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1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2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3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4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5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6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7页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科学 第1章 3.1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 习题课件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免费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太阳辐射能PPT课件免费下载

    展开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课文《太阳辐射能》,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一、【基础巩固】【2021·柳州】“油、盐、酱、醋、糖”是家庭常用的厨房用品,其中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食盐 C.蔗糖 D.米醋
    【点拨】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液体,不属于溶液,故A正确;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误;蔗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米醋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溶剂并不都是水B.溶液都是由—种溶质和—种溶剂组成的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只能是液体D.食盐和蔗糖在溶液里都是以分子形式均匀分散的
    下列实验操作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取满满一勺药品即可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1~2 mLD.给试管中加固体粉末药品时,可以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中
    【点拨】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铺满试管底部即可,故A错误;酒精灯中的酒精不可超过容积的2/3,故B正确;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取1~2 mL,故C正确;给试管里加粉末药品时,可以选用纸槽,故D正确。故选A。
    如果进行蔗糖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则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A.①② B.①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点拨】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颗粒的大小只是会影响溶解的快慢,对溶解性没有影响。因此进行蔗糖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溶剂的质量、种类,不需要控制溶质的质量、溶质颗粒的大小。
    现有—瓶密封的食盐水,下列有关其咸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上部液体比较咸B.中部液体比较咸C.静置时间长了,底部液体比较咸D.不论何时品尝,各部分液体—样咸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 B.乙、丙C.甲、丙 D.甲、乙、丙
    【点拨】分析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甲、乙有樟脑晶体存在,说明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的饱和溶液,丙没有樟脑晶体存在,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点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D正确。二、【整合提升】
    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t ℃时,10 g氯化钠可溶解在100 g水里,所以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B.t ℃时,把10 g氯化钠溶解在水里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10 gC.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 gD.t ℃时,把31.6 g氯化钠溶解在100 g水里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以t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1.6 g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四个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放入KNO3固体,充分溶解。下列关于甲、乙、丙、丁所得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质量:乙=丙<甲<丁B.甲、乙、丙、丁均为饱和溶液C.将甲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D.将丁降温至t1 ℃,没有固体析出
    【点拨】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丁>甲=乙=丙,所以四个烧杯中溶液质量关系为丁>甲=乙=丙,故A错误;t2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故丙、丁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t1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 g,t2℃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将甲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故C正确;t2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将丁降温至t1 ℃,会有固体析出,故D错误。
    溶质不但可以是固体、液体,还可以是气体,生活中,有很多关于气体溶解的例子:(1)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喝汽水后会打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能用煮沸后的凉开水养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
    某温度时,物质X的饱和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一定是气体B.该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该温度时X的溶解度为50 gD.降低温度一定能析出晶体X
    由于无法确定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降低温度不一定能析出晶体X,故选项D说法错误。
    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 ℃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有KCl晶体析出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点拨】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温度不变时,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加入水,溶液都变稀,故A错误;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 ℃时,原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取少量溶液升温,不管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无氯化钾晶体析出,故C错误;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该溶液为饱和溶液,故D正确。
    【中考·河北】常温下,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点拨】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实验2后,乙中和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B错误;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因为加入了溶剂,C正确;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D正确。
    在6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 g,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 g;则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A.无法比较 B.A=BC.A<B D.A>B
    【点拨】在2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 g,则20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 g。在60 ℃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 g,则60 ℃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100 g。但由于不是在同一温度下,且不知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故无法比较它们的溶解度大小。三、【拓展培优】
    【中考·福建】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 g水配制20 ℃的NaCl饱和溶液(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A.18.0 g B.16.0 g C.13.2 g D.11.5 g
    【点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其含义是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 g氯化钠,则需用50.0 g水配制20 ℃的NaCl饱和溶液,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36.0 g×(50.0 g/100 g)=18.0 g。
    下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衣服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点拨】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B说法错误;由于水、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C说法正确;碘能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能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D说法正确。
    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里面的食盐水倒出,往倒出的食盐水中再加入少量食盐,食盐水的质量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倒出的食盐水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点拨】萝卜中挖一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因为细胞外液浓度大于细胞内液浓度,细胞会失水,导致食盐水浓度降低,此时的食盐水变为不饱和溶液,食盐会继续溶解,食盐水质量会增加。
    【中考·辽阳】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请回答。
    (1)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点拨】通过分析表格可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
    (2)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则提纯硝酸钾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20 ℃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 g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①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__;
    【点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KNO3、NaCl两种固体各36 g分别放入20 ℃时的100 g水中充分溶解,有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硝酸钾,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氯化钠;
    ②若向烧杯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剩余固体刚好全部溶解变为饱和溶液,则溶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点拨】溶解度与加入的溶质、溶剂的多少都无关,只与温度、物质的性质有关,所以溶解度不变。

    相关课件

    磁生电PPT课件免费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课文《磁生电》,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月相PPT课件免费下载: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课文《月相》,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氧气PPT课件免费下载: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课文《氧气》,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