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世界气候有冷热、干湿等地区差异,陆地上反映各地气候特点的自然景观也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所以叫自然带。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一般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
从赤道到两极主要有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泰加林)和寒带苔原带等类型。
指出左图示意的自然带,并描述该自然带的景观特征。
图为热带雨林景观。景观特征:植被繁茂,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上层乔木树干高大,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茎花现象)。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这里降水较少(250-450毫米/年),且集中于夏季。
自然带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热带草原带和温带草原带。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小于250毫米/年)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不同,可分为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
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很大。严酷的自然环境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多生长旱生小乔木、灌木、仙人掌类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荒漠属于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热带荒漠: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温带荒漠:荒漠的显著特点是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前者形成沙丘等风沙地貌,很少有石头和植被,后者往往旱生植被稍多,有的地方是戈壁荒滩,裸露有石头。
上图示意热带荒漠,下图示意温带荒漠,观察并分别说出两图的景观特征。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1.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20°E依次向南、向北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经历由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和苔原带的变化。 因为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出现了纬度地带性。
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2.成因: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3.基础因素:热量。
1.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
1、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2、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3、客家民居——土楼,修成圆形,仅一门可进出,墙后窗小,采用这种设计的目的是( ) A.保暖防晒 B.抵御风沙 C.节省材料 D.抵御外敌
2.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50°E纬线向东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经历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和森林的变化。 因为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
1.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多沿经线延伸,沿经度方向变化。2.成因: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3.基础因素:水分。
2.干湿地带性分异规律
下图是我国北纬 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 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1. 造成我国 100°E 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海拔 B. 降水 C. 冰川 D. 土壤 2.我国 100°E 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 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3. 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24.9℃,称为热赤道。热赤道平均位于北纬5°~10°,就北半球季节而言,冬季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大陆上,夏季则北移到北纬20°左右。议一议,热赤道的存在,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有何影响?
使得赤道两侧的温度上升,与赤道附近的温差减小,纬度地带性分异减弱。
比较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形成原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2.分布特点:从山麓到山顶,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伸的不同带状自然环境。3.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例如: 天山的基带为温带荒漠、灌丛带。
A、B、C、D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 哪座山垂直带谱最复杂?B、C、D山地都有针叶林带分布,针叶林分布海拔高度有什么变化?C山哪侧是阳坡,哪侧是阴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分布有什么不同?
图是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的分布及四座山的位置,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A、B为热带雨林带、C为落叶阔叶林带、D为苔原带;B山垂直带谱最复杂。B、C、D山地都有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高度依此降低。C山南坡是阳坡,北坡是阴坡,阳坡光热条件好,阴坡差,因此同一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
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
13.两山地属于( )A.昆仑山脉 B.秦岭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14.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5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完整版课件ppt</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自然带的命名,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气候类型,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课件ppt,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要陆地自然带,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大尺度,小尺度,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影响变化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学习目标,地域差异,望天树,板状根,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