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2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145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2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145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22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145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册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试卷习题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同步练习题,共9页。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1847年,一个英国人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英国)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萎缩。”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2.在外国廉价机器制品的攻击下,中国农民被迫放弃了某些家庭手工业,随着地租和赋税不断货币化,农民不得不通过种植经济作物来获取货币,于是,经济作物的种植地域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意味着 (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提高C.列强经济侵略破坏传统经济结构D.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3.(2021湖北黄冈高一期末)下面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年平均销量统计表(单位:担)。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 1830—1833年1868年19世纪70年代末茶叶32800014400002000000生丝80005700080000A.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B.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种植区扩大使茶叶出口增加D.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解体4.据研究,19世纪50年代初,中国每年人均消费英国的棉纱、棉布总值不足一个便士,远低于同时期的印度。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D.经济的发展程度低于印度题组二 洋务运动5.(2020北京东城高一期末)1864年,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B.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D.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6.(2021湖南怀化高一期末)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B.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C.使中国摆脱了西方列强的经济控制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7.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把原在广东筹设购置的机器移至武昌,设湖北织布局。1892年该织布局建成开工生产。这表明 ( )A.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B.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强C.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D.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8.(2021安徽滁州高一开学考试)张謇主办的南通大生纱厂,是依靠张之洞创办湖北官纱局时廉价转让的纱锭打下的基础。在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享有“机器老人”称号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这一现象说明洋务运动 (深度解析)A.抵制列强经济侵略B.推动民族工业发展C.培养近代科技人才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题组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9.(2021四川宜宾高一开学考试)某同学在翻阅与近代中国经济相关的书籍时,发现有“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等概念,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 )A.由民间人士创办B.以轻工业为主C.以盈利为生产目的D.使用机器生产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19世纪末的学者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对河北一带有如下记载:“畿辅深冀诸州,布利甚饶,纺织皆女工。近来外国布来,尽夺吾国布利。间有织者,其纱仍购之外国,故利入益微。”这则材料说明我国近代手工棉纺织业 ( )A.在洋布冲击下,全部走向破产B.出现纺纱与织布分离的趋势C.开始向机器棉纺纱方式转变D.织布以洋纱为原料,迅速发展2.(2020江苏淮安高一期末,)“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织稀少。”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深度解析)A.中国传统商业开始凋敝B.列强控制了中国对外贸易C.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传统手工业已经彻底消失3.()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B.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丧失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2021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月考,)鸦片战争以前,广州已有洋纱进口,平均每年2.5万担,进口棉花每年达50万担。到1860年,除广州外,其他口岸基本上并无棉花、棉纱进口。1860年,广州连同当年开埠的汕头共进口洋纱3.5万余担,进口棉花57万担。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利于抵制外国侵略B.中国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C.中国传统家庭手工业所受的冲击有限D.清政府严格限制洋纱的进口题组二 洋务运动5.(2020福建福州高一期末,)上海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企业由商人出资,合股的资本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规范章程制度管理。企业在政府监督之下,但是盈亏全归商办,与官无涉。这种经营方式 ( )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快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C.阻碍了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D.抵制了西方列强政治侵略6.(2021江苏镇江高一期末,)1864年李鸿章提出:“仿立外国船厂, 购求西人机器,先制来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路可恃。”左宗棠也认为:“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能傲以无也。”以上主张 (深度解析)A.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B.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D.倡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7.(2020北京西城高一期末,)晚清时期有官员认为:“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这说明该官员 ( )A.积极推动中国政治变革B.倡导革命实现体用兼备C.赞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指出了洋务运动的不足8.()19世纪90年代,上海机器织布局颇具规模,有织布机530台,纱锭3.5万枚,工人最多时达4000人,营业兴旺,纺纱利润尤为丰厚。李鸿章在筹建上海机器织布局时就奏准其享有特别专利权,规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据此可知,上海机器织布局( )A.得到西方势力支持B.成为民营纺织业代表C.阻碍了现代化进程D.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题组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9.(2020浙江湖州高一期末,)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这说明近代中国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产生了第一批近代企业C.诞生了早期民族资本家D.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10.()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B.清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民族企业的发展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且先天不足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金有依赖性 答案全解全析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基础过关练1.B2.C3.B4.B5.D6.A7.D8.B9.D . 