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6)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146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6)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146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6)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6146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6)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56),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综合性学习,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含 1—6 题,共 22 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 小题:
①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 的凝聚。
②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熔铸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 迹不计其数,相伴而生的诗篇,惊天地动鬼神。岳飞的《满江红》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就是面 对强敌,毫不畏惧,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千古传唱,它所代表的民族意志则是身 陷囹圄,决不屈服,视死如归。聆.听这些隽.永篇章,华夏儿女从中摄.取民族前行的营养。历 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
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得到休养生息、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
③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时,应为我们的民 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但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 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的书写在“田”字格里。(2 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4 分)
(1)聆.听() (2)隽.永() (3)摄.取() (4)精髓.() 3.第②、③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2 分)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 分)
(1)怅惘
陶冶
鄙夷
食古不化
寸积珠累
(2)邂逅
恻隐
浮燥
万恶不赦
百无聊赖
(1) 改为 (2) 改为
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2 分)()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通过主人公祥子三起三落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 暗腐朽。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 被称为“亚圣”。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医生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 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莫泊桑,英国著名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
《项链》、《羊脂球》等,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一生》。 6.按要求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陶渊明《饮酒》诗(第五首)中既描写诗人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生活,又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的两句是: , 。
) 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 中国梦” 就是“ 安居梦”, 就是杜甫曾经喊出过的 “ , ”的梦想。(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
《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君”在我们所学过的诗歌里是君王,是朋友,是夫君,是兄长,是德高望重的人, 有时甚至是诗人自己。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君”字的连续两句:
, 。
二、阅读理解。(含 7—22 题,共 40 分)
(一)诗词赏析。(第 7 题,4 分)
7.品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2 分)
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画线的句子。(2 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 8—12 题。(13 分)
【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公叔子巧谏
公叔文子①为楚令尹②,三年,民无敢入朝。公叔子③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④,下喑则上⑤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⑥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⑦,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刘向《说苑﹒政理》
【注释】①公叔文子:人名,复姓公叔。②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③公叔子:人名,楚大夫。④喑(yīn):哑,不能说话。
⑤上:指朝廷。⑥缕:线。⑦仓廪(lǐn):仓库。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题 1 分,共 4 分)
(1)王之蔽.甚矣。()(2)闻.寡人之耳者()
(3)时时而间.进()(4)合升斗者实.仓廪()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A. 四境之.内/盖闻之.也B. 时时而.间进/有所受命而.不行
C. 知之为.知之/公叔文子为.楚令尹D. 乃.下令/乃.重修岳阳楼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请你结合【甲】文内容简要评价齐威王。(2 分)
联系【甲】【乙】两文说说邹忌和公叔子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异同?(2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7 题。(12 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 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 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 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
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
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 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 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 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
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
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 37 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 26 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 人
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
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 10 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
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
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 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选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3 分)
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 、 。(2 分)
文章第④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3 分)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2 分)
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说明人变得更聪明了。
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就是由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导致的。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8—22 题。(11 分)
特殊的圣诞礼物[美]赛珍珠
①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 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 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②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 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 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③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 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④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⑤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 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⑥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 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⑦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
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⑧“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⑨“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⑩“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⑪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 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⑫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⑬“鲍勃!”
⑭“嗯,爸爸——”
⑮“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⑯“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
⑰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⑱“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⑲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8.“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 分)
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
不觉得.意.地笑了。
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
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 的爱,并简述理由。(2 分)
请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2 分)
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3 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 23 题,共 8 分)
某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诺贝尔奖与我们”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一起完 成以下任务。(8 分)
得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请你参考方案一,为校报主编补写出方案二的分析,并拟写方案三及其分析。(3 分)
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 方案分析:及时、迅速,但时间短促,难以做到深刻全面。
方案二:不着急出报,先收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然后做一期“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的专题,进行综合报道。
方案分析:
方案三:
方案分析:
假如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屠呦呦,请写出一个你设计的采访问题。(2 分)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谈谈你的感受。(3 分)
材料一:自从莫言获奖后,游人纷纷前去参观莫言旧居,参观之余也给旧居造成了一定 程度的损害,这边厢墙角的砖头被挖走一块,那边厢墙皮被抠掉一点。游客称,把土带回去 撒在家里可以沾沾“文”气。
材料二:2015 年 10 月 5 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让全国沸腾了。而位于宁波海
曙区开明街 26 号的屠呦呦旧居——姚宅也随之走入公众的视野。这座近现代建筑,其主人曾是屠呦呦的舅舅、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的经济学家姚庆三。外地游人、当地市民争相 拍照,络绎不绝。
四、写作。(含 24 题,50 分)
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题一:请以“那一次,我读懂了 ”为题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歌曲调优美,悦耳动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歌 唱得完美,甚至有人可能唱得不成曲调。但只要我们是在努力地按照正确的曲调去歌唱,即使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唱得不好,我们也无怨无悔!
