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954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954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9549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954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954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5954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2020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2020年初中升学模拟试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2020.6
一、选择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教师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音调很高
B.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C. 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在吸管的吸力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D.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答案】B
【解析】
【详解】A.教师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响度很大,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正确;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故C错误;
D.物体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冬树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C. 划燃火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D. 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扩散现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因题中燃料的质量未知、燃烧的情况未知,所以不能比较热值的大小,故B错误;
C.划燃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火柴头温度升高,故C错误;
D.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喷洒消毒液后,能闻到消毒液气味,这属于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光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发生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 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D. 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远形成像越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使光线发散的特点矫正眼睛的,故C正确;
D.由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离平面镜越远时,人的大小不变,则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各图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的电能表是直接测量电功率的装置
B. 图乙中开关S闭合,小磁针的S极靠近螺线管
C. 图丙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
D. 发电机工作原理图和图丁中的电路图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中的电能表是直接测量电功的装置,故A错误;
B.图乙中开关S闭合,电流从左端流入,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S极靠近螺线管,故B正确;
C.图中开关接到零线上,接法错误,开关应该接在火线上,故C错误;
D.图丙中有电源,是演示磁场对电流作用的实验装置,是电动机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5. 下列物理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人在站台候车时须站在安全线以外,是因为人与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坐在飞驰的列车中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是以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
C. 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是因为速度减小,惯性减小
D. 划船时,所用的船桨是省力杠杆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车急速驶过站台时,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此处压强减小,而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压强大,故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A正确;
B.坐在飞驰的列车中,以身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自己相对于身边走过的列车员的位置发生改变,自己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动车减速进站时,桌子上的水杯向前滑动,杯子由于惯性要向前运动,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C错误;
D.划龙舟船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A。
6.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12V不变。小灯泡L上标有“6V 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 60Ω。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约为12V
B. S闭合后,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1V,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也会减小1V
C. S闭合后,小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0.5W
D. 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为3W
【答案】C
【解析】
【详解】A.开关断开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已知电源两端电压保持12V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2V,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测的是灯泡的电压,当电压表的示数减少1V,则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就减小1V,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灯泡的电阻
RL==12Ω
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I=可知整个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最小电流
I最小=≈0.17A
则小灯泡L的实际电功率最小,即
P=I最小2R=(0.17A)2×12Ω≈0.35W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开关闭合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左端串联,电压表测的是灯泡两端电压,当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因灯泡的额定电压是6V,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12V-6V=6V
因此变阻器R消耗的电功率等于灯泡的功率,大小为3W,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已知工人在1min内将货物匀速提高6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的变化如图乙所示(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的功率为40W
B. 动滑轮的重力为200N
C. 提起货物的最大重力是1800N
D. 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3. 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n=3,则绳端移动的距离
s=nh=3×6m=18m
拉力做的功
W总=Fs=400N×18m=7200J
拉力的功率
P==120W
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物重G=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60%,根据
η=
得到
F=
因机械中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则
F=(G+G动)
G动=nF-G=3×-300N=200N
故B正确;
CD.该工人竖直向下拉绳子自由端运送货物时,绳子的最大拉力
F大=G人=mg=60kg×10N/kg=600N
提升最大物重
G大=nF大-G动=3×600N-200N=1600N
机械中摩擦和绳重均不计,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η大=
故CD错误。
故选B。
二、作图与实验题
8.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态(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____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__。
【答案】 (1). -8 (2). 固液共存 (3). t3 (4). 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解析】
【详解】(1)[1]由甲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8℃。
(2)[2]由图乙可知,0-t1对应固态升温的过程,从t1到t5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因此t2时刻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3][4]从t1到t3的时间段,虽然温度不变,但要吸收热量,内能就会增加,t3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______;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出现倒立、_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
(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光源“F”放在15cm刻度线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选填序号);
A.B.C .D.
