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165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165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学设计-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8/126165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获奖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学设计 课题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时共1课时第1课时考纲分析“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唐太宗”是高考大纲规定的必考内容。历史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命题往往通过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课标分析对于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标的要求是:一、知识与能力 认识重要的历史人物,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分别介绍了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唐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看,贞观之治的出现为唐王朝全盛时期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看,他是封建社会全面繁荣时期的奠基者。与第一课封建社会初期的秦始皇和第三课封建社会后期的康熙帝相比,唐太宗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为,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但阅读能力不足,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能力欠缺,与高考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利用通俗易懂的史料,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应多引导、启发学生,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进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的历史贡献,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能力。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各自的见解。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等方面的诸多示例,感受唐太宗的优秀品质,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借鉴唐太宗历史经验的学习,感悟这一历史人物给今天的我们所带来的启示。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重点“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难点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教法课程改革强调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为落实新课改精神,同时结合本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采用课前自学、问题探究、分组合作的互动教学模式。教具个人导学案、小组探究案、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导课PPT演示《中国诗词大会》图片,提问:被誉为“初唐文坛第一花”的李世民有哪些著名诗句?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诗词回答用贴近生活的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兴趣。从文化角度让学生初步认识李世民,引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兴趣。板书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简单指出重点 简单介绍李世民的出身家庭,提问:他的家庭背景对他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文武兼备,为日后南征北战提供了良好的自身条件。简单介绍,因为不是重点部分。 教师简单介绍李世民登上政治舞台的时代背景及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在反隋统一战争中的功绩。PPT展示《六骏图》学生感悟秦王李世民成为“天策上将”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播放“玄武门之变”视频;设置探究问题一:结合嫡长子继承制,评价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学生看完视频后,简单概括“玄武门之变”的经过。学生回答玄武门之变的评价。通过影视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结合嫡长子继承制体现了知识的连续性 提问:“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解决疑难问题思考探究探究问题二,史论结合,分组探讨“贞观之治”的内容。
PPT演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方面的史料。学生分政治组、经济组、文化组、民族组四组,结合学案上的史料内容和教材,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板书一、“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1、政治2、经济3、文化4、民族学生5分钟小组探究的时间,由组长组织组员写出结论。 PPT通过表格形式展示“贞观之治”的内容小组讨论、整理回答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另外,表格形式一目了然。思考探究展示“贞观之治”表现的史料学生回答“贞观之治”的表现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思考探究三评价唐太宗PPT展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设置探究问题三,谈谈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方法:方面论,从盛世局面、民族政策、对外政策、治国策略角度分析。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对唐太宗进行评价。分小组合作探究,由一名代表回答。掌握历史人物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链接高考:PPT展示2015福建文综,41C,16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高考题 学生结合学案原题,分析作答。贴近高考要求,通过高考原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知识点总结简单小结重难点 布置作业见导学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点式设计方式,内容突出重难点。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1、政治2、经济3、文化4、民族二、评价:唐太宗在中过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盛世局面:
2.民族政策:
3.对外政策:
4.治国策略: 教学反思1、针对历史人物评价的课,用什么方法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2、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如何做好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 “地质之光”李四光优质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优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世界文化名人——医圣李时珍,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璀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岳麓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政治家第10课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优质教案,共6页。