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0)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0)第1页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0)第2页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0)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0)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0),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不可无“我”
    钱谷融
    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掉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
    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
    文学艺术总应该是生活现实的反映,而不能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但文学艺术的反映,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反映,它必须是具体的,形象的反映。不使自己化为张三李四,不感受体验着张三李四的思想感情,就写不出张三李四来;不使自己融入客观现实之中,不呼吸着客观现实的气息,不感受着客观现实的脉搏,就写不出生动的客观现实来,所以,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我”化为“非我”的过程。
    另一方面,文艺作品之所以要写出张三李四等任务来,要反映客观现实,不是无所谓的,不是为张三李四而写张三李四,为反映客观现实而反映客观现实;他是有目的的,是为感染人、打动人而写张三李四,为影响现实、改造现实而反映现实的。所以,艺术家又不能使自己完全化为张三李四,完全没入客观现实之中,而一旦仍要不失“我"之所以为“我",要能在对张三李四的描写中,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中,表现出“我"的鲜明的是非爱憎之感来。
    所谓要在“非我”之中表现“我”,无非就是要在作品中渗入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这,我认为正是创作的主要之点。创作者正是为了要表现他对周围人物、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表现他对社会的歌颂或抗争,才来进行创作的。所以,在创作活动中,决不可无“我”。
    表演艺术最能说明这样创作的辩证法。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演员演岳飞应该像岳飞,演秦桧就应该像秦桧。但只是像岳飞像秦桧,而不能也不应该使自己就变成岳飞,变成秦桧。演员不应该完全丢掉自己。他应该让人透过他的表演,感知到他对他所演的角色的爱憎感情,而完成他的最高任务。
    对于欣赏者来说,他所面对的是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艺术世界,要能欣赏它,首先必须走进这个世界中去。不跑进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边,那是既不能领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图和甘苦的。但是叫你跑进去,并不是叫你去跟着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当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叫你完全听任作者的摆布,对他所表现的是非爱憎态度表示绝对的顺从。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要对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对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爱憎之感,表示出你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来,显示出你的鲜明的个性——“我”来。所以,在欣赏活动中,也不可无“我”.
    艺术活动不可无“我”这一特点,可以最鲜明地从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首先要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上看出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能;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他必须有一种如同身临其境、亲见其人的感觉,才能进行创作。对于欣赏者来说,他要是不能首先体验创作者所灌注在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之上的思想感情,他就不能领会欣赏这一作品。而他的领会欣赏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体验的过程,至少是同体验的过程不可分的。总之,要是没有真实的体验,缺乏一种“感同身受”的态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间,那是艺术的门外汉,既谈不上创作,也谈不上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活动中决不可无“我”,所以艺术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现。
    B.对作家来说,作品以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现实,也是在艺术世界中表现“我”。
    C.在艺术创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现“我”,就是要体现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与思想度。
    D.在艺术欣赏中,表示出你的独立思考和爱憎感情,就是从“非我”世界中找回“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来论证“不可无'我'”的观点。
    B.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探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非我”与“我”的关系。
    C.全文用了三个自然段来论证创作中的“不可无'我'”,而只用了一个自然段来论证欣赏作品“不可无'我'”,说明创作比欣赏更需要“我”。
    D.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强调,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都需要自身的真实体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演好孙悟空,演员需要事先观察并模仿猴子的动作与神态,这是在创作前体验“非我”。
    B.清代一女子迷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抑郁成疾而死,这是她在欣赏活动中迷失了“我”。
    C.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叙写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是创作者在“非我”中表现了“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实行2000余年。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这是监察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第一,中央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互不统属。秦和西汉,御史府服从于相府而不独立。东汉,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并与行政系统相分离。魏晋时期,御史台又脱离少府而自立,罢司隶校尉而将监察权向御史台集中。隋废尚书省的监察职能,唐将隋的司隶台并入御史台,形成单一的御史系统。元朝取消谏院,使监察组织更加一元化。清朝实行科道合一,都察院成为完全独立的、唯一的中央监察机关。
