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中考典型解答题专题练习:反比函数与一次函综合问题(一)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典型解答题专题练习:反比函数与一次函综合问题(一),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解答题(共10小题;共130分)
1. 如图,一次函数 y=−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交于点 A−3,m,与 x 轴交于点 B−2,0.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直线 y=3 与直线 AB 交于点 C,与双曲线交于点 D,求 CD 的长.
2.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1=−3xx<0 的图象相交于 A 点,与 y 轴、 x 轴分别相交于 B,C 两点,且 C2,0.当 x<−1 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当 x>−1 时,一次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函数 y2=axx>0 的图象与 y1=−3xx<0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在 y2=axx>0 的图象上取一点 P(P 点的横坐标大于 2),过 P 作 PQ⊥x 轴,垂足是 Q,若四边形 BCQP 的面积等于 2,求 P 点的坐标.
3. 已知点 A2,m+3 在双曲线 y=mx 上.
(1)求此双曲线的表达式与点 A 的坐标.
(2)如果点 Ba,5−a 在此双曲线上,图象经过点 A,B 的一次函数的函数值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BC 的斜边 BC 在 x 轴上,坐标原点是 BC 的中点,∠ABC=30∘,BC=4,双曲线 y=kx 经过点 A.
(1)求 k;
(2)直线 AC 与双曲线 y=−33x 在第四象限交于点 D,求 △ABD 的面积.
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1=kx+bk≠0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y2=mxm≠0 的图象交于 A3,5,Ba,−3 两点,与 x 轴交于点 C.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 y 轴上找一点 P 使 PB−PC 最大,求 PB−PC 的最大值及点 P 的坐标;
(3)直接写出当 y1>y2 时,x 的取值范围.
6. 如图,函数 y=x 的图象与函数 y=kxx>0 的图象相交于点 P2,m.
(1)求 m,k 的值.
(2)直线 y=4 与函数 y=x 的图象相交于点 A,与函数 y=kxx>0 的图象相交于点 B,求线段 AB 长.
7. 如图,直线 AC 与反比例函数 y=−6x(x<0)的图象相交于点 A−1,m,与 x 轴交于点 C5,0,点 D 是线段 AC 上任意一点,连接 OD.
(1)求 m 的值及直线 AC 的解析式.
(2)将 OD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 90∘ 得到 ODʹ,点 Dʹ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 y=−6x(x<0)的图象上,求点 D 的坐标.
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4x+2 的图象与 y 轴交于点 A,与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交于点 B−1,m,Cn,−4.过点 A 作 AD⊥y轴 交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于点 D,连接 BD.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点 C 的坐标;
(2)求 △ABD 的面积;
(3)请直接写出不等式 kx<−4x+2 的解集.
9.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y1=k1x+b 的图象与 x 轴、 y 轴分别交于 A−2,0,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 y2=k2x 的图象分别交于 C,D2,−3 两点.
(1)求一次函数 y1=k1x+b 与反比例函数 y2=k2x 的解析式.
(2)求交点 C 的坐标.
(3)直接写出当 y1>y2 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4)若点 Q 在 x 轴上,且 S△ACQ=13S△COD,求点 Q 的坐标.
(5)若 P 是 y 轴上一点,且 △DOP 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
(6)在 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H,使 HA+HC 的值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 H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0. 如图,直线 AB 与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已知点 A 的坐标为 2,4,△AOB 的面积为 6.
(1)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直线 AB 的函数表达式;
(3)若动点 P 在 y 轴上运动,当 ∣PA−PB∣ 最大时,求 P 点坐标.
答案
第一部分
1. (1) 把 B−2,0 代入 y=−x+b,得 0=2+b,
∴b=−2,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
把 A−3,m 代入 y=−x−2,得 m=3−2,
∴m=1,
∴A−3,1,
把 A−3,1 代入 y=kx,得 k=−3×1=−3,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3x.
(2) 由题可知 yC=yD=3,
当 yC=3 时,−xC−2=3,解得 xC=−5.
当 yD=3 时,3=−3xD,解得 xD=−1,
∴CD=xD−xC=−1−−5=4.
