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平谷区联考高中8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共10小题;共50分)
1. 顺次连接 A−4,3,B2,5,C6,3,D−3,0 四点所构成的图形是
A. 平行四边形B. 直角梯形C. 等腰梯形D. 以上都不对
2. 已知双曲线 Γ:x2a2−y2b2=1a>0,b>0 的右焦点为 F,过原点的直线 l 与双曲线 Γ 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 A,B 两点,延长 BF 交右支于 C 点,若 AF⊥FB,∣CF∣=3∣FB∣,则双曲线 Γ 的离心率是
A. 173B. 32C. 53D. 102
3. 以抛物线 C 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 C 于 A,B 两点,交 C 的准线于 D,E 两点.已知 ∣AB∣=42,∣DE∣=25,则 C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A. 2B. 4C. 6D. 8
4.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线画出的是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83B. 163C. 323D. 16
5. 设 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 α⊥β,m⊂α,n⊂β,则 m⊥n
B. 若 α∥β,m⊂α,n⊂β,则 m∥n
C. 若 m⊥n,m⊂α,n⊂β,则 α⊥β
D. 若 m⊥α,m∥n,n∥β,则 α⊥β
6. 设 l,m 为直线,α,β 为平面,且 l⊂α,m⊂β,则“l∩m=∅”是“α∥β”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表面积为 3π 的圆锥,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 2155B. 155C. 2D. 1
8. 如图,在正三棱柱 A1B1C1−ABC 中,E 是 BC 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C1 与 B1E 是异面直线
B. AC⊥平面ABB1A1
C. AE,B1C1 为异面直线,且 AE⊥B1C1
D. A1C1∥平面AB1E.
9. 椭圆 x225+y29=1 上的一点 M 到左焦点 F1 的距离为 2,N 是 MF1 的中点,则 ∣ON∣ 等于
A. 2B. 4C. 8D. 32
10. 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①经过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②梯形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③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④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A. 0B. 1C. 2D. 3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11. 命题“任意 x∈R,都有 x2≥0”的否定为 .
12. 若直线 y=kx+1 与直线 2x+y−4=0 垂直,则实数 k= .
13. 过点 M−1,1,且圆心与已知圆 C:x2+y2−4x+6y−3=0 相同的圆的方程为 .
14. 已知椭圆 C:x22+y2=1 的两焦点为 F1,F2,点 Px0,y0 满足 0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8分)
15. 已知平面内两点 A8,−6,B2,2.
(1)求 AB 的中垂线方程;
(2)求过点 P2,−3 且与直线 AB 平行的直线 l 的方程;
16. 几何体 E−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CD,EC⊥BD.
(1)求证:BE=DE;
(2)若 ∠BCD=120∘,M 为线段 AE 的中点,求证:DM∥平面BEC.
17. 已知以 F 为焦点的抛物线 C:y2=2pxp>0 过点 P1,−2,直线 l 与 C 交于 A,B 两点,M 为 AB 中点,且 OM+OP=λOF.
(1)当 λ=3 时,求点 M 的坐标;
(2)当 OA⋅OB=12 时,求直线 l 的方程.
18. 如图,已知四棱锥 P−ABCD 中,△PAD 是以 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AD,CD⊥AD,PC=AD=2DC=2CB,E 为 PD 的中点.
(1)证明:CE∥平面PAB;
(2)求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19. 如图,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AC,AA1=2,BC=22,D,E 分别是 BC,CC1 的中点.
(1)证明:BD1⊥平面ADE;
(2)若 AB=2,求平面 AB1C1 与平面 A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20. 已知椭圆 x2a2+y2b2=1a>b>0 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 F1,F2,离心率 e=22,短轴长为 2.
(1)求椭圆的方程;
(2)如图,点 A 为椭圆上的一动点(非长轴端点),AF2 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 B 点,AO 的延长线与椭圆交于 C 点,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D【解析】记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ʹ,F,设双曲线的实半轴长为 a,半焦距为 c.连接 AFʹ,BFʹ,CFʹ.
因为 AF⊥FB,结合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四边形 AFBFʹ 是矩形,
所以 ∠FʹBF=π2.
设 ∣FB∣=x,则 ∣CF∣=3x,∣BFʹ∣=2a+x,∣CFʹ∣=2a+3x.
在 Rt△CBFʹ 中,∣BFʹ∣2+∣BC∣2=∣CFʹ∣2,即 2a+x2+16x2=2a+3x2 可得 x=a,
从而 ∣BFʹ∣=2a+x=3a,∣FB∣=a,
在 Rt△BFFʹ 中,∣BFʹ∣2+∣FB∣2=∣FFʹ∣2,即 3a2+a2=2c2,
所以 10a2=4c2,即有 e=ca=102.
