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 练习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第1页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第2页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2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CH4与O2的质量比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部高一年级化学寒假作业2月1日  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2..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的分类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A. 硫酸、纯碱、石膏                                    B. 硫酸、烧碱、胆矾C. 硫酸氢钠、生石灰、醋酸钠                    D. 磷酸、熟石灰、苛性钠3.. 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A.酸式滴定管           B.量筒            C.托盘天平刻度尺 D.温度计4.  下列现象或应用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将盐卤或石膏加入豆浆中,制成豆腐B. 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C. 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 用半透膜可以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B.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 称量NaOH 固体时,将NaOH 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纸上D. 配制450mL溶液需要用到450mL容量瓶6.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加入适量的NaOH可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B. 在蒸馏时应先打开冷凝水开关,待水充满后再点燃酒精灯C.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换一个烧杯将上层液体放出D. 在做蒸馏实验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浸没在液体里7.  .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A. n/1 mol1         B. 9n mol1                C. 2n mol1          D. n mol18.  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胶头滴管加液时,一般不能伸入试管中B. 蒸馏时一般需在瓶内放一些碎瓷片C. 温度计插入液体中测量温度的同时,又用它搅拌液体D. 用10 mL的量筒可量取5.4mL溶液9.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①原子总数;②质子总数;③分子总数;④质量。A.④       B.①      C. ②④       D.①③ 10.  CH4与O2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CH4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A. 1:1                    B. 1:4                    C. 1:2                     D. 2:111.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L(标准状况)溶于m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cmol/L,密度为ρ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M可表示为:                  B. 溶液密度ρ可表示为:C. 溶液的质量分数ω%可表示为:                      D. 物质的量浓度C可表示为:12.  欲配制密度为1.10 g·cm-3、浓度为6 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 mL、密度为1.19 g·cm-3、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        (   )A. 200 mL                      B. 100 mL                    C. 101 mL                D. 120 mL13.  已知6.0g气体G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则气体G可能是A. CH4                       B. O2                      C. NO                 D. NH314. 某溶液中只含有Al3+、Na、Cl、SO42-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Na和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A. 1:2            B. 2:5                      C. 3:1                         D. 1:1015.  “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H1N1等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84消毒液”:含25%NaClO、1 000 mL、密度1.19 g·cm-3,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同学参阅“威露士”牌“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容量瓶外还需一种玻璃仪器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C. 定容时水加多了应该用滤纸吸出。         D. 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9 g16.  现有A、B、C三种化合物,各取40克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18克B、49克C、还有D生成,已知D的相对分子量为106,现将22克A和11克B反应,能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 (    A. 1mol    B. 0.5mol    C. 0.275mol    D. 0.25mol17.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  ①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高压直流电除烟尘均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②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做布朗运动④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⑤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⑥1mol FeCl3完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约为NA⑦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是溶液,不可能是胶体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18.  1克O2与1克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表示,则X气体可能是  CO                      B. CH4              C. NO                D. CO2  19.  用单位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做质量摩尔浓度,单位为mol·kg -1,若5 mol·kg -1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3 g·mL-1,则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3.85 mol·L-1    B. 4.36 mol·L-1    C. 5.25 mol·L-1    D. 6.50mol·L-120.  一个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边充入1molN2,右边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8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右侧CO与CO2分子数之比为(       1:3    B. 3:1    C. 1:2    D. 2:1 21.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 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1)A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所含分子总数为________。(2)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 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氦气密度的________倍。(3)若将A室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_刻度,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____。22.  已知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杂质,为测定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所示装置来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碳酸钠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碳酸钠样品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为bg;④通过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为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Na2CO3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若缺少该步骤,则Na2CO3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4)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5)、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23.在标准状况下,将224 L HCl气体溶解于635mL水中,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18g•cm﹣3.试计算:(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取出这种盐酸100mL,稀释至1.18L,求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将含有少量Na2CO3的NaOH样品2.53g,加入50.0mL 2.00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气体112mL,溶液酸性,中和多余的酸又用去40.0mL 1.00mol•L﹣1的NaOH溶液.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终得到多少克固体?     
