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丰台区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高中部一模物理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6004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丰台区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高中部一模物理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6004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丰台区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高中部一模物理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6004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丰台区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高中部一模物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丰台区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高中部一模物理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21小题;共84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
A. 伏特B. 安培C. 欧姆D. 焦耳
2.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橡皮B. 铁钉C. 不锈钢刻度尺D. 金属勺
3.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游戏中的“手影”
B.
钢勺在水中“折断”
C.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
路灯下的“影子”
4. 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风扇
B.
榨汁机
C.
电饭煲
D.
笔记本电脑
5.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C.
茶壶
D.
船闸
6. 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撬棒
B.
镊子
C.
瓶起子
D.
钳子
7.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图钉尖很尖锐
B.
书包背带较宽
C.
汽车车轮较多
D.
滑雪板面积较大
8.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9. “注意安全,珍惜生命”是大家的共同心愿。下列一些做法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A.
空旷地带在电线上晾晒衣服
B.
用湿毛巾擦正在工作的台灯
C.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
有人触电要先直接用手拉开
10. 在图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冰雪消融
B.
霜满枝头
C.
白雾茫茫
D.
大雪纷飞
11. 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 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 用力把铅球推出
12. 在物理教学研讨会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乒乓球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B. 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
C.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D. 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13.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A. 65∘C B. 74∘C C. 66∘C D. 78∘C
14. 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A. 1258 Ω B. 8521 Ω C. 1528 Ω D. 1208 Ω
15. 中国人是使用筷子的专家,如图所示将 AB 这支筷子作为杠杆分析。O 点为支点,食指指头对筷子上的 M 点的压力 FM(垂直于筷子)是动力,食物对筷子上的 N 点的挤压力 FN(垂直于筷子)是阻力,动力 FM 的力臂是
A. OAB. OBC. OMD. ON
16. 如图为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 1 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 A 、 B 、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 AC 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tAB
17. 1648 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了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A. 水的密度B. 水的深度C. 水的质量D. 水的体积
18. 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材料,各项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下列关于碳纤维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纤维材料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有两个等体积的实心航空器部件,分别用碳纤维材料和钢制成,它们的质量比为 1:4
C. 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要比在月球上的质量大
D. 碳纤维材料适合制作打夯的重锤
19. 小强同学参观科技馆时,了解到光敏电阻可以用于自动控制。经查阅得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小强为了研究光敏电阻的性能,将光敏电阻 R 、定值电阻 R0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 A 表示数变大,V 表示数变小B. A 表示数变小,V 表示数变大
C. A 表和 V 表示数均变小D. A 表和 V 表示数均变大
20. 2022 年 2 月,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滑雪运动对降雪量有些要求,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2017 年 3 月 22 日,张家口下了一场大雪,小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 150 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 138 mm。则这场大雪的降雪量最接近于
A. 288 mm B. 150 mm C. 138 mm D. 12 mm
21. 下表是小丽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电功率 P 和电阻 R 的关系
R/Ω
A. P=2.8 W−0.04WΩ⋅R B. P=2.8 W+0.04WΩ⋅R
C. P=2.8 W−0.4WΩ⋅R D. P=2.8 W+0.4WΩ⋅R
二、双项选择题(共6小题;共24分)
22.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由于受地磁场作用,司南的磁勺尾静止时指向南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周围存在磁感线
B. 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 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
