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化学新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试卷 同步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2课时 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3 次下载
- 专题1复习提升-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3 次下载
- 第1课时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有机物结构表示方法-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3 次下载
-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3 次下载
-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试卷 2 次下载
专题1达标检测-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达标检测-2022版化学选择性必修3 苏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9页。
本专题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车用“乙醇汽油”能改变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工业上常用裂化的方法提高汽油的产量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2.(2020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用到分液漏斗的是 ( )
A.乙醇和水
B.花生油和食盐水
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
D.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3.(2020辽宁辽阳高二下期末)“有机”一词译自“Organic”,词源解释为“属于、关于或者源自生物的”。下列关于有机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3D打印技术用于有机合成,可以促进工艺的精准化和简易化
B.1828年,维勒用氰酸铵合成了尿素,实现了实验室中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C.宣德青花瓷所用青料“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是纯天然有机材料
D.我国非遗中以板蓝根、蓝靛等为染料的扎染工艺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典范
4.(2021浙江诸暨中学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家拉瓦锡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无机和有机的界限,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B.确定有机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种类的方法主要有李比希法、钠熔法及铜丝燃烧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先进仪器获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C.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D.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唯一手段
5.(2021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月考)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互溶的液态有机混合物
B.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C.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区分乙醇和二甲醚
D.质谱仪通常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6.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有机物,除用于生活中为人类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外,还可用作化工原料
B.用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膜材料ETFE是由四氟乙烯与乙烯聚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有机物,难溶于水,不易燃
C.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乙醇汽油燃烧不产生CO、NOx等有害物质
D.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在宇航服、飞行器中的应用说明航空航天工业离不开有机化学的支持
7.(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两校高二4月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有机物中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其特点是样品量小,速度快
B.可用蒸馏法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有机混合物
C.根据对红外光谱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D.可用质谱法测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8.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9.(2021山东济宁鱼台第一中学高二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水)
CaO
过滤
B
苯(环己烯)
溴水
洗涤,分液
C
CH4(C2H4)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D
溴苯(Br2)
NaOH溶液
分液
10.(2021河北祖冲之中学高二上期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B.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小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C.红外光谱能测出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种类
D.对有机物CH3CH(OH)CH3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3∶3
11.(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4月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图可能是CH3CH2OH的核磁共振氢谱
B.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反应为自由基型链反应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
D.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以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12.(2019河北廊坊三中高二下联考)质谱图表明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键和CO键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峰面积之比为1∶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共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8O
C.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
D.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有机物可与3 mol的氢气加成
13.(2021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苯(乙烯)——加入足量的溴水,过滤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乙醇(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适量乙醇、浓硫酸,加热,蒸馏,收集馏出物
14.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方法较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分析仪不仅可以测出试样常见的组成元素及含量,还可以测定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
