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遗传与进化》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第2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第二课时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性别决定方式和伴性遗传概念
1.下列有关生物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不同
C.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个体是雌性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2.(2021江苏镇江丹阳高级中学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3.下列关于生物性别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成的单倍体
B.乌龟的受精卵在30~35 ℃下发育为雄性个体
C.某些植物的性别由常染色体决定
D.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雄性个体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相同
4.(2020江苏镇江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为鸡(ZW型性别决定)羽毛颜色的杂交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对性状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B.芦花性状为显性性状
C.该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D.亲、子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相同
题组二 伴性遗传的类型和遗传特点
5.(2021江苏南京一中高二月考)如图为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此图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 (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6.(2021江苏南通如皋质量调研)关于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C.红绿色盲遗传与性别有关
D.红绿色盲男性有两种基因型
7.(2020江苏无锡第一中学高一期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致病基因
8.(2020江苏盐城响水中学高一期中)如图为某家庭血友病的遗传系谱图,Ⅱ-3为血友病患者,Ⅱ-4与Ⅱ-5为异卵双胞胎。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Ⅰ-1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B.Ⅰ-2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C.Ⅱ-3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D.Ⅱ-4可能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
9.若下列家系图中分别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依次表示上述遗传病的是 ( )
A.③①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综合应用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方式及概率计算
1.(2021江苏镇江丹阳高级中学高一月考,)如图所示为患有某种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6和Ⅱ-7是同卵双胞胎,Ⅱ-8和Ⅱ-9是异卵双胞胎。下列与该遗传病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8和Ⅱ-9的基因型相同,Ⅱ-6和Ⅱ-7的基因型相同
C.Ⅱ-7和Ⅱ-8再生育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为1/4
D.若该病不是伴性遗传病,则Ⅲ-11的致病基因不应来自Ⅰ-4
2.(2021江苏徐州邳州运河中学高一期中,)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遗传病;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遗传病。
(2)Ⅰ-1的基因型是 ,Ⅰ-2能产生 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 。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题组二 综合题组
3.(2021江苏盐城伍佑中学期中,)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菠菜抗霜和不抗霜、抗病和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现用抗霜抗病植株作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
| 不抗霜抗病 | 不抗霜不抗病 | 抗霜抗病 | 抗霜不抗病 |
雄株 | 3/4 | 1/4 | 0 | 0 |
雌株 | 0 | 0 | 3/4 | 1/4 |
A.抗霜性状为隐性性状,抗病性状为显性性状
B.杂交实验中的父本为纯合子,母本为杂合子
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抗霜和不抗霜性状遗传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
4.(多选)(2021江苏南京高淳高级中学阶段检测,)半滑舌鳎(2n=42)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洋鱼类,雌性个体生长快、个体大。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研究发现高温和低温处理均可使该鱼雌性性反转成雄性(WW个体不能存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减数分裂时,Z、W染色体可以联会、分离
B.半滑舌鳎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性反转雄鱼与正常雌鱼杂交,可提高子代雌鱼比例
D.若隐性雄鱼与显性雌鱼杂交,通过子代性状可以把雌性和雄性分开
5.(2021江苏苏州期末,)鸟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某种鸟的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当B和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栗羽,B存在而D不存在时表现为黄羽,其余情况表现为白羽。现利用纯合亲本做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P 黄羽(♂)×白羽(♀)
F1 栗羽(♂) 黄羽(♀) 实验二
P 白羽(♂)×黄羽(♀)
F1 栗羽(♂、♀)
(1)控制羽色的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
(2)实验一中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
(3)若将实验一的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的雄鸟中杂合子占 。鸟的表型及比例为 。
(4)若将实验二的F1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则F2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白羽雄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 。
