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高一历史精品课件(人民版必修一)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0577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民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提问: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制度?
答: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即是政治。政治制度主要是介绍国体、政体的演变。国体是指国家的性质,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政体与国体相适应,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简言之,国体即谁统治,政体即如何统治。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尹达(1906-1983) ,原名刘耀,字照林,考古学家。
……(考古学的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这些神话的传说自有真正的历史素底,切不可一概抹杀。——尹达
P A R T O N E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一目,思考:1、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时间、地点?2、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一)根本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二)时间:距今约5000年前(三)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四)标志:城的出现、贫富分化的产生、礼制的初步形成 文字成熟、金属器具的使用(五)政权更替方式:禅让制
(一)夏朝政治形式
大禹治水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政治领袖
建立夏朝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 同学们却是耳熟能详的。而中国国家的形成,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大禹治水需要统一指挥和动员各地人民的力量,加强对人民的组织管理。所以大禹治水和发展农业的过程就成为打破氏族部落组织,由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王权专制代替氏族民主,国家行政管理逐步成长的过程。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这反映了中国早期的政治管理制度开始具备雏形。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了解夏朝政治形式
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传贤 传子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公天下 家天下
有人说,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现出的是独裁,禅让制是选贤任能,体现的是民主,因此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评价:是历史的进步,禅让制是原始的民主而非现代意义的民主,王位世袭是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当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了解商朝政治形式
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叫“占卜”。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但还是通过占卜 ,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于是迁都于殷。
材料:商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传给自己的儿子。 —— 《西周宗法分封详解》材料:“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代替。 ——《史记·殷本纪》
1.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周武王灭商后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为不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
材料(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周本纪》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有哪些人?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增派赋役,建立武装。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对卿大夫、士进行再分封,卿大夫和士对上负有纳贡、服役、作战等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世袭统治权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请回答: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材料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纳不纳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材料 周王室要兴建宫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诸侯国要提供力役。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请回答:分封制对周王朝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答:以藩屏周,巩固和扩大周王朝的统治
材料:(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请回答:材料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答: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崩溃。
1.含义:封邦建国2.目的:以藩屏周,巩固统治3.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4.权力:在封国内世享土地、统治权、分封权5.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力役6.影响:利:拓展了疆域,巩固了统治,传播了中原文化,奠定了天下一家的思想文化和心理格局 弊:周王衰微,诸侯相互征伐,后世数百年战乱
西周某时期某诸侯,他取了个妻子(正妻),婚后生了个女儿,随后他又娶了个妻子,生了个儿子。几年后,他的正妻生了个儿子。这个诸侯不久后因病去世。那么,由谁来继承诸侯的王位?
1.含义:按照父系血缘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力
材料1:“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吕氏春秋·当务》 材料2:西周宗法制:大宗与小宗。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 请同学们回答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依据什么原则?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大宗与小宗在血缘上父子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一体;严格的大小宗关系,等级严密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一体;严格的大小宗关系,等级严密
(1)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男尊女卑、人情关系,祭祖等等
1.含义: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2.特征: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政治与血缘紧密结合、严格的大小宗关系等级严密3.影响:(1)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男尊女卑、人情关系,祭祖等等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共同同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血缘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
材料: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楚庄王)八年,……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史记·楚世家》
按照材料中所记载与鼎有关的礼的规定,楚王能“问九鼎”吗?这表明制定礼的目的是什么?
礼:泛指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有关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乐:泛指维护宗法等级制度有关的各种典章、规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实质: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
材料: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i”(“佾”是“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丘又指责他不懂礼。请同学们回答: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现象:礼崩乐坏(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天子自诸侯出)本质:分封制、宗法制崩溃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人民版必修1一:美苏争锋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民版必修1一:美苏争锋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页。
人民版必修1二:卓尔不群的雅典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民版必修1二:卓尔不群的雅典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奠定基础,正式确立,推向顶峰黄金时代,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轮番而治,一积极意义,雅典城邦成年男子,苏格拉底之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民版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授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后胜于今,国门洞开背景,林则徐,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镇南关大捷,马尾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