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9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022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22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2022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2022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2022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第22课 文学的繁荣精练
展开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抒发个人情感和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浪漫主义者揭露批判社会现实
D.工业革命使人们对“理性王国”失望
2.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一追求是基于 ( )
A.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B.对自然风光的热爱
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D.对政治现状的不满
3.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其优美的感情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这表明《唐璜》 ( )
A.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B.激烈地批判了自由主义
C.具有浓郁的反思理性社会的特点
D.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
题组二 现实主义文学
4.法国作家左拉的作品不仅表现了财团大亨之间的相互厮杀,交易所里的殊死搏斗,而且还正面地展示了劳资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最广大的镜头视角摄下了产业工人大罢工的全景。他的作品 ( )
A.体现批判现实主义风格
B.体现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C.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5.《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出版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该作品 ( )
A.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B.反映了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D.表现了西方社会严重的精神危机
6.(2021福建三校协作高二联考)“他们反对作家一味地突出‘自我’,陶醉于自己的感情世界,而主张文学作品要像镜子那样,作家的道德理想、是非评价要通过对生活具体的、真实的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由此可知,此类文学作品 ( )
A.注重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B.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的叛逆
C.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风貌
D.反映了西方社会精神危机
题组三 现代主义文学
7.20世纪中期,某作家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中“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因此作家应当“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这种主张 ( )
A.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
B.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追寻
C.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8.“垮掉的一代”的作家们创作的作品通常广受争议,原因是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垮掉的一代”对后世的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流派出现在 ( )
A.18世纪末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时期
B.19世纪3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
D.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
9.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出现了一场文学运动“愤怒的青年”。一些青年对当时西方社会的种种现象感到不满,对当时上层社会的虚伪和势利感到厌恶,于是用文学创作对其进行批判。在美国也流行“垮掉的一代”文学,辐射了美国当时一大批年轻人的心态。这些文学流派 ( )
A.均带有反传统、反社会的色彩
B.违反了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反映了青年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重点批判工业化带来的危害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D | 2.A | 3.C | 4.A | 5.B | 6.C | 7.A | 8.D | 9.A |
1.D 据材料“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等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在此背景下浪漫主义兴盛,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排除。
2.A 依据材料“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可知,人类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19世纪欧美各国开始工业革命,材料中这些文学作品揭示了浪漫主义文学对工业革命下环境污染问题的担忧,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
3.C 据材料“其优美的感情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可知,该文学作品注重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这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文学主要是因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而兴起的,因此具有浓郁的反思理性社会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唐璜》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A项排除。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和不满,其并未批判自由主义,B项排除。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启蒙运动之后,D项说法错误。
4.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对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A符合题意。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反理性主义,注重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故排除B。C、D所述内容材料不能反映,故排除。
5.B 据材料“1847年”可知,此时英国已经处于资本主义时期,故排除A项。根据“1847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等信息可知,夏洛蒂·勃朗特通过《简·爱》来展示当时工业社会的政治风貌和地位差异所带来的不平等,故B项正确。《简·爱》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排除C项。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故排除D项。
6.C 由材料“反对作家一味地突出‘自我’”“对生活具体的、真实的描写”并结合所学可知,此类文学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其特点是能够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一定的时代风貌,C项正确。浪漫主义文学“注重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材料中的观点相反,排除A项。B、D两项均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排除。
7.A 根据材料“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把它们记录下来”可知,这种主张注重表现自我,具有反传统的倾向,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既不属于浪漫主义,也没有体现批判精神与文学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故排除B、C、D三项。
8.D 依据材料“垮掉的一代”“这些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可知,该流派的写作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结合所学可知这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文学主流,因此D项正确。
9.A 材料中的“愤怒的青年”和“垮掉的一代”文学体现的都是二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带有反传统、反社会的色彩,A项正确。材料中的文学流派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没有违反文学创作的原则和写作手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些文学流派反映了青年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排除C项。D项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材料中的文学流派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故排除。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练习题,共5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贝多芬认为感情的流露要胜于绘画,1963年,一首歌开始广为传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莫奈的画中有这样的场景,他们认为,下面两幅美术作品的共同风格是,美国画家马克·罗斯科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17课 毛泽东思想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927年4月毛泽东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