    2019年2月1日化学参考答案1.A  分析: 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主要是防止试剂相互污染,A正确;B.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防止试管炸裂,与安全因素有关系,B错误;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且外壁干燥后再预热,防止试管炸裂与液体溅出伤人,与安全因素有关系,C错误;D.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可燃性气体爆炸,D错误,答案选A。2.B 分析:   A、硫酸是酸,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石膏是CaSO4·2H2O,属于盐,A错误;B、硫酸、烧碱(NaOH)、胆矾(CuSO4·5H2O)分别是酸、碱、盐,B正确;C、硫酸氢钠、生石灰(CaO)、醋酸钠分别是盐、氧化物、盐,C错误;D、磷酸、熟石灰[Ca(OH)2]、苛性钠(NaOH)分别是酸、碱、碱,D错误,答案选B。3.B  【解答】:A.酸式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A错误; B.量筒没有0刻度,故B正确;C.托盘天平有0刻度,游码的0刻度在左端,故C错误;D.温度计有0刻度,温度计的0刻度在中间,故D错误.故选B.4. C5..A  A、蒸馏时温度计测量的是某种馏分的温度,水银球必须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A正确。B、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向碘水中加入酒精,碘从水中转移到酒精中,但酒精与水互溶,溶液不会分层,故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可以用CCl4或苯等来萃取,B错误。C、NaOH腐蚀性较强,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必须放在干燥的小烧杯中称量,C错误。D、容量瓶的容积不是任意的,实验室常用的容量瓶的容积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故配制450mL溶液需用到500mL容量瓶,先配制500ml的溶液,再从其中取出450ml溶液即可,D错误。正确答案为A点睛:萃取必修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的差异,二是两种溶剂必须互不相容,溶液才可以分层,三是两种溶剂的密度有差异。例如萃取碘水、溴水中的碘和溴单质,可以加入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CCl4、苯等,酒精与水互溶,故不可以用酒精萃取。6.B7.B    试题分析:1g水的物质的量=1/18mol,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则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18 mol×2=1/9mol,由N=n×NA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 n÷1/9=9nmol-1。答案选B。8.   D分析:分液漏斗只能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A、食盐能够溶于水,无法分液,故A错误;B、由于碘能够溶于四氯化碳,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C、汽油和煤油互溶,故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D、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正确;故选D。9.D     10.C 分析: CH4与O2的质量比为1:4,CH4与O2的摩尔质量比为1:2,n=,因此,CH4与O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故选C。11.A  VL气体(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是 ,质量是,形成溶液的质量是;形成溶液的体积是L;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ω%== ;变形得M= ;物质的量浓度C=;根据 ;故A正确。12..C  试题分析:设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VmL,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得:×6=100×12;解得:V=101mL;故选C。13.C 分析:标准状况下G的体积为4.48L,其物质的量为=0.2mol,则摩尔质量为30g/mol,A、CH4的摩尔质量为16g/mol,不符合;B、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不符合;C、NO的摩尔质量为30g/mol,符合;D、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不符合。答案选C。14.B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3n(Al3+)+n(Na+)=n(Cl-)+2n(SO42-),溶液中Al3+、Na+、Cl-的个数比为3:2:1即Al3+、Na+、Cl-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则n(Na+):n(SO42-)=2:5,答案选B。15.D  A. 配制时需要的玻璃仪器为烧杯、量筒、容量瓶,选项A错误;B、定容时必须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故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必烘干,选项B错误;C、定容时水加多了应该重新配制,选项C错误;D、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实验室没有480mL规格的容量瓶,必须选用500mL的容量瓶,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500mL×1.19 g·cm-3×25%≈149g,选项D正确。答案选D。16.D    试题分析:40gA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40g-18g=22g,生成的C的质量为49g-40g=9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D的质量为40g+22g-9g=53g,11gB完全反应需要A的质量为40g×=20g,小于22g,故22gA和11gB反应,B完全反应,故生成D的质量为53g×=26.5g,故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选D。17.A  【详解】①豆浆、河水和烟尘均为胶体,盐卤点豆腐、江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是发生了胶体的聚沉,用高压直流电除烟尘是胶体的电泳,均和胶体的性质有关,故①正确;
    ②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一定带电,故对溶液通电时,溶质粒子不一定向两极移动,故②错误; 