D.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23. 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惯性是指物体原来静止的总有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总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B. 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 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 在宇宙飞船内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2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 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25. 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小敏用大铁钉作铁芯制作电磁铁,还找来一些大头针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可以通过吸引大头针个数来反映磁性强弱
B. 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将电源正负极对调
C. 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D. 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26. 图甲是小松在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秒表
B. 本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上而下
C. 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0∘C,熔化过程用了 3 min
D. 由图象可知,在第 3 min 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7.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学实验,关于这四个电学实验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电植绒过程中,绒毛和植绒物体表面带上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利用了甲图中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B. 电磁铁是利用乙图中电流能产生磁场的原理制成的
C. 发电机是利用丙图中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电动机是利用丁图中通电导体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
三、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28.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运动员耳朵中的
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D.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音调越高
29. 《舌尖上的中国 2 》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四、填空题(共2小题;共8分)
30. 小明在学习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后,做了一个实验:他找了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里装有纯净水,另一杯里装有一定浓度的盐水,将两个玻璃杯放入冰箱冷冻室(温度为 −10∘C),一段时间后,纯净水结成了冰,而盐水没有凝固,根据这一实验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
31. 家庭装修时,要用一种胶来粘木头,这种固体胶要在 100∘C 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会熬焦,失去粘性。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为了熬这种胶,工人师傅专门设计了一种特殊的锅。如图所示,是一个有夹层的铁锅,夹层里充满了水,锅内装有适量的胶块,在夹层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锅内胶水的温度 (填“会”、或“不会”)超过 100∘C,这是因为 。
五、实验题(共6小题;共44分)
32.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2.5 V 的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中。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移至 端(选填“B”或“C”)。这样操作的目是: 。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灯泡都不发光,且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某同学用一根导线排查电路故障,当把导线的两端分别接在 A 、 E 和 A 、 C 接线柱上,发现灯泡两次都发光且电压表均有示数。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出电路的故障是
A.电流表断路
B.电流表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4)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为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2.5 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3. 晓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晓聪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10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晓聪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3)晓聪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 45 cm 刻度线处,晓聪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34. 小红与小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他们分别将两段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1
(2)小红和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有一个是错误的,你认为 (选填“小红”和“小明”)的方案是错误的,理由是 。
35. 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液体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已知小烧杯的质量为 14 g,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原因是 。
36. 周末,小敏到乡下帮爷爷摘苹果,看见有些苹果以不同快慢、不同时间落下来。小敏对这些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如下两个猜想:
猜想一:苹果的下落快慢与苹果的质量是否有关?
猜想二:苹果的下落时间与下落的高度是否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1)小敏在探究“猜想一”时,应控制苹果下落高度不变,让苹果的 改变,比较苹果下落时间的长短。
(2)小敏在探究“猜想二”时,测量出同一个苹果在不同高度下落时所对应时间为 t1,t2,t3⋯,并绘出 t−h 图象如图所示。他结合数学上学过的“二次函数”知识猜想:“物体下落时间的平方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成正比”。类比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密度知识时,研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时作出 m−V 图象,通过观察 m−V 图象,它是正比例图象,得出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利用 m−V 数据处理的办法,我们该如何处理小敏的猜想: 。
37.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请你选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该电阻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六、科普阅读题(共2小题;共12分)
38. 阅读《火箭起飞》回答问题。
火箭起飞