2. (1) 根据题意当 x<−1 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
当 x>−1 时,一次函数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
∴ 交点 A 的横坐标为 −1,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可得 y=−3−1=3,
∴A 的坐标为 −1,3;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y=kx+b,
将点 A−1,3 和点 C2,0 代入得 −k+b=3, ⋯⋯①2k+b=0. ⋯⋯②
② − ①得 3k=−3,k=−1,代入①中得 b=2,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2.
(2) 函数 y2=axx>0 的图象与 y1=−3xx<0 对称,
∴y2=3xx>0,
设 P 点横坐标为 x,
∴ 纵坐标为 3x,
由(1)中 y=−x+2 可以求得 B0,2,C2,0;
若四边形 BCQP 的面积等于 2,
∴ 梯形 OQPB 的面积为 2+12×2×2=4,
∵S梯形OQPB=12×PQ+OB×OQ=123x+2×x=3+2x2=4,
解得 x=52,将 x=52 代入 y2=3xx>0 得 y=65,
∴P 点坐标为 52,65.
3. (1) A2,m+3 在 y=mx 上,
∴m+3=m2,
2m+6=m,
m=−6,
∴y=−6x,A2,−3.
(2) 点 Ba,5−a 在双曲线上,
∴5−a=−6a,
5a−a2=−6,
a2−5a−6=0,
a−6a+1=0,
a1=6,a2=−1,
∴B16,1,B2−1,6.
又过点 A,B 的一次函数值随 x 增大而增大,
kAB1=1−−36−2=44=1>0,
kAB2=6−−3−1−2=9−3=−3<0(舍),
∴ 一次函数过 A,B 两点,
−3=2k+b,1=6k+b,
k=1,b=−5.
∴yAB=x−5.
4. (1) 如图,作 AH⊥BC 于 H,
∵Rt△ABC 的斜边 BC 在 x 轴上,坐标原点是 BC 的中点,∠ABC=30∘,BC=4,
∴OC=12BC=2,AC=BC×sin30∘=2,
∵∠HAC+∠ACO=90∘,∠ABC+∠ACO=90∘,
∴∠HAC=∠ABC=30∘,
∴CH=AC×sin30∘=1,OH=AC×cs30∘=3,
∴OH=OC−CH=2−1=1,
∴A1,3,
∵ 双曲线 y=kx 经过点 A,
∴1=k3,
即 k=3.
(2) 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x+b,
∵A1,3,C2,0,
∴0=2k+b,3=k+b,
解得 k=−3,b=23.
∴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3x+23,
∵ 直线 AC 与双曲线 y=−33x 在第四象限交于点 D,
∴y=−3x+23,y=−33x,
解得 x=3,y=−3或x=−1,y=33.
∵D 在第四象限,
∴D3,−3,
∴S△ABD=S△ABC+S△BCD=12BC⋅AH+12BC⋅−yD=12×4×3+12×4×3=43.
5. (1) 把 A3,5 代入 y2=mxm≠0,可得 m=3×5=15,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2=15x.
把点 Ba,−3 代入 y2=15x,可得 a=−5,
∴B−5,−3.
把 A3,5,B−5,−3 代入 y1=kx+b,
可得 3k+b=5,−5k+b=−3, 解得 k=1,b=2,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1=x+2.
(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1=x+2,令 x=0,得 y1=2,
∴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为 0,2,
易知当 P 与 B,C 共线时,PB−PC 取大,此时 P 为直线 BC 与 y 轴的交点,
∴P0,2 为所求的点,
令 y1=0,得 x=−2,
∴C−2,0,
∴BC=−2+52+32=32.
∴PB−PC 的最大值为 32,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0,2.
(3) 当 y1>y2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5
6. (1) ∵ 函数 y=x 的图象过点 P2,m,
∴m=2,
∴P2,2,
∵ 函数 y=kxx>0 的图象过点 P,
∴k=2×2=4.
(2) 将 y=4 代入 y=x,得 x=4,
∴ 点 A4,4.
将 y=4 代入 y=4x,得 x=1,
∴ 点 B1,4.
∴AB=4−1=3.
7. (1) ∵ 直线 AC 与反比例函数 y=−6x(x<0)的图象相交于点 A−1,m,
∴m=−6−1=6.
∴A−1,6.
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kx+b.
把 A−1,6,C5,0 代入,
得 −k+b=6,5k+b=0.
