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 古代诗歌阅读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 古代诗歌阅读第1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 古代诗歌阅读第2页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 古代诗歌阅读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 古代诗歌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4 古代诗歌阅读,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伤卢献秀才

    皮日休

    征新价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冲

    只为白衣声过重,且非青汉路难通。

    贵侯待写过门下,词客偷名入卷中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殁负春风

    注:卢献,写有《愍征赋》一卷。左太冲,即左思,其《三都赋》颇为当时称颂,一时洛阳纸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卢献才华过人,堪比左思,《愍征赋》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

    B颔联上下两句正反陈说,抒发诗人的感慨,点明卢献不得重用的原因。

    C公侯在卢献门下排队求诗,文人墨客偷偷把他的名字写入自己诗卷中。

    D全诗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正侧结合,多角度地展示了卢献的非凡才华。

    2请简要概括诗歌尾联抒发的情感。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居戏咏(其一)

    陆游

    万里飘然似断蓬,桐庐江上又秋风。

    判余尾栖湿,退庭中立雁空。

    灯火市楼知酒贱,歌呼村路觉年丰。

    言病守无欢意,也与人一笑同。

    :比喻稚嫩拙劣的字。立雁:指站立两边的衙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以断蓬为喻写出自己宦游之状,用江上秋风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B颔联诗人忙完公务后,文书上稚嫩拙劣的字迹未干,空荡的庭院内衙役早已散尽。

    C颔联和颈联实现空间变换,由空寂的衙内而至灯火通明的酒楼与丰收的乡村。

    D全诗写诗人任所内外的常见之物、常见之事,语言生动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4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清刘载《艺概》中说律诗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颈联的妙处。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宫春·秋风亭观雨

    (宋)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莼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史公书。

    写作此词时,作者64岁,在闲置多年后,刚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团扇圆形扇,夏用秋弃。茂陵词汉武帝刘彻著《秋风辞》,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之句。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去年秋风到吾庐,既是写自己的身份和境遇的变化,也象征着南宋政权的衰落。

    B秋风、斜阳、落木、冷江,萧索的意象为全词笼上悲凉的氛围,烘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C词中写大禹、汉武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有对英雄的景仰,也有英雄不在的慨叹。

    D词中运用了几个典故,情切意合,巧妙自然,意蕴深沉厚,决无掉书袋的弊病。

    6这首词表达的情感十分丰富,试作概括分析。6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戴复古,南宋词人。此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貔虎,和虎。亦泛指猛兽。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7.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开头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却也自然轻快。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C今如许三字陡然间转折发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表现了词人对朝廷偏安一隅、腐败无能的失望和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D全词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结尾,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8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瑜和赤壁之战,但取舍各异,又各得其妙,请结合诗词简要分析。6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宣州丘判官

    徐铉

    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喜君驰后乘,于此会仙

    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相迎在春,暂别莫咨嗟。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联写丘判官即将远赴平台,随行人员踏上征程,道路难行而漫长。

    B喜君两句叙事,叙写友人随行人员赶来,由陆路改为水路的热闹场面。

    C微吟望绮霞句具有绘画美,在美丽彩霞映衬下凸显了诗人孤独的形象。

    D尾联交代送别季节和地点,宽慰友人,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似。

    10这首诗中诗人的心理经过了多次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庭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黄庭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被贬州,后移州(四川宜宾)安置,流徙蜀地五年余。《古诗十九首》中有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句。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篇以黄菊”“晓寒点出季节、时间,同时交代了下句诗人饮酒的环境特点。

    B风前横笛斜吹雨中的风雨与苏轼《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意蕴相似。

    C本词为宴席唱和应答之作,作者用簪花”“倒著冠等动作描写生动刻画了词人形象。

    D身健在,且加餐化用古人诗句,词人只愿多加餐,身体康健,不愿再关心家国之事。

    12词人多次写到菊花,菊花与词人有何关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有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张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次年因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明河:银河。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岭表经年,指词人在广南西路任经略安抚使的时期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相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胸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首词,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风格柔美细腻,有婉约之词风。

    14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本词和这一段苏文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中思想感情的异同。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东溪中作

