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78)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78),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赏析,表达与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词语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融会惯通怅(chàn)惘B.鞭僻入里恍(huǎng)惚
C.矫揉造作褴褛(lǚ)D.若既若离滑稽(jī)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一些稚拙的美,一些惊人的丑,以一种牢不可分的天长地久的姿态栖.居.在某个深深的
巷底。
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另一种“天籁”了。
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果我们放弃在本国高校学习的机会,而选择去遥远的外国大学求学,岂不是舍.本.逐.末.吗?
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对 下 面 文 段 中 加 点 词 的 解 释 有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3分 )
()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A.惧其不已.也已:停止。
帝感.其诚感:被……感动。
一厝.朔东厝:座。
汉之阴. 阴:水之南。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 研究《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可以发现,校车安全问题首次在国务院
条例层面系统地从制度、措施上得到梳理: ,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
安全管理责任; ,从源头上保障校车安全; ,确保校车使用安全; ,严格责任追究。
①强调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②明确了法律责任③明确对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④明确了校车安全管理体制
A.④①③②B.① 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①③④②
为下面这段文字提炼主要观点,最正确的一项是(2 分)() “你幸福吗?”“我姓曾。”这组问答或许是最近一段时间里最被人津津乐道的
一个话题词语出自央视调查栏目《你幸福吗》,亦有网友将栏目中“神回复”片段剪辑成短片上传至网络。当记者问及“你幸福吗?”,一些人给出的却是回避、冷笑以及自嘲式的回答。
现如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随之增加。在紧张的生活节奏驱使下,人们逐渐变得浮躁、焦虑,人心为物欲所蔽。社会进步了,但是我们的心却变小了,被物欲填满,变得自私、冷漠,再也容不下曾今的那些单纯的幸福。幸福不是别人能给予的,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当你尝试心平气和,放下过重的私欲,幸福也会随之而来。
“你幸福吗?”实为讽刺。
生存压力大,民众无幸福可言。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只要心平气和,幸福也会随之而来。D.幸福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品。
对右侧这幅漫画的内容、主题及讽刺效果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孩子撑着“升学”的滑杆,绕开一本
又一本的中外名著,不断滑行着。
个别孩子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虽不可取,但也体现了其对学习的认真。
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是不可取的, 如此走捷径,是在成长路上走了弯路。
画面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从侧面揭露了当前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二、阅读与赏析(共 49 分)
(一)(12 分)
魏知古①起诸吏,为姚崇②所引用,及同升③也,崇颇轻之。无何,知古拜吏部尚书, 知东道选事。崇二子恃其蒙恩,请托。知古悉以闻上。上召崇,从容谓曰:“卿子才乎? 皆何官也?又安在?”崇揣知上意,因奏曰:“臣有三子,二人为官洛阳矣。其为人多欲而
寡交,以是必干④知古,然臣未及闻耳。”及闻所奏,上大喜,且曰:“卿安从知之?”崇曰:“知古微时,是臣荐以至荣达。臣子愚,故必干之。”上于是明崇不私子之过,而薄知古之负崇也,欲斥之。崇为之请,上久之乃许。翌日,以知古为工部尚书,罢知政事。
【注】①魏知古:人名。②姚崇:人名,唐代著名宰相。
③同升:当时二人同时为相。④干:求取。
下列句中的“以”与“知古悉以闻上”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以.是必干知古 B. 而吾以.捕蛇独存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咨臣以.当世之事
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后来二人同殿为相。
魏知古将姚崇的儿子向他求取职位的事情禀报给了皇上。C.姚崇不知儿子的所作所为,如实向皇上进行了说明。
D.皇上对姚崇儿子的做法很生气,想要罢免他们,因为姚崇的再三请求才作罢。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其为人多欲而寡交,以是必干知古,然臣未及闻耳。(2 分)
崇为之请,上久之乃许。(2 分)
(1)崇颇轻.之
轻:
(2)崇二子恃.其蒙恩
恃:
(3)及.闻所奏
及:
(4)上久之乃许.
