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绥化市部分学校2021~2022年度高一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仅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的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我而且愿意进一步说,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费孝通先生仅从熟悉社会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来解释为何乡土社会缺乏文字,不免过于片面简单了。费孝通先生还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不够了解。他们真的不想学习文字?
首先,乡村里认字的人身份上就不一样,在大家眼里那是认字的、有学问的。
其次,从实用的角度说,认识字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可应不时之需,即使在乡土社会里也是这样。有句老话说“艺不压身”,或者叫“技不压身”,认了字,也是多了一门“艺”或“技”。比如,家里有人外出,写个信、念个信什么的。我在家读书的时候,旧时代过来的老年人,基本上都不认识字,我就多次替别人念信、回信。比如,如果做点小生意,记个账本,也需要文字。我的一个乡村出来的同龄朋友,他的母亲与我母亲一样,不认识字。他家里做点小买卖,他母亲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谁来买东西赊账,需要记下来谁谁买的什么,欠钱多少,她就发明了一套记录符号来记账,只有她自己认识,多少年过去了还不会认错。
最后,如果认识了文字,也可以读些书,增加生活的趣味。虽然乡土社会有个书本不容易,但只要识了字,有了书本就可以读了。
总之,即使在乡土社会文字还是需要的,并不是因为熟悉了,交流可以面对面,语言比文字更方便,就真的完全不需要文字了。
(摘编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传情达意的“不完全”与“间接接触”有关,传达的情意应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
B. 费孝通认为我们在说话时可以不注意文法,因为可以用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
C. 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并不是“愚”的表现,在直接接触中,文字不一定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D. 陈心想认为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都过于片面简单了,费孝通不够了解乡村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字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无可补救的缺陷,我们只要讲究文法和艺术,就可以避免文字的“走样”。
B. 在写作时我们应尽量依着文法,不合文法的字词会引起误会;说话时如果用完整的句子则显得迂阔可笑。
C. 象征包含所有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难免引起人们的相同反应。因此,我们只能有社会的语言。
D. 乡土社会的人觉得文字是鸡肋,并不需要文字也不想学习文字;陈心想则认为在乡土社会里,文字还是需要的。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可以支持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4. 简要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论述角度有何不同。
5. 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答案】1. D 2. B 3. A
4. 材料一:从文字的弊端来论述文字在乡土社会的非必要性。文字传情达意是不完全的,要讲究文法和艺术,而在乡土社会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采用比较完善的语言即可达到传情达意的目的,不必使用文字;
材料二:从文字的优点论述文字是被需要的。文章从认字能够彰显人的身份地位,可以作为一门技艺,应对一些特殊情况,可以使人学会看书,增添生活趣味等方面来说明文字是被需要的。
5. 材料二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
首先,采用反问句式:“他们真的不想学习文字?”提出问题。
接着,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证乡土社会还是需要文字的:认字可彰显人的地位,让人受到尊重;认字可作为一门技艺,应不时之需;认字可使人学会看书,增添生活趣味。
最后,得出结论:即使在乡土社会文字还是需要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陈心想认为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都过于片面简单了”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二原文“费孝通先生仅从熟悉社会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来解释为何乡土社会缺乏文字,不免过于片面简单了”可知,陈心想认为“费孝通先生仅从熟悉社会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来解释为何乡土社会缺乏文字”,在这一点上“不免过于片面简单了”,而不是说,陈心想认为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观点“都”过于片面简单了。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我们只要讲究文法和艺术,就可以避免文字的‘走样’”理解错误,过于绝对。依据材料一原文“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可知,讲究文法,讲究艺术,可以“减少”文字的“走样”,而不是“避免”文字的“走样”。
C.“象征包含所有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难免引起人们的相同反应”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一原文“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可知,象征包含“多数人”而不是“所有人”共识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而不是“难免”引起人们的相同反应。
D.“乡土社会的人觉得文字是鸡肋,并不需要文字也不想学习文字”理解错误,无中生有。依据材料一原文“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由此可知,费孝通只是说文字在乡下用处不大,并没有说乡下人不想学习文字。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四段的观点是: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只用语言表情达意即可,不必使用文字。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剪烛共话,讲述这巴山夜雨中的情景。这里讲的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的交流,可以支持材料一第四段观点。
B.“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说的是:收到了远方友人寄来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这不属于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的交流,不可以支持材料一第四段观点。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该句所表达的不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的交流,不可以支持材料一第四段观点。
D.“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说的是:我家远在三千里外的江南水乡,今天接到一封家书,信上写满了十五行。该句所表达的不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的交流,不可以支持材料一第四段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材料一:依据材料一“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等内容可知,这些都是“文字的弊端”;另外,依据材料一“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等内容可知,材料一认为,在乡土社会,因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种交流采用比较完善的语言就行了,不必使用文字交流。
材料二:依据材料二“乡村里认字的人身份上就不一样,在大家眼里那是认字的、有学问的”“从实用的角度说,认识字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可应不时之需,即使在乡土社会里也是这样”“认识了文字,也可以读些书,增加生活的趣味”等内容可知,这些指的都是文字的优点,并且,材料二最后认为“即使在乡土社会文字还是需要的”,所以,材料二是从文字的优点来论述在乡土社会文字还是需要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的行文思路非常清晰,论证结构也非常清晰。
文章首先对认为“费孝通先生仅从熟悉社会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来解释为何乡土社会缺乏文字,不免过于片面简单了”,随后采用反问形式,提出问题,亮明观点:他们真的不想学习文字?