    岑参

    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

    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

    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

    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

    []沧洲业处用沧洲典故代指归隐。《全唐诗典故辞典沧洲'原指水边,由于隐者往往中意于彼,后因以沧洲代指隐士的居处,井常用以表现归隐之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景色优美如画,溪水清碧胜过绿草,从烂漫的山花下面潺潺流淌而过。

    B颔联承上,续写水中沙平能够洗足,溪水清浅无法行船流露出怜爱之情。

    C颈联叙事,朝朝暮暮清洗药材,年复一年溪边钓鱼,重复中不乏单调之意。

    D本诗语言不事雕琢,纯用白描手法,风格清丽俊逸,诗意盎然,耐人寻味。

    2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C

    2.①对卢献才华出众的仰慕;②对卢献鄙弃功名的赞赏;③对卢献功业未成身先死的叹惋与感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力。C.“文人墨客偷偷把他的名字写入自己诗卷中”是对诗句意思理解错误。“词客偷名入卷中”是说文人墨客把卢献的诗文说成是自己所写。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尾联“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殁负春风”一句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折桂”在古代比喻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手弄桂枝”比喻卢献才华出众,科举出人头地只是时间问题,而“嫌不折”则说明卢献没有考取进士,手里握着桂枝却偏偏不折取,此处表明卢献不热衷于科举,这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卢献才华出众的仰慕以及对他鄙弃功名做法的赞赏。“直教身殁负春风”是说卢献英年早逝而功业未成,白白辜负了自己的才华。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对卢献功业未成身先死的叹惋与感伤之情。

    【答案】

    3B

    4.①在意境上,由萧瑟孤寂,转为祥和热闹;②在情感上,由羁旅之愁、仕宦之苦,转为欢愉快乐;③在思想境界上,由关注个人,转向关注百姓,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文书上稚嫩拙劣的字迹未干”错误。“稚嫩拙劣”只是作者的自谦,并非作者的字真的稚嫩拙劣。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首联以“断蓬”为喻,写自己似断蓬一样漂泊桐庐谋得一份官差,表现了宦游之状,然后又用“江上秋风”增添了环境的凄凉。颔联写到诗人忙完公务后,空荡的庭院内衙役早已散尽。前两联渲染了萧瑟孤寂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仕宦之苦,主要集中到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颈联和颔联实现了空间上的转变,由前文空寂的衙内写到灯火通明的酒楼和丰收的乡村,氛围祥和热闹,情感愉悦,关注百姓生活,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据以上分析可以分别从意境、情感、思想境界分析出颈联“转”的妙处。

