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029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029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课《社戏》同步练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029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则材料,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桕树(jiù) 凫水(fú) 不惮(dàn)
B.怠慢(dài) 潺潺(chán)行辈(xíng)
C.家眷(juàn) 弥散(mí)叉港(chā)
D.归省(shěng) 支撑(chēnɡ)舟楫(jí)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殆慢 皎洁 宽慰 家眷
B.筋斗 偏辟 纠葛 豆荚
C.踊越 欺侮 驳回 屹立
D.竭力 照例 聚拢 弄潮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月亮高挂在夜空,周围疏疏朗朗的星星闪烁着。
B.村中保存较完整的23栋明清时期的仙山楼阁,错落有致。
C.人家好心劝你,你却出口伤人,你怎么这么不识好歹?
D.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可是他装模作样地混在乐队里充数,最终贻笑大方。
4.按要求修改下面这则材料。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A]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大约有三百六十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B]比较著名的流行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潮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域所限。
(1)A处画线句子中有语义重复的语病,请修改。
(2)B处画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修改。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① ?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朴的风格。归根结底,② 。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①
②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月看戏
王 芸
夜色中的南方冬野,远远地,出现了一片灿亮之境。我猜想,那便是此行的目的地,正唱夜戏的鄱阳县芦田乡徐家村。
徐家村今年唱的是开谱戏。在有着悠久唱戏传统的鄱阳县,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头年唱破台戏,次年唱开谱戏,最后一年唱平安戏。村民对生活的大小祈愿,都( )在这接续三年的大戏中。每一场大戏,足足唱响三天四夜,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家家( )。每到哪一村唱大戏时,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凑一份( ),饱饱眼福与耳福,村民则会乐呵呵地招待着四方宾朋。
那满场的摊贩,多是跟着戏班跑的。他们清楚哪个乡哪个村在唱大戏。也有的是某一剧团或戏班的忠实“粉丝”,他们跟着剧团或戏班四处转场,既过足了戏瘾,又赚到了养家安生的钱。不知这是不是痴爱看戏的鄱阳人独有的智慧,由遍地的戏班而衍生出了这种“流动经济”。还有附近乡镇的,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一天戏。饿了就地嗦一碗粉,吃一碗面,吃完接着看戏。夜半戏散,再骑着摩托车回家,路上还忍不住回味戏音,伴着耳边呼呼而过的风声哼几句戏词。
今夜唱大戏的,是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已是大戏的最后一夜。戏完,连夜拆台装箱。明天一早,卡车会将一应物件拖到下一场大戏的演出地。从农历八月十五开始,这个鄱阳县唯一的专业赣剧团的演出档期就排满了。不限于鄱阳县,附近的万年、余干、德兴都有人来请戏。这一波演出的高峰期,通常会延续到来年正月十五之后。在短暂的春耕期后,再次迎来演出高峰,直到农历五月歇暑。接着,三个月后再度开幕。就这样,年复一年。有时,甚至连明年、后年的佳节吉日的演出,都早早被下定金预定了。
这是有“戏窝”之名的鄱阳对戏的滋养。不只建戏台时唱大戏,也不只有大事时请戏班唱戏,村中,若有老人同过五十九或六十九、七十九、八十九岁的寿辰,那也会成为唱大戏的理由,家人们会联袂请来戏班,唱上三天四夜的“祝寿戏”。许是民风浸润,如今,一些在外地工作、腰包鼓起来的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也兴回乡合请戏班唱一场“同庚戏”。年轻一辈借助戏音,回报生养自己的家乡及父老乡亲。
剧团的掌门人叫张钰,唱花旦。初见时,她着深色长袍、红色尖帽,和几位演员坐在后台的箱子上,年轻得让人很是意外。这一身装扮,是为了准备上台充当皂隶一角。每个剧团都印有自己的“戏单”,九本大戏、四个小戏撑满三天四夜,而通常是由村里的点戏人在前一天才敲定剧目。每接大戏时,剧团基本上在职演员全体出动。可还是会有临时缺人的情况发生,这时候她这个年轻团长就得顶上去。与张钰作别后回到宾馆,翻看当地的一本杂志,恰见封二古装扮相的白素贞,玉面凤眼,一身素衣兰花,有令人惊艳之美。再看下面的介绍,正是张钰。后来又一天,看鄱阳当地文艺演出,穿着“宫装”的张钰扮演公主,唱《打金枝》选段,高音处婉转脆亮,也很是惊艳。