接着,文章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问题:
“首先,乡村里认字的人身份上就不一样,在大家眼里那是认字的、有学问的”,说明认字可以彰显人的地位,让人受到尊重;
“其次,从实用的角度说,认识字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可应不时之需,即使在乡土社会里也是这样”“认了字,也是多了一门‘艺’或‘技’”,并举例来论证这一观点,说明认字可以作为一门技艺,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
“最后,如果认识了文字,也可以读些书,增加生活的趣味”,说明认字可以让人们读一些书来增加生活的趣味。
最后,依据“总之,即使在乡土社会文字还是需要的,并不是因为熟悉了,交流可以面对面,语言比文字更方便,就真的完全不需要文字了”可知,这是作出结论:即使在乡土社会文字还是需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注意到了,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栖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现在让我看看,它们迄今都是怎样编织在一起的吧。
你说,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我说过,这一来我轻松多了,自由多了。为什么要写作呢?作家是两个被人看重的字,这谁都知道。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这不需要保密。
我带着本子和笔,到园中找一个最不为人打扰的角落,偷偷地写。那个爱唱歌的小伙子在不远的地方一直唱。要是有人走过来,我就把本子合上把笔叼在嘴里。我怕写不成反落得尴尬。我很要面子。可是你写成了,而且发表了。人家说我写的还不坏,他们甚至说:真没想到你写得这么好。我确实有整整一宿高兴得没合眼。我很想让那个唱歌的小伙子知道,因为他的歌也毕竟是唱得不错。我告诉我的长跑家朋友的时候,长跑家很激动,他说好吧,我玩命跑,你玩命写。
这一来你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让你写成小说。是中了魔了,我走到哪儿想到哪儿,在人山人海里只寻找小说,要是有一种小说试剂就好了,见人就滴两滴看他是不是一篇小说;要是有一种小说显影液就好了,把它泼满全世界看看哪儿有小说。是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作小说的生活素材就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就能一篇接一篇地写呢?
你又想到死了。我想见好就收吧。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大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保夕了。我为写作而活下来,要是写作到底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我想我再活下去是不是太冒傻气了?你这么想着你却还在绞尽脑汁地想写。我好歹又拧出点水来,从一条快要晒干的毛巾上。恐慌日甚一日,随时可能完蛋的感觉比完蛋本身可怕多了,我想不如死了好。可你并没有去死。我又想到那是一件不必着急的事。你总是决定活下来,这说明什么?是的,我还是想活。
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这不对吗?我不该得到点什么吗?没说不该。可我为什么活得恐慌,就像个人质?后来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你明白了这一点是在一个挺滑稽的时刻。那天你又说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个朋友劝你: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是的,这样说过之后我竟然不那么恐慌了。你还写吗?还写。你真的不得不写吗?人都忍不住要为活着找一些牢靠的理由。你不担心你会枯竭了?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活着的问题在死前是完不了的。
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个人质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我在这园子里坐着,我听见园神告诉我,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到“老树”“荒草”“颓墙”,显示出古园的荒老衰败,但语气并不颓废。
B. 文章围绕“窥看自己的心魂”与自我对话,在“我”“你”不断的反驳中剖析“自己”。
C. “人都忍不住要为活着找一些牢靠的理由”,写作就是作者想要活着的唯一理由。
D. 文章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自我质疑和自我释疑的纠结表现得细腻真切,蕴藉深厚。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五段的两处“中了魔了”,运用反复手法,强调“我”对写作的痴迷与热爱,强调写作成了拯救“我”的方式。
B. 文章第六段运用比喻手法,将写作比作从快要晒干的毛巾上拧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为写作而活下来的顽强、执着精神。
C. 文章最后两段作者想象有一个园神对“我”发出告诫,其实这个园神就是作者自己的内心独白,借园神抒发自己的种种感受。
D. 文章多处运用反问,如“我干嘛要写作?”“你还写吗?”,既引出作者对死、活、写作等问题的思考,又引起读者的深思。
8. 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
9.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表达了对死、活、写作怎样的思考?