(5)若想依据子代羽色判断性别,请写出除实验一外符合要求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至少写出两组)。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C | 2.D | 3.B | 4.D | 5.B | 6.D | 7.D | 8.B |
9.C |
|
|
|
|
|
|
|
1.C 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含有性染色体,A错误;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都是XY型,B错误;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个体是雌性,C正确;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其与性别决定无关,D错误。
2.D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如果蝇的Y染色体长于X染色体,A错误;无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如某些植物是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的,B错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有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也有含Y染色体的雄配子,C错误;基因在染色体上伴随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伴随性染色体遗传,D正确。
3.B 雄蜂为单倍体,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教材P33),A正确;乌龟的性别由环境决定,受精卵在20~27 ℃孵化为雄性个体,在30~35 ℃下孵化为雌性个体,B错误;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比较复杂,有些植物的性别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C正确;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ZZ表现为雄性,ZW表现为雌性,D正确。
4.D F1中只有雌性个体表现出非芦花性状,表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A正确;F1发生了性状分离,在亲代未显现的非芦花性状为隐性性状,B正确;后代中芦花∶非芦花=3∶1,符合分离定律,C正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子代母鸡(ZW)有两种表型,亲代均为芦花,可推知该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假设该性状由基因B、b控制,亲代公鸡基因型为ZBZb,母鸡基因型为ZBW,子代芦花公鸡有两种基因型,与亲代公鸡基因型不完全相同,D错误。
5.B 分析遗传系谱图,5号、6号患病,而9号正常,由此判断此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A、C错误;如果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是患病的,但是系谱图中,6号患病,但其女儿9号正常,不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所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正确,D错误。
6.D 人类红绿色盲遗传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遗传与性别有关,特点为交叉遗传,女患者少于男患者,A、C正确;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B正确;红绿色盲男性只有一种基因型,D错误。
7.D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设由D/d基因控制,所以男患者(XDY)与女患者(XDXD或XDXd)结婚,其女儿都是患者,A错误。男患者(XDY)与正常女子(XdXd)结婚,其女儿都是患者(XDXd),B错误。女患者(XDXD或XDXd)与正常男子(XdY)结婚,若女患者是纯合子(XDXD),其子女都是患者;若女患者是杂合子(XDXd),其子女50%正常50%患病,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只要有显性基因就患病,因此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D正确。
8.B 设血友病的控制基因为H/h,Ⅰ-1是正常的男性,基因型为XHY,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A错误;Ⅱ-3为血友病患者,基因型为XhY,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则Ⅰ-2的基因型为XHXh,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B正确,C错误;Ⅱ-4是正常的男性,基因型为XHY,不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D错误。
9.C 图①中,双亲正常,后代有患病的女儿和儿子,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图②中,父亲患病,其母亲和女儿均患病;母亲正常,其父亲和儿子均正常,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图③中,母亲患病,其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图④中,女性全部正常,患者均为男性,而且男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为患者,则为Y染色体遗传,C正确。
能力提升练
1.C | 3.D | 4.ABC |
|
|
|
|
|
1.C 先判断遗传方式,再确定基因型,最后进行概率计算。分析系谱图: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生有患病的儿子Ⅱ-5;Ⅰ-3和Ⅰ-4生有一个患病的女儿Ⅱ-10,说明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或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XA、Xa表示)。根据以上分析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Ⅱ-8和Ⅱ-9为异卵双胞胎,如果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8和Ⅱ-9的父亲的基因型为aa,母亲的基因型为Aa,则Ⅱ-8和Ⅱ-9的基因型都是Aa;如果该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Ⅱ-8和Ⅱ-9基因型都是XAY,所以二者基因型相同;Ⅱ-6和Ⅱ-7为同卵双生,基因型相同,B正确。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7和Ⅱ-8生下Ⅲ-11的基因型为aa,则Ⅱ-7和Ⅱ-8基因型都是Aa,Ⅱ-7和Ⅱ-8再生育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Ⅲ-11的基因型为XaY,Ⅱ-7和Ⅱ-8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他们再生育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为1/4,C错误。如果该病不是伴性遗传,则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3基因型为aa,Ⅱ-8的基因型为Aa,Ⅰ-3的致病基因传给Ⅱ-8,Ⅱ-8的致病基因传给Ⅲ-11,则Ⅲ-11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Ⅰ-4,D正确。
2.答案 (1)常 隐 X 隐 (2)AaXBY 4 1/4 (3)6 2
(4)3/8 (5)1/8