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不属于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
15.(2021安徽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不论三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的是 ( )
A.CH4O,C3H4O5,C2H4O2 B.C3H6,C3H8O,C4H8O3
C.C3H8,C4H6,C4H8O D.C2H6,C4H6O,C3H8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6分)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明有碳碳双键和键的存在,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峰面积之比依次为1∶1∶1∶3):
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共有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3)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17.(10分)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它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经李比希法分析得知,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高达66.6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其余为碳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但小于15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原子个数比N(C)∶N(H)∶N(N)= 。
(2)三聚氰胺分子中碳原子数为 ,理由是 (写出计算过程)。
(3)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
(4)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组吸收峰,红外光谱表征有1个由碳、氮两种原子组成的六元杂环,则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为 。深度解析
18.(10分)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一定量的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 。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下所示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 。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所示。
图1 图2
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
19.(14分)在梨、香蕉等水果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实验室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水中溶解性
密度/
(g·cm-3)
沸点/℃
相对分
子质量
乙酸
溶于水
1.049 2
118
60
正丁醇
微溶于水
0.809 8
117.7
74
乙酸正丁酯
微溶于水
0.882 4
126.5
116
实验步骤:
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在A中加入7.4 g正丁醇、6.0 g乙酸,再加入数滴浓硫酸,摇匀,放入1~2颗沸石。按图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入冷凝水,缓慢加热A。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水的体积。
Ⅱ.产品的精制
把分水器中的酯层和A中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后过滤,将产物常压蒸馏,收集126.5 ℃左右的馏分,得到5.8 g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 (填“a”或“b”)口通入。
(2)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或“下口”)转移到锥形瓶中。
(3)本实验提高产品产率的方法是
。
(4)判断反应达到终点的依据是 。
(5)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
20.(15分)(2021广东揭阳华侨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 ,它的作用是 。
(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 。
(5)若准确称取2.4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3.52 g,D管质量增加1.44 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定 。
答案全解全析
1.A
2.B
3.C
4.C
5.B
6.C
7.D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C
15.B
1.A 乙醇汽油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A错误;乙醇属于清洁能源,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B正确;石油的裂化可获得汽油等轻质油,C正确;淀粉经水解、发酵可制得乙醇,D正确。
2.B A项,应该用蒸馏法分离,所用仪器为蒸馏烧瓶、冷凝管等,错误;B项,花生油和食盐水不互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等,正确;C项,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所用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错误;D项,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所用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等,错误。
3.C 3D打印技术用于有机合成,可以促进工艺的精准化和简易化,A项正确;1828年,维勒用氰酸铵合成了尿素,实现了实验室中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B项正确;低锰高铁类钴料属于无机材料,C项错误;板蓝根、蓝靛均为传统的染料,我国非遗中以板蓝根、蓝靛等为染料的扎染工艺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典范,D项正确。
4.C 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拉开了有机化学新世纪的帷幕,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A项错误;李比希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均可帮助人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先进仪器可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B项错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C项正确;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D项错误。
5.B 蒸馏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故常用于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A项正确;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分子的最简式,甚至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但是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B项错误;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测出分子中含有的基团,乙醇和二甲醚中所含的基团不完全相同,故可以区分乙醇和二甲醚,C项正确;质谱仪通常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质荷比的最大值=相对分子质量,D项正确。
6.C 糖类、油脂、蛋白质能为人类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同时它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A正确;ETFE由四氟乙烯与乙烯聚合而成,故它为有机物,它用作建筑膜材料,应防水防火,即难溶于水并且不易燃烧,B正确;乙醇汽油不完全燃烧也可产生CO,在发动机中,N2与O2也可生成NOx,C错误;有机化学产品尤其是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广泛,因此航空航天工业离不开有机化学的支持,D正确。