【答案】6. C 7. B
8. 作者认为写作是为了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拼命写作;不写作了,艺术生命就会终止,甚至人的生命也就完了,没有意义了,所以他认为他活着就像个人质。
9. 作者认为,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而人是为了欲望而生,活着就是为了得到点儿什么。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写作就是作者想要活着的唯一理由”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七段段“后来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可知,作者曾经认为写作是自己活着的理由,但他后来反思,推翻了自己的原来的想法。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为写作而活下来的顽强、执着精神”分析错误。作者借“从快要晒干的毛巾上拧水”比喻写作的艰难。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对于作者“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的原因,可以从文中第五段“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作小说的生活素材就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就能一篇接一篇地写呢?”可知,作者当时认为写作是为了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拼命写作,他恐慌是因为怕失去写作的动力、天赋或材料,他怕失去写作之后自己就活不下去了。这跟他之前的想法不一样了。之前他只是想活下去试试,而写作只是为了有点光彩。但现在他觉得活下去被写作这件事情绑架了,觉得这是场阴谋,写作成了他生命的全部,不写作了,生命也将变得没有意义,所以他认为他活着就像个人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围绕死、活和写作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哲学意味的阐释,作者通过不断的反问揭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也写出了自己的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写到“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作者认识到,死亡是一个终将到来的事实,你无法躲避,所以死是一件简单的事实,无需去刻意的实现它。
对于活着,作者在经过“为了写作活着”,到质疑这种想法的正确性,“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作小说的生活素材就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就能一篇接一篇地写呢?”“我为写作而活下来,要是写作到底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我想我再活下去是不是太冒傻气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这是作者对“活着”和“写作”意义的最终领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父宽,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人,贤明妇人也。家贫,为稹自授书,教之书学。稹九岁能属文,二十八应制举,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制下,除右拾遗。稹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又以前时王叔文、王伾以猥亵待诏,蒙幸太子,永贞之际,大挠朝政。是以训导太子宫官,宜选正人。乃献《教本书》,宪宗览之甚悦。又论西北边事,皆朝政之大者。宪宗召对,问方略。为执政所忌,出为河南县尉。丁母忧,服除,拜监察御史。四年,奉使东蜀,劾奏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赋,又籍没涂山甫等吏民八十八户、田宅一百一十一亩、奴婢二十七人、草千五百束、钱七千贯。时砺已死,七州刺史皆责罚。稹虽举职,而执政有与砺厚者恶之。使还,令分务东台。浙西观察使韩皋杖决湖州安吉令孙澥,四日内死。徐州监军使孟升卒,节度使王绍传送升丧柩还京,给券乘驿,仍于邮舍安丧柩。稹并劾奏以法。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既飞表闻奏,罚式一月俸,仍召稹还京。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宰相令狐楚一代文宗,雅知稹之辞学,谓稹曰:“尝览足下制作,所恨不多,迟之久矣。请出其所有,以豁予情。”稹因献其文,楚深称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太和初,就加检校礼部尚书。三年九月,入为尚书左丞。振举纪纲,出郎官颇乖公议者七人。四年正月,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五年卒于镇,时年五十三,赠尚书右仆射。
(节选自《旧唐书·元稹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稹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B. 稹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C. 稹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D. 稹既居谏垣/不欲碌碌/自滞事无不言/即日上/疏论谏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第,犹登科,特指考取进士。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B. 拾遗,唐代谏官名,与补阙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一直沿设至清朝。
C. 丁母忧,指遭逢母亲去世,也叫丁内艰。朝廷官员在此时应辞官守丧。
D. 太和,中国及周边国家古代史上多位帝王的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稹在其母郑夫人的亲自教育下,最终学有所成,参加科举考试而高中状元,被授予右拾遗的官职。
B. 鉴于前有下流品行的人担任要职而扰乱朝政,元稹主张选用正直有品行之士任宫官,并上书给皇上。
C. 元稹奉旨出使东蜀,上奏弹劾东川节度使严砺违规征收赋税,东川所辖七州的刺史都因此遭受责罚。
D. 元稹出任郎官时振兴法纪,与违法乱纪的七个朝臣交锋争斗,体现元稹整顿法度,肃清吏治的决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论西北边事,皆朝政之大者。宪宗召对,问方略。
(2)河南尹房式为不法事,稹欲追摄,擅令停务。
14.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侧面描写体现出元稹文章写得好?