3. B【解析】不妨设 C:y2=2pxp>0,Ax1,22,则 x1=2222p=4p,由题意可知 ∣OA∣=∣OD∣,得 4p2+8=2p2+5,解得 p=4(舍负).
4. B
5. D
【解析】如图,
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 中,平面BCC1B1⊥平面ABCD,BC1⊂平面BCC1B1,BC⊂平面ABCD,而 BC1 不垂直于 BC,故A错误.
平面A1B1C1D1∥平面ABCD,B1D1⊂平面A1B1C1D1,AC⊂平面ABCD,但 B1D1 和 AC 不平行,故B错误.
AB⊥A1D1,AB⊂平面ABCD,A1D1⊂平面A1B1C1D1,但 平面A1B1C1D1∥平面ABCD,故C错误.
6. B【解析】当平面与平面平行时,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没有交点,故“l∩m=∅”是“α∥β”的必要条件;
当两个平面内的直线没有交点时,两个平面可以相交,所以 l∩m=∅ 是 α∥β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7. D
8. C
9. B【解析】如图,F2 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 MF2,
则 ON 是 △F1MF2 的中位线,
所以 ∣ON∣=12∣MF2∣,
又 ∣MF1∣=2,
∣MF1∣+∣MF2∣=2a=10,
所以 ∣MF2∣=8,
所以 ∣ON∣=4.
10. C
【解析】经过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两条平行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或三个平面;
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交线,上面有无数个点.
第二部分
11. “存在 x∈R,有 x2<0”
12. 12
【解析】由题意得,k⋅−2=−1,所以解得 k=12.
13. x−22+y+32=25
【解析】圆的方程可化为 x−22+y+32=16,
则所求圆的圆心为 2,−3.
半径 r=32+42=5,
方程为 x−22+y+32=25.
14. 2,22
【解析】由点 Px0,y0 满足 0
15. (1) AB 两点的中点为 5,−2,
因为 kAB=2−−62−8=−43,所以 k中垂线=34.
中垂线方程为 3x−4y−23=0.
(2) 因为 kAB=−43,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 −43,l 的方程为 4x+3y+1=0.
16. (1) 取 BD 的中点 O,连接 CO,EO.
由于 CB=CD,
所以 CO⊥BD,
又 EC⊥BD,EC∩CO=C,CO,EC⊂平面EOC,
所以 BD⊥平面EOC,因此 BD⊥EO,
又 O 为 BD 的中点,
所以 BE=DE.
(2) 方法一:取 AB 的中点 N,连接 DM,DN,MN,
因为 M 是 AE 的中点,
所以 MN∥BE.
又 MN⊄平面BEC,BE⊂平面BEC,
所以 MN∥平面BEC,
又因为 △ABD 为正三角形,
所以 ∠BDN=30∘,
又 CB=CD,∠BCD=120∘,
因此 ∠CBD=30∘,
所以 DN∥BC.
又 DN⊄平面BEC,BC⊂平面BEC,
所以 DN∥平面BEC.
又 MN∩DN=N,故平 面DMN∥平面BEC.
又 DM⊂平面DMN,
所以 DM∥平面BEC.
方法二:
延长 AD,BC 交于点 F,连接 EF.
因为 CB=CD,∠BCD=120∘.
所以 ∠CBD=30∘.
因为 △ABD 为正三角形.
所以 ∠BAD=60∘,∠ABC=90∘,
因此 ∠AFB=30∘,
所以 AB=12AF.
又 AB=AD,
所以 D 为线段 AF 的中点.
连接 DM,由点 M 是线段 AE 的中点,
因此 DM∥EF.
又 DM⊄平面BEC,EF⊂平面BEC,
所以 DM∥平面BEC.
17. (1) 因为 P1,−2 在 y2=2px 上,代入方程可得 p=2,
所以 C 的方程为 y2=4x,焦点为 F1,0.
设 Mx0,y0,当 λ=3 时,由 OM+OP=3OF,可得 M2,2.
(2) 法一:
设 Ax1,y1,Bx2,y2,Mx0,y0,
由 OM+OP=λOF,可得 x0+1,y0−2=λ,0,所以 y0=2.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存在且斜率 k=y1−y2x1−x2=4y1+y2=2y0=1.
可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x+b,
联立 y=x+b,y2=4x, 得 x2+2b−4x+b2=0,
Δ=2b−42−4b2=16−16b>0,可得 b<1,
则 x1+x2=4−2b,x1x2=b2,y1y2=x1x2+bx1+x2+b2=4b,
所以 OA⋅OB=x1x2+y1y2=b2+4b=12,
解得 b=−6 或 b=2(舍去),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x−6.