    ③氢氧化铁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带电,且带同种电荷,故胶粒之间相互排斥,导致胶体比较稳定,故③错误; 
    ④胶体不带电,带电的是胶粒,故做氢氧化铁胶体电泳实验时,阴极周围红褐色加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电,故④错误; 
    ⑤向FeCl3溶液中滴加稀的NaOH溶液,可制得Fe(OH)3沉淀,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是将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故⑤错误;
    ⑥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1mol氯化铁所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NA个,故⑥错误; ⑦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是胶体,故⑦错误;所以只有①正确;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18.D 分析: 由图可知,相同温度时,p(O2)>p(X),根据PV=nRT=mRT/M可知,在同质量、同体积条件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与压强成反比,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压强越小,只有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O2,所以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答案选B。19.B【详解】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kg -15 的硫酸溶液即1000g水中溶解5mol硫酸的溶液,令水为1000g,则含有5mol硫酸,
    所以m(H2SO4)=5mol×98g/mol=490g,所以溶液体积为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B  分析:隔板不移动,说明两边的压强相等,温度相同,因此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有 ,解得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25mol,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为8/0.25g·mol-1=32g·mol-1,采用十字交叉法,得出CO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3:1,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即为3:1,故选项B正确。21   (1)2 mol    2NA(或1.204×1024)    (2)4.25    (3) 2    1∶2试题分析:(1)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4/2=n(混合气体)/1,因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分子总数为2NA;(2)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34/2g·mol-1=17g·mol-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圧条件下氦气密度的17/4=4.25;(3)令H2的物质的量xmol,则O2的物质的量(2-x)mol,根据平均摩尔质量的定义,[2x+32(2-x)]/2=17,解得x=1,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2H2+O2=2H2O,室温状态下,H2O为液体,氢气完全反应,氧气过量0.5mol,因此A和B的体积之比为1:2,隔板停留在2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1:2。22  (1)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 (2)偏高(3)将反应产生的CO2全部赶入U形管中;偏低(4)保证反应产生的CO2被充分吸收、减小误差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00%试题分析:(1)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则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与水蒸气进入U形管(2)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由于盐酸易挥发,生成的CO2中含有氯化氢,U形管中碱石灰也吸收氯化氢,导致U形管质量增重增加,从而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将偏高;23.(1)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物质的量浓度是11.8mol/L;(2)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1(3)最终得到固体5.85克.【解答】解:(1)n(HCl)==10mol,m(HCl)=10mol×36.5g•mol﹣1=365g,635mL水的质量为635mL×1g/mL=635g,盐酸的质量分数w=×100%=36.5%,c(HCl)==mol/L=11.8mol/L,答: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物质的量浓度是11.8mol/L;(2)根据c(浓)•V(浓)=c(稀)•V(稀)可知:c(稀)=11.8mol•L﹣1×0.1L÷1.18L=1mol•L﹣1答:所得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1mol•L﹣1(3)经过反应,蒸发中和后的溶液,最后所得固体为NaCl,根据Cl元素守恒:n(NaCl)=n(HCl)=0.050L×2mol•L﹣1=0.1mol,故m(NaCl)=0.1mol×58.5g•mol﹣1=5.85g,答:最终得到固体5.85克. 

    相关试卷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4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4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5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5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0,5 ml/L盐酸 C,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8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学高一化学寒假作业8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