在中国科技馆四层 B 厅,有火箭发射的模型展示、载人飞船的模型展示······还有一个小实验:向一个气球中吹足气,然后松开气球口,气球迅速向上飞去······原来,吹入气球的气体受到气球的挤压,如图甲当松开气球口时,气球内的气体被挤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气球向外挤压气体时,气体也对气球施加了反方向的作用力,使气球向上运动。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水火箭包括: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如图乙动力舱由废弃塑料瓶制成,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强后发射。压缩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用橡皮塞塞紧的瓶子,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发射前,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瓶内水对橡皮塞向外推力大于橡皮塞和瓶口接合处的摩擦力时,橡皮塞与瓶口脱离,水箭(塑料瓶)中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塑料瓶)受到反作用力向前飞行。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气球向上飞去的原因是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二力平衡
C.杠杆平衡原理
(2)水火箭加速向前飞行的过程中,水火箭受到向前的推力,推力的施力物体是
A.橡皮塞
B.水
C.塑料瓶
(3)文中描述“火箭是利用自身携带的燃料(推进剂),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该描述中能量转化的过程是
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39. 阅读《人类的眼睛》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无论光线是明亮还是昏暗,远在天边的山峦、近在眼前的物体,都能在眼睛中成像。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被观察的物体到眼睛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可以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所成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扁平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当晶状体凸起程度最大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在 10 cm 处。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25 cm。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应佩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矫正。
(2)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cm。
(3)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七、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40. 物块从同一斜面上不同高度滑下,在水平面上继续滑行的距离不等,从斜面较高处滑下时,速度大,在平面上滑行的距离远,小明认为,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大时,摩擦力小,所以滑行的距离远。请你用实验证明“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大时,摩擦力小”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八、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41. 图甲是某家用电暖器,图乙为其简化的电路原理图,已知电阻 R1>R2,铭牌参数见下表。在电暖器跌倒时,跌倒开关 S 自动断开,切断电源,保证安全。电暖器有“高温档”、“中温档”和“低温档”三个档位,请完成下列问题:
额定电压220 V功率选择1350 W/800 W/550 W三档可调 操作方式手动
(1)计算电暖器在低温档时,正常工作的电流;
(2)计算电暖器在高温档时,正常工作 0.5 h 消耗多少 kW⋅h 的电能;
(3)当闭合开关 S 、 S2 时,电暖器消耗的电功率。
42. 小坤家新买的房子在 12 m 高的楼上,小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帮工人提升装修材料。工人站在地面上用 60 s 时间匀速把 100 kg 的水泥吊到了楼上,所用的拉力是 625 N。求此过程中:(g 取 10 N/kg)
(1)工人提升水泥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故A错误;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A);故B错误;
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故C错误;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 J;故D正确。
2. A
【解析】通常情况下橡皮属于绝缘体,铁钉、不锈钢尺、金属勺属于导体。
3. B
【解析】游戏中的“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钢勺在水中“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
山峦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路灯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4. C
【解析】A、电风扇中的电动机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B、榨汁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C、电饭煲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符合题意;
D、电脑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光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不符合题意。
5. A
【解析】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6. B
【解析】A、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C、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D、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7. A
【解析】A、图顶尖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
B、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意。
C、汽车车轮较多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
D、穿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雪地的压强,防止陷入雪中。不符合题意。
8. D
【解析】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水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控制了蔬菜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控制了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D、将洗过的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符合题意。
9. C
【解析】由于水是导体,所以空旷地带在电线上晾晒衣服是非常危险的,故A错误;
由于水是导体,所以用湿毛巾擦正在工作的台灯是非常危险的,故B错误;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正确;
人体是导体,所以有人触电不要先直接用手拉开,故D错误。
10. C
【解析】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C、雾是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D、雪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11. A
【解析】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2. A
