谷发展桃园旅游的有利条件。
(2)说明4月中旬和9月为桃园旅游旺季的原因。
15. 2020年初持续數月的澳大利亚山火,在熄灭过后不久,别的植被还没从大火的影响中恢复的时候,桉树就开始复苏(如图),展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桉树抗火性强,枝叶繁茂,富合油脂和毒素,根系发达,吸水肥能力强。桉树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山火之后,外壳爆裂,利于其种子萌发。
分析桉树提前复苏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单选题
1. 【答案】B
【解析】解:从材料中就看到刘垸村附近一级品纤维石膏占全国的82%,说明当地原材料丰富且品质好。
故选:B。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很多,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有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和技术指向型等。
以刘垸村粉笔为切入点,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电子商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 【答案】A
【解析】解:传统“粉笔+黑板”的模式正在被白板、液晶板、多媒体等新鲜事物所取代,导致传统粉笔生产的市场萎缩,当地人收入变低,因此当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收入更高的外出务工,不再从事粉笔制作,A对。
故选:A。
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变化,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 【答案】A
【解析】解:读表格可以看出,粉笔从业家庭不断的减少,但是粉笔的产量却不断的增加,说明生产规模不断的扩大。
故选:A。
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有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本题以刘垸村粉笔生产从业家庭数和粉笔产量变化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结合知识储备分析解答。
4. 【答案】D
【解析】解:工人在井下的挖掘工作多在冬季进行,冬季气温低,井外冷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容易下沉到井底,使CO2被迫抬升出井内,D正确。
故选:D。
温度高,井外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作上升运动,由于CO2比空气重,井外空气不能进入井底,而比重大的二氧化碳在井内低洼处聚集,浓度较高,井内CO2浓度升高;反之,井内的二氧化碳比重低。
本题以近150年以来舍尔金井年均地温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井下作业最适宜施工的季节,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5. 【答案】B
【解析】解:A、低温和气温不同,金井内年均地温变化不能反映气温低于零下4℃,故错;
B、根据近150多年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可知气温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气温增高可引起全球变暖和,故正确;
C、地温升高,有利作物生长,周边农作物单产可能增加,故错;
D、井内地温持续上升是舍尔金井内年均地温变化情况,不是舍尔金井内年均地温变化的反映,故错;
故选:B。
由于人们燃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毁林,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多,这些温室气体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
本题以舍尔金井的地温变化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变化对冻土的影响,结合图文分析解答即可。
6. 【答案】C
【解析】解:广西地区的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地下水下渗严重,将石灰混上黏土和细沙抛洒在低洼处的地面上,并用特质的木棍敲打地面,夯实土壤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水的下渗,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
本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练山塘活动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当地居民的祈福活动--“练山塘”主要目的,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
7. 【答案】A
【解析】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地下有落水洞和暗河,地表水下渗严重,当地瑶族同胞举行祈福活动将石灰混上黏土和细沙抛洒在低洼处的地面上,并用特质的木棍敲打地面,夯实土壤,为了减少地表水下渗,因此该活动要在雨季来临之前举行,5月份最合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年降雨量为1249-1673mm之间,属于喀斯特地貌,有地下暗河和落水洞。
本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祈福活动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当地瑶族同胞举行祈福活动可能的月份,读文字材料分析解决问题。
8. 【答案】C
【解析】解:结合材料可知,七百弄乡,地表河湖较少,因此,早期当地居民修筑螺旋状梯田,主要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根据材料可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可知七百弄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区多渗漏、溶洞、地下河,地表水相对缺乏,而种植水稻需要大量的水,所以七百弄乡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而非水稻。
故选:C。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本题以“龙卷地”景观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9. 【答案】D
