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离定律的应用-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141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时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离定律的应用-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141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课时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离定律的应用-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141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生物新苏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整册试卷达标检测题
- 第2课时 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受精作用孕育新的生命-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课时 分离定律-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3节 自由组合定律-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课时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课时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生物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生物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14页。
第二课时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2020江苏淮阴中学高一期中)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
A.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对相对性状遗传的研究从多对到一对
C.科学设计实验程序
D.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2.(2021江苏连云港合规性考试模拟)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获得了成功,主要原因之一是( )
A.豌豆花瓣小,便于分离,有利于进行人工授粉
B.豌豆的不同性状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区分和统计
C.豌豆开花前就已经完成了受粉,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
D.豌豆雌蕊的柱头只能接受本植株的花粉,无法进行人工授粉
3.(2021安徽泗县一中高一月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易错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数比接近1∶2∶1
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相关计算及应用
4.两个都带有黑尿症遗传因子的正常男女(Aa)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 ( )
A.12.5% B.25% C.50% D.75%
5.(2020江苏江阴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让一株小麦杂合子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植株总数的 ( )
A.1/4 B.1/6 C.1/8 D.1/16
6.(2021江苏扬州广陵红桥高级中学高一月考)某豌豆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繁殖,F3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3/8
7.(2021江苏扬州中学高一月考)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例是 ( )
A.1∶1∶1 B.2∶3∶1 C.4∶4∶1 D.1∶2∶1
8.(2021江苏泰州姜堰中学高一阶段测试)马一胎一般只能生一匹小马,且其毛色的栗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两匹栗色马交配,接连生下三匹白色小马。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一个亲代是纯合子
B.这两匹栗色马再生的小马是白色马
C.这两匹栗色马再生的小马是白色马的概率较大
D.这两匹栗色马再生的小马是纯合子与其是杂合子的概率相等
9.(2021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一质量检测)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B_),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bb),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A.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B.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遗传因子是杂合的
C.该夫妇再生一个褐眼孩子的概率是1/4
D.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10.(2021湖南娄底娄星高一期中)若马的毛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马的毛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
C.F2随机交配,其子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与性状类型的比例相同
D.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白色雌性马所占的比例为3/8
11.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是一种由隐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遗传病,请据图回答:
(1)Ⅰ3和Ⅰ4都是正常的,但他们有一女儿为白化病患者,Ⅰ3遗传因子组成是 ,他们再生一个儿子是白化病的概率为 。
(2)Ⅱ2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她与母亲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 。
(3)Ⅱ2和Ⅱ3的孩子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分离定律的应用
1.(2020江苏苏州高一期末,)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2.(2021河北张家口期中,)玉米通常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选取A、B两棵植株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一: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二:将植株B的花粉传授到同一植株的雌花序上。
实验三:将植株A的花粉传授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序上。
上述三组实验,各雌花序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的颜色数如下表所示:
实验 | 黄色玉米粒 | 白色玉米粒 |
一 | 587 | 196 |
二 | 0 | 823 |
三 | 412 | 386 |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
(2)如果用G代表显性遗传因子,g代表隐性遗传因子,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实验一子一代黄色玉米中杂合子占 。
(3)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为探究一高茎玉米果穗上所有籽粒全为纯合、全为杂合还是既有纯合又有杂合,某同学选取了该玉米果穗上两粒种子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代植株的性状。结果发现,子代全为高茎,该同学即判断玉米果穗所有籽粒为纯种。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为什么? 。
请写出科学的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
① ,所有籽粒全为纯合;
② ,所有籽粒全为杂合;
③ ,所有籽粒既有纯合又有杂合。
题组二 分离定律的异常情况分析
3.(2021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期中,)紫罗兰单瓣花和重瓣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决定。育种工作者利用野外发现的一株单瓣紫罗兰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据此作出的推测,合理的是 ( )
A.重瓣对单瓣为显性性状
B.紫罗兰单瓣遗传因子纯合致死
C.缺少遗传因子B的配子致死
D.含遗传因子B的雄或雌配子不育
4.(2021江苏扬州仪征中学高一阶段测试,)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白色三种,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中①②③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
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
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萝卜
D.可用紫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5.(多选)(2021江苏连云港白蒲高级中学质量调研改编,)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遗传因子C+、C、c控制。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接近2∶1。分析错误的是( )
A.遗传因子C+对C和c为显性
B.该昆虫长翅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3种
C.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
D.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 2.C | 3.C | 4.B | 5.B | 6.A | 7.B | 8.D |
9.A | 10.D |
|
|
|
|
|
|
1.B 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分析生物性状时,孟德尔开始只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然后再进行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教材P20),B符合题意。