张钰其实才三十来岁,却与搭档一起,将这个在职员工五十多人的团队管理得井然有序。那晚,后台的箱笼已大半归置妥当,冠饰、纱帽摆放在累叠多层的柜子里,戏服悬垂一旁,刀剑、马鞭等道具一字列开悬在架子上,几只敞开的箱子里堆放着小衣和家常衣物,官靴、朝靴、绣鞋与运动鞋、皮鞋躺卧一旁。候场的演员散坐在箱子上。当中年长的,已过七旬。年龄最大的那位扮老生,还有一位拉胡琴的乐师,他们与戏台缠绵了一辈子,老来依然无法割舍。
戏台一角架设着一部手机,原来正在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这是去年抗击疫情期间,张钰想出的一招——借助网络平台推广饶河戏之美。大半年时间,就收获万余“粉丝”,其中不少是在外工作的鄱阳人。对他们而言,熟悉的戏音里,有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哪怕路途迢远,那戏音也会跨越远途,让眼前的时光变得柔软起来,因为,那是来自故乡的深情馈赠。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01月30日,有删改)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安放 享受 热闹
B.布置 享受 喧闹
C.安放 享福 热闹
D.布置 享福 喧闹
7.鄱阳县人对戏曲的热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3分)
8.根据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夜色中的南方冬野,远远地,出现了一片灿亮之境。(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2)对他们而言,熟悉的戏音里,有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9.文章第3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10.传统戏曲在当下的发展面临困境,从文中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做法上,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解决戏曲困境的启示?(4分)
11.《社戏》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正面描写,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通过老渔父的喝彩从侧面突出了船行的速度之快。请以“周五放学回家路上真高兴”为情境写一段话,注意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参考答案
1. A B项,“行”应读“háng”;C项,“叉”应读“chà”;D项,“省”应读“xǐng”。
2. D A项,“殆慢”应为“怠慢”;B项,“偏辟”应为“偏僻”;C项,“踊越”应为“踊跃”。
3. B “仙山楼阁”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比喻奇异美妙的境界(多指幻境)。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4.
(1)删去“大约”或“左右”。
(2)删去省略号。
5.
①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什么
②(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真实
6.A
7.
①凡村中新建或整修戏台,必唱三年大戏;②戏金由村里筹资、村民捐资,家家参与;③唱大戏时,村民的亲戚朋友会从其他地方赶来,凑热闹;④为了看戏成为跟着戏班到处跑的摊贩,还有人不惜骑行几十里路来看戏;⑤有大事时或老人过寿辰时请戏班唱戏;⑥富起来的年轻人合请戏班唱“同庚戏”。
8
(1)运用景物描写(环境描写),交代了时间、地点,写出了环境的灿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对看戏的叙写。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大泽的辽阔,湖水的灵澈,水草的丰茂,芦花的摇曳,波光的荡漾”五个短句构成排比,生动地写出了戏音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9.①内容上,写跟着戏班跑的摊贩和附近乡镇骑行几十里路赶来看戏的戏迷,突出了唱戏的热闹场景,表现了鄱阳县人对戏曲的喜爱之情。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鄱阳县悠久的唱戏传统,又引出下文鄱阳县赣剧饶河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出。
10
①有过硬的“戏单”;②有业务过硬的带头人;③有井然有序的团队;④有热爱戏曲的演员;⑤深入群众,接地气;⑥适应时代的变化,借助网络平台。(答出四点即可)
11.周五放学后,我背着书包,在回家的路上跑呀,跳呀,如出笼之鹄,无拘无束地一路狂奔。小路两旁,青青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像一层层涌动的绿浪;湛蓝的天空中白云飘荡,几只小鸟自由地飞翔……面对此情此景,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放声高唱:“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我这富有磁性的声音,使得“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大家纷纷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一课一练,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总之,是完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根据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