    第二,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而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实行常设监察官和朝廷派遣巡察御史巡察相结合的体制。巡察御史由朝廷直接任命派遣,与地方政府没有关联。地方常设的监察机关(官员)则不同,它们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较为复杂,其独立性是经过长期发展才确立的。自秦至隋,地方常设监察机关往往从属于地方政府。唐宋开始在地方设立专门监察机关。元朝的地方监察体制有了新发展:建立行御史台,实行大监察区建制,设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分属行御史台,从而形成垂直监察体系,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政府没有统属关系。明代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道,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各省又设按察司,“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是各省常设监察机关。清承明制,监察体系基本循而不改。
    第三,监察官员之专职化。监察职能由监察官员专任,监察官员也不兼任其他职能,这是监察独立的内在要求。自秦汉至唐宋,监察机关的独立和一元化尚在形成中,监察官也没有真正专职化。元明清,随着中央和地方监察机关独立和一元化的完成,监察官员基本实现专职化。尤其是明清时期,御史是官僚机构中一个特殊群体,负有专门职责,还有专用的“獬豸补服”。
    第四,监察官员具有独立弹劾权。监察官员虽然从属于相府或御史台(都察院),但其弹劾无需宰执或台主批准,御史以个人名义而不是组织名义提起弹劾。这是为了不妨碍对宰执或台主的纠弹,同时使纠弹的主体十分明确,因而也是对监察官员的一种制约。东汉初年,刺史纠奏二千石长吏“不复委任三府”而直呈皇帝。唐初,明确规定御史可以直接弹劾:“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清朝规定,科道官不必经过都察院而可以单独进呈,既能封劾,还能面劾。
    中国古代施政者对国家治理中监察权的配置和运用有理性的认识和较合理的设计,它们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监察权运行的内在规律。当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处于官僚政治的体系之中,特别是受到君主专制这一根本政治体制的制约,官官相察的实质是君察臣,其实施的成效与设计初衷必然相距甚远。
    (摘编自艾永明《传统监察制度展现中国古人智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历史发展看,保障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监察体制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
    B.监察独立要求监察官员专职化,监察职能由监察官员专任,这样监察官员就能具有独立弹劾权。
    C.中国古代垂直监察体系是经过了长期发展才形成的,直到明清时期,垂直监察体系才真正确立。
    D.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须先让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互不统属,且将监察职能从其他机关分离出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监察机关和监察官员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古代监察体制逐步走向独立的发展过程。
    B.文章按朝代顺序分析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独立与一元化的发展及形成,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C.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指出了这种制度自身的缺陷。
    D.文章第五段引用有关唐初规定的历史文献,证明了监察官员具有独立弹劾权,简约而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其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表现最为突出。
    B.监察机关监察权及监察官员弹劾权的独立,是有效监察百官、避免官员贪腐的前提之一。
    C.如果监察官员没有独立弹劾权,就难以对宰执和台主进行监察,还可能导致他们胡乱纠弹。
    D.中国古代施政者对监察权的配置和运用有其合理性,因而对不同的政治体制也有借鉴意义。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中产生、在网民中流传、反映网民态度的语言。不少网络流行语诙谐有趣、简洁独特,既反映社情民意,又为语言发展增添了新鲜元素。但也要看到,部分网络流行语含有消极、非理性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辩证认识网络流行语,重视网络流行语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是传播信息与思想的工具与载体,语言流行是语言所蕴含的信息与思想引起人们共鸣的结果。互联网时代,诸多网络流行语在网民中流传。同时,很多网络流行语因其诙谐性、创新性与简洁性而从线上流行到线下,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形成一种生动的语言景观。网络流行语记录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媒体关注的热点,反映社会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一些网络流行语在流传使用中逐渐稳定下来,进入社会日常生活,甚至进入词典。网络流行语属于大众文化的一种,其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使用群体具有多层次性。这些与时俱进的新词新语为汉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更好发挥汉语创造新文化的作用。因此,对于网络流行语不能简单否定,而要看到一些健康的网络流行语所蕴藏的积极心
    态与向善向好的正能量,善于运用网络流行语来丰富我们的语言、凝聚社会共识。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其包含的信息与符号、思想与内涵被公众认可,产生认知默契与思想共鸣,进而被很多人重复使用。现实生活中,网络流行语往往反映了网民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与评价,体现了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与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如表达个人观点与利益诉求、捍卫社会正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生活状况,一些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收集研究舆情民意的重要信息库。因此,关注和分析网络流行语,通过网络流行语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是领导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及时吸纳建设性意见,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从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看到网络流行语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个别网络流行语具有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漠视主流价值观等消极作用,少数网络流行语甚至存在低俗化、粗鄙化倾向,任其流行泛滥,就会污染网络空间。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强对网络流行语的引导。对于那些具有消极作用甚至低俗化、粗鄙化的网络流行语,应进行严肃的文化批评,避免其污染社会文化,以保持汉语基本规范与社会健康心态。应加强引导,鼓励使用那些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流行语,从而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方面,不仅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有效举措,也需要学界、业界和广大网民共同努力。