7.D 元素分析仪可对有机物中C、H、O、S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无论是分析的精确度,还是分析速度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其特点是所需样品量小,分析速度快,A项正确;蒸馏法是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方法,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B项正确;不同基团的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C项正确;质谱法只能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D项错误。
8.C 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A项正确;步骤(2)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B项正确;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结晶,不需要坩埚,C项错误;步骤(4)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从有机层中得到甲苯,D项正确。
9.D H2O可以与CaO反应生成Ca(OH)2,而乙醇不反应,通过蒸馏将乙醇蒸出,得到较纯净的乙醇,A项错误;环己烯()与Br2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苯均为有机物,可以互溶,因此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乙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引入新杂质,C项错误;Br2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两种盐,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层和有机层分开,D项正确。
10.C 李比希的元素分析仪只能测出元素种类,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项错误;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大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项错误;不同的基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有机物中的基团,C正确;有机物CH3CH(OH)CH3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1∶1∶6,D项错误。
11.B 乙醇中含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3∶2∶1,所以题图不是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A项错误。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反应为自由基型链反应,B项正确。四氯化碳等有机物不易燃烧,C项错误。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D项错误。
12.C 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说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项错误;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键和键的存在,可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6O,B项错误;分子式为C4H6O,且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1∶1∶1∶3的有机物为,C项正确;在一定条件下,1 mol 最多与2 mol H2加成,D项错误。
13.B 加入溴水,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CH2BrCH2Br,但CH2BrCH2Br能溶于苯,所以不能通过过滤除去,A项错误;溴乙烷不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水,所以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可以除去乙醇,B项正确;乙醇易溶于水,最后液体不分层,不能通过分液除去,C项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彻底,D项错误。
14.C 元素分析仪可对物质中C、H、O、S等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但无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故A错误;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4∶4∶1∶3,故B错误;红外光谱可确定物质中的基团,乙醇和乙酸乙酯中的基团不同,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故C正确;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分子中的基团,故D错误。
15.B 设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总物质的量一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不变,则三种有机物的(x+y4-z2)相同。CH4O的(x+y4-z2)=1+1-0.5=1.5,C3H4O5的(x+y4-z2)=3+1-2.5=1.5,C2H4O2的(x+y4-z2)=2+1-1=2,耗氧量不同,A项错误;C3H6的(x+y4-z2)=3+1.5-0=4.5,C3H8O的(x+y4-z2)=3+2-0.5=4.5,C4H8O3的(x+y4-z2)=4+2-1.5=4.5,耗氧量相同,B项正确;C3H8的(x+y4-z2)=3+2-0=5,C4H6的(x+y4-z2)=4+1.5-0=5.5,C4H8O的(x+y4-z2)=4+2-0.5=5.5,耗氧量不同,C项错误;C2H6的(x+y4-z2)=2+1.5-0=3.5,C4H6O的(x+y4-z2)=4+1.5-0.5=5,C3H8O的(x+y4-z2)=3+2-0.5=4.5,耗氧量不同,D项错误。
16.答案 (1)4 (2)C4H6O
(3)
解析 因该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检测到有碳碳双键和键的存在,所以最简式可设为CnH2n-2O,可得12n+2n-2+16=70,所以n=4,分子式为C4H6O。根据1H核磁共振谱中有4组峰,可知该有机物有4种等效氢原子。因峰面积之比为1∶1∶1∶3,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7.答案 (1)1∶2∶2
(2)3 100×28.57%12
(3)C3H6N6
(4)
解析 (1)三聚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6.67%-4.76%=28.57%,N(C)∶N(H)∶N(N)=28.57%12∶4.76%1∶66.67%14=1∶2∶2。
(2)由题给信息可知100×28.57%12
(3)因为N(C)∶N(H)∶N(N)=1∶2∶2,又N(C)=3,所以分子中N(C)、N(H)、N(N)分别为3、6、6。
(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组吸收峰,说明是对称结构,且分子中6个H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又每个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氮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六元环中C、N各有3个原子且交替出现。
规律方法
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其他方法
(1)根据价键规律确定。若根据价键规律可以判断出某些有机物只存在一种结构,则可直接根据分子式确定其结构。如C2H6只能是CH3CH3,CH4O只能是CH3OH。
(2)通过化学方法确定。①进行定性实验:根据实验中有机物表现出的性质,可推断其所含官能团。②进行定量实验:通过定量实验确定官能团的数目,如1 mol某醇与足量钠反应可得到1 mol气体,则1 mol醇分子中含2 mol —OH。③进行“组装”确定结构:根据实验测得官能团种类、数目,联系价键规律等进行“组装”和“拼凑”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18.答案 (1)C2H6O (2)46 C2H6O (3)CH3CH2OH、CH3OCH3 (4)CH3CH2OH