【解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上下表面存个压力差,刚放入乒乓球时,球上表面有水的压力,而下表面没有水的压力,因此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A 项正确;
乒乓球静止时,受到重力、水的压力和向上的支持力而平衡,B 项错误;
乒乓球上浮时浮力大于重力,C 项错误;
上浮过程中,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浮力大小不变,露出水面后,随 V排 的减小,浮力逐渐减小,故 D 项错误。
13. C
【解析】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 1∘C,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60∘C+6∘C=66∘C;故C正确。
14. A
【解析】由图知,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R=1×1000 Ω+2×100 Ω+5×10 Ω+8×1 Ω=1258 Ω。
15. C
【解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点”到“点”的距离。由图可知,OM 与动力 FM 的作用线是垂直的,故 OM 为力臂。
16. D
【解析】(1)由图中停表示数可知,tAB=5 s,tBC=3 s,所以 tAB>tBC。故 A 、B错误;
(2)由题意知 sAB=sBC=sm,
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 vAB=sABtAB=sm=sm5 s,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vBC=sBCtBC=sm3 s;所以 vAB
【解析】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这一实验表明的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
18. B
【解析】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相同,与其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
由 ρ=mV 可得:m钢m碳纤维=ρ钢Vρ碳纤维V=ρ钢ρ碳纤维=41,即 m碳纤维m钢=14=1:4。故B正确;
用碳纤维材料制成同一个航空器部件,在地球上的质量和在月球上的质量一样大。故C错误;
碳纤维产品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在同体积的情况下质量较轻。而打夯的重锤要求密度较大的材质。故D错误。
19. D
【解析】由电路图知,光敏电阻 R 和定值电阻 R0 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 R0 两端电压,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光敏电阻的阻值逐渐减小,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R0 的阻值不变,电路电流变大,由 U=IR 可知,电阻 R0 两端的电压也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
20. D
【解析】因为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刚降下的雪非常松软,里面的空隙较大,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 138 mm,说明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 150 mm−138 mm=12 mm,此时,雪的密度更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 12 mm。
21. A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电阻每增大 5 Ω,电功率就减小 0.2 W,则 P 与 R 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电功率 P 和电阻 R 的关系为:P=kR+b,
把 P=2.6 W 、 R=5 Ω 和 P=2.4 W 、 R=10 Ω 代入可得:
2.6 W=k×5 Ω+b,2.4 W=k×10 Ω+b,
解得:k=−0.04 WΩ,b=2.8 W,
所以,电功率 P 和电阻 R 的关系为 P=2.8 W−0.04 WΩ⋅R。
第二部分
22. B, C
【解析】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的性质而引入的曲线,故A错误;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
“司南”静止时总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故C正确;
地磁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D错误。
23. A, C
24. A, D
【解析】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才能通过玻璃板成蜡烛较清晰的像,故A正确。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光屏放在虚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平面镜成的像,故B错误。
平面镜成等大的像,蜡烛靠近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和蜡烛大小相同,故C错误。
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物体远离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故D正确。
25. A, C
【解析】本实验中通过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来反映磁性强弱,吸引的大头针个数越多,磁性越强;这是转换法,故A正确;
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要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流的大小,对调电源正负极不能改变电流的大小,故B错误、C正确;
为了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应改变线圈匝数的多少,故D错误。
26. A, D
【解析】实验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需要秒表测量时间,故A正确;
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本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下而上,故B错误;
由图象可知,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 48∘C 不变,故海波的熔点是 48∘C,熔化过程用了 5 min−2 min=3 min,故C错误;
由图象知,海波从第 2 min 开始熔化,到第 5 min 完全熔化完;在第 3 min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混合态,故D正确。
27. B, D
【解析】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如果物体带电,验电器就会带上与物体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张开。静电植绒利用的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不同。故A错误;
图示是奥斯特实验,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电磁铁是利用此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
图示是电磁感应实验,根据此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
图示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其应用是电动机。故D正确。
第三部分
28. A, B, C
【解析】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故A正确;
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故C正确;
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29. A, B, D
【解析】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该选项说不正确,符合题意;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第四部分
30. 水的凝固点高低与水中含有盐是否有关
【解析】由此实验可知,盐水的凝固点比水低,故此可以想到:水的凝固点高低与水中含有盐是否有关。