许:
(二)(4 分)海棠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②,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①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②崇光:美艳的色彩。这里指海棠花光泽的高洁美丽。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4 分)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2 分)
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
(三)(4 分) 汉字与它的“芳邻”
①汉字书法艺术不但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且以它特有的才蕴影响了左右芳邻。
②它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国画骨子里其实也是一种线的艺术。所谓“衣带当风”, 非线而何?所谓白描手法,又非线而何?中国传统画不以形取胜,而以意取胜;不以美骄人, 而以境争先。内有其意,外有其形;心有其源,画有其境。然而,它的具体操作与表达方式则是线式的。
③汉字书法又影响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建筑必有题字,必有匾额,必有楹联,必有中堂,必有山名、水名、堂名、亭名,没有这些,就仿佛美人头上缺簪,公子额前少玉,就 会觉得心不明,眼不亮,意未到,情未尽。
④汉字书法也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以线式结构为主,虽然它的空间感十分自由,甚至自由到了无所不至其极的程度,一时天上,一时地下,一时鬼蜮,一时神
宫,且不但神怪小说如此,即便写实性小说也常常如此,如《红楼梦》的太虚幻境,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玉泉山显圣,如《水浒传》中的神女天书,如《三侠五义》中的游仙枕、探阴山,但以时间而论,它的结构形态依然是线式的。它不喜欢甚至拒绝时空颠倒, 而坚持依时而作,依时而行,依时而叙,依时而言。小说的结构固然有繁有简,基本形态却万变不离其宗。
⑤简单成一线的,如《西游记》就属于单一型线式结构。孙悟空就是引线的金针,猴子出世,便是金针出现,此后孙悟空“走”到哪里,那故事便“跟”到哪里,猴子成了斗战胜佛,这故事便随之戛然而止。复杂一点的如《水浒传》,则呈水脉系结构,但本质上也属于线式结构,不过不是一个线端而已,而是百水千河归于一系。更复杂的则是《红楼梦》。《红楼梦》的结构形态是网状的,千头万绪,网络天成。但那线的构思与价值,依然宛在。无线何以有网,网成愈见线功。
⑥可以这样说,汉字书法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虽然它对其他种种艺术形式的 影响大小有差,彰隐有别,多少有异,但那基础性作用则是毋庸置疑的。
从全文看,标题中的“芳邻”具体指什么?(2 分)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四)(5 分)说知论智
①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
②今天,追求技巧、想走捷径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智慧”吗?不,最多是心 眼多,是投机取巧,是机灵鬼。
③智慧,是指人的一种高级的、主要是知性方面的精神能力。“智”强调的是知识与胆识,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估量、选择与决策。“慧”主要是悟性,是对于是非、正误、成败、得失等的迅速感受与理解掌拉。
④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我们说到远见、大局、明辫、敏锐与周全,说到选择与决策、承担与应变、淡定与冷静、正视与勇气,这都不是鼠目寸光、私心杂念、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蝇营狗苟、妒贤嫉能、夸张娇饰、胆小怕事、苟且偷安的人所能做得到的。相反,只有具有远大目光与胸怀的人,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品德的人,具有求知好学、服膺真理性格的人才能做得到。我还喜欢讲一句话:智慧是美丽的。智者会有更好的风度,更宽阔的.“胸,更从容的举止,更 自如的挥洒,更多的包容与耐受,当然也有更多更多的自信、自尊、自爱。
⑤在中国古人那里,不常用智慧这个词,而喜用“知”。儒家讲得更多的是“学”字, 要人重视学习,重视切磋琢磨。老庄常常抨击或贬低知,提倡厚朴,反对滥用智谋。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辫若讷,这些意思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大智若愚” 相通。
⑥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入,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
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⑦我们要汲取全世界的一切智慧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的益智精华,倾听时代高端与科 学前沿的信息与呼唤。更重要的是,面时我们的生活实践,有所思索、有所尝试、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见解。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