解析 (1)根据题意有n(H2O)=0.3 mol,则有n(H)=0.6 mol;n(CO2)=0.2 mol,则有n(C)=0.2 mol。根据氧原子守恒有n(O)=n(H2O)+2n(CO2)-2n(O2)=0.3 mol+2×0.2 mol-2×6.72 L22.4 L·mol-1=0.1 mol,则N(C)∶N(H)∶N(O)=n(C)∶n(H)∶n(O)=2∶6∶1,其实验式为C2H6O。(2)假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m,由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46m=46,即m=1,故其分子式为C2H6O。(3)由A的分子式C2H6O可知A为饱和化合物,推测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H3OCH3。(4)分析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有3种不同类型的H原子,而CH3OCH3只有1种H原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19.答案 (1)a
(2)除去硫酸和大部分乙酸、正丁醇 除去残留的钠盐 上口
(3)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
(4)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
(5)50%
解析 (1)冷却水应从下口进入,故选a。(2)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第一次水洗利用硫酸和乙酸能溶于水、正丁醇微溶于水的性质,主要目的是洗掉硫酸、大部分的乙酸和正丁醇;用碳酸钠除去乙酸。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洗涤完成后因为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所以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转移到锥形瓶中。(3)因为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可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品的产率。(4)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所以当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说明反应达到终点。(5)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7.4 g正丁醇和6.0 g乙酸完全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11.6 g,所以产率为5.8 g11.6 g×100%=50%。
20.答案 (1)H2O2(或H2O) 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CO2
(4)测得有机物中的含氢量偏大
(5)CH2O
(6)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装置A是制备氧气的,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或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2)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燃烧不充分,即有可能产生CO,而CO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所以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3)有机物燃烧产生CO2,所以E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CO2,其中所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4)B装置中盛有浓硫酸,其主要的作用是干燥氧气,除去水蒸气,因此如果将B装置去掉会造成测得有机物中的含氢量偏大。(5)D管中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质量增加1.44 g,则生成的水的质量是1.44 g,物质的量是1.44 g÷18 g/mol=0.08 mol,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6 mol,氢元素的质量是0.16 g;E管质量增加3.52 g,即生成CO2的质量是3.52 g,物质的量是3.52 g÷44 g/mol=0.08 mol,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是0.96 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0 g原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0 g-0.16 g-0.96 g=1.28 g,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8 mol,所以原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0.08∶0.16∶0.08=1∶2∶1,有机物的最简式是CH2O。(6)根据最简式确定分子式,还需要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专题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车用“乙醇汽油”能改变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的局面。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工业上常用裂化的方法提高汽油的产量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2.(2020山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用到分液漏斗的是 ( )
A.乙醇和水
B.花生油和食盐水
C.黄河水中的泥沙与水
D.从食盐水中获得食盐
3.(2020辽宁辽阳高二下期末)“有机”一词译自“Organic”,词源解释为“属于、关于或者源自生物的”。下列关于有机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3D打印技术用于有机合成,可以促进工艺的精准化和简易化
B.1828年,维勒用氰酸铵合成了尿素,实现了实验室中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C.宣德青花瓷所用青料“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是纯天然有机材料
D.我国非遗中以板蓝根、蓝靛等为染料的扎染工艺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典范
4.(2021浙江诸暨中学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家拉瓦锡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无机和有机的界限,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B.确定有机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种类的方法主要有李比希法、钠熔法及铜丝燃烧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先进仪器获得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C.我国科学家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D.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唯一手段
5.(2021广东广州执信中学高二月考)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互溶的液态有机混合物
B.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C.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区分乙醇和二甲醚
D.质谱仪通常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6.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有机物,除用于生活中为人类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外,还可用作化工原料
B.用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膜材料ETFE是由四氟乙烯与乙烯聚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有机物,难溶于水,不易燃
C.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因为乙醇汽油燃烧不产生CO、NOx等有害物质
D.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在宇航服、飞行器中的应用说明航空航天工业离不开有机化学的支持
7.(2021辽宁省实验中学两校高二4月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分析仪可同时对有机物中碳、氢、氧、硫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其特点是样品量小,速度快
B.可用蒸馏法分离、提纯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有机混合物
