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79)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279),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次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 本次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题满分为 130 分。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每题 3 分,共 18 分)
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雄踞(jū)泠泠淙.淙(chóng)B.瞭.望(lià)黑黝.黝(yǒu) C.姿睢.(suì)五行.缺土(háng)D.蹚.水(tāng)融汇.贯通(hu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初夏的杭州,荷花娇羞,樱花正甜,玉兰含苞待放,空气里充.斥.着一股甜蜜而又醉人 的味道。
我国政府有坚定的反腐决心,就算追.溯.到天涯海角,也要将腐败分子缉拿归案,绳之 以法。
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学 习和生活。
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会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 ”
下面文言语段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A.万钟:丰厚的俸禄。B.辩:同“辨”,辨别。
C.加:好处。D.得:得到。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下列关于《水浒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水浒》的作者是 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水浒传》中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著名英雄,他智取生辰纲,火并王伦,扶宋江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
D﹒在粱山农民起义奠基人晁盖去世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偏离。
《西游记》中,成为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最大的障碍是哪一家族的刁难?这些刁难分别是 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3 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 46 分)
(一)(4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⑴请简要赏析上阕“破纸窗间自语”一句。(2 分)
答:
⑵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概括作答。(2 分)
答:
(二)(12 分)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
重币①轻②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③而售者,良仆妾也;
出妇④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
注:①重币:厚重的礼物。②轻:随便,轻而易举。③闾巷:里巷,乡里。④出妇:被遗 弃的妻子。
下列句中的“之”与“吾闻子欲去秦之楚”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 君将哀而生之.乎
C. 寡助之.至D. 故为之.说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陈轸和张仪都是秦惠王的重臣,在秦惠王面前争宠。
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中伤陈轸,说他为自己打算的多,为大王打算的少。C.陈轸用伍子胥和曾参的例子是想告诉秦惠王自己的忠心。
D. 秦惠王认为陈轸说的有道理,同意他到楚国去。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2 分)
译文:
⑵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2 分)
译文: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①王胡.不听乎胡:
②秦惠王终相.张仪
相:
③忠且见.弃见:
④王以其言为然.
然:
(三)(6 分)成长与成功
①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 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 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 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 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②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 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 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 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 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 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 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 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
③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④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通往成功的最正确的道路。所 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 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 A,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 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有删改)
根据上下文推测,A 处填写的成语是: (2
分)
围绕“成长与成功”,全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 分)
答:
作者在第③自然段中是怎样进行论证的?请简要分析。(2 分)
答:
(四)
义重情深的恩赐(14 分)
①炎夏七月,年过八旬的我,冒着似火炎阳,从北京飞往汉水之畔的襄阳;后又从襄 阳乘大巴寻觅汉水之源,远行至陕南的汉中和安康。一周的行程虽然大汗淋漓,但“南水 北调”的人文情怀,却给我留下无尽的情思。
②归来后,还演绎了一曲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童.话.”,那就是我锈迹斑斑的牙齿,
昔日刷牙都无法让它由黑变白——回到京城,面对镜子,我惊愕地叫了一声:“啊!五十 八年吸烟历史、凝固在牙齿上的黑黄斑痕,怎么一下子变白了?”静思之后,答案终于浮 出水面:那就是“南水北调”的汉江之水,对我的恩赐……
③到了襄阳,让我勃然心动的是这座城市的风情:一条清波碧浪的汉水,从美丽的城市中间穿行而过;南边是城,北边还是城。抵达入住的南湖宾馆,打开水龙头洗脸时,发现这里的水,比北京的水清亮许多。因而当天下午在“人文汉水襄阳笔会”启动仪式上, 我倾吐出初识襄阳的感受:我和湖北的缘分很深,去过武汉等多个城市。这些城市都曾给我人文启迪——但让我一见钟情的,却是大美的襄阳。当天晚上,我和文友们登上一叶小舟在汉江上夜游,两岸灯火映照下的古城亭台和现代楼阁相辉映的画面,让我当真产生了相见恨晚的痴醉之感。
④正是出于这种痴爱在内心的穿梭,一种忧郁之情突然从心底升腾而起。来襄阳之前, 我读到过如是一条新闻,今年襄阳雨水偏少,水位下降致使江中鱼类繁殖率下跌,这对襄阳人民生活来说,已然是个负面信号。汉江今年本身就水脉欠缺,还要为更为缺水的北方“补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自残之举吗?