1.B 根据“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英国)的货物贵得多”可以判断洋布的优势是价廉,但并未体现物美,故A项错误;材料对中国的土布评价较高,故C项错误;D项说法太过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B项。2.C 根据材料“外国廉价机器制品的攻击”能够看出列强的经济侵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民放弃某些家庭手工业,种植经济作物,这体现了传统的经济结构遭到了破坏,C项正确。中国近代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提高”不能完全反映材料主旨,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生产率提高,D项错误。3.B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830年到19世纪70年代末,中国茶叶、生丝出口年平均销量呈现增长趋势,说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丧失主导地位,A项错误;茶叶出口增加是由于列强的侵略,而且表格信息未涉及种植区扩大,C项错误;D项说法绝对化,而且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4.B 据材料可知,中国对英国的棉纱、棉布的人均消费量很低,其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项正确。5.D “李鸿章……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表明洋务运动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6.A 根据材料“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知,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兴办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近代中国并未摆脱西方列强的经济控制,C项错误;洋务运动并未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D项错误。7.D 由“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把原在广东筹设购置的机器移至武昌”可见官办企业随着官僚的调任而迁徙,具有封建性,故D项正确。8.B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为近代民族工业培养了技术工人、提供了设备支持,说明洋务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项正确。知识拓展 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9.D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工业、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及洋务企业均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D项正确。洋务企业是由官府创办的,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以轻工业为主,B项错误;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以盈利为目的,C项错误。能力提升练1.B2.C3.D4.C5.A6.A7.D8.D9.C10.C 1.B 由材料可知,有些从事纺织的人从外国购买原料,然后自己进行加工,获利很少,说明纺纱与织布出现了分离的趋势,故B项正确。2.C 依据材料“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织稀少”可知,外国商品的输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使得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的凋敝,A项错误;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知识拓展 自然经济解体指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并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占统治地位,对西方的经济渗透具有天然的抵抗力。3.D 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棉花的需求量增加,故“均栽种棉花”“改禾种花”,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扩种经济作物的现象,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A项错误;扩种棉花并不能体现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B项错误;虽然当时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但其统治地位并未丧失,C项错误。4.C 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洋纱和棉花的进口量较鸦片战争前并没有增长太多,没有对中国传统经济形成较大冲击,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A项错误;棉纱、棉花都属于商品,此时西方列强处于商品输出阶段,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D项错误。5.A 依据材料可知,洋务派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由商人出资,合股的资本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规范章程制度管理,而且盈亏全归商办,这有利于刺激私人资本投入,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与军事近代化无关,B项错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有利于中国工业近代化和工业体系的建立,C项错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而非政治侵略,D项错误。6.A 据题意可知,李鸿章和左宗棠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购买西方的先进机器,这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A项正确。李鸿章、左宗棠二人只是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不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B、D两项错误;李鸿章、左宗棠二人的主张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C项错误。知识拓展 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和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洋务派期望洋务运动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7.D 根据“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可知,该官员认为不仅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说明他指出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不足,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8.D 根据“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并结合所学可知,不许外国人入股或者创办相似产业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商品输出,进而抵制其经济侵略,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西方的支持,A项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企业的代表,而不是民营企业,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允许中国商人入股,不能说明它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C项错误。9.C 材料“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说明近代中国诞生了早期民族资本家,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A项错误;第一批近代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B项错误;一个小作坊发展为工厂,不能说明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D项错误。10.C 根据材料“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民族工业诞生之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且先天不足,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国技术,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清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民族企业的发展,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金的依赖,D项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18 罗斯福新政巩固练习,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16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训练,共7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