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提升-2022版历史必修2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国家干预经济与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1.(2021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中,)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 ( 易错 )
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
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
2.(2020陕西安康高一期末,)有学者说,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材料中的“大手术”是指 ( )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采取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
C.废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D.以国家计划取代市场自主
易错点2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2020江西宜春高一期末,)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 )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社会危机。但是,有一项措施却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进一步混乱,一度加深已经非常严重的危机,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这项措施是 ( )
A.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美元贬值
C.限制价格水平
D.推行福利制度
5.(2020湖南张家界高一期末,)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其重要影响之一是使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措施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
A.调整工业,公平竞争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调整农业,控制价格
D.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易错点3 对“福利国家”的认识
6.(2020山东泰安高一期末,)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 易错 )
A.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B.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
C.消除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D.冲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7.()自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英国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亿英镑,1951—1986年间,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累计赤字达1 209亿英镑。这表明福利政策 ( )
A.严重制约了社会消费
B.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
C.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D.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8.(2020河南开封高一期末,)由下表可知,英国 ( )
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增长率变化表(单位:%)
年份 | 社会服务 | 教育 | 保健 | 住房 |
1970—1974 | 5.0 | 6.3 | 4.3 | 7.4 |
1974—1975 | 9.0 | 0.4 | 1.0 | 44.2 |
1975—1976 | 2.1 | 1.8 | 3.2 | -11.7 |
1976—1977 | 1.0 | -0.3 | 0.8 | -1.0 |
1977—1978 | -0.9 | -3.6 | 0.8 | -9.4 |
A.逐步向非福利制度国家转型
B.通货膨胀率呈上升趋势
C.经济增长缓慢影响福利政策
D.社会保障对象显著缩减
9.()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实施社会福利,保障了社会平等
B.国家福利制度可理解为保障就业和收入
C.“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
D.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答案全解全析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D | 2.A | 3.C | 4.B | 5.B | 6.B | 7.C | 8.C | 9.C |
1.D 1932年,正是经济大危机时期,材料“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梅隆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D项正确,A、B两项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易错分析 正确认识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即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
2.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为解决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冲击,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这是新政的主要特征,A项正确。新政实行的依然是市场经济体制,B项错误;新政坚持了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C项错误;新政依然是以市场为主导,D项错误。
3.C 题干反映了罗斯福关注美国低收入者生活状况。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增加工人收入,保障工人基本生活,从而刺激消费,最终有利于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C项正确。 A项是整顿金融业的措施,主要目的是恢复金融秩序,克服金融危机,排除;B项是为了恢复农业生产,目的是要克服农业危机,排除;D项并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
4.B 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商品出口,但不利于进口,这使得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国际市场的斗争更加激烈,国际关系日趋紧张,B项正确。
5.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体现了贸易保护主义,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B项正确。A项是工业的调整,C项是对农业的调整,D项属于社会保障,不能体现经济民族主义色彩,排除。
易错分析 正确认识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
(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6.B 据材料“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可知,福利支出增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B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错在“消除了”,排除;社会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措施,不会冲击资本主义社会秩序,D项错误。
易错分析 正确认识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7.C 根据材料可知“福利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说明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C项正确。社会福利政策是从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增加了人民的收入,会刺激社会消费,故排除A项;“福利国家”的建立不利于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排除B、D两项。
8.C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英国的各项福利开支大体呈缩减态势,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影响了福利支出,即经济增长缓慢影响福利政策,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福利制度的调整,而不是向非福利国家转型,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通货膨胀率,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保障对象的缩减,D项错误。
9.C “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进行再分配,这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削减贫困,C项正确。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保障了”社会平等夸大了其作用,A项错误。福利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是保障就业和收入,B项错误。社会福利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