【答案】10. A 11. B 12. D
13. (1)元稹又论奏西北边防之事,均为朝政要事。宪宗召入应对,询问方针策略。
(2)河南尹房式做了违法之事,元稹欲加追究,擅自让他停职。
14. (1)在登第的二十八人中元稹名列第一。
(2)当时谈诗的人将元稹与白居易并称。
(3)当时的宰相令狐楚将元稹比作当今的鲍照、谢灵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居”的宾语为“谏垣”,所以应在“垣”后断开,排除B、C;
“不言”的主语为“事”,所以应在“事”前面断开,排除D。
整句话的翻译为:元稹已经居谏官之位,不想碌碌无为自阻宦路,因此事无不言,受命后当天即上疏论奏履行谏官职责。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一直沿设至清朝”错误。北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南宋一度沿设,旋罢。明初又设左右正言,不久即罢。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元稹出任郎官时振兴法纪”错误。由原文“三年九月,入为尚书左丞。振举纪纲”可知,是元稹出任尚书左丞时振兴法纪。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本题赋分点:
(1)中:“论”,论奏;“皆朝政之大者”,判断句,均为朝政要事;“方略”,方针策略。
(2)中:“为”,做;“追摄”,追究;“停务”,停职。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二十八应制举,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可知,元稹二十八岁应制参加考试,登第者十八人,元稹名列第一。所以通过在登第的二十八人中元稹名列第一从而表现元稹文章写得好。
由原文“与太原白居易友善。工为诗,善状咏风态物色,当时言诗者,称元、白焉”可知,与太原白居易友好。工于做诗,善于描绘歌咏事物之风姿特色,一时谈诗的人,以元、白并称。所以通过当时谈诗的人将元稹与白居易并称可以看出元稹文章写得好。
由原文“宰相令狐楚一代文宗,雅知稹之辞学,谓稹曰:‘尝览足下制作,所恨不多,迟之久矣。请出其所有,以豁予情。’稹因献其文,楚深称赏,以为今代之鲍、谢也”可知,宰相令狐楚是一代文宗,素知元稹诗文造诣,对元稹说:“曾经欣赏足下的创作,遗憾的是所见不多,等待很久了。请出示所有大作,使我畅意开怀。”元稹因而献其诗作,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认为他是今代的鲍照、谢灵运。所以通过当时的宰相令狐楚将元稹比作当今的鲍照、谢灵运可以看出元稹文章写得好。
参考译文:
元稹字微之,是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是元稹的十代远祖。他的父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元稹八岁丧父。他的母亲郑夫人,是一位贤明的妇人。因家贫,便自己教元稹读书和写字。元稹九岁能写文章,二十八岁应制参加考试,登第者十八人,元稹名列第一。诏书下,授予右拾遗。元稹已经居谏官之位,不想碌碌无为自阻宦路,因此事无不言,受命后当天即上疏论奏履行谏官职责。又因先前王叔文、王伾因为下等的品行谋求要职,蒙蔽太子而获宠幸,永贞之际,大大扰乱朝政。因而主张训导太子的宫官,应遴选方正之士。于是呈献《教本书》,宪宗览阅之后很喜悦。元稹又论奏西北边防之事,均为朝政要事。宪宗召入应对,询问方针策略。遭到当朝权臣忌恨,让他出任河南县尉。遭逢母丧,服丧期满,授任监察御史官职。元和四年(809),奉命出使东蜀,启奏弹劾已故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违制擅征赋税,又籍没涂山甫等吏民八十八户、田宅一百一十一亩、奴婢二十七人、草一千五百束、钱七千贯。此时严砺已死,所辖七州刺史皆遭责罚。元稹虽尽职,而执政官员中有同严砺交情深厚的人却嫉恨他。元稹出使还朝,便令他分管门下省。浙西观察使韩皋对湖州安吉县令孙澥施以杖刑,孙澥于四日内死亡。徐州监军使孟升去世,节度使王绍运送孟升丧柩回京,持牒文乘坐驿车,便在驿站停放丧柩。上述两事,元稹一并据法启奏弹劾。河南尹房式做了违法之事,元稹欲加追究,擅自让他停职。飞表上奏之后,朝廷罚房式一月俸禄,便召元稹回京。与太原白居易友好。工于做诗,善于描绘歌咏事物之风姿特色,一时谈诗的人,以元、白并称。宰相令狐楚是一代文宗,素知元稹诗文造诣,对元稹说:“曾经欣赏足下的创作,遗憾的是所见不多,等待很久了。请出示所有大作,使我畅意开怀。”元稹因而献其诗作,宰相令狐楚对其诗文深为赞赏,认为他是当代的鲍照、谢灵运。太和初年,就任加检校礼部尚书。太和三年九月,元稹入朝担任尚书左丞。整顿法度,肃清吏治,出任郎官与违法乱纪的七个朝臣交锋争斗。四年正月,担任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元稹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岁,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赏春
朱淑真①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②,水云间,悄无言。争奈③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④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注】①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年少时曾有一恋人,后恋人离去。②夤[yín]缘:连络,绵延。③争奈:怎奈;无奈。④衾裯:指被褥床帐等卧具。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写初春的小风夹杂着小雨还有一点寒意,照应标题中的“春”。
B. 上片运用实笔,通过芳草萋萋、云烟漠漠描绘南浦分别时的场景。
C. “昨宵结得梦夤缘”一句承上启下,由此转入对昨夜梦会的追思。
D. 词的下片中四、五句写怎奈突然醒来,作者心中愁情憾意仍在。
16.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愁恨”之情?