⑤两天后,我们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当文友们纷纷拍照时,我却避开众人,想找个地方尝上一口水库的水。
⑥无计可施之际,只好向讲解员求救。她问我喝过“农夫山泉”没有,我说喝过。她说部分瓶装水就是从库区深水岩洞中灌的。我十分惊愕,讲解员为我压惊说:“经过专家检验,库边之水因与堤岸相接,属二类净水;库心的水,仍为一类最佳水质——这种优良水质,已经连续保持六年了。”接着,她对我谈起襄阳和当地为了保护丹江口水质,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 2003 年起,在总干渠两侧先后关停并转了三百多家冶炼和造纸企业, 现在水源保护圈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⑦归来途中,赵丽宏等几个年轻的文友,正在讲述着他们的汉水情话:他们居然穿上泳装,表演了一场泅渡汉水之举。我想参与到车上的欢声笑语之中——但到底年纪老了, 没有高声说话的底气,因而只能对身旁的文友低声抒发我对汉水的情怀:“我不会游泳, 但也尝到了汉水之美味,在南湖宾馆我尝了几口自来水,这不算新奇——新奇的是,采风团只有我喝到了汉江的圣水。”
⑧“圣水?你不是说梦话吧?”身旁的文友不解地询问我。
⑨我诙谐而幽默地说:“汉江圣水偏爱老人。为了照顾采风团里年纪最大的我,当地专门开来一辆车,送我提前到了山上的鹿门寺。这儿是唐朝诗翁孟浩然少年读书之地,曾给后人留下《春晓》名诗。能到他的故土,寻觅他的形影,内心十分激动……”
⑩“你喝了那儿的水了?”文友问我。
“让你猜着了,我喝了鹿门寺的水!”
他说:“那也不能称其水为圣水呀?”
“你听我说下去么。进了这个寺院,正好碰上一位僧人,用一只水桶在岩洞口 提水。我向那位老僧说想喝上一口你打上来的水。老僧绽露出一丝笑意,但并没答应我的要求,而是用手指了指岩洞旁悬挂的另一只小小水罐,让我自己动手舀水。我拿起水罐从岩洞里舀上水来,一扬脖子喝了下去:“你想,千年前的诗圣孟浩然,在这儿耕读挥墨多 年,一定喝过这洞中之水;现在寺院的僧侣们,又用其水制其禅食,称其为圣水,不是挺合适的吗!”
友人笑了,说了一句文学行话:“你真富有文人的想象力……”
水——又是水。不管是南湖宾馆还是鹿门寺的水,其根脉都离不开浩浩荡荡的汉水,因而我深感不虚此行。我深知水对中华民族的分量,它是流淌于一个国家体内的血液。作为一个国人理应关注水情,如今许多省份都在闹水荒,没有想到的是,汉水是这么 义重情深,将远行一千多公里,向贫血北方输血。
直到两天后,长途行车返回襄阳——我可是一个抚摸过整条汉江的文化水痴。因而在与襄阳的告别晚餐上,八十一岁的我连连高歌,以抒发一个文人难以忘却的汉水情
怀……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义重情深的恩赐”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请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童话”的含义及表达效果。(3 分)
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五)(10 分)
根据课文默写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④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关雎》)
⑥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 ⑧)
⑨愿将腰下剑, 。( ⑩《塞下曲六首(其一)》) 三、表达与交流(66 分)
20.读上面的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完成下面的两道小题。(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60字以内) (3分)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30字以内)。(3分)
(一)(6 分)
(二)(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
(2)
冬天,肃杀、寒冷,人生的冬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当我们处于人生的冬天时, 常会有他人的微笑温暖我们的心,给我们直面冬天的力量。请根据以上要求,以“冬天 里的微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文中不要出现校名及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 X X”代替;
不少于 600 字。
九年级语文期末答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每小题各 3 分)
1.()2.()3.()4.()5.()
6.