    (摘编自张艳红《利用网络流行语更好凝聚社会共识》)
    1.下列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诙谐有趣、简洁独特并具有创新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就会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有些词语甚至进入辞典。
    B.很多网络流行语因包含的信息与符号、思想与内涵被广泛认可会从线上流行到线下,从而形成生动的语言景观。
    C.属于大众化的网络流行语的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因而其内容会良莠不齐,使用的群体也具有多层次性质。
    D.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网络流行语,积极的网络流行语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而消极的只能污染网络空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从两个维度讨论网络流行语前,文章先给网络流行语下了一个准确的定义。
    B.文章论述网络流行语是按照层层递进的方式,不但条理清晰,而且结构严谨。
    C.讨论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时,文章从多个角度切入,细致分析,表达准确。
    D.文章用对比手法讨论网络流行语不同作用后从两个方面论证严管网络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辩证使用网络流行语,对语含消极、非理性的要坚决抵制,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B.在互联网时代,蕴含的信息和思想引发人们共鸣的网络语言,最终才能成为网络流行语。
    C.网络流行语是社会全体心理的反映,对其不能全盘否定,要善于运用它们丰富当代语言。
    D.加强网络空间的治理要制定相关法律,注重对网络内容的管理,保证网络良好生态环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世间事物有真、善、美三种不同的价值,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种不同的活动。这三种心理活动恰和三种事物价值相当: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就要辨别真伪,寻求真理。人能发意志就要想好,就要趋善避恶,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动情感,就爱美,就欢喜创造艺术,欣赏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想好、爱美的天性,使一个人在这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和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教育”一词的英文是从拉丁动词来的,原义是“抽出”。所谓“抽出”就是“启发”。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中国儒家的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尽性”。他们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参天地之化育”。教育的目的,可以说就是使人“尽性”,“发挥性之所固有”。
    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情、意三面;教育求在这三方面同时发展,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三。三育对于人生本有同等的重要,但是在流行教育中,美育在实施与理论方面都很少有人顾及。20年前蔡孑民先生一度提倡过“美育代宗教”,他的主张似没有发生多大的影响。还有一派人根本仇视美育,觉得美育对于德育有妨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以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成朴素天真的腐化剂。他们的根本错误在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既都是天性固有的。若情感让理性压抑下去,便是一种损耗。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有些园丁不知道尽草木之性,用人工去歪曲自然,使某一部分发达,另一部分则受压抑摧残。这种畸形发展是不健康的。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美感教育的重要,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论语》有一段话总述儒家教育宗旨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三项可以说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就规范,养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他们的着重点无疑地是在道德方面,德育是他们的最后鹄的,这是他们与西方哲学家宗教家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因为柏拉图和托尔斯泰诸人误认美育可以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并非陈腐条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从根本做起,必须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所以是德育的基础功夫。严格地说,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
    美育不但不妨害德育,而且是德育的基础。不过美育的价值还不仅在此。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第一是情感的解放。第二是眼界的解放。第三是自然限制的解放。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哥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以为证。我们中国人,古代对于诗乐舞的嗜好也极普遍。《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的歌乐舞的盛况,常人觉得仿佛是置身近代欧洲社会。现在,我们要想复兴民族,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这就是说,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这是负教育责任的人们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具有知、情、意三种心理活动,这决定了追求世间的真、善、美是人类的天性。