【答案】15. B 16. ①虚实结合。“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是实写,“忆前欢”是虚写,“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是实写,“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又是虚写。下片中“昨宵结得梦夤缘”是虚写。“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是实写。虚实结合,加深女主人公的愁情。
②借景抒情。“芳草断烟”以凄迷之景衬托主人公心中的悲愁。
③化用诗句。“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用啼泪愁容的形象描写烘托愁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上片运用实笔”错。“忆前欢”是女主人公回忆以前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写的是和心上人在南浦分别时的情景:芳草萋萋,云烟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那一刻,柔肠寸断,泪眼模糊、无语独看高高的青山。这些回忆的画面,可见上片并非都是实写。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虚实结合
上片首句“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从眼前春景凄寒起笔,是实写。接着“忆前欢”是回忆起以前欢乐时光,属于虚写。“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又是实写,反接以闺中的寂寞和送别的感伤。“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又是虚写。下片中“昨宵结得梦夤缘”折入梦境的回顾和思索,是虚写。“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最后实写,回到现实,以痛绝之语作结。全诗虚实结合,写出了主人公愁情不断加深的过程。
②借景抒情
“芳草断烟南浦路”是意思是芳草萋萋,云烟漠漠,他的背影消失在远方。“芳草断烟”描写凄迷之景,以衬茫茫悲情,充满浓郁的感伤色彩。因为不忍眼睁睁看着恋人远离,于是含泪无语、呆看青山而已,这包含着很多难言的苦痛。
③化用诗句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意为那时情人离去寂寞无欢,只有手把梨花,任泪水流淌过如花的脸际。这里化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二句诗意,用这种啼泪愁容的形象描写烘托了悲哀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风急天高猿啸哀 ②. 渚清沙白鸟飞回 ③. 闻道有先后 ④. 术业有专攻 ⑤. 清风徐来 ⑥. 水波不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中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渚”“术”“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自国家大剧院首演后,于日前结束了全国巡演。演员们的才华,对舞台呈现的极致追求,对艺术的执着与笃定,面对新创作品时回归零点的淡然心境,都是中国文化艺术界一抹清风徐来的亮色,一段为人称道的佳话。
创作《只此青绿》期间,让属于宋人含蓄内敛的气质风韵找寻生活在当下的年轻演员,把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磨”去舞蹈演员,用了两位导演五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未接一场商演,全体演员在两位导演的引领下,______,全情投入。在所有演员整体找准慢沉的气息,步入宋画意境,保持宋人风姿之后,两位导演再进一步,去______贴合剧中人物的格调与质感。尤其青绿一角,王希孟______完成了登峰造极的传世之作,石青石绿是灿烂夺目的青绿设色,也是烟波浩渺的写意存在。导演______王希孟作画的节奏,从问篆、唱丝、寻石到习笔、淬墨,都是为了最终入画的惊鸿一瞥。入画的铿锵和柔中带刚的力量正如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的过程一样,尽显灵奇与傲骨。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心无旁骛 揣摩 一气呵成 遵循
B. 心无旁骛 揣测 一蹴而就 遵守
C. 无动于衷 揣摩 一蹴而就 遵循
D. 无动于衷 揣测 一气呵成 遵守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生活在当下的年轻演员找寻属于宋人含蓄内敛的气质风韵,把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磨”去舞蹈演员,两位导演用了五个月的时间。
B. 让属于宋人含蓄内敛的气质风韵找寻生活在当下的年轻演员,把舞蹈演员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磨”去,两位导演用五个月的时间。
C. 让生活在当下的年轻演员找寻属于宋人含蓄内敛的气质风韵,把舞蹈演员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磨”去,用了两位导演用了五个月的时间
D. 让生活在当下的年轻演员找寻属于宋人含蓄内敛的气质风韵,把舞蹈演员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磨”去,两位导演用了五个月的时间。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 A 19. D
20. “演员们的才华,对舞台呈现的极致追求,对艺术的执着与笃定,面对新创作品时回归零点的淡然心境”是本体,“中国文化艺术界一抹清风徐来的亮色”是喻体。通过运用比喻,让对艺术的追求和淡然心境等不好想象的事物具体化,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本题中是形容演员排练时专心致志,应用“心无旁骛”。
第二空,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文中指导演反复思考推求贴合剧中人物的格调与质感,应用“揣摩”。
第三空,一气呵成: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或比喻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一蹴而就:踏一步就会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很容易成功。文中指王希孟作画的过程不间断,应用“一气呵成”。
