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讲解_不等关系与不等式_基础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知识讲解_余弦定理_提高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 巩固练习_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_基础 试卷 1 次下载
- 知识讲解_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_基础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知识讲解_解三角形应用举例_基础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知识讲解_《解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_基础
展开《解三角形》全章知识复习与巩固
编稿:李霞 审稿:张林娟
【学习目标】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应用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比相等,即:
要点诠释:
(1)正弦定理适合于任何三角形,且(为的外接圆半径);
(2)应用正弦定理解决的题型:①已知两角和一边,求其它②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它.
(3)在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它的类型中,可能出现无解、一解或两解,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
要点二:余弦定理
在△ABC中,
,,
变形为:
,,
要点诠释:
(1)应用余弦定理解决的题型:①已知三边,求各角②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求其它③已知两边和夹角,求其它;
(2)正、余弦定理的实质是一样的,从而正弦定理能解的问题余弦定理也一定能解,反之亦然;只是方便程度有别;
(3)正、余弦定理可以结合使用.
要点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 ,其中为边上的高
(2)
(3),其中
要点四:三角形形状的判定方法
设△ABC的三边为a、b、c,对应的三个角为A、B、C,
解斜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
(1)角与角关系:由于A+B+C = π,所以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
(2)边与边关系:a + b > c,b + c > a,c + a > b,a-b < c,b-c < a,c-a > b;
(3)边与角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常用两种途径:
(1)由正余弦定理将边转化为角;
(2)由正余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
要点诠释:①化简中将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同角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等综合结合起来.②在△ABC中,熟记并会证明:∠A,∠B,∠C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60°;△ABC是正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C成等差数列且a,b,c成等比数列.
要点五:解三角形应用的分类
(1)距离问题:一点可到达另一点不可到达;两点都不可到达;
(2)高度问题(最后都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
(3)角度问题;
(4)面积问题.
【典型例题】
类型一:正、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
例1. 如图,在△ABC中,∠B=,AB=8,点D在边BC上,且CD=2,cos∠ADC=.
(1)求sin∠BAD;
(2)求BD,AC的长.
【答案】(1); (2) 7
【思路点拨】(1)在三角形ADC中,由已知条件和外角定理可求得sin∠BAD;(2)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分别求得BD,AC的长。
【解析】(1)在△ABC中,∵cos∠ADC=,
∴sin∠ADC=,
则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
(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
在△ABC中,
由余弦定理得AC2=AB2+CB2-2AB•BCcosB=82+52-2×8×5×=49,
即AC=7.
【总结升华】解答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画出三角形,把相关数据标注在三角形中,便于确定已知和所求;(2)明确求解所用的定理,有些题目正、余弦定理都可以求解;(3)注意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大边对大角定理的灵活运用,避免增解、漏解的现象.
举一反三:
【变式1】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b-c=a,2sinB=3sinC,则cosA的值为 .
【答案】在△ABC中,
∵b-c=a ①,2sinB=3sinC,
∴2b=3c ②,
∴由①②可得a=2c,b=.
再由余弦定理可得 ,
故答案为:-.
【变式2】在△ABC中,已知∠BAC=60°,∠ABC=45°,,则AC=_______.
【答案】由正弦定理得,
即,
得.
类型二:正、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
例2.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sinC的值;
(2)当a=2,2sinA=sinC时,求b及c的长.
【思路点拨】(1)利用二倍角公式及三角形内角的范围,易求得sinC的值;(2)首先利用正弦定理将角化为边,易求得边c,要求边b,考虑用余弦定理,即先求出cosC的值.
【解析】(1)因为,及,
所以.
(2)当a=2,2sinA=sinC时,由正弦定理,得c=4.
由,及得
.
由余弦定理得,得.
解得或.
所以或
【总结升华】解答该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借助图形标注已知和所求;(2)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把相关条件化归到同一个三角形中;(3)注意灵活利用正、余弦定理,实施边、角互化.