二、阅读与赏析(共 46 分)
(一)(4 分)
7.(1)(2 分)
(2)(2 分)
(二)(12 分)
8.()(2 分)
9. ()(2 分)
10.(4 分)
①胡: ②相:
③见: ④然:
11.(4 分)
① 译:
② 译:
(三)(6 分)
12.(2 分)
13.(2 分)
14. (2 分)
(四)(14 分)
15.(3 分)
16.(4 分)
17.(3 分)
18.(4 分)
(五)(10 分)
根据课文默写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表达与交流(66 分)
(一)(6 分)
20. (1)(3 分)
(2) (3 分)
(二)(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冬天,肃杀、寒冷,人生的冬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当我们处于人生的冬天时, 常会有他人的微笑温暖我们的心,给我们直面冬天的力量。请根据以上要求,以“冬天 里的微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文中不要出现校名及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 X X”代替;
不少于 600 字。
(二)(60 分)
题目:冬天里的微笑
500
600
700
800
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8 分) 1-5BCDCC
6.牛魔王家族(1 分)红孩儿三昧真火的考验,(1 分)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芭蕉扇的刁难。(1 分)
(一)(4 分)
7.(1)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中瑟瑟作响的窗纸拟人化,生动突出了环境的破败凄凉,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答出手法 1 分;赏析艺术效果,两个要点各计
0.5 分。)
(2)全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辛酸和失意时仍心系国家的执着之情。(每点 1 分,
只答“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计 1 分。)
(二)(12 分)
8.C(2 分)
9.D(2 分)
10. (4 分)① 为什么② 让……做相国③ 被④ 正确11.(1)陈轸是游说的人,和张仪都侍奉秦惠王。(2 分)
(2)楚国并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秦国。(2 分)
【译文】
陈轸是个游说之士。他与张仪同为秦惠王做事,都受到重用,二人常常争宠。张仪向秦惠王讲陈轸的坏话说:“陈轸携带大量钱财随时出使于秦、楚两国之间,本应搞好两国的邦交。现在楚国并没有对秦国更亲善,却对陈轸很好,这是因为陈轸替自己打算多而替大王想得少的缘故啊。而且陈轸想要离开秦国投奔楚国,大王为何不让他离开呢?”惠王问陈轸道:“我听说你想要离秦投楚,有这回事吗?”陈轸答道:“有。”惠王说:“张仪的话果然被证实了。”陈轸说:“这件事不单是张仪知道,连路上的行人也尽都知道。过去伍子胥对他的国君忠心,因而各国诸侯争相拉他到本国为臣;曾参对他的双亲孝敬,因而各家父母都希望让他作为自己的儿子。所以被卖的仆妾不用走出家门街巷便被买去的,就是好仆妾;被丈夫抛弃的妇女能再嫁在本乡本里的,那是好妇人。现在如果我对我的国君不忠心,楚王又怎么会拿我做忠臣看待呢?忠心尚且被抛弃,我不往楚国又投奔何处呢?” 秦惠王感到陈轸的话说得对,于是便很好地对待他。
陈轸在秦国住了一年,秦惠王终究任用张仪为相国,于是陈轸投奔楚国。楚国并没有重用他,却派他出使秦国。
(三)(6 分)
(2 分)揠苗助长
(2 分)追求成长,让成功成为追求成长的结果。(成功是成长的自然结果。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
14.(2 分)首先列举方仲永没能成长故未能持续成功的反面例子(0.5 分),紧接着列举居里夫人重视成长持续成功的正面例子(0.5 分),一反一正,形成鲜明对比(0.5 分),最后得出“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0.5 分)。
(四)(14 分)
①汉水义重情深恩赐予自己,使锈迹斑斑的牙齿变白;②汉水义重情深恩赐予北方人民,为缺水的省份送去一江清水;③本已缺水的襄阳等水源地节水、护水,为北方“输血”供水,义重情深。
(4 分)①开篇点题,点明我将开启汉水寻访之旅及恩赐之意。②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一周行程的记叙。
(3 分) “童话”指自己锈迹斑斑的牙齿由黄变白的神奇变化,用“童话”一词既表明了汉江水质的优良,又表达了作者对汉江水质清澈由衷的赞叹(赞美)之情
(4 分)(3 分)表达了作者:①对汉水的喜爱之情;②饮水思源,对襄阳人民奉献精神的感激之情;③对汉水文化的敬仰之情。(答出三点得 4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
(五)(10 分) 19. (10 分)略
三、表达与交流(共 66 分) 20.答案:
(3 分):这幅名为《这并不是胜利》漫画的主体部分,画了一棵手掌形的树。“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画面的左上角有“这不是胜利”的字样。
(3 分):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能说出漫画的含义,且能结合标题去说,意思相近即可。)
21. (60 分)作文评分标准:切入分47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79),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40),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279),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课内阅读,写作,古诗欣赏,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