    【答案】

    5A

    6.①悲秋;②国土沦丧的悲愤;③功成被弃、壮志难酬的愤慨;④归隐而又不甘的彷徨。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既是写自己的身份和境遇的变化,也象征着南宋政权的衰落”理解有误。“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大意是说“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着我的脸;记得它去年曾到过我的家”。起句化用《九歌·湘君》“袅袅兮秋风”句,全词紧紧扣住“秋风”着笔,浮想联翩却又自抒胸怀。但并无“既是写自己的身份和境遇的变化,也象征着南宋政权的衰落”之意,此种说法过度解读了。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该词抒发了怀古之幽情。全词紧紧扣住“秋风”着笔,浮想联翩却又自抒胸怀。该词层层铺叙,笔笔联想,将家国之叹、兴亡之感以及个人遭遇之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该词雄浑沉郁,体现了词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令人敬佩的高风亮节。(1)开篇三句“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词人紧扣“秋风”着笔,自然而然生发“士悲秋”的情怀,秋风亭上的秋风姗姗吹过,拂拭词人的脸;他记得它去年曾到过他的家。字里行间渗透着悲秋的情结。(2)“山河举目虽异”二句,是用《世说新语·言语》中典故。东晋时南渡士大夫常到新亭聚游饮宴,周侯中坐而叹,说:“风景殊,正自有河山之异”。皆相视流泪。作者登秋风亭时与东晋士大夫有同感,看到风景依旧,山河破碎,西风苍凉,因而无限感慨。北望中原,被金人的铁蹄侵占,故生发国土沦丧之愤慨。(3)以下“功成者去”二句连用典。这二句作者借以对宋廷排挤抗金爱国将领的作法表示不满。(4)“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作者看到,秋风中夕阳西下,可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遗迹已茫茫不见,无处寻觅了。辛弃疾言外之意也是追忆大禹拯救陆沉的勋业,慨叹南宋无英雄人物能力挽狂澜。(5)在下片词人提及历史上一位英雄君主。汉武帝巡行河东时作有《秋风辞》,说:“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辛弃疾在秋风亭上联想《秋风辞》,不仅只是节令上的偶合。他借以缅怀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强盛帝国所作的杰出功绩。这三句表面是说,汉武帝传颂千古的风流辞章,足可以与司马相如的辞赋媲美。这里似是赞扬汉武的文采,实是歌颂他的武略,暗指宋廷的懦弱无能。(6)作者用此怅望江南半壁河山,缅怀大禹、汉武帝,情绪依然十分愤慨。接着说:朋友们来信劝告我,不要留恋官场而忘记归隐。“莼鲈”用东晋张翰因秋风起思归故乡的典故,这里以友人来信的口气说出,还是弃官退隐吧。这是作者回顾历史以后,面对冷酷的现实所产生的心理矛盾。结尾却并不回答朋友,只是说:谁曾想到在这清凉的秋夜,我正挑灯攻读史公书。《史记》其中一系列爱国英雄的纪传,如廉颇、李广等,效命疆场、威震敌胆且晚年倍受压抑,悲愤壮烈,曾深深激动辛弃疾夜读之心。这时辛弃疾64岁,其老骥伏枥之志不衰。总结:词中运用典故描绘秋天景象,并表现了怀念北方的爱国思想和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悲凉情绪。篇末通过对友人的答话,表现自己不甘心于长期退隐,而积极关心政治,准备有所作为。

    【答案】

    7C

    8.苏轼词是要用周郎年少有为来衬托词人的老大无功;戴复古词是要用周郎破曹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表现了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误,主要表现词人对时事的伤感。词人用“今如许?”发问,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宋朝国势一日不如一日,词人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包含在这一问句中。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主旨的能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缅怀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结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分析,应笑我过早地生长出花白的头发。怀古是为伤己,仰慕周瑜年少功成,而自己却是年华逝去,而功业难成。而戴复古的《满江红•赤壁怀古》,则是借“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鱼龙怒”,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周瑜破曹时赫赫军威,反衬了南宋朝廷的衰微,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

    【答案】

    9D

    10.开始不舍与担心,后来情绪转为高兴。其后是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最后是对再次相聚的期盼。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尾联交代送别季节和地点”分析错误。尾联“相迎在春”是作者的想象,想象在春天的水边迎接丘判官的情景。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心理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读全诗可知,作者的心情几经变化。首联“宪署游从阻,平台道路赊”叙述丘判官即将远赴“平台”,随行人员踏上征程,道路难行而漫长,此时作者对丘判官的离去充满不舍,也为他遥远路途的平安有着些许担心。颔联“喜君驰后乘,于此会仙”则是叙写友人随行人员赶来,行程也由陆路改为水路,那么丘判官的旅程应该会轻松一些,想到这些,让作者为朋友感到高兴。颈联“缓酌迟飞盖,微吟望绮霞”则是写送行饮酒的场面,通过慢慢饮酒来让朋友能够多留一会儿,表现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最后,尾联“相迎在春,暂别莫咨嗟”是对朋友的安慰,也是对两人再次相聚的期盼。

    【答案】

    11D

    12.①菊花的物象特征与词人的形象特征相似,是词人内在品格的物化。②菊花与春夏绽放的百花不同,在秋季绽放,不同于俗;词人醉酒簪花,倒戴冠帽,歌舞清欢,举止狂放,足见其放浪不羁,不拘于俗。③菊花不畏严寒,凌霜而开,傲然独立;词人于风雨中“横笛斜吹”,白发暮年依然身健加餐、冷眼看,是不畏坎坷、老而弥坚、坚韧不屈的人格体现。