解得 k=−1,b=5.
∴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x+5.
(2) ∵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x+5,
∴ 设 Dn,−n+5(−1
易得 △ODM≌△ODʹN.
∴ON=DM=−n+5,DʹN=OM=n.
∴Dʹn−5,n.
∵ 点 Dʹ 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 y=−6x(x<0)的图象上,
∴nn−5=−6.
解得 n=2 或 n=3.
∴ 点 D 的坐标为 2,3 或 3,2.
8. (1) ∵B−1,m 在一次函数 y=−4x+2 的图象上,
∴−4×−1+2=m.解得 m=6.
∴B−1,6.
∵ 点 B−1,6 在反比例函数 y=kxk≠0 的图象上,
∴k=−1×6=−6.
∴ 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6x.
∵Cn,−4 在反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上,
∴−4=−6n.解得 n=32.
∴ 点 C 的坐标为 32,−4.
(2) 把 x=0 代入 y=−4x+2,得 y=2,
∴A0,2.
∵AD⊥y轴,
∴ 点 D 的纵坐标为 2.
又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6x 的图象上,
∴2=−6x.解得 x=−3.
∴D−3,2,
∴AD=3.
∴S△ABD=12×3×6−2=6.
(3) 观察图象可知,不等式 kx<−4x+2 的解集为 x<−1 或 0
∴−2k1+b=0,2k1+b=−3.
解得 k1=−34,b=−32.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1=−34x−32.
∵ 点 D2,−3 在反比例函数 y2=k2x 的图象上,
∴k2=2×−3=−6.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2=−6x.
(2) 联立 y=−34x−32,y=−6x.
解得 x1=2,y1=−3,x2=−4,y2=32.
∴C−4,32.
(3) x<−4 或 0
∵S△COD=S△AOC+S△AOD=12×2×32+12×2×3=92,S△ACQ=13S△COD,
∴12×32⋅∣t+2∣=13×92.
解得 t=0 或 t=−4.
∴ 点 Q 的坐标为 0,0 或 −4,0.
(5) 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为 0,13 或 0,−13 或 0,−6 或 0,−136.
【解析】设点 P 的坐标为 0,m.
∵D2,−3,O0,0,
∴OD=13,OP=∣m∣,PD=22+m+32.
当 △DOP 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 OP=OD 时,∣m∣=13.解得 m=±13.
∴P0,13或0,−13.
②当 OD=PD 时,13=22+m+32.解得 m=0(舍去)或 m=−6.
∴P0,−6.
③当 OP=PD 时,∣m∣=22+m+32,解得 m=−136.
∴P0,−136.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为 0,13 或 0,−13 或 0,−6 或 0,−136.
(6) 存在.
如图,作点 A−2,0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Aʹ2,0,连接 AʹC 交 y 轴于点 H,
则点 H 即为所求.
设 Aʹ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kx+n.
根据题意,得 2k+n=0,−4k+n=32,
解得 k=−14,n=12.
∴Aʹ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14x+12,
当 x=0 时,y=12,
∴ 点 H 的坐标为 0,12.
10. (1) ∵ 点 A2,4 在反比例函数 y=kxx>0,
∴k=2×4=8,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x.
(2) 设点 Bm,8m,过点 A 作 AC⊥x 轴于 C,过点 B 作 BD⊥x 轴于 D,
∵ 直线 AB 与反比例函数 y=kxx>0 的图象交于 A,B 两点,
∴k=OC×AC=OD×BD,
∴S△AOC=S△BOD,
∴S△AOB=S梯形ACDB,
∴12×4+8m×m−2=6,
∵m>0,
解得 m=4,
∴B4,2,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y=kx+b,
4=2k+b,2=4k+b,
解得 k=−1,b=6,
∴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y=−x+6.
(3) 在 △PAB 中,根据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 ∣PA−PB∣≤AB,
∴∣PA−PB∣ 的最大值为线段 AB,
∴ 此时 P 点为直线 AB 与 y 轴的交点,
当 x=0 时,y=6,
∴P0,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典型解答题专题练习:反比函数与一次函综合问题(六),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典型解答题专题练习:反比函数与一次函综合问题(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中考典型解答题专题练习:反比函数与一次函综合问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