第四空,遵循:遵照。遵守:依照规定行动而不违背的意思。文中指导演按照想象中的王希孟的作画节奏,应用“遵循”。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中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根据文意,这里应是强调演员们在导演的引领下的创作情况,应是演员来演古代的人物,所以应该是“让生活在当下的年轻演员找寻宋人含蓄内敛的气质风韵”,据此排除B项。
二同样是语序不当,需要“磨去”的是“舞蹈演员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舞蹈演员”应作定语,所以应该是“把舞蹈演员本能的挺拔姿态痕迹‘磨’去”,据此排除A项。
三是结构混乱,分析可知,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两位导演”,所以最后一句“用了两位导演五个月的时间”的主语发生了改变,应改为“两位导演用了五个月的时间”,据此排除C项。只有D项修改最正确。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本题中,比喻的本体是“演员们的才华,对舞台呈现的极致追求,对艺术的执着与笃定,面对新创作品时回归零点的淡然心境”,比喻词为“是”,喻体为“中国文化艺术界一抹清风徐来的亮色”。
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解答效果时,考生可根据基本特点结合具体句子来分析。
通过这一比喻,“演员们的才华,对舞台呈现的极致追求,对艺术的执着与笃定,面对新创作品时回归零点的淡然心境”本是一些抽象的、不易描述的事物,此处比喻成风吹来后的一抹亮色,让读者立刻想到了阳光照射的景象,这就使抽象事物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让作者的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增加了句子的表现力。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少儿艺术培训 ① ,2017年全国市场规模约670亿元,到2020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达1300亿元。( ),如乐器、舞蹈、朗诵、快板、主持等都有考级。从上课到考级,家长们带着孩子“跑断了腿”,增加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让孩子们叫苦连天。很多家长认为艺术培训就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记者进入多个家长群看到,很多家长将 ② ,将学科教育称为“荤鸡”。不少家长调侃,“素鸡”比“荤鸡”费时费钱多了。那么, 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之所以执着考级,一些人将考级作为检验孩子学艺成效的标准,一些人持着“别人考我也考”“有比没有强”的盲从心理,还有一些人是在培训机构的襄挟下的无奈之举。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各种各样的艺术考级,滋生于庞大的培训市场
B. 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滋生于庞大的培训市场
C. 庞大的培训市场,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考级
D. 庞大的培训市场,也滋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C 22. (1)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2)素质教育称为“素鸡”
(3)家长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艺术考级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这段话主要讲艺术培训催生了艺术考级。
由括号前“市场规模约670亿元”,括号后“如乐器、舞蹈、朗诵、快板、主持等都有考级”可知,衔接的句子先是要讲培训市场,再讲艺术考级。排除ABD。
故选C。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2017年全国市场规模约670亿元”“到2020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番”,可知,本空强调的是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第二空:语境是说很多家长认为艺术培训就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空后说很多家长“将学科教育称为‘荤鸡’”,本空是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看法,“素鸡”对应“荤鸡”,据此应填“素质教育称为‘素鸡’”。
第三空:这是一个问句,由空后“家长之所以执着考级”,可知是问“家长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艺术考级”。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揉泥的时候要均匀,把里面的空气都揉出来,否则高温烧制时泥坯会炸……”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莫干山瓷印记研发体验馆内,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军港边揉泥边解释其重要性。揉泥、拉坯、晾干……他对每一步工艺流程都精益求精,“我是手艺人,这是万万不能忘记的,要保持对美的手感。”“泥与火”中匠心在传承,王军港团队以莫干山为基地,深挖德清瓷文化内涵,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德清瓷作品,让千年德清瓷重现昔日光彩。