2.C 豌豆的花瓣大,易于操作,A错误;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观察和统计,B错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开花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纯种,C正确;豌豆雌蕊的柱头可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和本植株的花粉,能进行人工授粉,D错误。
3.C 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提出的假说内容,A错误;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提出假说内容,B错误;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然后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正确;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数比接近1∶2∶1,属于假说内容,D错误。
易错警示 混淆“假说”和“演绎”
(1)孟德尔提出的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4个方面的内容是假说。
(2)孟德尔利用假说内容从理论上推测测交实验结果属于演绎推理。
4.B 两个都带有黑尿症遗传因子的正常男女(Aa)结婚,即Aa×Aa,他们所生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表现及比例为AA(正常)∶Aa(正常)∶aa(患病)=1∶2∶1,由此可见,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概率是1/4,即25%,B正确。
5.B 小麦的抗锈病相对于不抗锈病为显性性状(分别用A、a表示),则该小麦杂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小麦(Aa)自交得F1,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aa)后,剩余植株中,AA占1/3,Aa占2/3,让其自交,其中1/3AA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2/3Aa自交发生性状分离(AA∶Aa∶aa=1∶2∶1),所以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植株总数的比例为2/3×1/4=1/6,B正确。
6.A 自然状态下,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豌豆(Aa)连续自交后代中Aa所占的概率为(1/2)n,n为自交代数,所以F3(即自交三次)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8,即A正确,B、C、D错误。
7.B 一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也就是遗传因子为a的雄配子有50%致死,这样遗传因子组成为a的雄配子的数目是遗传因子组成为A的雄配子数目的一半。即Aa植株中雌配子有1/2A、1/2a,雄配子有2/3A、1/3a,则杂合子(Aa)植株自交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AA的比例为1/2×2/3=1/3,aa的比例为1/3×1/2=1/6,Aa的比例为1/2×1/3+1/2×2/3=1/2,显然AA∶Aa∶aa=2∶3∶1,即B正确。
8.D 根据题干信息“两匹栗色马交配,接连生下三匹白色小马”可判断双亲均为杂合子(Bb),A错误;亲本再生的小马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1/4BB、1/2Bb、1/4bb,因此不一定是白色马,且再生的小马是纯合子与其是杂合子的概率相等,均为1/2,B错误,D正确;亲本再生的小马是白色马的概率为1/4,是栗色马的概率为3/4,C错误。
9.A 由题意可知,B_(褐眼)×B_(褐眼)→F1中出现bb(蓝眼),因此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正确;乙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B错误;该夫妇再生一个蓝眼孩子的概率是1/4,C错误;通过题干信息不能确定甲、乙、丙中哪一个为非亲生的孩子,D错误。
10.D 马的毛色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根据F2的性状类型可知,马的毛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结合题干信息推测,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淡棕色马,B正确;若用A/a表示控制马毛色的遗传因子,F2中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1/4AA,1/2Aa,1/4aa,该群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2A,1/2a,随机交配后,子代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为AA∶Aa∶aa=1∶2∶1,对应的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即遗传因子组成的比例和性状类型的比例均为1∶2∶1,C正确;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白色雌性马所占的比例为(1/4+1/2×1/4)×1/2=3/16,D错误。
11.答案 (1)Aa 1/4 (2)AA或Aa 2/3 (3)1/9
解析 (1)Ⅰ3和Ⅰ4都是正常的,但他们有一女儿为白化病患者,则Ⅰ3和Ⅰ4均含有致病遗传因子,且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根据分离定律,他们再生一个儿子是白化病的概率是1/4。(2)Ⅱ1为白化病患者,推测其父母均为致病遗传因子携带者,根据分离定律,Ⅱ2性状表现正常,推测其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或Aa,其中Aa的概率为2/3,即她与母亲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概率是2/3。(3)Ⅱ2和Ⅱ3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1/3AA、2/3Aa,则他们的孩子是白化病的概率是2/3×2/3×1/4=1/9。
能力提升练
1.C | 3.D | 4.C | 5.BC |
|
|
|
|
1.C 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对应图中曲线a,A正确;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并且它们的比例相等,因此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的比例为1/2[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1/2,对应曲线b,B正确,C错误;杂合子的比例为(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D正确。
2.答案 (1)白粒 由实验一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黄粒∶白粒≈3∶1 (2)Gg gg 2/3 (3)选择样本太少,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 用该种玉米果穗上的全部籽粒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自交),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代植株的高矮 ①若子代全为高茎 ②若子代植株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③若部分种子得到的子代植株全为高茎,另一部分种子得到的子代植株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解析 (1)根据实验一可知,植株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黄粒∶白粒≈3∶1,由此可确定黄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2)根据(1)可知,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gg。实验一的子一代黄色玉米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4GG,2/4Gg,故黄色玉米中纯合子约占1/3,杂合子约占2/3。(3)为了避免实验结果出现偶然性,应遵循平行重复原则,保证每组实验数据足够多。题中该同学只选取两粒玉米种子进行实验,样本太少,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代表全部籽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所以实验设计不够科学。正确的做法是用该种玉米果穗上的全部籽粒作为亲本,单独隔离种植(自交),观察记录并分别统计子代植株的高矮。如果子代植株全为高茎,所有籽粒全为纯合;如果子代植株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所有籽粒全为杂合;如果部分种子得到的子代植株全为高茎,另一部分种子得到的子代植株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所有籽粒既有纯合又有杂合。
3.D 由分析可知,单瓣对重瓣为显性性状,A错误;若紫罗兰单瓣遗传因子纯合致死,则题中自交比例应为单瓣紫罗兰∶重瓣紫罗兰=2∶1,与题意不符,B错误;缺少遗传因子B致死,说明群体中只有显性个体,即只有单瓣,C错误;若含遗传因子B的雄或雌配子不育,则亲本单瓣紫罗兰(Bb)自交,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有2种,比例为1∶1,而雄配子(或雌配子)只有1种(b),符合题意,D正确。
4.C 依据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紫花∶红花∶白花为2∶1∶1可知,红花对白花为不完全显性,则紫花为杂合子,红花与白花为纯合子。红花萝卜和白花萝卜分别自交后代均为纯合子,A、B正确;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只有紫花萝卜,C错误;紫花萝卜(杂合子)与白花萝卜(纯合子)杂交,后代为紫花∶白花=1∶1,可用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5.BC 由题可知,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说明C对c为显性;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说明C+对C、c为显性,其后代比例接近2∶1,说明C+C+长翅显性纯合致死,该昆虫长翅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即C+C、C+c,A正确,B错误;长翅个体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C+c,正常翅个体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Cc,则后代可能会出现小翅个体cc,C错误;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长翅个体为杂合子,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二节 分离定律本节综合与测试第二课时随堂练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复习题,共6页。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节 染色体畸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第2课时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