法二: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x=my+n,Ax1,y1,Bx2,y2,Mx0,y0,
联立 x=my+n,y2=4x, 得 y2−4my−4n=0,Δ=16m2+16n>0,
则 y1+y2=4m,y1y2=−4n,x1+x2=my1+y2+2n=4m2+2n,
所以 M2m2+n,2m.
由 OM+OP=λOF,得 2m2+n+1,2m−2=λ,0,
所以 m=1,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y+n,
由 Δ=16+16n>0,得 n>−1,
由 y1y2=−4n,得 x1x2=y1y2216=n2,
所以 OA⋅OB=x1x2+y1y2=n2−4n=12,
解得 n=6 或 n=−2(舍去),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x−6.
18. (1) 取 AD 的中点 F,连接 EF,CF,
因为 E 为 PD 的中点,所以 EF∥PA,
在四边形 ABCD 中,BC∥AD,AD=2BC,F 为 AD 中点,
所以 CF∥AB,又 CF∩EF=F,AB∩PA=A,
所以平面 EFC∥平面PAB,
又 EC⊂平面EFC,
所以 CE∥平面PAB .
(2) 连接 BF,过 F 作 FM⊥PB 于点 M,连接 PF,
因为 PA=AD,所以 PF⊥AD,
而 BF∥CD,CD⊥AD,所以有 BF⊥AD,
又 PF∩BF=F,所以 AD⊥平面PBF,所以 BC⊥平面PBF,
所以 BC⊥PB,BC⊥MF .
设 DC=CB=1,则 AD=PC=2,可得 PB=3 ,
又 BF=PF=1,所以可求得 MF=12,
又因为 MF⊥BC,MF⊥PB,BC∩PB=B,
所以 MF⊥平面PBC,即点 F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12.
又 DF∥BC,BC⊂平面PBC,DF⊄平面PBC,
所以 DF∥平面PBC,
所以点 D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12,
又 E 是 PD 中点,
所以点 E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14,
在 △PCD 中,PC=2,CD=1,PD=2,
可求得 CE=2,
设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为 θ,则 sinθ=14CE=28 ,
所以直线 CE 与平面 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8 .
19. (1) 由已知得:BB1DC=BDCE=2,
所以 Rt△B1BD∽Rt△DCE,
所以 ∠BB1D=∠CDE,
所以 ∠B1DE=90∘,
所以 B1D⊥DE,
又因为 AB=AC,D 是 BC 的中点,
所以 AD⊥BC,
所以 AD⊥平面BCC1B1,
所以 AD⊥B1D,而 AD∩DE=D,
所以 B1D⊥平面ADE.
(2) AB2+AC2=BC2,
所以 AB⊥AC,
以点 A 为坐标原点,AB 为 x 轴,AC 为 y 轴,AA1 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所以 B12,0,2,C10,2,2,D1,1,0,
则 AB1=2,0,2,AC1=0,2,2,
设 m=x1,y1,z1 为平面 AB1C1 的一个法向量,
则 m⋅AB=0,m⋅AC1=0, 得 m=1,1,−1,
平面 ADE 的法向量为 n=B1D=−1,1,−2,
所以 csθ=m⋅nm⋅n=23×6=23,
所以 sinθ=73,
所以,平面 AB1C1 与平面 A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73.
20. (1) 由题意得 2b=2,
解得 b=1,
因为 e=ca=22,a2=b2+c2,
所以 a=2,c=1,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x22+y2=1.
(2) ①当直线 AB 的斜率不存在时,易知 A1,22,B1,−22,C−1,−22,
故 S△ABC=12×2×2=2;
②当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AB 的方程为 y=kx−1,
联立方程得 y=kx−1,x22+y2=1,
化简得 2k2+1x2−4k2x+2k2−2=0,
设 Ax1,y1,Bx2,y2,
x1+x2=4k22k2+1,x1⋅x2=2k2−22k2+1,
AB=1+k2⋅x1+x22−4x1⋅x2=1+k2⋅4k22k2+12−4⋅2k2−22k2+1=22⋅k2+12k2+1,
点 O 到直线 kx−y−k=0 的距离 d=∣−k∣k2+1=∣k∣k2+1,
因为 O 是线段 AC 的中点,
所以点 C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 2d=2∣k∣k2+1,
S△ABC=12∣AB∣⋅2d=12⋅22⋅k2+12k2+1⋅2∣k∣k2+1=22k2k2+12k2+12=2214−142k2+12<2.
综上,△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2.
2023-2024学年北京平谷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平谷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共17页。
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数学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平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数学试卷,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