    B.对英文中“教育”一词语源及其含义的分析,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
    C.儒家“尽性”的观念,虽然并非谈论教育,但与教育应发展人天性的思想是相通的。
    D.柏拉图和卢梭都认为艺术会败坏人的道德,主张用理性压制感情,以达到至善之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指出真、善、美三者都具备的人生才完美,这是进一步论述须重视美育的必要前提。
    B.文章运用例证法,以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论述了某些西方哲学家德育观念的错误之处。
    C.文章将儒家思想与柏拉图诸人的德育思想加以比较,指出了二者的异同,论证了美育是德育的基础。
    D.文章从对个人的意义与对社会的意义两个方面,对美育的价值进行了剖析阐述,论说全面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方在对美育的认识上都曾经存在误区,“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柏拉图的看法则体现了对美育的仇视。
    B.美育是否发达,与民族的兴盛与否密切相关,我们若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重视美育,甚至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
    C.在中文里,“善”与“美”虽然各有其字,但表意有时可互相替用。这一语言现象大致能印证文中提及的美善关系。
    D.歌德失恋后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将痛苦倾泻于书中,书成后烦恼尽消。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大和呈现载体改变。就像部分戏曲演出于匀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小说的阅读场景发生变化,写作场景随之改变。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清楚:每章2000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根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与电脑“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的。相应地,在短句、短段、留白和空行技巧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9:16的竖屏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曾出现一个剧情高潮。大量网友在弹幕上对其没有配背景音乐表示遗憾。数据分析师对此迅速反应。在剧集播出不到21小时的时间内为其加入背景音乐,许多观众得以欣赏更好的版本;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篮》本希望凭借明星导师吸引受众,但播出几集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友更关注参与的球员,于是在之后的剪辑过程中就更多注重挖掘球员亮点。数据分析不仅能敏锐抓住观众的“看点”并对创作进行实时调整,更可以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最大观众群。优酷在2017年创建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最近即将播出的一部网剧的男主角就是通过“鱼脑”对众多演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最终选择出来的。
    互联网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使文艺创作紧随其后,而这种追随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过去,虽然作品已经完成,但依然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阅、评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缩短了受众反馈的时间差,再加上互联网“用户思维”的介入,受众已经加入到创作队伍中,甚至能够改变一部作品的走向。
    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特性,释放更大创造力,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摘编自任飞帆《互联网给文艺创作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传统文艺还是网络文艺,其形式的发展、接受都会影响所适配的媒介形式。
    B.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而是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C.出于对受众的关注,网络小说会控制章节、段落字数,设置大量悬念以加快进展。
    D.数据分析能抓住观众的“看点”,有助于对创作进行调整,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尽可能大的观众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阐述了互联网对文艺创作的影响,并指出网络时代文艺创作面临的课题。
    B.文章指出互联网影响文艺创作是基于用户思维的介入和传播方式的改变。
    C.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都已能适应手机竖屏显示。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文艺创作追随互联网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这一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说明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这得益于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反馈。
    B.理科数据分析师们加入文艺创作队伍,通过对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根据结果参与创作。
    C.依据弹幕和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网络文艺创作者们就可以提供更好版本的作品,选出更符合受众需求的演员。
    D.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受众审阅、评价文艺作品的反馈时间缩短,并且可以参与文艺创作,能够对一部作品的走向产生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A; 2.C; 3.C
    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只是”,过于绝对,过于武断。原文第二段指出“当然,离不开我,并不是只有‘我’。我是时时处在非‘我’的包围影响中的我。所谓非我,就是‘我’以外的一切人以及包围着‘我’的客观现实”,可见艺术与“我”有关,但还与除“我”之外的因素有关。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说明创作比欣赏更需要我”错,文章从创作者和“欣赏者两个角度写不可无我”,并未体现出哪一个更重要。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C项,“这是欣赏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错。原文第七段而是“应该走进这个世界。不能迷失在这个世界中,要发现这个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要能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来”,可见,正因为欣赏者的积极再创作,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是迷失我,而是在这个非我世界中,找回一个自我来。故选C。