请以“不成曲调也是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择题目一,请先补全题目,再扣题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 600 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含 1—6 题,共 22 分)
1.(2 分)(间架结构不合理酌情扣 0.5—1 分,每错一字扣 1 分,扣完为止。) 2.(4 分)(1)líng(2)juàn(3)shè(4)suǐ(一空 1 分)
3.(2 分)“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成分残缺,改为: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铸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 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但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关 联词使用不当,改为: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髓,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 份地位。(只需要写修改后的句子。)
4.(2 分)(1)“珠”改为“铢”(2)“燥”改为“躁”(一题 1 分)
5.(2 分)D解析: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课文《我的叔叔于勒》选自《莫泊桑中短篇小 说选》,《一生》是长篇小说。
6.(每空 1 分,共 10 分)答案:(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2)长风破浪会有时(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或: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二、阅读理解。(含 7—22 题,共 40 分)(一)诗词赏析。(第 7 题,4 分)
7.(2 分)(1)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地道猎人打扮:左手牵着猎犬,右肩上停歇着猎鹰;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自信地以周郎自喻等。(一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
(2 分)(2)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隐喻(1 分),表达了作者欲驰沙场、杀敌报国(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1 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 8—12 题。(13 分)
8.(每题 1 分,共 4 分)(1)受蒙蔽(2)使……听到(3)间或,偶尔(4)装满,充实
9.(2 分)D解析:A.助词,不译/代词,它;B.表修饰的连词/表转折连词,却;C.是/担任;D.于是,就。
10.(3 分)(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11.(2 分)①齐威王听邹忌进谏时的态度:“善”,表明他是一个能听进忠臣劝谏的明君。
②齐威王提出进谏的方式及奖励:面刺、上书、谤讥于市朝的上、中、下赏。这二者表现了
齐威王虚心纳谏,勇于听取不同意见,是一个明智而开明的君主。③“令初下,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表明原来齐威王的毛病还是比较多的。 ④“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听取谏言并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⑤纳谏的结果:“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说明齐威王完善自己,并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在各国中树立了威望。(一点 1 分,答出两点即可)
12.(2 分)相同点:①不畏强权敢于进谏;②用生活和自然现象设喻,把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1 分)不同点:公叔子是巧谏,善于抓住劝谏机会,在直抒胸臆的同时既不惹恼君主也达到自己进谏的目的。邹忌是讽谏,含蓄委婉地表达,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感动君主,不卑不亢。(1 分)
课外文言文翻译: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的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 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 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只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3—17 题。(12 分)
13.(3 分)①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②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③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④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 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每点 1 分,答到三点即可)
14.(2 分)持久地 徜徉(每空 1 分)
15.(3 分)示例① 画线部分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 分);把“使用智能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普通按键手机的人”进行比较(1 分),突出强调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这一大脑结构改变特点(1 分)。②画线部分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 分);举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的一个实验为例(1 分),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被改变,从而会导致大脑结构被改变(1 分)。③画线句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 分);列举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的实验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被改变,从而会导致大脑结构被改变(1 分)。(选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答即可。)
16.(2 分)“通常”指的是“绝大部分”时候书籍都会有内在的逻辑框架,偶尔会有例外,客观严谨地呈现了这一事实(1 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意思讲清楚即可)
17.(2 分)B (解析:A.卡尔说的是翻阅“一本书或一篇长论”而非网页。C.这不是作者的观点。D.原文说“有着密切的关系”,D 选项的表述太绝对。)
(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8—22 题。(11 分)
18.(2 分)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结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19.(2 分)⑴(1 分)“得意”就是感到非常自豪、满意(称心如意)。写出了鲍勃终于想出送给父亲的特殊圣诞节礼物时的喜悦(兴奋、骄傲)心理。⑵(1 分)“紧紧”形容动作的程度,写出了父亲程到特殊礼物时的惊(激动、兴奋)之情,表明儿子的礼物得到了父亲的赞许(认可、肯定)。(或“写出了鲍勃的用心、懂事感动了父亲” )(每小题 1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0.(2 分)父亲意识到了他的爱。从文章第⑰段中的“紧紧地搂、抚摸着、泪水滴……” 等系列动作描写及第⑱段中“我也爱你”等语言描写可以看出。
(肯定 1 分,理由 1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的酌情扣分。)
21.(2 分)示例 1 :此句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出鲍勃完成礼物后既兴奋又激幼,既紧张又期待的心理。(刻画出鲍勃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示例 2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鲍勃动作的敏捷。写出他既担心父亲提前发现他准备的礼物,又期待看到父亲发现礼物时惊喜状态的心理。
(选一个角度赏析即可,修辞或描写方法 1 分,赏析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 22.(3 分)参考答案:结构上(前后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爱是主要表达的”这一主旨,深化了主题。(结构 1 分,内容 1 分。意思相近即可。)
三、综合性学习。(8 分)
23.(1)(3 分)示例:方案二分析:能查阅参考各种资料,做到深刻、全面(或“详实”、 “权威”),但相对滞后。(1 分)方案三示例:采访本校的老师、同学,根据采访内容做一期“身边人看屠呦呦”的专题报道(1 分)。方案分析:能结合身边实际,可读性强,但缺乏权威性和推广价值。(1 分)(学生自行设计方案三,言之成理即可。)
(2)(2 分)示例:屠奶奶,您好!我是××中学的×××,首先祝贺您获得诺贝尔奖!请问您获奖之后的心情如何?此次获奖对您以后的工作将有怎样的影响?请您给我们讲讲在 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中的一些趣事等等。(写一个问题即可。)
(3)(3 分)前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旧居参观,表达了民众对他们的尊重,值得肯定,但挖墙掘土的举动就很不文明了。如果自己想做出一番成就,还是应该向名家们学习,踏踏实实
的钻研苦干。(根据材料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四、写作。(50 分)(评分标准参看中考作文评分细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156),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56),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修改一处,B2,③①④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156),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下列选项中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