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观点。(2 分)
说说文中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3 分)
(五)(14 分) 走失在纳西文字中
①与丽江古城的邂逅是在薄暮时分,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走进古城,仿佛有精灵轻拉你的衣袂,一不小心就会抖落一个故事,惊醒一段传奇。
②从城门走进四方街,那些通往小街的路口都在向你招摇,诱惑着你不知从哪条路开始起步。但担心是多余的,随便选一个路口进入,都不会迷失方向。因为丽江的水是 有灵性的,她完全充当了导游角色,潺潺地为你导航,水的方向就是人想要去的方向。
③踏着斑驳的略有些倾斜的石板铺就的老街,路边小桥下的流水和着脚步的节拍轻吟浅唱。沿街的小商品,各式饰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散发着浓郁民族气息的佛像铜锅,藏刀手镯和叮当作响的银饰,令任何人都不会拒绝欣赏,而又忍不住停下脚步, 用异地的民族文化充实自己的行囊。
④而我则是在一幅幅纳西手艺人的字画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模糊了时空概念的。浏览小街图文并茂的纳西版画、烫画、木刻画的同时,我被名叫“纳艺人”的刻印店所吸引。 这个尚显拥挤的店铺里,摆满了款式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家族,应游人所需把名字或经典妙词,感悟小语刻在石头上,随你到天涯海角。我把自己的名字写给了纳西艺人,并让他写出纳西文字后予以图解。他写的“富”字是一口精致的小锅,锅内有米粒,还冒着热气,意寓不愁吃喝,表示富裕;而“遐”字则是一个意象的脑袋在思考,青烟缭绕表示思索后而又浮想联翩。刻印仅用了一会儿,我却在小店驻足了一小时之久。而后,我又让艺人刻下了另一方“珍爱一生”的石印,纳西的象形文字让我看懂了所谓的“爱”字是手掌里放上一个眼睛。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把眼睛呵护在手心,足以说明爱之情深了。 我把这些精美的石刻小心包好,揣在怀里,仿佛拥有了一个永久的秘密。
⑤望着如此丰富而生动的纳西文字,品味着素朴的东巴文化,我陷入了沉思,不经意间远离了人群,就暂且把自己弄丢一回吧,一个人在陌生的古城,沧海桑田的老街中丢失 了也不必在意,太阳升起的时候自然知道自己来自何方。赏心悦目中,我的眼神中尽是千 姿百态,袅娜起舞的纳西象形文字,它们或倚或靠,或独自成体,无不将大自然的草木花 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融入纳西的东巴文化中。想像自己若生在纳西家族也 是多么幸运的事情,不必工工整整书写一笔一捺的汉字。纳西文字的每一个字都可以随想 像派生出许多更形象的“字态”,甚至扯一片绿叶就可以表达爱情;剪一缕清风就可以风
花雪月;掬一捧溪水就可以洗荡灵魂……
⑥在纳西文字的无限徜徉和贪婪对眸中,我似乎幻化为带翅羽的文字,穿越时空,在远古飞翔:纳西文字的笔画是粗犷的,犹如纳西人的豪放性格;纳西文字的姿态是柔美的,
一如纳西人丰满而细腻的情感;纳西人是热情好客的,无论你行走到哪条街,哪个店铺,
迎面而来的都是淳朴的笑脸。丽江古城处处弥散着淡淡的温馨的气息,在古街信步,恍若回到了深情依恋的家园。
⑦曾经有哲人说,人这一生便是不停地出走,却又不停地渴望回归,渴望回到最初那安宁的心灵的家。于是,便有无数人在纳西走失。他们从各种地方来,带着满身的尘土,
却在这里的石板窄巷中,落下回归的泪。而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个。
⑧渐行渐远时,接到了友人短信,告知在“酒吧一条街”等我。这时方才感到文字真是个好东西,无论你在天地间的任何角落,只要有文字互通信息,就能将丢失的灵魂轻易打捞上岸。赶到酒吧时,已是酒盏狼藉,即将散场了。友人又走在了一起,但却不得不与丽江的夜色道别了。走出古街时,许多店铺已放下了木板门,一轮朗月在头顶照着,高跟鞋敲击老街的声音传得很远。我们终将是过客,我们带走了对丽江和纳西文字的一夜深情, 但我们也懂得了珍惜,无论行至何处,即使年华老去,也要唱吟过往。
文章开头写丽江的水和老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文章题目为“走失在纳西文字中”,联系全文,请概括回答作者逐渐“走失”的原因 有哪些?(4 分)
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文章第⑦段说“他们从各种地方来,带着满身的尘土,却在这里的石板窄巷中,落下
回归的泪”,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六)(10 分)
根据课文默写。(10 分)
晓战随金鼓, 。(《塞下曲六首(其一)》)
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陈涉世家》)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表达与交流(共 66 分)
(一)(6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 分)
据媒体报道,国家大剧院竣工以来,全国 30 多个城市新建了投资在亿元级别的大剧院,总投资大致超过了 100 亿元。对此现象,有人表示大力支持,因为这有助于提高城市品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投入的资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用于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老百姓很难得到实惠。
请你对此发表评论。要求:(1)要有明确的观点;(2)要作简要的论证;(3)字数在 100—120 字之间。