为进一步弘扬德清瓷的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播,王军港表示,“接下来我们团队会继续将德清瓷做精做细,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我们当中,让德清瓷走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
上述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匠人+匠心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文化传承,是因为有文化传统的传递、支撑与载体;而文化传统的形成、存在与活力,缺少不了标示性的传薪者、实践者与创造者。作为民族文化的传薪者,大国非遗工匠无疑是文化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重要的标示与组成部分。为了弘扬传统工艺与匠心精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定期颁发“大国非遗工匠”认定名单,每个省也都会有自己的工艺传承人。毫无疑问,他们是匠人中的杰出代表,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体现。
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纷繁复杂,能在这样的社会中潜心手艺、甘于清苦、追求卓越、传承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大国非遗工匠。要想练成绝技,需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需要长达几十年对技艺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在当今仍然坚持这种工作态度,除了时间成本,还有经济方面的损失。他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追求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也许身边很多人心躁如汤煮,津津乐道于热点与风口,但他们却坚守本分,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也因此,他们的“匠心”在时间的淬炼下坚定,“匠魂”在不懈的攀爬中沉淀。从非遗工匠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更是扎根于民族精神基础上的“工匠精神”。而那众多从事传统工艺的手艺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全面展现。他们或许没有“大国非遗工匠”“非遗传承人”这样的光辉头衔,但他们对手艺的热爱,对手里那一个作品的雕琢与呵护,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见证。
如今的工匠,不再只是“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的匠人,推而广之,更是全体劳动者。虽然技能和行业不同,但匠心是一致的,那就是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工匠精神是一种标示,一种示范,一种文化精神无声的传递。
而如今匠心的传承,更是我们年轻人的重任。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责无旁贷肩负传承匠心的使命。“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就不会有精妙绝伦的骄傲。”由此可见,不驰于空想,脚踏实地的携手共进,才是传承匠心之要。
希望能够让“工匠精神”润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使严谨的文化精神与澎湃的创造力凝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了德清瓷文化传承人王军港的相关事例,展现了他对于瓷这一门传统艺术和工艺、匠心的理解。试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写作主题,这也为我们的审题提供了多种可能。如,聚焦于传统艺术,我们可以从“深挖德清瓷文化内涵……让千年德清瓷重现昔日光彩”“进一步弘扬德清瓷的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播”等相关语句中找到话题,讨论对传统工艺的维护与发扬应注重于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结合时代发展特色与时俱进等问题。而“对每一步工艺流程都精益求精”“手艺人”“匠心”等词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工匠精神”“匠心”等相关话题。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比较独特的思路,如结合“要保持对美的手感”讨论艺术美的践行问题。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如针对传统工艺这一话题展开,可结合传统工艺的历史与现状讨论如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传统工艺、传统工艺在新时代应如何做好传承与发扬这一问题。如我们针对工匠精神展开,则可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展开论证,指出发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思考我们青少年自身、社会如何践行好工匠精神。
立意:
1.守护传统工艺,要兼顾好文化发掘和实践坚持。
2.传统工艺既要做好传承也要做好发扬。
3.传统工艺要有工匠精神,各行各业更需要工匠精神。
2024保定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月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保定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月联考试题语文PDF版含解析,共16页。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共8页。
陕西省渭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