C.根据对红外光谱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
D.可用质谱法测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
8.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9.(2021山东济宁鱼台第一中学高二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水)
CaO
过滤
B
苯(环己烯)
溴水
洗涤,分液
C
CH4(C2H4)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D
溴苯(Br2)
NaOH溶液
分液
10.(2021河北祖冲之中学高二上期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来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B.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小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C.红外光谱能测出有机物分子中的基团种类
D.对有机物CH3CH(OH)CH3进行核磁共振分析,能得到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3∶3
11.(2021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4月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图可能是CH3CH2OH的核磁共振氢谱
B.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反应为自由基型链反应
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易燃烧
D.除去甲烷中的乙烯可以将气体通入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
12.(2019河北廊坊三中高二下联考)质谱图表明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键和CO键的存在,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峰面积之比为1∶1∶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共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8O
C.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O
D.在一定条件下,1 mol该有机物可与3 mol的氢气加成
13.(2021江苏盐城阜宁中学高二上期末)下列有关除杂质(括号中为杂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苯(乙烯)——加入足量的溴水,过滤
B.溴乙烷(乙醇):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弃水层
C.乙醇(乙酸):加入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振荡,分液,弃水层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适量乙醇、浓硫酸,加热,蒸馏,收集馏出物
14.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方法较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分析仪不仅可以测出试样常见的组成元素及含量,还可以测定其分子的空间结构
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
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
D.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不属于测定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现代分析方法
15.(2021安徽淮北树人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不论三者以什么比例混合,只要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不变的是 ( )
A.CH4O,C3H4O5,C2H4O2 B.C3H6,C3H8O,C4H8O3
C.C3H8,C4H6,C4H8O D.C2H6,C4H6O,C3H8O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6分)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明有碳碳双键和键的存在,1H核磁共振谱如下图(峰面积之比依次为1∶1∶1∶3):
分析核磁共振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共有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2)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
(3)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17.(10分)三聚氰胺最早被李比希于1834年合成,它有毒,不可用于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经李比希法分析得知,三聚氰胺分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高达66.67%,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76%,其余为碳元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但小于150。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原子个数比N(C)∶N(H)∶N(N)= 。
(2)三聚氰胺分子中碳原子数为 ,理由是 (写出计算过程)。
(3)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
(4)若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组吸收峰,红外光谱表征有1个由碳、氮两种原子组成的六元杂环,则三聚氰胺的结构简式为 。深度解析
18.(10分)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将一定量的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的实验式是 。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下所示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该物质的分子式是 。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 。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2种氢原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所示。
图1 图2
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2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
19.(14分)在梨、香蕉等水果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实验室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水中溶解性
密度/
(g·cm-3)
沸点/℃
相对分
子质量
乙酸
溶于水
1.049 2
118
60
正丁醇
微溶于水
0.809 8
117.7
74
乙酸正丁酯
微溶于水
0.882 4
126.5
116
实验步骤:
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在A中加入7.4 g正丁醇、6.0 g乙酸,再加入数滴浓硫酸,摇匀,放入1~2颗沸石。按图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入冷凝水,缓慢加热A。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水的体积。
Ⅱ.产品的精制
把分水器中的酯层和A中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后过滤,将产物常压蒸馏,收集126.5 ℃左右的馏分,得到5.8 g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 (填“a”或“b”)口通入。
(2)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第一次水洗的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或“下口”)转移到锥形瓶中。
(3)本实验提高产品产率的方法是
。
(4)判断反应达到终点的依据是 。
(5)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 。