(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 (1). 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 缩小 (3). C (4). D
【解析】
【详解】(1)[1]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2)[2]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源移至40cm时,物距为4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3]光源“F”放在15cm处,物距为15cm,处于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下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仍然能成完整的像(即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故选C。
(4)[4]A.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与烛焰相比,像更稳定,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这样可以直接从光具座读出测出物距和像距,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可调节物距及像距,当成等大的实像时,物距便等于2倍焦距,这样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所以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小宇骑车时发现,不踩脚踏板,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 他在不同的路面上多次尝试后猜想: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用小球做实验,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
(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小宇应先后三次将同一小球从斜面的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相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距离;
(2)为探究小球滑行距离与水平面粗糙程度关系,小宇先后三次将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释放,三次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由此得到结论:当物体速度相同时,______。小宇认为,通过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______;
(3)在上述(2)的三次实验中,若小球克服毛巾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1,小球克服木板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2,则W1______W2(选填“>”、“<”或“=”);
(4)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宇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分别为hA、hB的位置滚下(mA <mB;hA >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同组的小红认为他这样设计实验有问题,理由是:______。在如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甲、f乙,则f甲______ f乙(选填“>”、“<”或“=”)。
【答案】 (1). 不同 (2). 水平面粗糙程度越小,物体滑行距离越远 (3). 匀速直线运动 (4). = (5). 没有控制两个小球质量相等 (6). =
【解析】
【详解】(1)[1]为了探究小球在水平面上的滑行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应使小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所以应让小球从不同高度处释放,比较小球在相同粗糙面上滑行的路程。
(2)[2][3]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要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通过图甲可以得出:当速度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粗糙程度小),摩擦力越小,小球滑行的距离越远; 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球不受摩擦力,小球的速度和方向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3)[4]因为物体在斜面的末端具有相同的能量,而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都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并且最后具有的能量都为零,故物体在毛巾和在木板上克服摩擦做的功相等。
(4)[5]要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应使速度不同但质量相同的小球撞击木块,由图乙可知,小球的质量不同,所以这种设计不合理,原因是没有控制两个小球的质量相等。
[6]在图乙所示的甲、乙两次实验中,由于是同一实验装置,木块移动过程中对接触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即
f甲=f乙
11. 如图甲是小盛同学设计的测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小灯泡变亮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______(填序号);
A.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正确操作后,小灯泡发光,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为了测量小灯泡额定电功率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______时为止,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4)同组的明月同学也设计了一个电路图(如图丙),测出了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其中定值电阻的阻值R= 25Ω,操作过程如下:
①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______A;
②闭合开关S和S1,断开开关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
③小灯泡额定功率表达式P额= ______(用 U额、I1、I2表示)。
【答案】 (1). (2). C (3). 左 (4). 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 0.75 (6). 0.1 (7). U额(I2-I1)
【解析】
【详解】(1)[1]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小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阻变小,将变阻器的左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由欧姆定律可知,灯的额定电流约为
I==0.25A
将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与电流表串联,如图所示:
(2)[2]闭合开关S后,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发现小灯泡不亮,则说明电路中电流过小,电阻过大,接下来首先应该操作的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故选C。
(3)[3][4][5]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示数为2V,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额I额=2.5V×0.3A=0.75W
(4)①[6]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I1=0.1A。
②只闭合开关S和S1,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动,读出电流表示数为I2。
③[7]在步骤①中,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的电压为
U=I1R=0.1A×25Ω=2.5V
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灯正常发光;在步骤②中,电流表测R与灯并联的总电流,由于电路连接关系没有改变,各电阻的电压和电阻大小不变,故通过灯的电流不变,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灯的额定电流为
IL=I2-I1
小灯泡额定功率表达式为
P额=U额(I2-I1)
三、计算题
12. 养生壶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小电器,有加热、保温等功能。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使用,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养生壶的加热水槽部分工作原理电路图,S是一个温控开关,R1为电加热丝,阻值为88Ω,当处于加热状态时,水被迅速加热,达到预定温度后,S自动切换到另一位置处于保温状态,保温时电加热丝的功率为88W,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不计指示灯的阻值(A、B是两种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求:
(1)该养生壶的加热功率;
(2)若咖啡的比热容c=4.0×103J/(kg·℃),该养生壶的加热效率为80%,要将质量为1kg的咖啡温度升高55℃,需要加热多长时间;
(3)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电阻R2的阻值。
【答案】(1)550W;(2)500s;(3)132Ω
【解析】
【详解】(1)当S拨到左边时,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养生壶的加热功率
(2)1kg的咖啡温度升高55℃吸收的热量
由得消耗的电能
加热时间
(3)当S拨到右边时,R1和R2串联,此时处于保温档,根据P=I2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总电阻
电阻R2的阻值
答:(1)该养生壶的加热功率是550W;
(2)需要加热多长时间是500s;
(3)养生壶处于保温状态时电阻R2的阻值是132Ω。
1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质量不计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为200cm2,容器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有一个由阀门K控制的出水口,物体A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放入水中静止,此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2N,容器中水深为18cm。已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N,物体A不吸水,g取10N/kg,求:
(1)物体A有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3)打开阀门放水,当细线刚好达到最大拉力时,立即关闭阀门K,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1)8N;(2)2×103kg/m3;(3)1500Pa
【解析】
【详解】(1)物体A的体积
VA=(0.1m)3=1×10-3m3
物体A有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
(2)对物体A受力分析,A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A的重力
A的密度
(3)物体原来浸入水中的深度
h=(1-)×0.1m=0.08m
当细线刚好达到最大拉力时,A受到的浮力
A排开水的体积
=500cm3
A浸入水中的深度
=0.05m
水下降的深度
Δh=h-h浸=0.08m-0.05m=0.03m
后来水的深度
h'=0.18m-0.03m=0.15m
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200×10-4m2×0.15m-0.1m×0.1m×0.05m=0.0025m3
容器内水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1)物体A有体积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是8N;
(2)物体A的密度是2×103kg/m3;
(3)打开阀门放水,当细线刚好达到最大拉力时,立即关闭阀门K,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1500Pa。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