    【解析】

    1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不愿再关心家国之事”错误。“身健在,且加餐”这是从反面立言,表面上只愿身体长健,眼前快乐,实际上用这种形式来宣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白发暮年依然身健加餐,是诗人老而弥坚、坚韧不屈的人格体现。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黄菊枝头生晓寒”为景物描写,作者着意描写菊花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点明时间与节令,为重阳节后,突出“黄菊”在秋季晓寒时节独自绽放,不畏严寒,凌寒盛开;“醉里簪花倒著冠”,这是诗人形象描写,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这是一个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的狂士形象,表达词人不同流俗的人格品质;“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这里说的白发人牵换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之人看,表现了作者历经坎坷而依然故我的高姿与意志。本诗中的“菊花”作为典型的物象,与词人形象之间高度契合,是词人形象的象征,彰显了词人对世俗的侮慢,体现了词人挣脱世俗约束的高旷理想。

    【答案】

    13D

    14.①相同:二人均驾一叶扁舟在阔大的水面上畅游,都有自由飘逸之感,均沉醉于自然美景之中。②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表达了对表里如一的品格的自信;而苏文用“冯虚御风”“羽化登仙”,更多地表达了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思想。

    【解析】

    13.本题考查学生诗词综合赏析能力。D项,“风格柔美细腻,有婉约之词风”赏析错误,应该是风格壮美,有豪放词风。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诗词比较阅读能力。题目指出“苏轼《赤壁赋》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本词和这一段苏文都描写了月下水上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不完全相同”,要求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中思想感情的异同。苏轼《赤壁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写作者泛舟在赤壁之下,看到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就放纵自己所乘坐的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淼淼感觉自己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感觉自己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结合前文,作者看到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如此美景,作者心中被贬谪的阴霾被涤荡开来,心胸变得开阔,舒畅起来,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感觉自己好似“冯虚御风”,“羽化登仙”,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本词,结合注释“因落职,由桂林北归,途经岳阳,故有《过洞庭》之作”可知本词是词人被贬北归途中而作。词人泛舟洞庭湖,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词人在洞庭湖上泛舟,感觉洞庭湖是“玉鉴琼田三万顷”,再者自己乘坐的一叶小船。词人用“玉界琼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荡荡、一碧万顷的湖水。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万顷”则极言湖面之广,如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游其中,该是多么惬意。词人坐在小船上看到的是“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辉分给了湖水。水里的银河是天上银河的倒影,它们有着同辉的形象。“素月”、“明河”两个意象点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辉”、“共影”则写出了秋水长天一色的美景。“表里俱澄澈”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是水清,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中的我,也如秋月和秋水一样,清澈明亮。也就是说词人自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表达了对自己表里如一的品格的自信。具体作答时,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两首词中具体内容,从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进行作答即可。

    巩固集训

    【答案】

    1C

    2.①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②诗人欣赏终南东溪景色,认为兴致来时,当随意而往,更希望弃官不做,长期隐居于此。诗人借用“沧洲”典故,真切地表现自己的归隐之思。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C项,“重复中不乏单调之意”错误,联系全诗,可知诗人对这种生活是热爱的,没有厌倦之意,也不觉得这样的日子单调,更多的是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惬意。而且,将诗中的“朝与暮”“春复秋”理解为“朝朝暮暮”“年复一年”也不够妥帖。故选C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诗的五六句“洗药朝与暮,钓鱼春复秋”是说,每天早晚来回可清洗采来的药材,每年春秋往复能静心去钓鱼。古时隐士往往修心修身,追求长生,所以服食药饵;又追求宁静,往往垂钓。这两句渲染平居的惬意和闲暇。七八句“兴来从所适,还欲向沧洲”转向议论,借用“沧州”典故(以‘沧洲’代指隐士的居处,并常用以表现归隐之思),表明自己的兴趣向来听从自己所向往的,依然希望能在这溪水边风景如画的地方隐居。从这里可以看出,隐居就是为了远离红尘,求得宽心舒适,称心合意。

    相关试卷

    语文(新教材)高二暑假作业之巩固练习4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语文(新教材)高二暑假作业之巩固练习4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新教材)高一暑假作业之巩固练习4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语文(新教材)高一暑假作业之巩固练习4 古代诗歌阅读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二语文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