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Word含解析)
展开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正确认识奏折制度的作用
1.(2020山东青岛高三三模,)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大臣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进言的制度,皇帝亲自批阅密折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该制度旨在 ( )
A.加强皇帝的专制独裁
B.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
C.提高行政决策效率
D.快速处理紧急军务
易错点2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内涵
2.()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可以不必征求朝廷同意而处死罪犯。宋代,法律规定,包括死刑案件在内,所有案件必须由路级和朝廷做最后的审理。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唯一合法的司法权是行使鞭笞。 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3.()在清朝前中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 )
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 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
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 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
易错点3 海禁政策与倭寇问题
4.(2021山东德州高一月考,)《论南洋事宜书》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沿海渔民)转而从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5.(2021辽宁高三新高考调研考试,)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面对势不可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嘉靖大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
B.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
C.海禁政策关乎国家稳定
D.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
易错点4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局限性
6.(2021江苏镇江四校高三联考,)学者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 李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在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 )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性质
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7.(2020辽宁丹东高二期末,)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他一方面认为“生民之生死”重于“一姓之兴亡”,不满于君主“独断”和“擅天下之士”;另一方面又提出尊君是治道的基石,需设君民之大防。这说明 ( )
A.新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
B.君权受到进一步的制约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
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易错点5 明清之际的中国传统科技
8.()有专家认为,明清时期最为惊人的技术成就是凿井技术。 当时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钻头以对付不同的岩石,并能提取出岩心。 当时井深可达四五百米,清代甚至打出了深达1 千米的井。在同时期的外国,并未有相似的记载。 由此可见, 明清时期的中国( )
A.科技在某些领域仍领先
B.科学技术仍然领先世界
C.近代化因素在缓慢发展
D.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9.()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由此可知,此时中国 ( )
科学家 | 论述 | 方法 |
伽利略 | 没有这些(数学),人们就会在黑暗的迷宫中徘徊 | 在比萨斜塔演示自由落体定律,利用望远镜观察天文 |
朱载堉 | 凡天地造化,莫能逃其数 | 依凭象器测验天文,“治历之本” |
徐光启 | 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于度数 | 在上海试种甘薯,在天津种水稻 |
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 B.固守传统经学的樊篱
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 D.对外来文化积极汲取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A | 2.B | 3.C | 4.A | 5.C | 6.C | 7.A | 8.A | 9.A |
1.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奏折制度的特点是迅速、机密程度高、没有中转环节,这样做能够使皇帝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故选A项;“打破因循守旧的风气”并不是实行奏折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题干中所述的奏折制度虽然提高了行政的决策效率,但这也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C项;题干内容没有述及奏折进言的具体内容,快速处理紧急军务无从体现,排除D项。
2.B 据材料可知,从汉至清,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增强,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司法机构的独立,故A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故D项错误。
3.C 由材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新例不断增加”可知,在清朝前中期的司法实践中,例高于律,而皇帝的谕旨、内外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且不断在修订,这反映了皇帝意志在司法实践中的主导地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选C项;中国古代是“人治”而非“法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律例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其实用程度,排除B项;“随意性”是对材料“不断删改”“不断增加”的过度解读,排除D项。
名师点睛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区别
(1)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体现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帝位终身和皇位世袭。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2)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集权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体制。
4.A 据材料可知,在未实施海禁政策之前,“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在海禁政策实施以后,沿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出现了“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沿海渔民)转而从盗”的现象,据此可知,海禁政策破坏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社会动荡,故选A项。题干内容仅述及海禁政策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影响,没有涉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也未涉及该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和“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问题,排除B、C、D三项。
5.C 根据题干中的“‘嘉靖大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可知,海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倭患问题,所以该学者认为转换官方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倭患问题,由此得出海禁政策关乎国家稳定,故选C项,排除B项;题干仅提到倭患,没有提到其他危机,所以无法得出A项结论;由题干中的“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
6.C 根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在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仁宇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他的思想仍未跳出传统儒家思想范畴,故C项正确,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未涉及社会变革,故D项错误。
7.A 据材料可知,王夫之一方面反对君主“独断”和“擅天下之士”,另一方面又主张“尊君是治道的基石,需设君民之大防”,这表明他没有跳出传统纲常礼教的君臣窠臼,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故选A项;材料只是王夫之的个人主张,并不意味着君权在实际上受到限制,排除B项;王夫之的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C项;明末清初之际西方启蒙思想还未传到中国,排除D项。
思维点拨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局限
(1)从内容上看: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地位上看:无法撼动程朱理学的主流地位,未在当时成为主流思想。
(3)从影响上看:影响有限,未能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
(4)从性质上看: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8.A 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凿井技术十分高超,且在同时期的外国并未有相似的记载,这说明当时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凿井技术,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无法得出明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仍然领先世界的结论,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近代化因素的发展,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力出现革命性变化,故排除D项。
9.A 近代科学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朱载堉和徐光启都以实验为方法去支撑他们的论述,故选A项;材料中实验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经学的樊篱,排除B项;传统科学注重实用,以经验总结为主,但材料强调实验,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对外来文化的汲取,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