20.(15分)(2021广东揭阳华侨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段考)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 。
(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 ,它的作用是 。
(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 。
(5)若准确称取2.40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3.52 g,D管质量增加1.44 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 。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定 。
答案全解全析
1.A
2.B
3.C
4.C
5.B
6.C
7.D
8.C
9.D
10.C
11.B
12.C
13.B
14.C
15.B
1.A 乙醇汽油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A错误;乙醇属于清洁能源,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B正确;石油的裂化可获得汽油等轻质油,C正确;淀粉经水解、发酵可制得乙醇,D正确。
2.B A项,应该用蒸馏法分离,所用仪器为蒸馏烧瓶、冷凝管等,错误;B项,花生油和食盐水不互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用仪器为分液漏斗、烧杯等,正确;C项,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所用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等,错误;D项,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所用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等,错误。
3.C 3D打印技术用于有机合成,可以促进工艺的精准化和简易化,A项正确;1828年,维勒用氰酸铵合成了尿素,实现了实验室中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B项正确;低锰高铁类钴料属于无机材料,C项错误;板蓝根、蓝靛均为传统的染料,我国非遗中以板蓝根、蓝靛等为染料的扎染工艺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典范,D项正确。
4.C 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氰酸铵合成尿素,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拉开了有机化学新世纪的帷幕,使有机化学逐渐发展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A项错误;李比希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均可帮助人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仪等先进仪器可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B项错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C项正确;同位素示踪法是科学家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D项错误。
5.B 蒸馏常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故常用于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A项正确;李比希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分子的最简式,甚至可以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但是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B项错误;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测出分子中含有的基团,乙醇和二甲醚中所含的基团不完全相同,故可以区分乙醇和二甲醚,C项正确;质谱仪通常用于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质荷比的最大值=相对分子质量,D项正确。
6.C 糖类、油脂、蛋白质能为人类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同时它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A正确;ETFE由四氟乙烯与乙烯聚合而成,故它为有机物,它用作建筑膜材料,应防水防火,即难溶于水并且不易燃烧,B正确;乙醇汽油不完全燃烧也可产生CO,在发动机中,N2与O2也可生成NOx,C错误;有机化学产品尤其是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广泛,因此航空航天工业离不开有机化学的支持,D正确。
7.D 元素分析仪可对有机物中C、H、O、S等多种元素进行分析,无论是分析的精确度,还是分析速度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其特点是所需样品量小,分析速度快,A项正确;蒸馏法是指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而将组分分离的方法,适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态混合物,B项正确;不同基团的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根据红外光谱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C项正确;质谱法只能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确定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D项错误。
8.C 步骤(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A项正确;步骤(2)是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B项正确;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结晶,不需要坩埚,C项错误;步骤(4)是采用蒸馏的方法从有机层中得到甲苯,D项正确。
9.D H2O可以与CaO反应生成Ca(OH)2,而乙醇不反应,通过蒸馏将乙醇蒸出,得到较纯净的乙醇,A项错误;环己烯()与Br2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和苯均为有机物,可以互溶,因此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乙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CO2,引入新杂质,C项错误;Br2可以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两种盐,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层和有机层分开,D项正确。
10.C 李比希的元素分析仪只能测出元素种类,不能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简式,A项错误;质谱仪能根据质荷比最大的碎片离子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B项错误;不同的基团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有机物中的基团,C正确;有机物CH3CH(OH)CH3含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1∶1∶6,D项错误。
11.B 乙醇中含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峰面积之比为3∶2∶1,所以题图不是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A项错误。乙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的反应为自由基型链反应,B项正确。四氯化碳等有机物不易燃烧,C项错误。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的杂质,D项错误。
12.C 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说明分子中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项错误;相对分子质量为70,红外光谱表征到键和键的存在,可确定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4H6O,B项错误;分子式为C4H6O,且核磁共振氢谱的峰面积之比为1∶1∶1∶3的有机物为,C项正确;在一定条件下,1 mol 最多与2 mol H2加成,D项错误。
13.B 加入溴水,乙烯与溴水反应生成CH2BrCH2Br,但CH2BrCH2Br能溶于苯,所以不能通过过滤除去,A项错误;溴乙烷不溶于水,乙醇易溶于水,所以多次加水振荡,分液,可以除去乙醇,B项正确;乙醇易溶于水,最后液体不分层,不能通过分液除去,C项错误;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彻底,D项错误。