【解析】解:读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6月9日沙丘西北坡坡度较陡,东南坡坡度较缓,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故6月9日前后该地主要风向为东南风。
故选:D。
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坡度约5°~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28°~34°。
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为背景,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0. 【答案】C
【解析】解:读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冬季在西北风作用下,沙丘脊线向东南方向移动;夏季在东南风作用下,沙丘脊线向西北方向移动。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坡度约5°~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28°~34°。
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为背景,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1. 【答案】D
【解析】解:读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沿西北一东南方向),甲坡坡度陡、乙坡坡度缓,甲坡为背风坡,乙坡为迎风坡,西北内陆以风力作用为主,故与甲坡相比,乙坡侵蚀作用明显,D正确。
故选:D。
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陡坡是背风坡,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迎风坡为凸坡,较平缓,坡度约5°~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28°~34°。
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贺兰山西部腾格里沙漠东南緣某年2月22日至12月16日某沙丘年内演化过程剖西图为背景,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二、 综合题
12. 【答案】解:(1)从图中的时间可以看出,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总体上由西部向东推进;从古海岸线位置可以看出,不同地区海岸线变化推进速度差异大;长江口北岸岸线间距大,泥沙堆积作用较南岸强,海岸线向东推进速度快。
(2)修建水库,拦蓄泥沙;上、中游防护林建设,进一步保持了水土,减少了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等措施实施,湖泊面积增大,减少了泥沙沉积;河道采沙,河流泥沙减少。
(3)长江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河口地区泥沙堆积作用和海浪等侵蚀作用影响。材料中可知,目前长江三角洲发育稳定,说明堆积作用于侵蚀作用基本平衡。近60年来长江口年输沙量呈波动下降趋势,随着入海泥沙的减少,泥沙堆积作用减弱,海浪等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三角洲面积缩小。
但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类对海洋的影响增大,受围海造陆、近海养殖和防护林建设等影响,堆积作用与侵蚀作用基本持平,三角洲面积稳定。
(4)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崇明岛成陆的主要原因是长江携带泥沙在长江口沉积,属于沉积岛屿,主要因为长江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早期三峡地区因为大量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沉积量大,在长江入海口处沉积,日积月累便形成崇明岛,所以崇明岛的泥土可能来自三峡地区。
故答案为:
(1)海岸线总体上由西部向东推进;不同地区海岸线变化推进速度差异大;长江口北岸泥沙堆积作用较南岸强,海岸线向东推移速度快。
(2)长江干流及支流修建水库,拦蓄泥沙;退耕还湖,湖泊蓄水淤沙能力增强;长江流域生态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植被覆盖率提高,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河道采沙,河流泥沙来源减少。
(3)变化趋势:长江三角洲面积缩小。
原因:长江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河口地区泥沙堆积作用和海浪等侵蚀作用影响。目前长江三角洲发育稳定,说明堆积作用与侵蚀作用基本平衡。随着入海泥沙的减少,堆积作用减弱,侵蚀大于堆积,三角洲面积缩小。
变化趋势:长江三角洲面积增大趋势减缓。
原因:长江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河口地区泥沙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和人为作用等影响,随着入海泥沙量减少,泥沙堆积作用减弱,但受围海造陆、近海养殖和防护林工程等的影响,堆积作用仍然大于侵蚀作用,三角洲面积增大,但增长趋势减缓。
变化趋势:长江三角洲面积基本不变
原因:长江三角洲面积的变化,主要受河口地区泥沙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和人为作用等影响。随着入海泥沙量减少,泥沙堆积作用减弱,但受围海造陆、近海养殖和防护林工程等的影响,堆积作用与侵蚀作用基本持平,三角洲面积稳定。
(4)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崇明岛是一沉积岛屿,沉积泥沙主要来自长江流域;早期三峡地区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泥沙随水流到达长江口,长江入海口地区,地势平坦且受潮流影响,泥沙淤积,经漫长的时期形成崇明岛。
【解析】
(1)根据古海岸线距今3万年前在图中的特征分析即可。
(2)长江口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干流及支流,泥沙来源减少,主要从水库、生态保护、采砂等方面分析。
(3)该题是开放性试题,可从多个角度区回答,需言之有理。