解析 (1)题图分析,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Ⅱ-7),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Ⅱ-6),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根据Ⅱ-7(aa)可知双亲关于甲病的基因型均为Aa,又知Ⅱ-6患乙病,且双亲正常,则亲本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Xb、XBY,即Ⅰ-1的基因型是AaXBY,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Ⅰ-2能产生4种卵细胞且比例均等,即为AXb、aXB、AXB、aXb,显然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例为1/4。(3)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分析,Aa×Aa子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型,XBY×XBXb子代女孩的表型为1种,基因型2种,显然Ⅰ-1和Ⅰ-2再生女孩的表型2种,基因型6种。(4)根据3题分析可知,Ⅱ-7患有甲病,不患乙病,其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Ⅰ-3和Ⅰ-4表现正常,却生出了患甲病的孩子,显然二者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则表现正常的Ⅱ-8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则Ⅱ-7和Ⅱ-8生出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2/3×1/2=1/3,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则他们生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1/3×7/8+1/8×2/3=3/8。(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则可确定Ⅱ-7的基因型为aaXBXb,Ⅱ-8的基因型为AaXBY,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1/4=1/8。
3.D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后代性状统计分析,抗病∶不抗病=3∶1,可知抗病为显性性状,不抗病为隐性性状,抗病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后代雄株均为不抗霜,雌株均抗霜,说明控制不抗霜和抗霜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抗霜为显性性状,A、C错误。抗霜、不抗霜由B/b表示,抗病、不抗病由A/a表示,根据子代表型及比例可知,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其基因型是AaXBY,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其基因型是AaXbXb,B错误;抗霜和不抗霜性状遗传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体现了交叉遗传的特点,D正确。
4.ABC Z和W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分离,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半滑舌鳎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研究发现高温和低温处理均可使该鱼雌性性反转成雄性(WW个体不能存活)”可知,半滑舌鳎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B正确;雌性性反转为雄鱼后性染色体仍为ZW,因此性反转雄鱼(ZW)与正常雌鱼(ZW)杂交,由于WW个体不能存活,因此后代雌鱼(ZW)的比例为2/3,而不是1/2,因此可提高子代雌鱼比例,C正确;若隐性雄鱼与显性雌鱼杂交,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不能通过子代性状把雌性和雄性分开,D错误。
5.答案 (1)常 (2)BBZdZd、bbZDW (3)3/4 栗羽∶黄羽∶白羽=3∶3∶2 (4)12 1/2 (5)BBZdZd×BBZDW;BBZdZd×BbZDW;BbZdZd×BBZDW;bbZdZd×BBZDW
解析 控制某种鸟羽色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独立遗传,即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由实验一可知,子代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有一对基因应位于Z染色体上,若B、b位于Z染色体上,D、d位于常染色体上,实验一亲本为ddZBZB和DDZbW或ddZBZB和ddZbW杂交后与该结论不符合;而若D、d位于Z染色体上,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实验一中亲本为BBZdZd和bbZDW,实验二中亲本为bbZDZD和BBZdW,可以产生题图所示的子代表型。(1)根据分析,控制羽色的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分析,实验一中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BBZdZd和bbZDW。(3)实验一的F1中雌雄个体基因型分别为BbZdW和BbZDZd,杂交后,F2的雄鸟中纯合子占子代的1/2×1/2=1/4,故雄鸟中的杂合子占1-1/4=3/4。鸟的表型有三种,其中栗羽基因型及比例为B_ZD_=3/4×1/2=3/8,黄羽基因型为B_ZdZd和B_ZdW,占3/4×1/4+3/4×1/4=3/8,其余为白羽,占1-3/8-3/8=1/4,故鸟的表型及比例为栗羽∶黄羽∶白羽=3∶3∶2。(4)实验二的F1中雌雄个体基因型为BbZDZd和BbZDW,它们自由交配,则F2基因型共有3×4=12种,其中白羽雄性个体(bbZDZ-)占1/4×1/2=1/8,其中纯合子(bbZDZD)占1/4×1/4=1/16,故白羽雄性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5)若想依据子代羽色判断性别,则只要D、d这对基因的亲本组合为ZdZd×ZDW,且B、b这对基因产生的子代为B_,即可根据产生的是栗色或黄色羽色判断子代性别,故符合要求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有BBZdZd×BBZDW;BBZdZd×BbZDW;BbZdZd×BBZDW;bbZdZd×BBZDW等。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7-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综合题、实验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7-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综合题、实验题(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6-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选择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生物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6-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选择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四节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四节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同步训练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