14.C 元素分析仪可对物质中C、H、O、S等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但无法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故A错误;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4∶4∶1∶3,故B错误;红外光谱可确定物质中的基团,乙醇和乙酸乙酯中的基团不同,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故C正确;质谱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法可以测定分子中的基团,故D错误。
15.B 设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总物质的量一定时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质量不变,则三种有机物的(x+y4-z2)相同。CH4O的(x+y4-z2)=1+1-0.5=1.5,C3H4O5的(x+y4-z2)=3+1-2.5=1.5,C2H4O2的(x+y4-z2)=2+1-1=2,耗氧量不同,A项错误;C3H6的(x+y4-z2)=3+1.5-0=4.5,C3H8O的(x+y4-z2)=3+2-0.5=4.5,C4H8O3的(x+y4-z2)=4+2-1.5=4.5,耗氧量相同,B项正确;C3H8的(x+y4-z2)=3+2-0=5,C4H6的(x+y4-z2)=4+1.5-0=5.5,C4H8O的(x+y4-z2)=4+2-0.5=5.5,耗氧量不同,C项错误;C2H6的(x+y4-z2)=2+1.5-0=3.5,C4H6O的(x+y4-z2)=4+1.5-0.5=5,C3H8O的(x+y4-z2)=3+2-0.5=4.5,耗氧量不同,D项错误。
16.答案 (1)4 (2)C4H6O
(3)
解析 因该有机物的红外光谱检测到有碳碳双键和键的存在,所以最简式可设为CnH2n-2O,可得12n+2n-2+16=70,所以n=4,分子式为C4H6O。根据1H核磁共振谱中有4组峰,可知该有机物有4种等效氢原子。因峰面积之比为1∶1∶1∶3,所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17.答案 (1)1∶2∶2
(2)3 100×28.57%12
(4)
解析 (1)三聚氰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6.67%-4.76%=28.57%,N(C)∶N(H)∶N(N)=28.57%12∶4.76%1∶66.67%14=1∶2∶2。
(2)由题给信息可知100×28.57%12
(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1组吸收峰,说明是对称结构,且分子中6个H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又每个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氮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六元环中C、N各有3个原子且交替出现。
规律方法
确定有机物结构的其他方法
(1)根据价键规律确定。若根据价键规律可以判断出某些有机物只存在一种结构,则可直接根据分子式确定其结构。如C2H6只能是CH3CH3,CH4O只能是CH3OH。
(2)通过化学方法确定。①进行定性实验:根据实验中有机物表现出的性质,可推断其所含官能团。②进行定量实验:通过定量实验确定官能团的数目,如1 mol某醇与足量钠反应可得到1 mol气体,则1 mol醇分子中含2 mol —OH。③进行“组装”确定结构:根据实验测得官能团种类、数目,联系价键规律等进行“组装”和“拼凑”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18.答案 (1)C2H6O (2)46 C2H6O (3)CH3CH2OH、CH3OCH3 (4)CH3CH2OH
解析 (1)根据题意有n(H2O)=0.3 mol,则有n(H)=0.6 mol;n(CO2)=0.2 mol,则有n(C)=0.2 mol。根据氧原子守恒有n(O)=n(H2O)+2n(CO2)-2n(O2)=0.3 mol+2×0.2 mol-2×6.72 L22.4 L·mol-1=0.1 mol,则N(C)∶N(H)∶N(O)=n(C)∶n(H)∶n(O)=2∶6∶1,其实验式为C2H6O。(2)假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2H6O)m,由质谱图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46m=46,即m=1,故其分子式为C2H6O。(3)由A的分子式C2H6O可知A为饱和化合物,推测其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H3OCH3。(4)分析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有3种不同类型的H原子,而CH3OCH3只有1种H原子,故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19.答案 (1)a
(2)除去硫酸和大部分乙酸、正丁醇 除去残留的钠盐 上口
(3)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
(4)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
(5)50%
解析 (1)冷却水应从下口进入,故选a。(2)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第一次水洗利用硫酸和乙酸能溶于水、正丁醇微溶于水的性质,主要目的是洗掉硫酸、大部分的乙酸和正丁醇;用碳酸钠除去乙酸。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反应生成的乙酸钠;洗涤完成后因为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所以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转移到锥形瓶中。(3)因为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可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品的产率。(4)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所以当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说明反应达到终点。(5)根据化学方程式分析,7.4 g正丁醇和6.0 g乙酸完全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11.6 g,所以产率为5.8 g11.6 g×100%=50%。
20.答案 (1)H2O2(或H2O) 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
(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
(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 吸收CO2
(4)测得有机物中的含氢量偏大
(5)CH2O
(6)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装置A是制备氧气的,根据装置的特点可知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或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或2Na2O2+2H2O4NaOH+O2↑。(2)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燃烧不充分,即有可能产生CO,而CO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CO2,所以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3)有机物燃烧产生CO2,所以E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CO2,其中所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或氢氧化钠。(4)B装置中盛有浓硫酸,其主要的作用是干燥氧气,除去水蒸气,因此如果将B装置去掉会造成测得有机物中的含氢量偏大。(5)D管中无水氯化钙吸收水蒸气,质量增加1.44 g,则生成的水的质量是1.44 g,物质的量是1.44 g÷18 g/mol=0.08 mol,其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6 mol,氢元素的质量是0.16 g;E管质量增加3.52 g,即生成CO2的质量是3.52 g,物质的量是3.52 g÷44 g/mol=0.08 mol,其中碳元素的质量是0.96 g,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40 g原有机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0 g-0.16 g-0.96 g=1.28 g,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08 mol,所以原有机物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是0.08∶0.16∶0.08=1∶2∶1,有机物的最简式是CH2O。(6)根据最简式确定分子式,还需要知道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