31. 熔化;不会;水温达沸点 100∘C 沸腾后再吸热温度也不会升高(不变)
【解析】固体胶要在 100∘C 左右的温度下熬化后才能使用,是胶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C,只要两层锅之间水没烧干,内层锅的温度就不会超过 100∘C,所以胶不会焦。
第五部分
32. (1) 见图丙
【解析】由题可知,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由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3 V,故电压表应采用 0∼3 V 量程并与小灯泡并联,如图丙所示;
(2) B;保护电路
【解析】为防止电路的电流过大,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最大阻值处,由图可知,应滑至 B 端,目的是保护电路。
(3) C
【解析】小灯泡都不发光,且电压表、电流表均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
当把导线的两端接在 A 、 E 上时灯泡发光且电压表有示数,说明 A 、 E 之间的元件断路;
当接 A 、 C 接线柱时,灯泡发光且电压表有示数,说明 CE 间是通路,A 、 C 间的元件断路,由图可知是滑动变阻器断路,故选C;
(4) 0.28;0.7
【解析】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 A,分度值为 0.02 A,电流表的示数为 0.28 A,灯泡的额定功率 P=UI=2.5 V×0.28 A=0.7 W。
33. (1) 缩小
(2) 倒立
(3) 正立
34. (1) c
【解析】小红的方案中,R1 和 R2 串联接入电路中,R1 两端的电压要小于电源电压;小明的方案中,两电阻并联,R1 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根据 Q=U2Rt 可知:在通电时间和电阻相同的情况下,电压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故小明的方案中 R1 产生的热量多,所以 c 要比 a 鼓起来的快一些。
(2) 小明;没有控制电流相同
【解析】小明的方案中,两电阻的电流不同,所以无法探究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35. (1) 右
【解析】天平使用时,要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因为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左侧,所以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 62;0.8
【解析】已知烧杯 m1=14 g,由图可知,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m2=50 g+10 g+2 g=62 g;
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 m=m2−m1=62 g−14 g=48 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V=60 mL=60 cm3;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 ρ=mV=48 g60 cm3=0.8 g/cm3。
(3) 大;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内壁粘有少量液体,并不能倒干净,测得的液体体积偏小
【解析】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内壁粘有少量液体,并不能倒干净,测得的液体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 ρ=mV 可知,测得的密度偏大。
36. (1) 质量
【解析】要探究苹果下落的快慢与质量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求,需要保持苹果下落的高度相同,改变苹果的质量,比较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所以应控制苹果的下落高度不变,让苹果的质量改变。
(2) 作出 t2−h 图象,观察图象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图象
【解析】探究苹果的下落时间与下落的高度是否有关时,可以作出 t2−h 图象,观察图象是否为正比例函数图象。
37. (1)
(2) 实验步骤:
①按图将已调好的各电路元件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 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U 、 I,并记录 U 、 I 到实验数据表格;
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Uʹ 、 Iʹ,并记录 Uʹ 、 Iʹ 到实验数据表格;
④ 仿照步骤 ③重复 4 次;
(3) U/V I/A
第六部分
38. (1) A
【解析】如图甲,松开气球的口子,气球向下喷出气体的同时,空气给气球一个反作用力,气球会飞上去,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B
【解析】水火箭加速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压缩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会把水火箭推向前方,故选B;
(3) B
【解析】燃料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选B。
39. (1) 凹透镜
【解析】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 25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正常眼的明视距离大约是 25 cm。
(3) 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约为 25 cm(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
【解析】为了预防眼睛疲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包括: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约为 25 cm,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或多做眼保健操等。
第七部分
40. 按照下图所示的装置把相关器材组装好,
在物块下铺好一张白纸,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拉出白纸,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物块受到的拉力不变,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摩擦力的大小也没有发生变化,在速度发生变化时,摩擦力大小没有变化,说明摩擦力与物块的速度无关。所以“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大时,摩擦力小”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第八部分
41. (1) 2.5 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跌倒开关闭合、开关 S1 闭合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暖器处于低温档,由表中数据可知,低温档时的电功率 P低温=550 W,
由 P=UI 可得,电暖器在低温档时,正常工作的电流:
I=P低温U=550 W220 V=2.5 A。
(2) 0.675 kW⋅h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高温档时的电功率 P高温=1350 W=1.35 kW,
由 P=Wt 可得,电暖器在高温档时,正常工作 0.5 h 消耗电能:
W=P高温t=1.35 kW×0.5 h=0.675 kW⋅h。
(3) 800 W
【解析】当跌倒开关 S 和开关 S2 都闭合时,此电路为 R2 的简单电路,已知电阻 R1>R2,根据 P=U2R 可知电暖器处于中温档,由表中数据可知,中温档时的电功率:P中温=800 W。
42. (1) 250 W
【解析】图中,重物由 2 段绳子承担;故绳子移动的距离 s 是物体升高高度 h 的 2 倍;
即 s=2h=2×12 m=24 m;
工人做功为:W总=Fs=625 N×24 m=1.5×104 J;
工人的功率为:P总=W总t=1.5×104 J60 s=250 W;
(2) 80%
【解析】工人做功的有用功为:W有=Gh=mgh=100 kg×10 N/kg×12 m=1.2×104 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2×104 J1.5×104 J=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2页。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