(4)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地理环境由很多要素组成,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了新的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海岸线变化特征及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3. 【答案】解:(1)爱琴海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条件好,该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2)结合题干信息“土耳其是世界重要的纺织品出口国,众多土耳其纺织服装公司采取从中国等其他国家进口半成品,经过加工整理后外销北美、西欧等地,享受相关税费减免政策”可以判断,与中国相比,土耳其纺织品在欧洲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由纺织技术水平高,距离欧洲市场相对较近,为欧盟关税同盟国,产品价格优势明显,产品更能迎合欧洲人的消费心理。
(3)读2012-2016年土耳其纺织品进口额变化图,2014-2016年土耳其进口中国纺织品总额从36.13亿美元下降到28.9亿美元,数据表明进口中国纺织品总额减小,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总额占总进口纺织品比重略有下降。其原因有土耳其本国产量增加、中国产品价格的上涨以及世界纺织品价格总体下降,关税贸易壁垒等。
(4)为提高中国纺织品在土耳其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其措施有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研发,做适合国外市场需求的纺织品,减少贸易壁垒的冲击等。
故答案为:
(1)沿岸地区多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
(2)距离欧洲市场近,产品运输周期短;纺织业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好;为欧盟关税同盟国,产品有价格竞争优势;与欧洲地域文化接近,产品更能迎合欧洲人的消费心理。
(3)进口额总量减小;从中国进口纺织品总额占总进口纺织品比重略有下降。原因:土耳其本国产量增加;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涨,中国纺织品价上涨;国际范围内纺织品价格总体下降;关税贸易壁垒等。
(4)加强技术投入,提高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质量;开发适合国外市场需求的纺织品;加强贸易谈判,减少贸易壁垒等。
【解析】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2)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土地、水源、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3)结合图22012-2016年土耳其纺织品进口额变化判断土耳其进口中国纺织品总额变化,原因从产量、价格、关税壁垒等角度进行分析。
(4)为提高中国纺织品在土耳其和欧洲的市场份额,其措施从技术、市场、贸易壁垒等角度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适中,以土耳其为欧盟关税同盟国为背景,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 【答案】解:(1)平谷区是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全区种植22万亩大桃,说明该地桃园面积大,市场知名度高;每年吸引无数京津冀地区市民和游客慕名前去观赏游玩,说明该地区靠近津京地区,靠近客源市场;北京平谷国际桃花节已经成功连续举办13届,说明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2)4月中旬正值春季,桃花盛开,桃园风景优美;9月份桃成熟,是采摘的好季节。
故答案为:
(1)桃园规模大,知名度高,旅游价值高;靠近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城市,客源丰富;政府举办桃花节,政策大力扶持宣传等。
(2)4月正值桃花盛开,利于踏青赏花;9月正值桃子成熟的采摘旺季,能吸引游客休闲观光、采摘体验。
【解析】
(1)分析旅游开发条件可以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
(2)桃花一般4月份开,9月份是采摘桃的时候。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考查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5. 【答案】解:桉树根系发达,会吸收土壤的营养物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桉树吸水能力强,会吸收土壤水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植物高大,枝叶繁茂,会遮挡阳光,导致其他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桉树树叶含有毒素,会导致动物食用桉树之后中毒。
故答案为:
桉树新芽从枝干中萌发生长会遮挡林间阳光,导致林下其他植被生长缓慢;桉树树叶有毒,过火林区的部分动物因食物短缺易误食死亡;桉树根系发达吸收水分能力强,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桉树会大量消耗土壤肥力,易引发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地沙化;山火会增加桉树数量,桉树数量增加会加剧山火出现的频率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当地的生态链。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因素有热量、水分、光照、食物、栖息地、天敌等。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文字材料背景和景观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 这是一份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 这是一份2020年广西省柳州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 这是一份2020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_(带答案解析).docx,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高层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