    2.答案:1.D;2.C;3.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保障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监察体制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的过程”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说的是“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这是监察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从文中来看,保障的条件是独立,而非“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B项,“……这样监察官员才具有独立弹劾权”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二段,监察官员专任监察权是其具有独立弹劾权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C项,“中国古代垂直监察体系是经过了长期发展才形成的,直到明清时期,垂直监察体系才真正确立”说法错误,第四段说“元朝的地方监察体制有了新发展……从而形成垂直监察体系……”,由此可知,元代已经形成,并非到“明清时才真正确立”。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项,“……进一步指出了这种制度自身的缺陷”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未曾指出监察制度自身的缺陷,而是这一制度运行的环境缺陷。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中国古代,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其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表现最为突出”说法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一段说“……完备于明清,……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从不独立逐步走向独立,这是监察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第六段说“当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处于官僚政治的体系之中,特别是受到君主专制这一根本政治体制的制约,官官相察的实质是君察臣,其实施的成效与设计初衷必然相距甚远”,由此可知,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制度本身的完备,还依赖于官僚政治体系。故选A。
    3.答案:1.B
    2.D
    3.C
    解析:1.A.“诙谐有趣、简洁独特并具有创新特点的网络流行语就会……”错误。原文是“很多网络流行语”;同时,“就会”说法太过绝对。选项扩大范围、说法绝对,C.“属于大众化的网络流行语的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因而其内容会良莠不齐,使用的群体也具有多层次性质”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原文是“其语料来源具有广泛性,使用群体具有多层次性”,两句话是并列关系。D.“消极的只能污染网络空间”错误。第三段说网络流行语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第四段介绍网络流行语的优劣。由此分析,无论是积极和消极的都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呼声。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能力。D.“从两个方面论证”错误。第四段最后讨论严格管理网络,没有两个方面。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社会全体心理的反映”错误。原文是“社会群体心理的一种反映”,“群体”不是“全体”。故选C。
    4.答案:1.B
    2.B
    3.C
    解析:1.B.“突出的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应该突出的是“教育的目的在‘启发’人性中所固有的求知、想好、爱美的本能,使它们尽量生展”,而不是“西方教育富于启发性的特征”。
    2.B.“文章运用例证法,以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错误,论证方法错误。“例证法”不当,应该是“喻证法”。故选:B。
    3.A.“‘以美育代宗教’体现了对美育的忽视”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文意,“以美育代宗教”是一种重视美育的说法,但不为当时的人重视。B.“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错误,张冠李戴,原文为“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恢复的是“盛况”,而非“借鉴周以前的歌乐舞形式”。D.“……这表明文艺能使人从自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错误,文外文内关联出错,歌德的事例能表明的是文艺能带给人“情感的解放”。
    5.答案:1.D; 2.C;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A项,“其形式的发展、接受都会影响所适配的媒介形式”错误,原文第一段是“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可知主客颠倒。B项,“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错误,原文第一段“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可知原文是“不只是”。C项,“网络小说会控制章节、段落字数,设置大量悬念以加快进展”错误,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为了说明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都已能适应手机竖屏显示”错误,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短视频用户人数多,网民使用比例高。故选C。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C项,“……依据弹幕和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还有“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的选择演员条件。故选C。

    相关试卷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1):

    这是一份【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11),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8):

    这是一份【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8),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7):

    这是一份【新课标全国卷】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专练(7),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