举一反三:
【变式1】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则A的度数为
【答案 】,
,
∴
,
∴ 在△ABC中A=30°
【变式2】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三边的长为连续的三个正整数,且A>B>C,3b=20acosA,则sinA:sinB:sinC为( )
A.4:3:2 B. 5:6:7 C. 5:4:3 D. 6:5:4
【答案】由于a,b,c 三边的长为连续的三个正整数,且A>B>C,可设三边长分别为 a、a-1、a-2.
由余弦定理可得
又3b=20acosA,可得
解得,故三边是6,5,4.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sinB:sinC=6:5:4
【变式3】(2016 新课标Ⅰ理)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C;
(II)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
【答案】
(I)由已知及正余弦定理得,
故.
可得,所以.
(II)由已知,
又 ,所以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
故 从而
所以的周长为。
类型三: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例3. (2016春 泗阳县期中)A,B两地间隔着一个水塘(如图),现选择另一点C,测得km,CB=10 km,∠CBA=60°。
(1)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2)若点C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ACB=60°不变,问当∠CAB何值时,△AB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30 km(2)60°
【思路点拨】(1)过C作CD⊥AB于D,使用勾股定理依次解出BD,CD,AD,则AB=AD+BD;
(2)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出AC·BC的最大值,根据最大值成立的条件得出∠CAB的度数,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过C作CD⊥AB于D,
∵∠CBA=60°,∴,。
在Rt△ACD中,。
∴AB=AD+BD=30 km。
(2)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BC2=AC·BC+AB2=AC·BC+900,
∵AC2+BC2≥2AC·BC,
∴AC·BC+900≥2AC·BC,
∴AC·BC≤900,当且仅当AC=BC=30时取得等号。
当AC=BC=30时,△ABC是等边三角形,故∠CAB=60°。
∴S△ABC的最大值为。
【总结升华】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的点之间的距离问题,一般是把求距离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的边长问题,首先要明确题意,根据条件和图形特征寻找可解的三角形,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测量者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求河的对岸的两点A、B间的距离。
【答案】在中, ,,
∴,
∴在中,
在中,,,,
∴,
由正弦定理得:
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故A、B间的距离为.
【变式2】甲船在A处、乙船在甲船正南方向距甲船20海里的B处,乙船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而甲船同时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由A处向南偏西60o方向行驶,问经过多少小时后,甲、乙两船相距最近?
【答案】设经过x小时后,甲船和乙船分别到达C,D两点
此时,甲、乙两船相距最近
类型四:解三角形与其他知识的交汇
例4.设锐角三角形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1)求的大小;(2)求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1)利用正弦定理将边进行角的转换,求得B的正弦值,进而求B;(2)利用三角形中的内角和定理,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进行求解.
【解析】(1)由,根据正弦定理得,所以,
由为锐角三角形得.
(2)
.
由为锐角三角形知,,. ,
所以.
由此有,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解三角形,三角恒等变换以及正弦定理的应用.高考中,三角解答题一般有两种题型:一、解三角形:主要是运用正余弦定理来求解边长,角度,周长,面积等;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主要是运用和角公式,倍角公式,辅助角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求解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单调区间,最值(值域)等.来年需要注意第二种题型的考查.
举一反三:
【变式1】已知a,b,c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向量m=(),n=(cosA,sinA).若m⊥n,且acosB+bcosA=csinC,则角B=
【答案】 .
【变式2】已知函数,△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求的单调增区间;
(2)若,,求角C的大小.
【答案】(I)因为
又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所以令
解得
所以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2)因为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由正弦定理
把代入,得到
又,所以,所以
知识讲解_不等式全章复习与巩固_基础: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不等式全章复习与巩固_基础,共13页。
知识讲解_数列的全章复习与巩固_基础: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数列的全章复习与巩固_基础,共17页。
知识讲解_《解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_提高: 这是一份知识讲解_《解三角形》全章复习与巩固_提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