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60837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 专题训练 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 习题课件
展开人教版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专训专题四 唐、宋、元、明、清的对外交往123CBA4D567见习题见习题C8见习题1.“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①丝绸之路的开辟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点拨】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都属于对外的和平交往,戚继光抗倭属于中外军事冲突,排除④,故选A。【答案】A2.“弘法僧盲志未移,终成东渡写传奇。”“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几句对应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 A.玄奘、郑成功、岳飞 B.戚继光、鉴真、张骞 C.鉴真、郑成功、戚继光 D.郑和、岳飞、鉴真C3.下面两位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 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 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点拨】戚继光的事迹是抗倭,郑成功的事迹是收复台湾,他们都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答案】B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下面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A.抵衘侵略 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答案】D5.下列图表内容与“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有关,其中史实和结论对应恰当的是( )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材料一所示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这些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唐朝对外交往范围广;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交往频繁、活跃。(答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材料二 自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这一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当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摘编自《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宋朝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生产率高(经济发达;经济繁荣)。 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领域;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航海技术进步;经济重心南移;海运成本低,安全度高;对外交通发达;社会稳定。(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材料三 (明朝)下西洋船队携往海外数量惊人的物品中采自民间的比例加大,对民间手工业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而大量国内手工业产品销往海外,又不可能不刺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繁荣。——摘编自《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3) 材料三中“下西洋船队”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指出其影响。郑和下西洋。 促进民间手工业兴起;刺激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4)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你能获得什么启示?经济发展促进对外交往;对外交往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答出一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 “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概括“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西汉。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 唐朝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东亚、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 唐朝国力强盛;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政府开放的贸易政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材料三 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3) 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并概括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闭关锁国(限制贸易)。 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由开放走向封闭。8.从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呈现了不一样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渠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唐朝中期以后的战乱以及宋代以来北方民族政权并立,导致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宋代以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政府支持海外贸易,设置了专门机构市舶司加以管理;海路具有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等特点;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原因。材料二 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郑和的远航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材料三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3)材料三的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为什么说他领导的抗倭斗争是反侵略斗争?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符合题意即可) 明朝中期,海防松懈,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倭寇所到之处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威胁沿海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安全,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民族自卫斗争,是一场反侵略斗争。(符合题意即可)材料四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4)材料四中的“贵国”指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荷兰。 元朝已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地区的民政,台湾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部分。由和平友好往来到开始遭受外来侵略;由对外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5) 综合上述材料,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023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三民族交往与对外关系唐至清前朝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本册综合作业ppt课件,共32页。
2023 福建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初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的对外交往 课件: 这是一份2023 福建中考二轮专题复习 初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的对外交往 课件,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3.专题三 唐、宋、元、清的民族关系 习题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复习提升之专题训练 3.专题三 唐、宋、元、清的民族关系 习题课件,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