(二)(6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
(2)不少于 600 字。
………线…………………………………………………………
九年级语文末考试答卷
学号 .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 15 分)
1.(3 分)()2.(2 分)()
3.(3 分)(
)
4.(2 分)()5.(2 分)()
6.(3 分)(
)
二、阅读与赏析(共 49 分)
(一)(12 分)
7.(2 分)()8.(2 分)(
)
9.(4 分)
(1) (2) (3) (4)
10.(4 分)
(1)(2 分)
(2)(2 分)
(二)(4 分)
11.(4 分)
(1)(2 分)
(2)(2 分)
(三)(4 分)
12.(2 分)
13.(2 分)
(四)(5 分)
14.(2 分)
15.(3 分)
(五)(14 分)
16.(3 分)
17.(4 分)
18.(3 分)
19.(4 分)
(六)(10 分)
20.(10 分)
(1) (2)
(3) (4)
(5) (6)
(7) (8)
(9)
三、表达与交流(共 66 分) 21.(6 分)
22. (60 分)
题目:
4
5
6
参考答案
一、(共 15 分) 1.(3 分)C
2.(2 分)C
3.(3 分)C
4.(2 分)A
5.(2 分)C
6.(3 分)B
二、(共 49 分) 7.(2 分)D
8.(2 分)D
9.(4 分)
轻:轻视。
恃:依仗。
及:等到。
许:许可,同意。10.(4 分)
(1)(2 分)他们欲望多而少与人交往,因此一定会去找魏知古求取职位,但我还没听到确实的消息。(“多欲而寡交”、“以是”、“干”、“未及闻”各 0.5 分。)
(2)(2 分)姚崇替知古求情,皇上沉吟了很久才答应。(“请”、“乃”、“许”各 0.5 分,句意通畅 0.5 分。)
11.(4 分)
(1)(2 分)前两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1 分)的海棠花早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1 分)。
(2)(2 分)后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1 分),以花比人,由花及人,巧妙地表达了诗
人爱花、惜花的感情(1 分)。
12.(2 分)汉字的“芳邻”具体指:中国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古典小说,是一切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
13.(2 分)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 分),具体说明了汉字影响到中国古典小说这一特征,突出汉字的影响力之大(1 分)。
14.(2 分)智慧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和境界。(若答“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得 1 分。)
15.(3 分)画线句用举例论证(或摆事实)(1 分),有力地论证了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1 分),具有说服力(1 分)。
16.(3 分)文章开头写丽江的水和老街,突出了丽江水的灵性和老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
(2 分),为下文写纳西文字的魅力张本(或做铺垫)(1 分)。
17.(4 分)纳西手艺人的字画让作者迷失,丰富而生动的纳西文字、素朴的东巴文化让作者丢失(沉醉)(2 分);丽江古城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东巴文化的魅力和淡淡温馨的气息,使作者恍若回到了深情依恋的家园而走失(2 分)。
也可依据“尤其是那些散发着浓郁民族气息的佛像铜锅,藏刀手镯和叮当作响的 银饰,令任何人都不会拒绝欣赏,而又忍不住停下脚步,用异地的民族文化充实自己的行囊”,“我则是在一幅幅纳西手艺人的字画中渐渐迷失了方向”、“望着如此丰富而生动的纳西文字,品味着素朴的东巴文化,我陷入了沉思,不经意间远离了人群,就暂且把自己弄丢一回吧”,“丽江古城处处弥散着淡淡的温馨的气息,在古街信步,恍若回到了深情依恋的家园”概括出四个得分点。
18.(3 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 分),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纳西文字的丰富内涵和纳西人的淳朴热情(1 分),突出了作者对纳西文化和创造这些文化的纳西人的热爱赞美之情(1 分)。
19.(4 分)无论来自何方的被世俗的功名利禄困扰的人们(1 分),都会在丽江的宁静、纯净中得到心灵的净化(1 分),都会回到生命中最初的恬静、清澈的本质状态(1 分),并为之而感动(1 分)。
20.(10 分)略。三、(共 66 分)
21.(6 分)观点正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楚,得 6 分;观点正确,论证较充分,条理较清楚,得 4 分;观点不明确,论证不充分,条理不清楚,在 2 分(含 2 分)以下打。
22.(60 分)建议切入分为 48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8),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78),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278),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诗文赏析,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